-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高考数学高考必会题型专题6立体几何第27练完美破解立体几何证明题
第27练 完美破解立体几何证明题 题型一 空间中的平行问题 例1 在如图所示多面体ABCDE中,AB⊥平面ACD,DE⊥平面ACD,且AC=AD=CD=DE=2,AB=1. (1)请在线段CE上找到点F的位置,使得恰有直线BF∥平面ACD,并证明. (2)求多面体ABCDE的体积. 破题切入点 (1)可先猜后证,可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找到合适的底面. 解 如图,(1)由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 所以AB∥ED, 设F为线段CE的中点,H是线段CD的中点, 连结FH,AH,则FH綊ED, 所以FH綊AB, 所以四边形ABF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F∥AH, 又因为BF⊄平面ACD,AH⊂平面ACD, 所以BF∥平面ACD. (2)取AD中点G,连结CG. 因为AB⊥平面ACD, 所以CG⊥AB, 又CG⊥AD,AB∩AD=A, 所以CG⊥平面ABED, 即CG为四棱锥C-ABED的高,求得CG=, 所以VC-ABED=××2×=. 即多面体ABCDE的体积为. 题型二 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例2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AA1B1B为正方形,侧面BB1C1C为菱形,∠CBB1=60°,AB⊥B1C. (1)求证:平面AA1B1B⊥平面BB1C1C. (2)若AB=2,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 破题切入点 (1)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注意利用棱柱体积和锥体体积公式间的关系. (1)证明 由侧面AA1B1B为正方形,知AB⊥BB1. 又AB⊥B1C,BB1∩B1C=B1, 所以AB⊥平面BB1C1C, 又AB⊂平面AA1B1B, 所以平面AA1B1B⊥平面BB1C1C. (2)解 由题意,CB=CB1,设O是BB1的中点, 连结CO,则CO⊥BB1. 由(1)知,CO⊥平面AA1B1B, 且CO=BC=AB=. 连结AB1,则=·CO =AB2·CO=. 因为===, 所以=2. 故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2. 题型三 空间中的平行、垂直综合问题 例3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平面ABCD,PD∥MA,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且AD=PD=2MA. (1)求证:平面EFG∥平面PMA; (2)求证:平面EFG⊥平面PDC; (3)求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 破题切入点 (1)证明EG、FG都平行于平面PMA. (2)证明GF⊥平面PDC. (3)设MA为1,从而其他边的长度都可表示,问题可求解. (1)证明 ∵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 ∴EG∥PM,GF∥BC.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AD,∴GF∥AD. ∵EG⊄平面PMA,GF⊄平面PMA,PM⊂平面PMA,AD⊂平面PMA, ∴EG∥平面PMA,GF∥平面PMA. 又∵EG⊂平面EFG,GF⊂平面EFG,EG∩GF=G, ∴平面EFG∥平面PMA. (2)证明 由已知MA⊥平面ABCD,PD∥MA, ∴PD⊥平面ABCD. 又BC⊂平面ABCD,∴PD⊥BC.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DC. 又PD∩DC=D,∴BC⊥平面PDC. 由(1)知GF∥BC,∴GF⊥平面PDC. 又GF⊂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DC. (3)解 ∵P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妨设MA=1,则PD=AD=2. ∵DA⊥平面MAB,且PD∥MA, ∴DA即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 ∴VP-MAB∶VP-ABCD =(S△MAB·DA)∶(S正方形ABCD·PD) =S△MAB∶S正方形ABCD=∶(2×2)=1∶4. 即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为1∶4. 总结提高 1.证明平行关系的方法: (1)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平行公理,即证明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②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 ③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④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 (2)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明面面平行. (3)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明面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空间中垂直关系的方法: (1)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特殊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利用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得到线线垂直; ②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 ③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明线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 (2)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的判定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②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明面面垂直; ③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等. (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1.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点B∈β,则在β内过点B的所有直线中与a平行的直线的条数为________. 答案 一条 解析 由直线a与B确定的平面与β有唯一交线.故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AB上的动点,则直线A1D与直线C1E所成的角为________. 答案 90° 解析 在正方体中,显然有A1D⊥AB,A1D⊥AD1, 所以A1D⊥平面AD1C1B,又C1E⊂平面AD1C1B,故A1D⊥C1E. 3.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②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③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④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可以推出α∥β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④ 解析 对于②,平面α与β还可以相交; 对于③,当a∥b时,不一定能推出α∥β, 所以②③是错误的,易知①④正确. 4.已知α,β,γ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γ,b⊂β;②a∥γ,b∥β;③b∥β,a⊂γ.如果命题“α∩β=a,b⊂γ,且________,那么a∥b”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①或③ 解析 由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可得,横线处可填入条件①或③. 5.如图所示,直线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PC;②OM∥平面APC;③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 解析 对于①,∵PA⊥平面ABC,∴PA⊥BC. ∵AB为⊙O的直径,∵PA∩AC=A, ∴BC⊥AC,∴BC⊥平面PAC, 又PC⊂平面PAC,∴BC⊥PC; 对于②,∵点M为线段PB的中点, ∴OM∥PA,∵PA⊂平面PAC,∴OM∥平面PAC; 对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 ∴线段BC的长即是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 故①②③都正确. 6.设α和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 ②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α平行; ③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 ④直线l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 ①② 解析 由①知α内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平面β,则两条相交直线确定的平面α平行于平面β,故①为真命题;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②为真命题;对于③,如图,α∩β=l,a⊂α,a⊥l,但不一定有α⊥β,故③为假命题;对于④,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故④为假命题. 综上所述,真命题的序号为①②. 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AB,N∈AD,若=,则直线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 解析 在平面ABD中,=, ∴MN∥BD. 又MN⊄平面BCD,BD⊂平面BCD, ∴MN∥平面BCD. 8.底面直径和母线长相等的圆柱称为等边圆柱.已知一等边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则其体积为________. 答案 16π 解析 由题意,圆柱的高为4,则V=π·22·4=16π. 9.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④∠PDA=45°.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 ①④ 解析 由PA⊥平面ABC,AE⊂平面ABC,得PA⊥AE, 又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AE⊥AB,PA∩AB=A, 得AE⊥平面PAB, 又PB⊂平面PAB,∴AE⊥PB,①正确; ∵平面PAD⊥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PBC不成立,②错;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C∥AD, 又AD⊂平面PAD,BC⊄平面PAD,∴BC∥平面PAD, ∴直线BC∥平面PAE也不成立,③错; 在Rt△PAD中,PA=AD=2AB,∴∠PDA=45°, ∴④正确. 10.给出命题: ①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l⊥α,l∥m,则m⊥α; ③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α⊥β”是“m⊥β”的充要条件; ④在三棱锥S-ABC中,SA⊥BC,SB⊥AC,则S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是△ABC的垂心; ⑤a,b是两条异面直线,P为空间一点,过P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a,b之一垂直,与另一条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只填序号) 答案 ②④ 解析 ①错误,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 ③错误,“α⊥β”是“m⊥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⑤错误,只有当异面直线a,b垂直时才可以作出满足要求的平面; 易知②④正确. 11.如图所示,M,N,K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CD,C1D1的中点. 求证:(1)AN∥平面A1MK; (2)平面A1B1C⊥平面A1MK. 证明 (1)如图所示,连结NK.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四边形AA1D1D,DD1C1C都为正方形, ∴AA1∥DD1,AA1=DD1, C1D1∥CD,C1D1=CD. ∵N,K分别为CD,C1D1的中点, ∴DN∥D1K,DN=D1K, ∴四边形DD1KN为平行四边形. ∴KN∥DD1,KN=DD1,∴AA1∥KN,AA1=KN. ∴四边形AA1KN为平行四边形.∴AN∥A1K. ∵A1K⊂平面A1MK,AN⊄平面A1MK, ∴AN∥平面A1MK. (2)如图所示,连结BC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B∥C1D1,AB=C1D1. ∵M,K分别为AB,C1D1的中点, ∴BM∥C1K,BM=C1K. ∴四边形BC1KM为平行四边形.∴MK∥BC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1B1⊥平面BB1C1C, BC1⊂平面BB1C1C,∴A1B1⊥BC1. ∵MK∥BC1,∴A1B1⊥MK. ∵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BC1⊥B1C. ∴MK⊥B1C.∵A1B1⊂平面A1B1C,B1C⊂平面A1B1C,A1B1∩B1C=B1,∴MK⊥平面A1B1C. 又∵MK⊂平面A1MK, ∴平面A1B1C⊥平面A1MK. 12.(2014·课标全国Ⅰ)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 (1)证明:B1C⊥AB; (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高. (1)证明 如图,连结BC1, 则O为B1C与BC1的交点. 因为侧面BB1C1C为菱形, 所以B1C⊥BC1. 又AO⊥平面BB1C1C, 所以B1C⊥AO, 又BO∩AO=O, 故B1C⊥平面ABO. 由于AB⊂平面ABO, 故B1C⊥AB. (2)解 在平面BB1C1C内作OD⊥BC,垂足为D, 连结AD. 在平面AOD内作OH⊥AD,垂足为H. 由于BC⊥AO,BC⊥OD,AO∩OD=O, 故BC⊥平面AOD, 所以OH⊥BC. 又OH⊥AD,AD∩BC=D, 所以OH⊥平面ABC. 因为∠CBB1=60°, 所以△CBB1为等边三角形. 又BC=1,可得OD=. 由于AC⊥AB1, 所以OA=B1C=. 由OH·AD=OD·OA, 且AD==, 得OH=. 又O为B1C的中点, 所以点B1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故三棱柱ABC-A1B1C1的高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