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 -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时限: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意象这一概念,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对其含义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四种: 第一,有的意象指的是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即杜鹃鸟,起句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同样还有像月亮、鹧鸪、鸿雁、梅、林、松、菊等客观的象,最终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这就是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的对立统一。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真善美的辩证关系来看象和意。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和事,它首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它是符合真的;意是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意志和要求,所以它是符合善的。但这还不足以产生美,只有真与善以“某种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它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而象和意的有机组合正是以“某种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的,所以,其有机统一体——意象,正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善的具体而光辉的形象。所以,这个形象就是美的了。 - 26 - 再次,象和意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就需要我们大脑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妨把象和意分为诗人之象和意、诗歌之象、读者之象和意。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倾注于客观的象。此时,诗人眼中的象是诗人之象,诗人的主观意识是诗人之意。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文本中,字词往往只是客观的象的名称化,而不能体现出意来。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的词面都是象,此刻只有诗歌之象。读者欣赏诗歌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把诗歌之象呈现在大脑中,然后根据自己的“因素"再现出一片有意韵的画面,以此来调动和触发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所欣赏的象就是读者之象,读者所产生的情感想象就是读者之意。这里,诗人之象、诗歌之象和读者之象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它们是客观的、同一的。而诗人之意和读者之意却是有差异的,有时甚至很大。这是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地域环境、生活阅历、情感历程、思维方式、性格等等“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而且,这也是读者之意和读者之意有差异的原因。这就是诗人和读者借助自己的丰富想象与联想把自己的意附加给象,从而把二者统一起来传情达意。 最后,从艺术技巧角度来说,诗歌的象能负载意是通过诗人们的各种手段完成的,这个手段则是使象艺术化的过程。例如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等;再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楚辞》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使用,这些都可以把象和意很好地联系为和谐的一体。 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意和象的发展演变是经过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丰富和完善的,是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的提高又推动着意和象的和谐统一进程。 (摘编自《浅析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观的物象负载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和精神感受,成为意念中的形象,即为“意象”。 B. 符合“真”的象与符合“善”的意组合起来就能成为审美对象,就是美的形象。 C. 象和意是借助诗人和读者自己的丰富想象与联想联系起来井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D. 诗人往往借助各种艺术技巧使客观的象负载主观的情感与志趣并使之和谐统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整体采用“总—分一总”的结构,对意象含义的阐释则用层层递进的结构,逻辑清晰。 B. 文本是从象和意的概念内涵及二者是如何有机统一的这两个角度来论述其含义的。 C. 文章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旨在具体论述“象”和“意”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机体的。 D. 全文采用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意象的两个要素论述得深入浅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中“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意象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B. 读者借助联想想象来激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但想象不是无边界的,它要受到诗歌之象的限制。 C.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特”的原因和“读者之意”与“读者之意”有差异的原因相似。 - 26 - D. 象和意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之间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符合‘真’象与符合‘善’的意组合起来就能成为审美对象,就是美的形象”说法有误,原文第4段表述为:只有真与善以“某种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它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全文整体采用“总—分一总”的结构,对意象含义的阐释则用层层递进的结构,逻辑清晰”错误。全文不是总分总,而是并列式,前六段为一层,最后一段为一层;第一部分的论证也并非层层递进,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并列关系。 C项,“文章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旨在具体论述‘象’和‘意’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机体的”错误。本段的中心论点是“‘象’和‘意’是如何通过想象成为一个有机体的”,而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旨在说明“在文本中,字词往往只是客观的‘象’的名称化,而不能体现出‘意’来”“这首词的词面都是象,此刻只有诗歌之象”,并非证明分论点——象和意的有统一。 D项,没有对比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 26 - D项,“象和意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之间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最后一段来看,“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意和象的发展演变是经过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丰富和完善的,是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的提高又推动着意和象的和谐统一进程”前者只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对前者起推动作用。所以它们不是“制约的关系”。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年,浙江省和上海市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分别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拉开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帷幕。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省份启动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4月,河北、湖北、湖南、江西等八省份进入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迄今为止,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改革方案。到2020年,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3年中央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201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被视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改革。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形成覆盖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体系,引导基础教育破除“唯分数论”的不良倾向。 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扩大学生选择权,招生录取从“看分”向“看人”转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将合格考与等级考分开考试;第三批试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3+2+1”模式,将选择范围增小到12种, 降低了考生选择的困难和盲目性,有效地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个人志向兴趣选择的结合。 本次新高考综合改革由原来的以分数为中心转向了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实施意见》提出除了改革考试科目外,还要对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改革,实行“两依据、 一参考”。“两依据”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26 - “一参考”是指“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新高考招生录取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新生志愿由若干个“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 (摘编自张卫《三批试点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启示了什么》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考试中心) 材料二: 2019年4月23日,《湖北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颁布。湖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到2021年建立基于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成绩不合格的可参加一次补考。选择性考试料目成绩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是高等学校招生最取的重要依据。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赋分呈现,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每门再选科目按卷面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A、B.C. D. 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比例分别为15%。35%. 35%、13%. 2%。依据考生该科目的卷面原始分,划定相应的等级,对应转换到100-86、 85—71、70-56、 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而后依据考生该科目卷面原始分在对应等级分数区间内的排位状况,按定比分点公式计算最终的等级赋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摘自《湖北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4月24日湖北省教育厅) 材料三: 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武汉市新高考课程实施情况汇总 - 26 - (武汉市教育局2019年9曰29日教育工作大会发布) 4. 下列不属于新高考综合改革内容的一项是 A.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扭转基础教育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B. 新高考形势下,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将共同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指标。 C. 招生录取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取消批饮。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 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 D. “3+1+2”模式中,语数外为必选科目,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分析可知,一、二、三批试点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之间具有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 B. 湖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合格性考试科目可以允许学生有一次补考机会,选择性考试科目则没有。 C. 再选科目依据该科目卷面原始分在对应等级分数区间内的排位状况,计算等级赋分,不计入高考总成绩。 D. 由材料三可知,武汉市2018级学生再选科目选择“化学+生物”和“政治+地理”两种组合的人数占比较高。 - 26 - 6. 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概括本轮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案】4. A 5. C 6. ①考查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尊重学生志向、兴趣,特长,采取“3+1+2”考试模式,将必考、选考相结合。②评价机制:新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③招录方式: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原则录取,新高考招生录取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考生志愿由若干个“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④改革宗旨:新高考综合改革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个人志向兴趣选择的结合,由原来的以分数为中心转向了以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不属于新高考综合改革内容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 答非所问。依据材料一第二段结尾的表述,选项A的内容是新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意义,不属于改革内容。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曲解原意。依据材料二,原文表述为“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再选科目属于选择性考试。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概括本轮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特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信息。从材料来看,材料一开篇提到“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倒数第一段 “《实施意见》提出除了改革考试科目外,还要对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改革,实行‘两依据、 - 26 - 一参考’”中可知本轮新高考综合改革对考试科目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取消文理分科,然后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原则录取,新高考招生录取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考生志愿由若干个“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材料一“本次新高考综合改革由原来的以分数为中心转向了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强调的是高考改革的宗旨,从材料一“201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被视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可总结出,新高考的评价机制发生了改变。因此可知本轮新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风波 鲁迅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从村外走回来,坐在矮凳上,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的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成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 - 26 -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七斤知道自己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 “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 “你这活死尸的囚徒……” 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 - 26 -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谁能抵挡他?……”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 (节选自《呐喊》,有删改) 注释:皇帝,指溥仪;长毛,指太平军,因太平天国成员皆披头散发,故有此称;张大帅,指张勋。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很有地位,他的辫子盘起与放下反映了时局的变化,可见他关心时局,紧跟时代,是一个进步的人。 B. 作者在细节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比如划线句子中七斤嫂“竭力陪笑”表现她对赵七爷的惧怕,“赶紧吃完饭”表现了人们想要看热闹的急切。 C. 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回避——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D. - 26 - 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犯皇法;然而他又是不幸的,当他面临可能犯法的命运时,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连妻子也怪罪和咒骂他。 8. 请结合全文,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 9. 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龙庭”“皇帝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7. A 8. ①勤劳持家,如:全家靠他一人撑船养活,大字不识,是一个底层劳动者。②愚昧落后,如:他因撑船而消息灵通,然而他所关注的消息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这与辫子有关。③怯懦软弱, 面对妻子的埋怨咒骂,无力还击。④对命运逆来顺受,如:没有辫子只知道唉声叹气,听了赵七爷说他有罪的话,仿佛被判了死刑,说不出一句话:赵七爷走后,七斤坐在门槛上想想些方法计划却非常模糊,只得照例日日撑船去。 9. 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植溥仪复辟的背景下。②推动情节发展,因“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③反映主题,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并未得到广泛的宣传,也未给广大的农村真的变革,体现其不彻底性。④表现人物的愚昧无知,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这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小说阅读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可见他关心时局,紧跟时代,是一个进步的人”说法不恰当,对赵七爷的辫子和竹布长衫的描写,典型地表现出赵七爷是一个善于韬晦、时刻期待封建帝制复辟的顽固的封建遗老。 故选A。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解答注意有对文本的分析,有对形象的概括。本题要围绕“见过世面,受人尊敬;为人本分,胆小懦弱;愚昧盲从,麻木不仁”等内容概括,一定要有例子,但不唯一。答题模式为点(具体)面(概括)结合。 ①勤劳持家②愚昧落后③怯懦软弱④对命运逆来顺受,属于性格特点的概括归纳。 “全家靠他一人撑船养活,大字不识,是一个底层劳动者”“他因撑船而消息灵通,然而他所关注的消息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这与辫子有关”“面对妻子的埋怨咒骂,无力还击”“没有辫子只知道唉声叹气,听了赵七爷说他有罪的话,仿佛被判了死刑,说不出一句话:赵七爷走后,七斤坐在门槛上想想些方法计划却非常模糊,只得照例日日撑船去”等属于举例子分析的内容。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情节的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去的综合分析。作答时,注意使用术语。 答题从以下几方面作答:指向内容,此情节交代了什么内容;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起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 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文中的“皇帝坐龙庭”反复出现,很显然交代了故事的社会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愚昧无知。 答案①属于环境或者浅层内容方面的作用: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植溥仪复辟的背景下。 答案②属于情节或者线索方面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因“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 答案③属于对于情感或者主旨思想的深层归纳层面:反映主题,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并未得到广泛的宣传,也未给广大的农村真的变革,体现其不彻底性。 答案④属于人物性格或者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表现人物的愚昧无知,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这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点睛】《风波》的含义:风波是指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农村中引起的一场小小的不安。由于船夫七斤的辫子在辛亥革命中被剪去,现在张勋复辟,听说“皇帝是要辫子的”,于是怕坐牢杀头,加之封建势力代表赵七爷的恫吓和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的改变,全家更惶惶不安。最后由于皇帝未坐成龙庭,风波也就很快平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革命如果不是建筑在广大农民觉悟的基础上,即使像剪辫子这种事,也会在风吹草动之中引起慌乱与骚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章邯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日:“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日:“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日:“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日:“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日:“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候。及是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B. 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C. 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D. 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北”,陈馀率领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北面,钜鹿在现今河北省,因此他的军队被称为河北军。 B. “半菽”,半菜半粮,粗劣的饭食。“菽”是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稻、黍、稷、麦、菽五谷之一。 C. - 26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图腾。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的止宿处以车为藩,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文中指军营营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明断时局,善抓战机。当秦军围困钜鹿的赵王军队时,他劝宋义命令部队快速渡河,与赵王军队里外合应,一举击败秦军。 B. 项羽爱兵如子,体恤士兵。因为不满宋义在军民都忍饥挨饿、吃糠咽菜的时候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于是奉楚怀王密令,杀掉了宋义。 C. 项羽出身高贵,战功卓著。他杀死宋义后,将领们都说楚(怀王)是项羽家扶立起来的。怀王立他为大将军,他率领部队大胜秦军。 D. 项羽破釜沉舟,英勇无畏。钜鹿之战,与秦军力战多个回合,大破秦军,威震诸侯,从此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2)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3)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2)(我军)将要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 (3)所以荆轲追逐秦王时,大家(殿上群臣)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打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根据句意断句: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 根据语法功能断句:“且国兵新破” - 26 - 是独立完整的句子,主语为“国兵”,谓语为“破”;若在“王”后断开,“王”作为“破的宾语”不合逻辑;“王”作为专有名词,指楚怀王,应该作下一个句子的主语,搭配谓语 “坐不安席”,成为独立完整的分句。据以上分析排除AC两项。故应在“王”之前断句,排除AC;“王坐不安席”是一句完整的话,“埽”是动词,意为“集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的意思是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故应在“埽”之前断开。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钜鹿在现今河北省,因此他的军队被称为河北军”错误,“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不是指河北省。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因为不满宋义在军民都忍饥挨饿、吃糠咽菜的时候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于是奉楚怀王密令,杀掉了宋义”错,项羽杀宋义是因为宋义驻兵不前,不想帮助赵国,所以假托楚王的命令将其杀死。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军”,驻军。“其”,指钜鹿。“甬道”,两边有墙的通道。输,运输。粟,借代粮草。 (2)中省略主语要补充上;“戮力”,齐心协力;“不行”,不向前进。 (3)中,“以故”,因此。“逐”,追逐。“卒”通“猝”,仓猝。无以,没有办法。以,用。 - 26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6 - 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出兵救赵。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往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钜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赶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接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攻下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次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又派人去向怀王报告。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大败秦军。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用比喻手法,说出“时光”只知道‘“催人老” ,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B. “时光”句与“离亭”句,称时空交织在一起, “长恨”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 C. “好梦频惊",这好梦是离人的重逢、美好的幻现, 希望它多留“霎时”,它却突然破灭了。 D. “雁一声”,天际的雁唳,虽然只是短促的一声, 却悲凉凄紧, 盘旋回荡,使人心潮难平。 15.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寄寓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看,窗外月色淡淡,朦胧而又惨淡。②情感:借“梧桐”“西风”“淡月”寄寓了无限的孤独凄凉。抒情主人公既感慨于时光易逝、红颜易老,又伤心于行人远别,苦苦相思无可开解,借酒浇愁偏偏春酒易醒,因而辗转无眠,愁绪满腹。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首句用比喻手法”错,“时光只解催人老”用的拟人手法。 故选A。 - 26 -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一句,用“梧桐”“西风”“淡月”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冷的画面: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看,窗外月色淡淡,朦胧而又惨淡。“梧桐”“西风”“淡月”等意象在古诗词中都是常用来表示失意、孤独、愁苦的意象,此句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伤感,同时作者又对行人远别,苦苦相思无可开解,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春梦易醒,只剩下作者愁绪满腹,辗转无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大千世界发出慨叹“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2)《雨巷》中诗人反复用丁香花来比喻姑娘:“她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荆轲在易水河畔登车而去,终不回头,只留下“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穿越历史,荡气回肠, 【答案】 (1). 怅寥廓 (2). 问苍茫大地 (3). 丁香一样的颜色 (4). 丁香一样的芬芳 (5). 丁香一样的忧愁 (6). 风萧萧兮易水寒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寥廓、苍、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最早被发现是1929年,但真正让人知晓是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出土的珍贵文物,令人__ 。 - 26 - 被认知与发现的三星堆,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因此极具传奇色彩。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说:“三星堆的发现,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否 于黄河流域?”随着长江流域包括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重要遗址相继被发现,( )。迄今为止,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全世界发现年代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国内现存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等,既昭示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也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地影响了中 华文明体系的构建,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星堆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西亚甚至更遥远地区文明紧密连接起来。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叹为观止 局限 彰显 深刻 B. 击节叹赏 限制 展现 深刻 C. 击节叹赏 局限 彰显 深远 D. 叹为观止 限制 展现 深远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有了新的认知 B. 学术界有了对中华文明的新的认识 C. 我们对多元的中华文明有了新的认知 D. 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被认知与发现的三星堆,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极具传奇色彩。 B. 三星堆被认知与发现的过程,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因此极具传奇色彩。 C. 被发现与认知的三星堆,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因此极具传奇色彩。 D. 三星堆被发现与认知的过程,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极具传奇色彩。 【答案】17. A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同学们能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恰当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考查以成语为主。针对此类型题,积累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在积累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辨析近义词,把握其不同之处。叹为观止, - 26 -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击节叹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故排除BC;局限:限制在某个范围内。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限制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而从原题的句子来看,说的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黄河流域”的关系,不能用限制,故排除BD;彰显:鲜明地显示。展现:明显地表现出。句中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相连,强调的是鲜明性,故用彰显较合适;深刻:指透彻、深入:深远,指思虑计谋等深刻而长远。这里强调“参与中华文明体系的构建”的深入与透彻,故排除D。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括号前的内容“随着长江流域包括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重要遗址相继被发现”分析可知,括号内的句子应是一个有主语的句子,A项缺少主语, 首先排除;依照上文,长江流域遗迹的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限于黄河流域,所以是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排除BC。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根据逻辑,先“发现”后“认知”,故排除AB;主语应是“三星堆被发现与认知的过程”,且“三星堆被发现与认知的过程是不懈追求”与“极具传奇色彩”无因果关系,故排除C。 故选D。 20.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人们共同境遇的同时,也蕴含着当今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情感态度。比如争“C位”,获得“skr”的点赞等。不容忽视的是,网络语言虽然幽默,_________。网络语言,只有融入民族的文化内涵,才不会昙花一现。据相关调查显示,76. - 26 - 5%的受访青年语言越来越贫乏,表现为基本不会说诗句、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而这归因于网络同质化表达和全民复制的氛围。人类发展的历史,离不开语言和文字。__________, 那么我们将认不清自己的过去,未来也将成为“空中楼阁”,要解决这个问题,_______,要学会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的语言逻辑;对社会来说,创造一个多元化的表达氛围,引导大家多读经典,这些都将为网络语言注入独有的文化内涵。 【答案】 (1). ①但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却缺少文化内涵) (2). ②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 (3). ③对个人来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通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要清楚空缺处所处的位置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拓展句。再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尽可能用上下文中的关键词拟写空缺处的句子;同时,如果有与空缺处相对应的句子,要考虑句式结构的照应及关联词的正确使用。本语段讲的是网络流行语相关的内容,根据“网络语言虽然幽默”与“只有融入民族的文化内涵,才不会昙花一现”两句,可知横线处要填的是具有转折意的句子,而且与“文化内涵”有关,故可得出:但却缺少文化内涵;根据“离不开语言和文字”和“那么我们将认不清自己的过去”,可推断出横线处的句子应该以“如果”开头与后面内容构成假设关系,并且与“语言和文字”分不开,故可得出: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根据“对社会而言”及“要学会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的语言逻辑”,横线处应填个人的情况类的句子,因此可得出:对个人来说。 21.阅读语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临近国庆, 中国女排以“11 连胜”的傲人战绩持续刷屏,成为建国 70周年的一道亮丽风景。40年来,中国女排几度低谷几度巅峰。人员在变,技术与战术也在变,但女排精神没有变。它不等手常胜精神,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擒晃晃,但站起来抖抖尘土,依旧不服,努力去赢。 (1)根据语段内容,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概括“女排精神”,不超过20字。 (2)刚学了对联知识的高一学生小武和小汉也想尝试为女排写对联。若你是小汉,请根据小武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铿锵玫瑰顽强拼搏震四海 下联: 【答案】(1)女排精神不是常胜精神,而是不服输。或女排精神不是常胜精神,而是努力去赢。 (2)巾帼英雄竭力奋战耀九州 - 26 -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阅读语段,分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再从主要信息中概括出与题干项对应的答案。写完后要检查,注意字数的限定。本题要求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概括“女排精神”, 不超过20字。本语段主要是就中国女排以“11 连胜”的成绩来赞美“女排精神”,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女排精神是不服输,努力去赢;然后注意采用“不是……而是……”的句式,以“女排精神”开头即可。故可得:女排精神不是常胜精神,而是努力去赢。 (2)本题考查写作对联的能力。对联的规则:(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本题在解答时要注意内容要围绕“女排精神”,对仗要工整,上联“铿锵玫瑰”本来是在歌曲中出现指中国女子足球队的姑娘们的,所以用什么词来评价女排姑娘们呢,非“巾帼英雄”不可,两者都是名词,“拼搏”是动词,因此下联也要用动词,尤其是因为上联的尾字用的是“海”,仄声韵,下联就应用平声韵,“四海”对“九州”正合适,故可得下联:巾帼英雄竭力奋战耀九州。 【点睛】对联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上下两联数字相等。长短一致 对联由上下联组成,上下联又分别可以称作出句,对句。有的对联还有横批,也叫横额。对联无论长短,对上下两联而言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能一个字数多,一个字数少。再长的对联也是这样。需指出的是对联不管多短多长,何为上联,何为下联,要搭配好,一般次序不宜颠倒。另外,对联写作的长短一般视所挂的地方的需要而定。(二)上下两联要求对称。具体来讲就是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也需一致,要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另外要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数字对数字。 当然有的对联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只要词性,结构基本相对就行了,这种对联叫宽式对。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里“蝉”对“鸟”、“林”对“山”是名词对名词;“愈”对“更”是副词对副词;“静 ”对“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噪”对“鸣”是动词对动词;“蝉噪”对“鸟鸣”是主谓相对;“林愈静”对“山更幽”也是主谓相对。同时两句话的意思又分别是由一种因果关系构成的,这是两联对仗工整的句子。 又如: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 26 - 这是一句宽式对,上下联的词性都不相对,物名之间也不构成对应关系。(三)上下两联要求平仄相对。平仄即从声调、节奏、韵律方面讲。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偶句不同,不必押脚韵,但必须分节奏,调平仄。 对联要有节奏感,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四、写作(6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幸福 十八岁,是个多情的季节。也许我永远不懂爱情,但我却发现了爱情中的淡淡的幸福。—— 题记 那是个温暖的春天,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刚看完一部电视剧,剧中一对情侣由于命运的不公而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真是动人心弦。突然,妈妈感叹:“年轻人的爱情道路,咳,真曲折!”“那么你们中年人的爱情又怎样呢?”我带着近似调皮的语气问道。妈妈先是一愣,但当看到我那双期待的眼睛时,她的脸微红了一阵,随后深思了片刻,说:“中年人的爱情淡淡的,就像茉莉。”我惊讶了,“像茉莉?”这答案似乎太平常了,又似乎太深奥了,真是耐人寻味。 有一天,妈妈得病被送进了医院。于是爸爸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到医院照顾妈妈。一个星期天早晨,我到医院探望妈妈,当我打开病房门时,呆住了:妈妈恬静得睡在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上睡着了,早晨的阳光悄悄地探了进来,伴着桌子上的一瓶茉莉花淡淡的清香,轻轻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 26 - 好像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外,把我拉了出去。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的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醒了。”“喔------”听着他的话,我不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只觉得一股泉水流进心田,很清,很凉。接着爸爸去买早餐,我悄悄溜进了病房,又悄悄关上门。当我的目光触及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我心安了许多。“妈,你醒了?”“嗯,女儿,来帮妈妈揉揉胳膊和脚。”我走到妈妈身边,关切地问:“妈妈,你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不是,是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所以一直都没敢大幅度翻身,手脚都麻木了。” 听着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话语,我深深地感动了,内心不禁热血沸腾。无意中,我的眼光触及到了那束茉莉花,它显得越来越朦胧了,可给人的感觉却是更加洁白纯净。 爱,淡淡的,正如茉莉的香,也是一种淡淡的幸福。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幸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 首先分析命题,“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幸福”,可以看出“生活”和“幸福”是两个关键词,行文中要体现幸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呢?有人说是拥有豪华轿车,有人说是拥有用不完的的金钱,还有人说,幸福是华衣美食。可以说答案有千万种,但一般来说,写作的内容要积极阳光,应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人看。分析文体,题干要求写作记叙文,写作的过程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展示自己感受到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总会抱怨生活中一些不让自己满意的事,总会说自己不幸福。可如果我们撕去自我保护的伪装,愿意伸出手去,慢慢抚摸,会感受到,日光中那一道藏匿于微风中的彩虹,是幸福。 参考立意: 1.父爱母疼的日子是幸福 2.友情簇拥是幸福 3.我是活在这样的国家很幸福 4.学习相伴的生活很幸福 行文结构:首先用题记的形式提出“幸福”一词,然后写生活中发现的幸福的点点滴滴,选取父母相处的细节描写,最后总结,这就是我要的幸福,扣题: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幸 福。 素材: 窗台上,那杯咖啡里,氤氲的热气携着浓郁的香味,似乎在诉说一个个甜蜜的幸福…… 幸福,不一定要有金钱的陪衬,只要有了亲情与友情,你也一定会成为幸福的人! 岁月的河流缓缓淌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 - 26 - 幸福,无处不在,苦与痛有时也交杂在那些幸福与快乐的人中,让你体会到人生的苦与乐,甘与甜。 亲爱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是幸福。我虽然是一个只有11岁的女孩,而我的童年时时充满这心情舒畅的境遇,天天过着令我心情舒畅的生活。我的童年生活,拥有许多人羡慕的幸福。 岁月如白驹过隙,我走在成长海滩上,蓦然回首,摆在眼前的是那一串串记忆深处的幸福瞬间,一阵海风吹过,浪花便带着幸福记忆涌到我面前。 幸福其实很简单,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缕清幽而淡远的醇香;又像一抹阳光,虽然稀少,却有着五彩缤纷的美丽。 【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