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2讲统计图表的判读(34张)
第 2 讲 统计图表的判读 - 2 -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 , 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 3 - 1 . 由上图可以推断 , 该区域 ( ) A.T 0 年工业基础雄厚 B.T 0 —T 1 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 1 —T 2 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 2 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 .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C B - 4 - 3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 1—5 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 5 - - 6 - 指出 2009—2010 年冬春季节 , 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 , 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 突出变化 : 冬春季节的降水 ( 雪 ) 量高出多年平均值 (15%~20%); 从多年平均状况看 , 春季持续增温 ,2010 年则表现为 4 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 0 ℃ ,4 月末到 5 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 0 ℃ 以上。主要影响 : 春耕期间气温偏低 , 播种期推后 ; 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 , 并在短时间内融化 , 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 7 - 一 二 三 一、坐标图 例 1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 , 完成下列各题。 - 8 - 一 二 三 ( 1) 下列各时间段中 , 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 A.1970—1976 年 B.1977—1984 年 C.1980—1989 年 D.1989—2000 年 (2) 该支流流入 ( ) A. 黄河 B. 长江 C. 辽河 D. 黑龙江 (3)1983 年以来 , 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 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 A. 建设用沙量增加 B. 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 连续干旱 A B B - 9 - 一 二 三 解析 : 第 (1) 题 , 结合图例 , 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 , 可知 1970—1976 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第 (2) 题 , 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 1 500 亿立方米 , 年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为 1 000 万吨。黄河、辽河流域降水少 , 河流径流量小 ; 黑龙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 河流输沙量小 ; 图中河流净径流量、净输沙量均较大的水文状况与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相符。第 (3) 题 , 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 1983 年以来 , 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 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 , 说明与水量无关 , 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 10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二维坐标统计图 二维坐标统计图 , 又称平面直角坐标图 , 是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 11 - 一 二 三 - 12 - 一 二 三 某地 1970—2000 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 13 - 一 二 三 (1) 认清图名 : 图名能够说明该图的主题内容。 (2) 看清纵、横坐标所示要素和标注内容。一般来说 , 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 , 如 “ 世界人口增长图 ” 中的曲线 , 表示世界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 如 “ 某地年降水量变化图 ” 中 , 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数值大小。 (3) 注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不仅要注意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 , 还要区分出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 , 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变化规律。另外还要关注极值 , 并解释其成因。 (4) 解读坐标图要全面比较量化信息。如对比两幅降水量柱状图的降水量多少时 , 不能仅看降水柱高度 , 还要看清坐标单位数值是否统一。 - 14 - 一 二 三 2 . 正三角坐标图 正三角坐标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 , 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 , 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 , 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其判读方法如下。 - 15 - 一 二 三 (1) 方法一 : ① 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 , 即如图中的箭头甲、乙、丙所示的方向 ; ② 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 a 、 b 、 c; ③ 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 读出数据。在下图中待求点 “*” 的三个坐标是 0~14 岁约为 23%,15~64 岁约为 73%,65 岁及以上约为 4% 。 - 16 - 一 二 三 (2) 方法二 : 过三个 “0” 点分别作三个轴的垂线 , 将平面三角形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转化之后 , 按直角坐标系的读取方法来读取 , 即得出正确的结果。下图 A 地第一产业为 20%, 第二产业为 30%, 第三产业为 50% 。这种方法符合大家的读图习惯 , 可以大大降低读图难度 , 提高读图的准确率。 方法二 - 17 - 一 二 三 二、结构图 例 2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 18 - 一 二 三 (1)1650—1780 年该区域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 经历了移民开垦 C. 农业结构复杂 D. 注重生态保护 (2) 进入 20 世纪该区域 ( ) A. 气候持续干旱 B.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种植业产值降低 D. 实施了退耕还林 B D 解析 :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原始林地比重减少 , 耕地比重增加。原始林地大幅度减少 , 同时耕地大量增加 , 必须有人类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 , 所以该区域早期一定经历了移民开垦。第 (2) 题 , 从图中信息看出 , 进入 20 世纪 , 该区域变化最明显的是次生林地增加而耕地减少 , 而且二者的变化有密切联系。耕地的减少量大致等于次生林地的增加量 , 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 , 所以可以推断出该区域进入 20 世纪实施了退耕还林。 - 19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 , 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 ( 饼状 ) 图、柱状图和矩状图 , 如下图所示。 - 20 - 一 二 三 - 21 - 一 二 三 - 22 - 一 二 三 1 . 结构图的判读思路 (1) 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 , 了解该图反映的主题及地理要素。 (2) 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 首先仔细读图 , 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 , 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大小关系 , 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3) 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 纵向上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 , 认识其发展变化 ; 横向上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 (4) 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 揭示问题 , 做出评价 ,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 23 - 一 二 三 2 . 结构图的分析技巧 (1) 单图的阅读 : ① 读取图名 , 明确图示内容 ; ② 阅读坐标 ( 横坐标、纵坐标 , 观察坐标设置是否严格 ) 、明确单位、读出数据 ; ③ 提取已有知识信息 , 分析图中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 发现隐含信息 ; ④ 注意整体和局部分析、宏观与微观分析 , 防止忽略重要细节和以偏概全。 (2) 叠加图和组图的阅读 : ① 注意不同图形的特点 , 如曲线图易于反映变化趋势 , 饼状图和圆形百分比图容易把握整体和组成 , 柱状图比较形象直观 ; ② 综合分析组图所蕴含的信息含义 , 善于从不同角度获取、解读信息。 - 24 - 一 二 三 三、地理表格 例 3 (2014· 课标全国 Ⅰ 卷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 , 产生沉降 , 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 , 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 , 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 ,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 ( 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5 - 一 二 三 - 26 - 一 二 三 (1)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 ① 生物量提高 ② 生物量降低 ③ 植株密度改变 ④ 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 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 , 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A D D - 27 - 一 二 三 解析 : 第 (1) 题 , 通过计算 ,2009 年生物量为 4,2010 年生物量为 4.78,2011 年生物量为 4.93,2012 年生物量为 5.04,2013 年生物量为 5.19, 生物量逐年提高 , ① 正确 , ② 错误。通过读表可知 , 灌木植物植株数量没变 , 而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多 , 因此植株密度增大 , ③ 正确。材料和图表无法体现植被分布情况 , ④ 错误。故 A 项符合题意。第 (2) 题 , 抓住关键词 “ 此消彼长 ” 。通过计算 , 植株数量方面灌木没有变化、草本数量增多 ,A 项错误。总生物量灌木和草本未出现此消彼长竞争 ,B 项错误。地上生物量方面 , 灌木和草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C 项错误。地下生物量方面 , 灌木由 1 变成 1.01 、 0.99 、 0.98 、 0.97, 呈现下降的趋势 , 而草本由 1 变成 1.21 、 1.29 、 1.42 、 1.58, 呈现上升的趋势 , 符合 “ 此消彼长 ”,D 项正确。 - 28 - 一 二 三 第 (3) 题 , 读表可知 , 灌木植物数量上没有变化 , 地上生物量略有增加 , 而地下生物量略有下降 , 整体而言变化不大 ; 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 , 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多 , 地下生物量也有增加 , 整体而言增加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 结合变化的情况可推测 , 灌木植物萎缩 , 草本植物茂盛 ,D 项符合题意。 - 29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地理表格的判读思路 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分类列表的展示形式。地理表格的判读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认清表名。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 (2) 抓主线要素 , 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 , 但是有主次、轻重之分 , 主线要素 ( 主要因素 ) 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如气候要素中的 7 月和 1 月数据。 (3) 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读表格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大多数表格直接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和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再做定量计算 , 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 , 作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 , 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 - 30 - 一 二 三 (4) 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纵、横向类比分析。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差异、相反和相似点 , 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 , 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 31 -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 700 km 2 , 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 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第 1~3 题。 - 32 - - 33 - 1 . 在该水源地内 ( )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2 .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A. 保护高山灌丛 B. 防止水土流失 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 扩大梯田面积 3 . 该水源地位于 ( ) A. 长江三峡谷地 B. 青藏高原 C. 汉江谷地 D. 江南丘陵 A B C - 34 - 解析 :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同种土地覆盖类型面积阳坡多于阴坡 , 在相同海拔的情况下 , 面积越大坡度越小 , 因而阳坡坡度小于阴坡坡度 ; 从图中只能看出水田在河谷地区的比重大于旱地 , 但水田、旱地的具体位置不清楚 , 不能确定二者平均海拔的大小关系 ;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河谷。河谷中的各类型面积可以计算 , 计算公式为 : 河谷中的各类型面积 = 土地覆盖类型比重 × 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面积中所占百分比 × 总面积。例如阔叶林河谷中的总面积 =25.30%×(55%-25%)× 总面积 =7.59%× 总面积 ; 水田河谷中的总面积 =3.1%×(85%-5%)× 总面积 =2.48%× 总面积。所以河谷中阔叶林面积不是最小的。第 2 题 , 阳坡阔叶林、箭竹及灌丛面积较大 , 但有旱地开荒现象 , 另有石砾地和裸地 , 其生态问题应为水土流失。第 3 题 , 结合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和图表判断此为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