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江门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江门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 两栖人口是指户籍在原地,劳动在彼地,离乡不“背井”的劳动者。人口城乡两栖,主要是指进城农民工的两栖。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户籍藩篱的逐步打破以及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产权改革的推进,也出现了城里人下乡的两栖状态。人口城乡两栖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两栖”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 快速工业化 B. 农村经济振兴 C. 服务业的发展 D.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2. 影响两栖人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 B. 交通 C. 环境 D. 经济 3. 城乡两栖人口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劳动力短缺 B. 消费需求旺盛 C. 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D. 有利于农村产业的多元化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差距,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A正确,B错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不是服务业,C错误;此时仍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两栖人口的本质其实是人口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迁移和流动,影响人口在两地之间迁移和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D。 【3题详解】 - 11 - 城乡两栖人口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目前也出现了城里人下乡的两栖状态,这种现象对农村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表现在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正确;有利于将资金、技术引入农村,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D正确。不利的方面表现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A正确;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主要在城市消费,造成农村消费不旺盛,B错误。故选B。 高山冰川的形成跟气温、降水量等因素有关,而高山上不同海拔冰川的面积大小除跟气温和降水量有关以外,还跟山体的坡度、山体的表面积等也有关。下图为我国某科研队40年来对我国某山地进行三次冰川面积调查的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我国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 对该山地近40年来冰川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川的总面积变化不大 B. 冰川的总面积在扩大 C. 海拔5800米左右的冰川面积缩小最多 D. 海拔5400米左右的冰川面积缩小最多 6. 该山地在海拔6000米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冰川面积不断减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 海拔越高,山体越陡 D. 海拔越高,山体表面积越小 【答案】4. D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地冰川分布的海拔在6000米以上,而且该山地冰川的面积较大,说明该地降水较多,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我国青藏地区。故选D。 【5题详解】 - 11 - 读图分析可知,40年来该山地冰川的总面积大幅度减小,A、B错误;海拔5800米左右的冰川面积大约缩小了200km²,海拔5400米左右的冰川面积大约缩小了10km²,C正确,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高山冰川面积受气温、降水、坡度、山体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山体变陡都不会导致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A、B、C错误;海拔升高,山体表面积减小,所以附着在山体表面的冰川面积也随之减小,D正确。故选D。 四川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建设沿金沙江两侧布局。下图示意攀枝花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展强度与GDP、工业增加值的关系(注: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地拓展强度指数用于比较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的快慢,数值越大,表示扩展越快。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攀枝花城市兴起最有利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工业基础雄厚 D. 河谷地形低平 8. 据图中信息判断,攀枝花 A. 1986-1994年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多样 B. 1994-2000年工业用地面积逐渐缩小 C. 2000-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D. 2006-2010年工业用地增加幅度最大 9. 2010-2016年,攀枝花市GDP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 B. 第三产业发展成为主导 C. 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 D. 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中 【答案】7. A 8. C 9. C - 11 -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四川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再结合所学知识,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其发展最有利的条件在于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以及附近丰富的煤炭资源。故选A。 【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读图分析可知,1986-1994年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强度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缓慢,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不大,A错误;1994-2000年工业用地面积拓展强度指数一直是正值,说明工业用地面积逐渐扩大,B错误;相比较2000年之前,2000-2006年GDP的增长幅度大,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强度指数低,因而反映出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C正确;1986年-1994年工业用地增加幅度最大,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读图分析可知,2010-2016年,工业用地面积拓展强度指数明显下降,说明工业用地增幅减慢,A错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大,说明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B错误;GDP大幅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降低,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拓展强度指数下降,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C正确;随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趋向分散,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更加合理,D错误。故选C。 黄河临河段河道是指巴彦高勒水文站和三湖河口水文站之间的河道。该段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属于游荡型(辫状)河道。左图示意黄河临河段位置,右图示意辫状河道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下列与临河段辫状河道形成有关的是 ①流量季节变化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地形平坦④冬春凌汛现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1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辫状河道不易形成河漫滩 B. 江心岛上游方向较陡,沉积物颗粒较粗 C. 江心岛沉积物没有分选性 D. 临河段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春季 【答案】10. A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辫状河道是指河槽断面宽浅,江心多沙洲,水流散乱,沙洲迅速移动和变形,主流位置迁徙不定的河道。这类河道形成的条件为:两岸土质疏松极易冲刷展宽,水流含沙量大河床堆积抬高,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变幅大等。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该河段有众多江心岛,说明河流含沙量大,而且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作用明显,②③正确;该段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属于游荡型河道,说明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水暴涨暴落,侵蚀两岸,使河道摇摆不定,①正确;该段河道主要形成在河水暴涨暴落的夏季,凌汛期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辫状河道地形平坦,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河水暴涨,河道摇摆不定,枯水期水位下降,泥沙大量沉积露出水面形成众多河漫滩,A错误;江心岛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上游方向受河水冲刷侵蚀因而较陡,且流速较快,沉积物颗粒较粗,B正确;江心岛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有明显的分选性,C错误;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水量最大的夏季,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竹,多年生禾本植物,喜温湿,怕渍水,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地方。“中国竹乡”--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见下图),境内翠竹绵延,层峦叠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子加工等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其中竹凉席加工最为突出,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做出来的精美竹凉席成为当时国内外畅销品。到了90年代末,安吉人意识到:绿水青山才是安吉最大的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 11 - (1)指出安吉县种植毛竹有利的自然条件。 (2)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不断延长竹子产业链,分析竹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3)近年来,安吉的竹凉席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分析其主要原因。 (4)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出安吉县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答案】(1)吉安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吉安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性好,不易渍水,适宜种植竹子;低山丘陵地区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毛竹的生长。 (2)大规模毁林开荒种植毛竹,使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毛竹砍伐后的一段时间内,植被覆盖率下降,易造成水土流失;毛竹在加工(如造纸)过程中,易造成水污染等。 (3)竹凉席的替代产品逐渐增多;空调越来越普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4)推动竹加工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挖掘竹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产生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 11 - 【详解】(1)安吉县种植毛竹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根据毛竹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方面进行分析。气候方面,毛竹喜温湿,吉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水热条件好;地形方面,毛竹怕渍水,安吉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毛竹适合酸性土壤,该地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毛竹生长。 (2)相对于天然植被,种植毛竹植被种类单一,生物多样性会减少;毛竹的生态功能比天然植被弱,特别是毛竹被砍伐后,易引发水土流失;利用毛竹造纸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3)竹凉席生产工序复杂,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价格上升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随着空调的普及和竹凉席替代产品增多,也使得竹凉席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4)“两山”理念核心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护好安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当推动毛竹加工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等。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 (1)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 (2)判断白沙滩河输入澙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3)简述白沙滩沙坝自东向西发育必要条件。 (4)说明修建丁坝后对澙湖面积带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第四纪冰期后期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到古海蚀崖附近,然后,东南向的盛行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海岸线后退而形成。 - 11 - (2) 夏季。该区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白沙滩河流量大,流速较快,从丘陵地区携带大量泥沙输入澙湖。 (3)白沙口海湾较浅,大量沉积的泥沙为沙坝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东南向的盛行海浪推动沿岸泥沙自东向西运动。 (4)面积变小;修建丁坝后延长了潮流通道,降低了潮流通道的进出潮流量和流速,有利于澙湖的淤积,随着白沙滩河携带泥沙不断的输入,三角洲将不断扩大和淤高,澙湖平原进一步发育扩大,澙湖面积逐渐缩小,并逐渐走向消亡。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海岸地貌形成发展的地理过程,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海蚀崖是由海水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其形成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首先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到古海蚀崖附近;然后盛行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而形成。 (2)白沙滩河输入澙湖泥沙的能力与白沙滩河的流量、流速及其含沙量相关。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白沙滩河流量大、流速快,上游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所以夏季向河口处输送的泥沙量最多。 (3)该小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沙坝的形成,是由白沙滩河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二是沙坝东西延伸,是由于东南向海浪遇到陆地阻挡变成由东向西的海流,从而使沙坝向西延伸。 (4)结合材料信息,潟湖是由东西向的白沙滩沙坝形成后而形成的。丁坝的修建阻挡了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阻塞潮流通道,丁坝长约350米,延长了潮流通道,降低了潮流流速,也减小了潮流量,促进了白沙滩河携带的泥沙在潟湖的淤积,从而使潟湖的面积逐渐缩小,并逐渐消亡。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体育赛事旅游是当下一种热门的旅游新业态。马拉松赛事旅游,是在参加和观看各类马拉松赛事的过程中离开居住地而产生的旅游活动。旅游、休闲和健康是马拉松旅游的基本特征。2017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覆盖了含西藏在内的 - 11 - 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2017年全程马拉松赛事各项目组别的参赛人次突破了235万人次,随着路跑人数的迅猛增加,国内马拉松赛事也出现井喷式增长。2011年这一数字仅为22场,2017年中国共举办了1102场规模赛事,从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来看,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等旅游城市是马拉松赛举办的主体。 分析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我国旅游城市兴起的原因。 【答案】马拉松参赛资格的门槛低,对长跑爱好者吸引力大;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使参赛的人数越来越多;举办马拉松赛事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举办的城市一般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各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体育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产生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我国旅游城市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我国举办该赛事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来分析。从举办的条件来看,马拉松赛事旅游是在参加和观看各类马拉松赛事的过程中离开居住地而产生的旅游活动,参赛资格门槛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参赛的人数会越来越多;旅游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接待能力强;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从产生的影响来看,举办马拉松赛事可以增加旅游人数,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光州川是韩国光州市的母亲河。20世纪70年代开始,光州市工业化进程加快,河流两岸人为取水和截流等活动增加,导致光州川环境质量下降。21世纪初,当地启动河流修复工程,分为三个治理河段:在上游拆除截流等人工设施,对河床进行清淤;在中游(位于市区)对河岸原有混凝土构筑物表面进行绿化;在下游不设置混凝土护岸,划定生态保护区域。 指出70年代光州川出现的水环境问题,并说明不同河段修复工程的主要目的。 【答案】问题:河水污染严重;河流水量减少;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目的:上游是为了减少人为截流取水,增加河道水量;中游是为了美化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下游是为了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为野生动植物营造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 - 11 - 本题考查了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分析可知,70年代开始光州川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会消耗大量的水,上游截留会造成下游水量减少;工业生产也会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水量减少以及水污染又会加重河流生态环境恶化,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 上游拆除截留等人工设施可以增加下游河道的水量;中游对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绿化既有利于美好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环境,也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改善;下游不设置混凝土护岸有助于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提供生物多样性。 - 11 - - 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