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江门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广东省江门市一模文综历史卷 ‎4.29‎ ‎1.如图为左家塘楚墓出土的对龙对凤文经锦,从图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较商周更开放,动物纹样往往头部写实,而身体经过简化,有的直接与藤蔓结为-体,有的动物体与植物体共生,形式丰富优美、多样化。这种变化说明 A. 社会思潮的活跃推动观念改变 B. 地理环境会造成艺术风格不同 C. 艺术创作受外来文化因素影响 D. 社会转型会引起艺术风格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较商周更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诸侯混战,经济方面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小农经济逐渐确立,思想方面百家争鸣,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引起艺术风格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变化,而不是观念的改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社会转型对艺术风格的变化,而不是地理环境对艺术风格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所述艺术风格变化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C项错误。‎ ‎2.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 A.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B. 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 C. 旨在防范地方叛乱 D. 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 ‎【答案】B ‎【解析】‎ - 13 -‎ ‎【详解】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 ‎3.宋代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出口之处安装有“十二水宿”闸门。该闸门设计十分巧妙,江水低于闸门时,凭借高度差,用城中排出的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由此可知 A. 工艺设计贯穿理学思想 B. 技术水平彰显工匠精神 C. 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总结 D. 设计思想体现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江水低于闸门时……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等信息可知,宋代江西赣州“福寿沟”对“十二水宿”闸门的设计体现了当时人对相关技术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十二水宿”闸门技术的巧妙设计,没有体现理学思想的影响,A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的总结,而不是理论的总结,C项错误;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材料没有体现天人感应,D项错误。‎ ‎4.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B. 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C. 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 D. 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法律方式维护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增强,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增多,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性,B项错误;市民阶层在宋朝时期发展壮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商帮信息,无法得出商帮出现的影响,D项错误。‎ - 13 -‎ ‎5.甲午战后,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竞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据此可知 A. 中国外交官不善于开展外交活动 B. 日俄在东北问题上合谋坑害中国 C. 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D. 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实行“联俄制日”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却加强了俄国在远东的力量,说明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C项正确;中国当时外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不是因为外交官的不善于外交活动,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弱国的外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体现日俄合谋坑害中国的问题,B项错误;“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无效”是材料表象,而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D项错误。‎ ‎6.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纳民族于共和主义之中”。据此可知 A. 辛亥革命使民权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主共和思潮影响扩大 C. 辛亥革命引发了社会动荡不安 D. 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 “纳民族于共和主义之中”等信息可知,张謇认识到共和是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努力争取实现共和,说明民主共和思潮影响扩大,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实现共和,没有强调民权观念,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张謇努力争取实现共和的主张,没有强调辛亥革命引起社会动荡方面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立宪派张謇努力争取实现共和的政治理想,说明没有放弃政治理想,D项错误。‎ ‎7.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 A. 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B. 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 C. 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 ‎ D 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 13 -‎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1年”“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缓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抗日,而不是反蒋,B项错误;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 ‎8.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小广告(如图),称该厂既可以供应机床,又可以按用户需求加工零件。自社会主义改造后,它第一次把生产资料当成商品,可谓石破天惊。广告刊出后,该厂一下子接到了3年的订货量。这表明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冲击 B. “统购统销"的政策得以改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验 D. 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既可以供应机床,又可以按用户需求加工零件”“把生产资料当成商品”结合所学,宁江机床厂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销售,体现了对传统经济体制的突破,A项正确;“统购统销”的政策得以改变只是材料表明的部分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冲击,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验,尤其无法得出“开始实验”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无法得出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结论,D项错误。‎ - 13 -‎ ‎9.在拿破仑时代,参与制订《民法典》的普雷阿梅纽说:“这是令人钦佩的上帝秩序,符合所有人的理性和内心的原则。正是在这里,在公平中,在良心上,罗马人发现了这种教义”。据此可知 A. 古罗马自然法等思想影响深远 B. 古罗马最早产生理性精神 C. 基督教教义影响民法典的制定 D. 罗马法与宗教改革思想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符合所有人的理性和内心的原则”“在公平中,在良心上,罗马人发现了这种教义”等信息可知,自然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公平公正,材料体现了拿破仑时代的《民法典》受自然法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民法典》受自然法的影响,无法得出古罗马最早产生理性精神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自然法对《民法典》的影响,而不是基督教教义对《民法典》的影响,C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提倡因信称义,罗马法不提倡因信称义,D项错误。‎ ‎10.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乃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说明英国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当时君主立宪制尚未真正确立 C. 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 D. 政治制度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内阁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这时期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说明英国代议制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D项正确;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只是权力的象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项错误;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是材料表象,而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C项错误。‎ ‎11.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 A. 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的主题 B.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高潮 C. 马克思主义价值受到较多关注 D. 苏联模式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可 ‎【答案】C - 13 -‎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 “不可超越的哲学”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研讨的主题,并且还进入大学课堂,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思想领域中的主要思想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主题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关注,没有体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受到较多的关注,没有涉及苏联模式,D项错误。‎ ‎12.作为传统的全球化推动力量的美国和英国背道而行:部分国家在民粹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场的领导人上台,进而通过煽动、操纵选民,作出反全球化行为,出台反全球化政策。这些现象说明 A. 反全球化更有利于缓解困境 B. 反全球化会改变全球化趋势 C. 全球化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D. 全球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前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场的领导人上台”“作出反全球化行为,出台反全球化政策”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全球化进程受到阻碍,部分国家和民族作出反全球化行为,说明全球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前行,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反全球化行为,没有体现反全球化的影响,A项错误;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反全球化一定程度上阻碍全球化,但不会改变全球化趋势,B项错误;全球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符合时代的需要,C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国内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对道路的要求有了迅速的提高,道路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难题。英国从中世纪晚期开始重视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根据法律,由教区的住户每年义务工作6天,或提供代理人服务。16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即在某些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此项税收款必须专用于道路工程。进入18世纪以后,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和维修养护。在1760—1774年间,议会通过了不下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道路系统的完善对于商品运输能力、商品流通速度以及商业效率和扩张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材料二 ‎ - 13 -‎ ‎ 在1949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1950年至1957年间,铁道部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全国交通业的统筹发展初步实现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交通业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投资回报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效果,初步改善了我国交通业的结构与布局,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肜新春《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的演进与绩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管理上的变化,并说明英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爆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认识。‎ ‎【答案】(1)变化:①从住户义务工作或提供代理人服务到征收通行费;②逐步商业化,由信托公司负责;③逐步加强相关法律法令的制定。‎ 影响:有利于原料运输;提高了商品运输能力;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拓展;加快了劳动力的流动;促进资本的流动;推动技术流动性增强。( 任意答4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或者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人民政府)的重视;“一边倒”政策和苏联的帮助;“一五计划”政策的指导(或者答计划经济逐步建立,国家政策指导);新中国初期三年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推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精神等。‎ 认识:政府应在交通运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立法的手段能有力促进交通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交通建设要注重地区协调统筹发展;中国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 13 -‎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由教区的住户每年义务工作6天,或提供代理人服务”“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可得出从住户义务工作或提供代理人服务到征收通行费;根据材料“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和维修养护”可得出逐步商业化,由信托公司负责;根据材料“议会通过了不下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可得出逐步加强相关法律法令的制定。影响,根据材料“道路系统的完善对于商品运输能力、商品流通速度以及商业效率和扩张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得出道路系统的完善有利于原料、商品运输能力,加快了商品、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的流动,从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拓展。‎ ‎(2)原因,根据材料“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可得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根据材料“铁道部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可得出“一边倒”政策和苏联的帮助;根据材料“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可得出“一五计划”政策的指导;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都有利于推动新中国初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认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完善,并且立法的手段能有力促进交通发展等从政治、经济、政府、立法等方面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王建朗《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从材料提取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1:(论题)选择革命而非改良的道路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论证)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他们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因此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历史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阶级调和、社会改良的方案,只能让位于革命手段。‎ 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发动了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然而最终失败了,时代呼唤新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共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找到了光明大道。(两个史实,论证逻辑清晰)‎ - 13 -‎ 结论:虽然改良比革命的代价小,但未必就能行得通。中国近代化转型最终选择了革命道路,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示例2:(论题)不能因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惨重就否定革命,也不能因为改良的代价小就一味肯定改良。‎ ‎(论证)19世纪末,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推行变法,由于损害了势力强大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因而变法很快失败,改革措施基本都被废除。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由于改革十分不彻底,最终失去民心,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这说明改良虽然代价小,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根深蒂固,又与列强勾结,千方百计地阻挠改良,导致改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失败。‎ 从1927年农村包围城市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中共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血洗了百年耻辱,中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见,革命虽然代价惨重,却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命运。(要求:改良和革命的例子各一个,论证的逻辑清晰,可。革命的事实用辛亥革命亦可)‎ ‎(结论)综上所述,革命对社会的破坏性确实很大,但不能因此否定革命;改良虽然是变革社会的好办法,但也要因时而变。革命和改良都是变革社会的手段,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哪种手段,才是正确的出路。‎ 以下示例亦可:论题1:“告别革命”之说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论题2:不应该脱离具体的历史时空去看待改良或是革命道路的选择。‎ 论题3:历史选择(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会受到具体的历史环境的制约。‎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体现了19世纪至20世纪的革命时代及其影响,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选择革命而非改良的道路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角度,结合所学近代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运动史实分析回答;也可以选择不能因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惨重就否定革命,也不能因为改良的代价小就一味肯定改良的角度,结合所学近代改革和革命史实分析回答。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5.材料 ‎ - 13 -‎ ‎ 秦汉时期,从税收对象上看,田赋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时期人头税性质的地租,而是财产税性质的农业税;而同时存在的算赋、口赋、更赋、户赋等仍然是人头税;这一时期的财产税总额明显低于人头税总额,不过财产税的出现毕竟是一大进步。在税收形态上,这一阶段和前一阶段相比,货币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工商税征收货币,而且连农业人口承担的赋税也大部分征收货币;在两汉,除田赋要缴纳实物外,其他各税都可以缴纳货币。‎ 在税收结构上,这一阶段,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税收具备了一定规模,农业税独大的税收结构已经不再,但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歧视”工商业,并对工商业采取了重税政策,造成了工商业的处境艰难,发展缓慢。‎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税收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税制变化的历史影响。‎ ‎【答案】(1)从缴纳人头税向缴纳人头税和财产税转变,但以人头税为主体;以货币为征税的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工商税在税收比例中上升,重征工商税。‎ ‎(2)征收财产税为后世赋税制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工商业的处境艰难;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田赋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时期人头税性质的地租,而是财产税性质的农业税”“算赋、口赋、更赋、户赋等仍然是人头税”等信息可得出从缴纳人头税向缴纳人头税和财产税转变,但以人头税为主体;根据材料“货币税有了长足的发展”可得出以货币为征税的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材料“工商税收具备了一定规模”可得出工商税在税收比例中上升,重征工商税。‎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汉税收制度从缴纳人头税向缴纳人头税和财产税转变,这为后世以财产税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并且扩大了税源,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秦汉时期以货币为征税形态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等从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方面分析回答。‎ ‎16.材料 ‎ - 13 -‎ ‎ 维利.勃兰特(亦作威利.勃兰特WillyBrandt,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国政治家,1969年一1974年任西德总理。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此后他又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先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1970年12月7日上午,整个东欧大雪压境,这是东欧最寒冷的季节。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仪式,随行的人开始等着这个仪式的结束,突然,勃兰特的双腿跪在了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下,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1971年,勃兰特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同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他评为“1971年新闻人物”。勃兰特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 ‎——搜狐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兰特获得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 ‎【答案】(1)东西欧诸国摆脱苏、美控制,谋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在不断发展;联邦德国在经济上的强大要求扩大市场进而要求缓和与东欧、东德的关系;美苏争霸,苏攻美守;勃兰特维护德意志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 ‎(2)向犹太死难者下跪,体现其有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推行新东方政策,缓和了二战后欧洲的对立和紧张局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大阵营的关系,缓解了冷战局面;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西德和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普遍要求摆脱苏、美控制,谋求独立自主;在美苏冷战方面,这时期处于苏攻美守的状态;同时勃兰特作为西德总理,与其维护德意志民族利益的一系列努力分不开等从当时国际、国内背景角度分析回答。‎ ‎(2)根据材料“突然,勃兰特双腿跪在了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下,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可得出向犹太死难者下跪,体现其有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根据材料“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可得出推行新东方政策,缓和了二战后欧洲的对立和紧张局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兰特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大阵营的关系,缓解了冷战局面,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7.材料 ‎ - 13 -‎ ‎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梁启超有9个子女,3个是院士,这与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爱国主义贯穿于梁启超家庭教育的全部阶段,直到孩子长大离家后他也常常通过书信鼓励他们学有所长,报效祖国。他在信中教导子女:“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教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十亩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1927年思顺夫妇作为驻加拿大的外交人员,受国内形势影响,时常得不到经济拨款,他写信开导:“身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他更教诲子女身处困境不可悲观,因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1924年9月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去世,其墓地工程主要由二弟梁启勋负责操办,梁启超用数封家书详述二弟的劳累情形,言辞恳切的教导子女,每人定要寄信陈谢二叔。梁启超对子女的感恩教育超脱出宗法亲情的范围,不仅感恩亲人还感恩国家与社会,通过家庭教育把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贯穿起来,是值得当代借鉴的。‎ ‎——摘编自《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 ‎【答案】(1)内容:爱国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感恩意识;注重公德与私德。‎ ‎(2)原因:梁启超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修养;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内政治动乱,政府腐朽;国内救亡图存运动的影响;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爱国主义贯穿于梁启超家庭教育的全部阶段”可得出爱国主义思想;根据材料“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可知,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根据材料“身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可得出强调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据材料“教诲子女身处困境不可悲观”可知,教导子女要有乐观主义精神;根据材料“梁启超对子女的感恩教育超脱出宗法亲情的范围”可得出强调感恩意识;根据材料“家庭教育把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贯穿起来”可得出注重公德与私德。‎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时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不同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国内政治动乱,政府腐朽是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要国内背景;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与其个人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修养直接关系是其个人因素。‎ ‎ ‎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