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历史第一轮通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 一、农 业 1.农 作 物: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形成种植业为核心、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生产工具:石斧、石铲、木耒(lěi)、骨耜(sì)等。耒、耜是主要生产工具。 二、手工业 1.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新石器(磨制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是陶器的发明,如彩陶、黑陶、白陶等。 3.原始社会后期开始冶铜。 4.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上古时期已会养蚕缫丝。 三、商 业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原始商业。 2.贝壳是中国最早的交换媒介。 四、艺 术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 2.新石器时代地面、壁岩、陶器上简单的线条与色彩图案,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3.原始时代的大傩(nuó)之舞,是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 专题二 夏商西周时期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北。后迁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1.夏朝 公元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夏朝设置官职、监狱.制定刑法,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确立。 2.商朝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即内外服制度。 3.西周 149 (1)分封制 分封者:周王。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称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内 容:土地和人民 目 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王室。 受封者: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义 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权 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影 响:分封制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破坏。 (2)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 形成大宗小宗的严格体系,大宗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 影响: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周天子和后来的皇帝分大、小宗吗? 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的特点 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家国一体,血缘为纽带。 ③世卿世禄,贵族政治体制。 ④未能实现真正集权。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农 业 井田制是名义上的国有土地制度(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有“公田”“私田”之分。 149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 2.手工业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即“工商食官”。 青铜器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年,是我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商朝青铜铸造规模大,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形制雄伟,工艺精湛。 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瓷 器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原始社会一处墓葬发现部分原始瓷器,可能吗?陶器呢?) 铁 器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丝 织 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 业 中国的商业起源于夏商时期。 商朝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商周时期,出现了骨币、铜币等人造货币。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1.文字 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商朝占卜的记录。 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2.天文 商代甲骨文中关于日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专题三 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商鞅变法 1.背景 (1)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崩溃。 149 ②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逐渐被破坏。 ③军事: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④阶级:新兴地主阶层要求废除贵族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⑤思文: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百家争鸣。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为其提供经验教训。 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田亩收税,是农业税的开端。 战国时期 魏国李悝变法 ①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 ②提出尽地力、废沟洫(xù)。③强调法治,制定《法经》。 魏国吴起改革:创建强大的军队——武卒 比 较 春秋时期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改革触及上层建筑,开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4)人物: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于公元前356、前350年两次变法。 2.内容 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②重农抑商;③奖励耕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秦国的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稳定国家政权、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 ④统一度量衡 政治 ①什伍连坐。建立起了基层管理体制,并建立起比较严密的法律体系,为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以及进行统治创造条件。 ②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军事 ①建立什伍组织; ②奖励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度。打击了贵族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法律 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 149 思文 焚烧诗书 商鞅变法遭到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但变法措施在秦国继续下去。 3.影响 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需要,使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确立与发展;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沉重打击了旧贵族; 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 壮大了军事力量,收到富国强兵之效; 促进了秦国的强盛,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 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从经济构成角度看,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从生产力角度看,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从土地所有制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③土地制度变迁 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不断发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过程: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在秦国正式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秦始皇颁布“黔首自实田”诏书,在全国范围内从法律上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方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 149 ④小农经济 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评价: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是经营规模小,赋役沉重,十分脆弱,遇灾难容易破产。 ⑤水利灌溉 中原地区用桔槔(jié gāo)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期的芍陂(què bēi),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 ⑥四大经济区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将全国划分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 2.手工业 ①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②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 3.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工商食官”制度逐步瓦解,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商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峰。 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期商鞅首先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为了政府稳定、农业生产的安定与经济发展; 商业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 背景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崩溃。 ②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逐渐被破坏。 ③军事: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形成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149 ④阶级:“士”阶层崛起,游学讲学,促进文化觉醒。 ⑤思文: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潮流。 派别 ★儒家 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保留在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 主张 仁 仁者爱人。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 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主张克已复礼,“正名”,以稳定社会秩序。 德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鬼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中庸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太多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b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主张: 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反对苛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 c荀子是战国时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 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用。 荀子思想杂取百家,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道家 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主张:①“齐物”观,任何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②“逍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变化旁观、超然;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墨家 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149 ★法家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兵家 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 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各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导致中国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出现。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文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大部分是春秋的作品。 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 颂为宗庙祭祀的舞曲。 《诗经》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 (3)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图》是帛画的代表作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一方面,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作了有益尝试。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任意减省笔画、繁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局面,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与生产进步。 (4)科学 149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 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筹算计算法。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政治 ①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变法图强,建立中央集权制。 ②打破世卿世禄,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③血缘标准逐渐被地缘标准取代。 经济 ①铁犁牛耕逐步推广,兴修水利,生产力发展。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兴起。 思文 百家争鸣 主要是儒、法 专题四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一、秦的统一 1.原因 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大大加强,为统一提供物质基础。 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诸侯国割据混战,人民饱受苦难,安定统一成为时代呼声。 秦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为秦兼并六国奠定坚实基础。 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秦王赢政锐意进取、广纳人才,加快统一的步伐。 2.经过 顺序——韩、赵、魏、燕、楚、齐 公元前221年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咸阳。 3.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要求,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条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特点 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149 2.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1)高无上的皇权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以及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2)中央官制 皇帝之下,有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公之下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分管皇帝和国家的各种事务。 三公九卿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3)地方官制 废分封、立郡县,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3.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通行全国的秦律。 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实行土地私有制合法化,按亩纳税,奖励移民垦荒。 统一度量衡、币制,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商品生产,有利于国家统一。 推行“书同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后来,又流行更简易的隶书。 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 开拓疆域,北击匈奴收河套,筑长城;南征岭南修灵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4.秦的暴政 赋役繁重,刑罚严酷,焚书坑儒。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终于引发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积极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49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最终激化矛盾,导致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三、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功: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制订秦律;开拓疆域…… 过:赋役繁重,刑罚严酷,焚书坑儒。 专题五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西汉(前202~公元25)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25~220)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一、两汉时期的政治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有所损益变化。 1.中央集权的巩固 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郡国并存) 随着诸侯王羽翼丰满,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结果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各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汉武帝建立中朝(内外朝制度),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东汉时期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 二、两汉时期的经济 1.农 业 汉代两头牛牵引耕作的方法得到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49 西汉著名的水利工程——漕渠、白渠。 2.手工业 汉代冶炼业中开始用煤作燃料; 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 业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在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安定的情况下依然蓬勃发展。 两汉时期商业通道四通八达,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对商业活动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规定。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通往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有“丝国”的称号。 三、两汉时期的文化 1.思想发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 汉初黄老之学盛行 “无为” 黄老之学:“黄”为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包括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 原因:汉初统治者接受秦亡教训,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影响:汉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 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北方匈奴为患等,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汉武帝独尊儒术 “有为” 原因:黄老之学不适应时代需求,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董仲舒新儒学适应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建议,大力提倡推行儒学。 “新”儒学:吸取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基础:“天人感应”学说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过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149 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专门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 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对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2.科技 造纸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天文 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圆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还发明了地动仪。 数学 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华佗精于方药针剂,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被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3.文学 赋,兴起于两汉,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吸收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专题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三国(220~280)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265~317)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317~420)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420~589)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原因 东汉魏晋时期,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向着民族融合发展。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与汉族经济文化相比,鲜卑族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鲜卑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及对百姓巧取豪夺,使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149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大力推动。 2.内容 (1)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掌握的编户,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2)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赃枉法。以政绩的好坏为标准,对官吏进行考核。 (3)颁布均田令(485年),实行租调制。 内容:国家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按照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影响:均田制保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均田令不侵犯地主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官吏可以授公田,地主的利益也得到保障。 农民分得一定数量土地,政府确定租调数额,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民族融合。 (4)迁都洛阳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 原因:平城气候恶劣,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京城需要; 地处偏僻,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北方柔然族逐渐强大,对北魏造成威胁; 为摆脱旧贵族保守势力对改革的阻力。 (5)改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改穿汉服、改汉姓、改说汉话、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3.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促进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发展 1.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地区成为主战场,加上北方气候变冷,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149 影响: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2.冶炼 南北朝灌钢法 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3.制瓷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烧出成熟的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特点 科技突出 思想活跃 儒、道、佛三教并行,互相融合 民族融合 分裂割据 北方民歌 魏碑体书法 2.原因 政权更迭,割据分裂,战乱不断。 玄学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波斯、希腊文化的传入。 3.表现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新发展。 (2)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木》记录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 (3)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4)书法 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原因:秦汉时期的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社会危机的深刻反省, 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的理想形式,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条件。 代表:东晋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5)绘画 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149 专题七 隋唐时期 隋(581~618)都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618~907)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内容:唐太宗时期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六部 尚书省下设机构, 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 包括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议事。 影响: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相互牵制和监督,加强了集体议政,使中枢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 2.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他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他在位时,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基础,因年号“贞观”而得名。 (1)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革新完善制度。完善隋代三省六部制;在《隋律》基础上修订《唐律》;发展隋代的科举制,重视与国 计民生策论有关的进士科,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方面 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 149 (3)文化方面 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4)民族关系 “独爱之如一”,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天可汗”’。 和亲;少数民族可参加科举、任官。 (5)对外关系 博大开放;外国人可参加科举、任官;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 局 限:贞观后期,求治之心锐减,骄逸之心渐萌。 3.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755—763年)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许多节度使。节度使管辖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隋唐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北方大批人口南迁。 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逐渐超过北方。 2.手工业 丝织 唐代出现缂(kè)丝技艺,“通经断纬” 陶瓷 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唐三彩(彩陶)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道路; 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在唐代出现。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自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经营方式 唐代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资临时雇用工匠,出现“和雇匠”。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 3.商业 发展原因: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大运河开通,各地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中唐以 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些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施,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表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149 沿海城市走向兴盛,除广州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繁盛一时。 各港口城市“蕃客”(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商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 市场: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实行坊市制度,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 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特点:辉煌灿烂,光照四邻。 2.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 隋唐尤其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有利氛围。 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 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 隋唐两代继承发扬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科举考试的影响。 3.表现: (1)宗教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天文 唐代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3)印刷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4)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5)文学 诗歌 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 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诗歌繁荣。 代表:李白——“诗仙” 杜甫——“诗史”“诗圣” 白居易——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149 传奇 唐代小说的通称。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书法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张旭、怀素——草书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7)绘画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唐朝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吴带当风” 专题八 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907~960年) 北宋(960~1127年)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6年)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907~1125年) 西夏(1038~1227年) 金(1115~1234年) 元(1271~1368年)都城大都,今北京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 1.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分清中央加强君权的措施、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解决大将掌兵问题。 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选人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将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几个机构统领,直接对皇帝负责。 统调分离,互相牵制。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将帅统领军队却无调兵权。 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2)削实权 中央:削弱宰相权力,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枢密院管理军事,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财政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 地方: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 (3)制钱谷 设转运使,各州郡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其余运送中央由中央掌控。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149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军队战斗力下降,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2.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反抗。 财政危机:三冗严重,岁币沉重。 边防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为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个人因素: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2)内容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①富国之法——理财措施(农青免 市方均)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青 苗 法 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 免 役 法 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 市 易 法 政府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限制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均 输 法 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节省运费和购价,避免囤积居奇。 ②强国之法——军事措施(保保将军) 保甲法 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减少政府支出。 将兵法 设专门将领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军器监 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保证武器的质量。 ③取士之法——教育措施(改科举 整太学 择人才) 改革科举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有利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关心,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 整顿太学 太学生中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授官。设立律学和医学,健全武学,培养适应改革需要的人才。 149 唯才用人 对官员子弟择优录取,克服“恩荫”的弊病,选拔更多有才能的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3)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壮大,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触动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招致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3.元朝的政治 (1)中央制度 元朝在中央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关。 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2)地方制度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元代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1.农业 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形式。 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手工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北宋时用煤做燃料冶铁已经相当普及,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宋代官营手工业中工匠多为雇募而来,人身控制相对放松,家庭手工业中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元朝黄道婆革新棉纺技术,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元代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元代烧成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3.商业 商业革命 城市变化+商业新现象(3变化+交子)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的黄金时期。商品种类多,城市商业繁荣,民族贸易和对外贸易频繁。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市发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商业活动不受官府严格控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发展兴盛,对外贸易以海路贸易为主,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149 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除早巳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元朝对外贸易繁荣,同欧洲、非洲也有交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大都。 4.经济重心的转移 宋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移,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唐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第三次南迁高潮。 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空间:从黄河中下游转移至长江中下游。 时间: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较安定; ②北民南迁,补充南方劳动力,传播先进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 ④政治重心南移;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⑥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影响: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增长。 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密布。 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南方沿海城市发展迅速,促进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一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宋元时期的文化 1.思想——宋明理学 (1)背景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道、佛三家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唐宋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 (2)流派 程朱理学: 149 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成熟阶段。 程朱理学的观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②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陆九渊提出“心即是理”,“宇宙即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提出“发明本心”,即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 王阳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主张知行合一。 (3)影响 积极: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专制统治。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局限: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 2.科技 (1)三大发明 1l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巳普遍使用。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条件。 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2)天文历法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编制《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3)农学 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4)数学 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筹算计算法,在元代出现珠算法。 3.文学 (1)宋词 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受到市民欢迎。 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词比诗更能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爱国情怀。 (2)话本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是在唐代传奇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 149 (3)元杂剧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原因: 元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市民娱乐发展旺盛,为戏曲生存和发展提供环境。 元代很长一段时间取消科举考试,一些才人作家投身戏曲编演活动,促成元代戏曲全面繁荣。 元代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 4.艺术 (1)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书法的典型代表。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2)绘画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人山水画兴起,山水画从起初作为人物画的衬景,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文人画兴起是什么时候?)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代表,成就也最高。南方士人通过山水画作抒发郁闷的心情。 九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明(1368~1644)都城 南京—北京 清(1616后金~1636大清~1644入关~1912)都城北京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政治——废丞相,设内阁 (1)废除丞相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内阁制度的建立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大学士很少参与政事。 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内阁大学士虽有“票拟权”,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149 实质: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政治——设军机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军机处的设置 原因: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根因) ②雍正帝为及时处理西北战事。(直因) 职责:参与机要政务,只能跪奏笔录。 作用: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2)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康熙帝 ①平定三藩。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为巩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多伦会盟。加强了蒙古各部的团结,密切了与清廷的关系,使之成为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 ④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小结:康熙帝的贡献——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基本奠定中国的版图。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秦至清,前期主要是积极作用,后期主要是消极作用。 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明代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棉花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成为农产品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149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身份提高,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2.手工业的进步 宋应星《天工开物》涉及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成就:①制瓷:明代——斗彩、五彩瓷; 清代——粉彩、珐琅彩 ②棉纺: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小结:中国古代手工业特点 ①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③产生资本主义萌芽;④农业的补充与从属。 3.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地区: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 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 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出现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旧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表现在: 政治——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小农经济使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资本、市场和自由劳动力先天不足。 文化——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传统,歧视商人的文化心理。 4.商业的繁荣 原因:①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 ②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③国内外商品市场的扩大; ④白银的广泛使用等。 表现:①棉花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149 ④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 ⑤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⑥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 ⑦形成实力雄厚、社会地位高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 ⑧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5.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商业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表现:①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压制手工业、民营商业发展。 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③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影响:一方面保证政府徭役的征派和赋税的征收,巩固社会的经济基础,巩固专制统治。 另一面,凝固和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压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理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进步以及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流通和交易是必然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业的发展。但是,商业发展的程度以及不同时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这一政策的执行情况。)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②分城市和乡村两种市场模式。 ③始终处于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 ④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6.“海禁”与“闭关” 原因:①明初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清初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密切相关。 ③天朝上国的思想。 ④轻商的传统。 含义:严格限制,而不是禁止。 例: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积极:有利于反对西方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149 消极:使中国失去了国际贸易的主动权和优势地位,失去了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与世隔绝而日益落后。 三、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想+科技+文学艺术) 承古萌新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1.科技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 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采古今农学之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具有科学性、开创性、先进性的特点。 徐光启注重数理研究,坚持调查、实验、观察、总结,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2.思想 ①明朝中期——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 背景: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守仁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理解) 明中期,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②明末清初 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和工商业者力量的发展; 思想——理学盛行,推崇孔子;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思想。 思想家: A 李贽的“异端”思想 著作:《焚书》《藏书》 149 主张:①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权威,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 ②抨击道学伪善,强调个性发展。 ③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 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B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观点:黄宗羲:著作《明夷待访录》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最猛烈。 顾炎武: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断变化且有规律可循。 共同主张: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经济——工商皆本 学术——经世致用 影响: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的冲击。 ②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③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没能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3.文学艺术 (1)文学 背景:①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诗文等传统形式的创作走向萧条; ②城市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③印刷术发达,有利于小说创作与传播。 特点:①数量繁多;②体裁多样;③表现手法丰富;④内涵深刻;⑤技艺纯熟。 成就1:“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三言二拍” 突破1:明清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成就2:曹雪芹《红楼梦》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149 突破2:明清时期社会矛盾加深,文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写出批判现实的力作。 (2)艺术 书法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明代文徵明、祝枝山是著名的书法家。 绘画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借描绘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如“扬州八怪”,他们的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明清时期出现木刻版画(小说插图);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京剧 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戏剧团到京城献艺。 徽汉合流——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合流。 京剧形成——徽剧与汉剧、昆曲相互融合吸收,吸取其他剧种,形成新剧种。 同光十三绝——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迎来京剧第一个繁盛期。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一、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部分的、不完整的 半殖民地:侧重于近代政治问题,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主权 半封建: 侧重于近代经济问题,指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要矛盾(双重)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阶级矛盾) 三、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1.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2.建设任务: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国家富强)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时间1840——1949年) 149 4.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诞生) ——无产阶级领导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前期(1840—1895年) 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战争背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战前的中国 ①政治:专制统治强化,政治腐败 (在位的皇帝:道光帝) ②经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2)战前的世界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下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工业革命, 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工业革命:1765年—1840年 发明和使用机器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 英国力图将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①商品武器:中英正常贸易——中国出超(顺差) 原因;自然经济抵制;闭关锁国政策 ②鸦片武器: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③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战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2.鸦片战争的经过 开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①《南京条约》 1842年 a割占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 b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东南沿海地区 149 c关税协定——破坏关税自主权 d赔款2100万银元——银元 ②《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 a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破坏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贸易主权 片面——不是互惠,而是单方优惠。 “不低于任何第三方所取得的利益”危害最大。 c通商口岸租地、居住权(上海租界等) ③美法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攫取更多侵略权益。 (2)影响 ①政治:丧失领土、领海、关税、司法、贸易等主权,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思想: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 ④引起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一系列重大变化。 ⑤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代表人物: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笫一人” 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 (抵抗派) 魏 源——《海国图志》 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 是当时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开创了解放思想的先河。 5.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特征: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近代企业产生 外国资本主义 19C40、50 (近代含义:机器生产) 洋务企业 19C60—90 民族资本主义 19C60、70 官僚资本主义 20C20、30 ①五口通商以后,列强对华倾销商品,中国农家织与耕分离,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49 ②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农产品和土特产,农副产品商品化加强,减少自给自足的成分,客观上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③中国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到打击和排挤,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④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境地,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劳动力。 ⑤中国丝、茶等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需要,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⑥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带来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对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起诱导作用。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利 战争借口:“修约”遭拒而发动战争 (其它因索:鸦片贸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抵制:通商口岸比较少) 2.过程(英法联军) 重大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结果 (1)《天津条约》1858 ①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 ②增开10个通商口岸:营口、烟台、镇江、南京、汉口、九江、台南、淡水、汕头、琼州。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赔偿法、英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英法联军从大沽口撤走 (2)《北京条约》1860 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长江口向内地进逼至汉口)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允许华工出国 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49 (4)影响:政治 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反抗。 经济 外国势力向内地进逼。 对外 彻底放弃闭关自守政策,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入超。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背景 1.内因:巨额赔款,导致清政府加紧搜刮百姓,阶级矛盾加深 2.外因:列强侵略,倾销商品,部分手工业者破产,加深阶级矛盾 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吸收西方基督教、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思想) 二、过程 1.开始:1851年l月,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1秋,永安建制(封王)——初建政权 3.1853年春,定都天京(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与清对峙 4.1853年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①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平均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绝对平均 目标: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没有实施的原因):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违反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客观原因:忙于军事斗争,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5.北伐:至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6.西征:安徽、湖北、湖南(辉煌胜利) 7.天京变乱:1856年(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8.后期的形势和《资政新篇》 149 ①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占领江南部地区 ②《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发展资本主义 ①政治: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国”), ②经济:提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文教与外交: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平等外交。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9.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三、意义和失败原因 意 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具有时代的特征即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外来侵略的任务; 颁布了较为完整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剿灭 (客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 教 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近代化(即现代化) 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大变革,引起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世界发生适应性变化。以现代工业科技和技术为推动力,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从而渗透经济、政治、思想各个领域的变化。 政治:民主化 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 市场化 思想:个性化 理性化 大众化 中国的近代化 生 产 力角度——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生产关系角度——封建主义转向资本土义 政 治 制 度——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共和 149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 1.背景 (1)原因:二鸦之后清政府的内忧与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化加深 (2)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中体西用) (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顽固派: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中学中体) 影 响:使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 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3)条件: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暂时);二鸦后中外关系相对稳定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不触动封建制度下学习西方 代表:张之洞《劝学篇》做全面阐述 19世纪90年代(超出“器物”涉及“西政”) 3.内容 a 前期(60年代—70年代)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性质:封建性近代工业(官办) 国家出资国家使用(不入市场) ③重要企业——四大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年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上海 曾国藩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年 天津 崇厚 b 后期(70年代—90年代) 149 ①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重要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1877年 唐山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年 汉阳 张之洞 ③性质:属近代工业 资金来源(形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产品主要供市场 c 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d 兴办近代教育——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②派遣留学生出国 4.评价 ①引进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与技术工人。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一定程度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④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5.失败原因 标志:甲午战败表明洋务运动的失败。 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改变制度,中国不可能真正强大。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机器生产+完全私人投资) 1.原因 ①外国侵略,扼杀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创造条件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的诱导 2.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资产阶级来源) 无产阶级:早期指工人阶级 19世纪40—50年代,诞生在外商企业 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3.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代表: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149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4.意义 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四节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一、背景 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渐盛,制定大陆政策 2.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二、过程(1894年—1895年) 1.丰岛海战 1894年夏 (注意地图上丰岛海战的位置) 2.甲午四大战役 平壤战役 1894年秋 回族将领左宝贵、叶志超(狂奔) 黄海之战 1894、9 邓世昌 林永升以身殉国 辽东战役 1894、10 聂士成 日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 “去年今日割台湾”,写于 年?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进一步破环中国的领土土权,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50年(1895—1945);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危害: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危害: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西南内地。(联系两次鸦片战争理出线索,体会阶段特征) 4.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新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49 危害:列强“利益均沾”,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合法化,掠夺中国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体现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 小结:甲午战前——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甲午战后——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四、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1911年) 1.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收回利权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中国掀起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代表 张謇 实业救国 南通大生纱厂 3.影响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二单元 清末民初(1895—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 一、背景 1.外因 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 2.内因 19世纪末,(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政治)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3.思想条件 维新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条件: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王韬、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149 政治上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文化上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兴办学校 局限: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作用:承上启下,学器物到学制度的启蒙。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发展 条 件:19世纪末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的刺激。 代表主张: 康有为 ①主张托古改制: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 ②理论特点:将中国儒家经史与西学中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原因: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减少变法阻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个人经历。 ③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④借“三世说”宣传变法,强调当时的中国应该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 人类社会必经“据乱世”(君主专制)“升平世”(君主立宪)“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 梁启超 著作《变法通议》《新民说》 ①主张变法图存 ②宣传兴民权、设议院的思想(民权是核心,设议院则是兴民权的方式)。 ③提出“新民思想”。《新民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谭嗣同 冲决纲常礼教罗网的勇士。 发表《仁学》,深刻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提出“冲决君主制罗网”。 严 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①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第一人。 他把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精辟地概括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②译《天演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1.1895,公车上书——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维新变法的的序幕。 2.创办报刊: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时务报》,宣传变法。 3.成立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1895) (研习西学,交流变法) 149 保国会在北京建立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4.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19C末) 5.1898年,上书光绪帝 《应沼统筹全局折》提出具体变法措施。即施政纲领 三、高潮——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变法内容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允许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1.改订律例 2.裁减冗员 3.澄清吏治 4.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 1.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 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 2.提倡私人兴办工厂 3,奖励创造发明 教育 1.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 2.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3.设立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 军事 1.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裁汰旧军 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3.变法失败 戊戌政变:1898年9月22日(戊戌六君子) 四、变法意义 1.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最大功绩:思想启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失败原因 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皇帝和袁世凯;脱离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149 六、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一、义和团运动(1898 起山东) 1.背景 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反洋教) 2.口号 “扶清灭洋”——“扶清”主要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灭洋”带有盲目排外性质 3.发展 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1.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②借口:义和团运动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过程 占领天津、北京;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3.《辛丑条约》1901年(11国 8国加上荷、比、西) 内容: (1)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危害: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危害:“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镇压人民的斗争。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既行革职,永不叙用”。 危害:最能体现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危害: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国主义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间接控制中国。 149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合流,中外民族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与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阶级矛盾。 第三节 辛亥革命(1911—1912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不同派别 手段不同 政体不同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革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 相同:都是资产阶级; 都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1)兴中会的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 檀香山) (2)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 ①时间地点: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黄兴 ②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民报发刊词将16字方针阐发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社会革命)是前提。即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是核心。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是革命成功后的经济政策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用于国计民生,由国民共享。目的:防止贫富分化) 评价:a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和利益,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的共同愿望。 b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③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49 ⑤特点:在吸收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关注西方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孙中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思想。 5.宣传论战 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6.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清末新政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挽救统治危机,决定改革。 内容:改革官制;废除科举;奖励实业;编练新军等。 结果;加重人民负担,社会矛盾更尖锐。 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开始宪政改革。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维护君上大权为核心,也第一次有限度的给予人民权利。 结果:出现“皇族内阁”。骗局激起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 影响:没有超出“中体西用”,是“中体西用”在政治上的体现,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预备立宪是政体改革的开始,但引起立宪派分化和汉族官员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 7.军事:1905—1911年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军事防务空虚。 实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二、过程 1.武昌起义:1911、10、10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内容: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实施“三权分立”原则(提出五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为限制袁世凯,实行责任内阁制; 平等自由——“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意义: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49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1.原因 ①作为帝国主义新的代理人,掌握清军政大权。 ②帝国主义的施压 ③立宪派和旧官僚希望袁主持大局 ④革命派的妥协 2.过程 南北议和 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南北政府(北京、南京)会谈,革命派妥协。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 日 北京政府成立 1912年3月 袁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中国历史进入北洋阀统治时期 (或民国时期) 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愿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没有完成反帝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1912 3—1916 3 袁世凯专制时期 1916 3—1928年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北洋军阀分裂:直、皖、奉)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分别扶植) 性质: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专制,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的封建军事集团 第四节 中华民国初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政治——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建立和发展 1.二次革命 袁世凯上台后独裁专制,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想通过政党政治限制袁世凯。 1913,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即宋教仁案。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反袁专制,即二次革命。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失败。 2.护国运动 149 (1)背景:镇压二次革命以后,袁加紧复辟帝制 步骤:政治上 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组织上 解散国民党 1914年解散国会 法制上 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总统任期终身 外交上 为取得日本支持,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 1915年底,当上“中华帝国”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 (2)经过 袁世凯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主要原因)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率先起义军事反袁,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结果 倒袁成功,但未能真正维护共和国体。 3.两次护法运动:1917年、1920年 孙中山组织,希望皖系段棋瑞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运动均以失败告终。 小结: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专制独裁 捍卫民土共和的斗争 袁世凯独裁 制造“宋教仁案” 1913年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 护国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1917年、1920年 护法运动 二、经济——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 1.背景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再次勃发;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⑤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 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和新兴化工业也有相当发展 149 3.特征 带有半殖半封社会特征 表现: ①多轻少重不完整 ②外强资弱受控制 ③资弱封强受束缚 4.结果 “短暂”——一战期间发展迅速,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发展受挫。 5 影响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 ③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年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1917十月革命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背景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②袁为复辟帝制,宣传尊孔复古思想;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④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民主)进一步传播,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①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②指导思想:民主科学(口号:“德先生” “赛先生”)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 ③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④阵地:《新青年》 ⑤代表:陈独秀、李大钊等 3.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核心内容)、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针对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应言之有物。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旧的,建立平实通俗新文学,号召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等小说:新文学典范 149 4.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②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 ④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小结: 1.新文化运动的总结性与开启性 总结性: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制度层次推进到精神层次,把国人的近代化实践引入精神的改造,真正使国人思想受到启蒙。 开启性: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国人的近代化道路探索出现了新的道路,鼓舞先进青年投身社会改造,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2.近代中国探索强国之路 时 间 派 别 代 表 阶 级 主 张 内 容 实 践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抵抗派 林则徐 魏 源 地 主 阶 级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探寻强国御侮之道。 学技术 未实践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 奕 䜣 李鸿章 曾国藩 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终失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早期 维新派 郑观应 王 韬 资 产 阶 级 学习西方工商科技 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学制度 早期支持洋务派,政治主张未实践 19世纪末 康梁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变法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最终失败 20世纪初 革命派 孙中山 黄 兴 提倡民主共和,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成立中华民国, 成果被篡夺 20世纪初 激进派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提倡民主科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学思想 文化 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149 3.近代中国探索强国之路的特点: ①向西方学习; ②广泛性——各阶级、各阶层、各派别积极参与; ③阶段性、渐进性——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逐渐发展深入; 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再到结合国情; ⑤强国之路探索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第五节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 1.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窄袖革履”的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曾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断发易服”,认为这关系到中国与文明世界的融合。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民国时期,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近代民居 分布在北方的居住大院和南方城市及天津的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二、传播媒体 1.报刊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太平天国期间大量战况见报。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中外纪闻》 革命派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新青年》 2.电影 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京剧短片《定军山》,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13年,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1931年,中国诞生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三、交通与通讯 149 1.交通 火车 80年代初,(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民国时期,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轮船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飞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电讯 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3.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丰富了生活。 小结: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演变的认识 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带来西方文明,促进社会生活变化。 ②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政策,适应社会变化。 ③民主思想传播、革命运动发展,冲击旧的生活方式。 ④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⑤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认识:①社会生活的变化与西方列强侵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密切相关; ②社会生活的变化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③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不断加深; 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⑤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49 ★“新”在领导革命的阶级和政党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划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到中共建立 1919、5、4—1921年 (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1924初—1927、7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4)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1937 —1945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全面内战时期) 1945 —1949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 (一)背景 1.国际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年),给中国人民指出了道路。 2.国内原因 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 ②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④中国大众媒体(报业)的近代化。 ⑤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外交失败的含义: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爆发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天安门广场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性质的口号是?) 2.两个阶段:以6月3日为界 149 时 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一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先锋) 罢课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3 日以后 上海 工人阶级(主力) 三罢斗争 ——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重登上历史舞台。 3、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三卖国贼: ③拒签和约。(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4.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1.相同点 社会性质 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名称 性质 任务 主力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结果 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 帝 反封建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 (五)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4月,在湖南长沙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为宗旨。 1918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诞生条件 1.阶级基础(政治):无产阶级的壮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149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开始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 ②李大钊的贡献 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歌颂十月革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1919年5月,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4.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 (二)中共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由于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 ②规定党的名称,通过党的最高纲领,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最终目标) 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革命政党的领导。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1底—1923年2月7日) “二七”大罢工的失败表明: 工人阶级单枪匹马(必须联合其他阶级)、赤手空拳(必须掌握武装军队),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革命要想胜利,必须团结广大农民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三)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 ①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即最低纲领,现阶段目标:反帝、反封建军阀,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为其一个支部。 ③1922年6月,共产党发表对时局的主张,讨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149 (四)中共三大 1923年7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战线。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初—1927、7、15) 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广泛性”——国民大革命) 一、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背景) 1.总形势: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国民党:孙吸取斗争失败教训,同意与中共合作,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3.中 共:工人运动的教训,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过程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大革命开始 ①概况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通过宣言,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决定改组国民党。 ②意义 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是国民革命的开端。 ③新三民主义 a新、旧三民主义对比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 民族主义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明确提出反帝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更关注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149 b新三民主义作用: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心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黄埔军校的组建 数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革命所以不成功,原因之一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①时间:1924年5月 ②地点:广州黄埔 ③特点: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等同地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④意义: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3.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1924年,孙中山为谋求国家统一,抱病北上,发表北上宣言: 号召对内反封建军阀;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 ——1925、3、12逝世于北京 4.高潮——北伐战争 条件 国共合作是政治前提;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是群众基础;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开始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湖南湖北 结果:很快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不到半年,革命力量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5.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飞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6.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 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149 三、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2.作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四、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陈独秀主动放弃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军队(被镇压而失败)。 ★对孙中山的评价 1、创立共和: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思想为五权分立思想。 2、维护共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推动合作:晚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进行国民大革命。 第三节 国共十年对峙(1927.8.1—1937.7.7前) 一、共产党——创立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一)背景 1.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 2.中共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二)工农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过程:革命军于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但损失严重,转战湘南和广东海陆丰。 意义: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状态 ②内容;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毛洋东提出“枪杆子里边出政权”论断。 ③意义:为中共指明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1927年秋 湘赣边(毛泽东领导) 过程:起义军攻打长沙,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 149 意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教训: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 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来井冈山会师) 2.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①理论内容(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 中共领导下,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②理论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意义 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新的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结果 到1930夏,出现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在南方)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四)红军的长征及其胜利(1934、10—1936、10) 1.背景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 ——侵占中国东北,进而进逼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民族危机加剧。 (2)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蒋介石恐慌,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3)中共:1933、10月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的根本原因) (长征的直接原因) 2.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进入贵州,强渡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彝族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149 →过雪山(夹金山)、草地→进入甘、陕 3.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②意义 a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的胜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信念,坚毅,乐观) ③红军主力北上到达了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国民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发展(经济方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27—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严重压制。 (官僚资本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依靠帝国主义、凭借国家政权的半半社会的经济力量,四大家族为代表。) 三、日本侵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1.日本侵略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侵占中国东北 背景:①东北为日本在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地、原料产地,视东北为生命线 ②“大陆政策”对华垂涎已久 ③1929—1933经济危机,欲转嫁危机 149 ④趁国民党围剿红军之机,发动战争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1932年初,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伪满洲国建立 (2)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欲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1)中共 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底,中共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 ,“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国民党 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1936年12月1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在中共帮助下,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和平解决。蒋答应联共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1927年7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 阶级矛盾为主 (国民党与共产党) 2.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激化,但仍以阶级矛盾为主。 3.1935华北事变——1937年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次之。 ◆两党政策的调整 国民党对日政策: 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联共抗日 1931 1932 1936底 共产党 政策: 反蒋——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1927 1931 1935 1938底 ◆共产党探索道路和自身成熟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自身成熟:一大——二大; 国民革命失败到领导武装起义; 从城市到农村斗争; 遵义会议纠“左”,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一、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149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1.制定方针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宜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底,瓦窑堡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初步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中共发表7月8日通电,号召国共亲密合作,建成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8月13日,“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投降) 8月14日——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 组织淞沪会战(保卫上海) 8月,两党协议改编中国军队 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9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抗日战争过程 1.防御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 1937年8—11月 ——粉碎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上海失陷,12月南京大屠杀 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②太原会战 1937年8月 平型关大捷——国共合作 是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建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③徐州会战 1938年春 台儿庄大捷(最大胜利) 149 ④武汉会战 1938年秋 总之,国民党比较积极努力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但是,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2.相持阶段 (1938秋,日军占广州、武汉) 日本改变侵华方针:集中主力进攻共产党(扫荡敌后根据地);对国民党以诱降为主,进攻为辅。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8年汪精卫投降 南京汪伪政权建立 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 (1)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确立“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国民党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经济建设(土地政策)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方针 团结地主,提高农民积极性 维护统一战线 (2)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 中共以斗争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 (根据“三三制”原则,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三三制’’的实施,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民主政治建设 ①实行民主选举(豆选); ②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3)思想建设:毛泽东思想成热时期 ①思想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人民战争思想 ②代表著作: 1938年《论持久战》坚定信心,为抗战指明方向。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149 ——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指导思想 3.日本侵略 (1)军事侵略 防御阶段:速决战计划,1938年秋破产 相持阶段:原因——日方:战线太长,兵财物力不足;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威胁。 中方:正面战场的失败;人民力量还不足以战胜强敌。 侵华方针:集中主力进攻共产党;对国民党以诱降为主,进攻为辅。 (2)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①政治:以华治华,扶植傀儡政权 ②经济:以战养战,把中国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③文化:愚民同化,消磨民族意识 4.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沦陷区:日本控制掠夺工矿业、物资管制、掠夺劳动力。 未来得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毁,或被日军以采取“军管理”办法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 阶段 时 期 著 作 内 容 萌芽 形成 成熟 5.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49 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比较 区别:抗战路线不同;所在战场不同; 作战方式不同:国民党大会战;共产党游击战 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主战场; 共产党: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主战场 关系:合作关系,相互依存,共赴国难.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2.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3.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坚持到抗战胜利。 4,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 第五节 人民解放战争(1945、8—1949、10)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1945.8—1946.6) 1.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原因:蒋介石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准备发动内战;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共产党 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 过程: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赴重庆淡判,同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 内容: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 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双方分歧很大。(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2.政协会议的召开 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149 3.国民党破坏和平民主的暴行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国民党继续坚持一党独裁的方针,先后制造了“李闻血案”等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破坏政协决议。 1947年5月,上海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迅速发展成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的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二、全面内战 (一)战略防御时期(1946.6—1947.6) 1.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6.6—1947年春) 1946年夏,国民党向中原等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作战方法,歼敌七十余万,全面进攻被粉碎。 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6年春—1947、6) 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时期 1.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 ①背景:到1948年秋,解放军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过程:辽沈战役 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解放北平和天津,基本解放华北地区。 ③三大战役胜利意义:a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b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前夜。 c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1.北平和谈 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国民党政府发出“求和”声明。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49 2.解放战争胜利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3.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河北 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的建设方针,告诫共产党人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规定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意义:解决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 4.土地革命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行“耕者有其田” 激发农民革命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速胜的可靠保障。 四、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导致民族工业进一步陷入绝境。 中国现代史 历史分期 历史年代 时段特点 性 质 过渡时期 恢复时期 1949—1952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 改造时期 1953—1956 一化三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 文革时期 1966—1976 严重破坏 二年徘徊时期 1976—1978 徘徊中前进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至今 改革开放 一、知识体系 中共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奋斗史。 149 二、社会主要矛盾 1949—1952年,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1953—1956年,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6年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革命任务及革命性质 1949—1952年,巩固新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 1953—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革命; 1956年以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三法? 三制度? 1954年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 1956年 过渡时期结构提纲 1.前三年:(1949——1952年底)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任务 政治 巩固政权 经济 恢复经济 2.后四年:(1953—1956年)实现过渡 政治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人代制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经济 一 化——工业化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确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一、1949—1952年的政治和经济 1.政治:建立和巩固政权 (1)背景 ①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②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共同纲领 ③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负隅顽抗 149 ④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 ⑤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2)筹备建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9、21 北平 会议内容:核心内容——筹备建国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确立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1949、10、1 天安门广场 新中国诞生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人民当家作主。 ②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开启中华民族历史新的纪元。 ③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⑤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巩固政权 ①邓小平、刘伯承解放大西南 1949年—1950年,邓小平和刘伯承遵循中央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部署,解放大西南。 1950年,邓小平按照中央指示,派军进入西藏,终于使西藏问题和平解决。 ②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军队和武装土匪。 ③1951年西藏地区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基本解放。(除台港澳地区) ④土地改革(1950—1952年) ⑤镇压反革命(1950—1951年) 稳定社会秩序 ⑥抗美援朝(1950—1953年)打击帝国主义,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国家建设和改革提供有利环境。 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 149 (1)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原因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长期战争破坏。 (2)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②农村:土地改革(1950—1952底)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变地主土地私有为农民土地私有; 影响:a封建剥削土地制彻底废除;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生产力解放,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城市: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 ④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影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民资、土地农民私有等) 尚须改造。 二、1953—1956年的经济与政治 1.经济 一化三改 (1)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元旦提出,内容:一化(工业化)三改(三大改造) (2)一五计划和经济建设的成就(1953—1957年) ①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a国际形势严峻,加强国防的需要。 b生工业基础薄弱。 c受苏联经验和模式的影响。 ②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 东北地区:建成沈阳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交通成就;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铁路; 青藏、新藏、康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149 作用: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b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3—1956底) ①改造原因: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②改造对象:农民 手工业者 民族资本家 ③改造方式:农 民——农业合作社 土地由农民私有变为国家公有 手工业者——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初、中、高级国家资本主义(赎买政策;公私合营) 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④结 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完成。 2.政治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五四年宪法》 ①一届人大 1954年秋召开,北京 首要任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五四宪法 ②五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性质为人民民主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意义:a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基础: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①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初步确立。 149 ②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提出。 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承担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 ③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文革时期遭到破坏,政协工作瘫痪。 ⑤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制度 ①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内容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构,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③过程 a 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 (早) 195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晚) ④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没的曲折发展(1956—1966)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56年秋,中共“八大” (1)背景:三大改造已经基本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2)内容 a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搞经济建设。 c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意义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2.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两种矛盾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阶级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1957年反右扩大化(定为敌我阶级矛盾),一批人被打为右派。 149 二、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过份强调“多、快”,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2.“大跃进”运动 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规模大 公有制程度高)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 小 结: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现状,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对国情认识不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959—1961年) 原因:①主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②苏联背信弃义;③自然灾害。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巩固、充实、提高——开始纠正农村中左的错误 1962年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四、十年建设成就 1.地质学家李四光 确定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根据李四光建议,在松辽、华北平原开发出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油田。 1965年,我国实现石油全部自给。 2.科技成就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年,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晶体,世界领先 3.“双百”方针的提出 149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学术文化各个领域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文学艺术界涌现出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如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郭沫若创作的历史话剧《蔡文姬》,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时间 主要大事 正确探索 失误探索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⑥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一、原因 根本原因:“左”的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直接原因:1965年,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二、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1.公民生命、权利、自由等被严重践踏 2.国家机关陷于瘫痪,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 3.人大、政协制度形同虚设,民主和法制被践踏 4.党内政治生活被破坏 149 三、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 1971年,周恩来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周恩来恢复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纠“左”。 四、教训 必须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五、文革时期成就 一弹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一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意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今) 一、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粉碎“四人帮”,“两个凡是”继续“左”的错误。 2.基础 1978年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内容: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方针。 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3.转折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①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④拨乱反正 意义:①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149 ②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2.完善政治制度 恢复人民代表人会制度、政协制度恢复 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法律体系 1982 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 1989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9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体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同时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989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 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由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到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真正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三、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的部分,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原因: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②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农村改革 1978年底 最早试点:安徽、四川 措施(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民掌握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49 (2)废除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3)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农民个人投资创办的各类企业。) 意义: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人多地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 意义 (1)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建设。 (2)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业化、社会化发展。 (3)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2.城市改革 1984年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措施:(1)发展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中外合资) (2)实行政企分开,扩人企业自主权,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宏观调控、间接管理。 (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方向——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如公司制 股份制 意义: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南方谈话 背景: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内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束缚生产力发展,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内容: 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149 (2)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十五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改革的重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目的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格局 ① 1980年,广东和福建2省设置4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 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近;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1988年,海南全省成为经济特区。 ②1984年,进—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③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2年开发浦东——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 ⑤2001年中国人加入WTO(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加入WTO,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可以在开放的世界中发展自己,可以享受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各种好处; 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将带来一些压力和挑战,给国内的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对策: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扬长避短。…… 3.格局 ①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体系。 特点 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意义 ①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适应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49 ③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五、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 明末,1624年,荷兰人占台湾。 清初,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归还中国。 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国两制”构想提出 (1)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武力解放) (2)1981年,叶剑英针对台湾问题阐述和平统一方针,希望国共谈判,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 台湾:设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可保留自己的军队。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一个国家2种制度) (4)1982年,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香港回归 1997、7、1 (2)澳门回归 1999、12、20 意义:①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一大步。 ②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运用的结果。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70年代末:实现停火 ②80年代:开始三通 149 ③90年代:(海基会、海协会) 九二共识 只有一个中国 ④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创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初,解放大西南,和平解放西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八字方针纠“左”。 文革期间全面整顿,经济回升。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支持真理标准讨论,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共“十二大”:198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三大”:19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基木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中共“十四大”:199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1997,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另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等等。 2.“三个代表”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五节 现代中国外交 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背 景 外 两大阵营对峙;美国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 内 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需要 2.外交方针 149 ①“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边倒” ——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并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外文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 ②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利于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上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日内瓦会议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内容: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⑤亚非万隆会议 1955年,地点:万隆。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为国际社会所采纳。 同:遭遇同(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任务同(维护独立、促发展)、愿望同(团结、合作、和平); 异: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意识形态。 意义: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更多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二、70年代外交成就 1.背景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49 ②第三世界崛起和支持 ③美苏争霸的形势 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处劣势;越南战争陷泥潭。 中国 国际地位提高;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政策 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3.成就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意义:①美国孤立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中美关系正常化 (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发展趋势? 对立——正常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正常化 原因: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邦交正常化协定,中日建交。 三、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 ①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2.政策 ①不结盟政策(不是其成员)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坚持对外开放 ④多边外交 ⑤睦邻友好 3.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 149 (2)开展区域性外交活动 1991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认识:①我国对外政策日渐成熟; ②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第六节 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教育 一、现代中国的科技 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升空。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一1”型机研制成功, 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二、现代中国的教育 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 1985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1986年,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第一单元 古代希腊和罗马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多一少”——多山、多岛、环海;平原少 对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推动了希腊人积极对外扩张 (地中海是否成为希腊的内海?) 149 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发达 有利于吸收外来文化成果 2.城邦制度——易于形成民主政治 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 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城邦政体的类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古代多种政体的试验场) 斯巴达贵族制,雅典民主制 城邦公民条件:成年男子;一定财产;祖籍属本城邦:能服兵役等 (非公民: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 二、雅典民主制度建立过程 1.梭伦改革 (前594年)——奠基 (1)背景 ①前8~前7世纪,雅典贵族制取代君主制,集体统治、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深化准备了条件。 ②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力。 ③下层平民经济上受奴役,常失去土地沦为债务奴隶,与贵族矛盾激化。 ④新兴工商业奴隶主联合下层平民进行斗争,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⑤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2)措施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保证了自由公民团体。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 ③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从血缘标准到财产标准,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 149 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④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改革前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战神山议事会 改革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所有公民参加,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⑤建立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四百人议事会第四等级公民无权参加 民众法庭的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 (3)特点 全面性(经济、政治、机构等);革命性;中庸性。 (4)评价 积极 经济上 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道路, 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奠定经济基础。 政治上 打破贵族专权的局面,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 梭伦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者, “中庸”精神为雅典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基础。 局限 公民权利受财产多少的限制 氏族制度残余得以存续 贵族与平民都不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2.克利斯提尼改革(前508/509年)——确立 (1)背景 ①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②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之争、少数人权力和民主制度之争 平原派——代表大地主集团,企图恢复贵族制; 149 海岸派——代表工商业者利益,支持并维护梭伦开创的民主制度; 山地派——代表中下层农民利益,要求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更激进的民主改革。 ③公元前508(509)年克利斯提尼当选执政官 (2)措施 ①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500人议事会代替原来的400人议事会——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 ③实行陶片放逐法——最能体现人民权威,有效打击民主敌人。 ④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3)作用 ①进一步打破血缘关系,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②扩大公民参政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里克利改革(前5世纪)——黄金时期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表现 担任高级官职的财产资格被取消 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官职选举多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政府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战神山议事会仅保留审判谋杀和渎神案的职能 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公民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 三、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与城邦政治的特点区分开;与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区分开)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轮番而治,是指雅典的大多数官职都由抽签选举产生,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执政者退任后就成为被管理者,形成轮番而治的局面。 149 雅典民主政治特征的体现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性 质 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 行政权、司法权三位一体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执行公民大会决议的常设机构 日常司法机关 产生方式 18岁以上男性公民 均可参加 30岁以上公民 每年抽签产生 30岁以上无债务、犯罪前科公民每年抽签产生 四、雅典民主制的运作方式 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注意: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区分开) 五、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积极 ①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最初基础。 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④促进了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 ⑤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局限 ①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②直接民主如轮番而治和抽签选举等,易产生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动乱。 ③只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第二节 古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 一、背景 经济 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经济繁荣——物质基础 政治 民主政治高度发展,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才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 二、代表人物 1.泰勒斯 希腊早期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149 代表 泰勒斯 “西方哲学之父” “万物皆生于水”——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 ①从关注神到关注自然界 ②用自己的头脑探索自然的奥秘 ③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 2.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主张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代表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评价 积极 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 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局限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觉,忽视了公共道德。 3.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背景 雅典民主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主张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 希望重新建立人的道德价值观, 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②“知识即美德”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知识即对善的认识。 ③“认识你自己” 评价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 149 教育 创立雅典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既传授政治活动的本领,又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哲学 提出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政治 由于对现实政治不满,柏拉图不断探究、设计理想社会。 中年政治理想——《理想国》 (强调道德和智慧——德治) 认为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居民按智慧品德分成统治者、军人和平民 三类人各负其责:哲学王做统治者、军人保卫国家、劳动者负责生产 评价: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其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晚年政治理想——《法律篇》 强调法治 (体会转变:德治——法治) 4.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高于私人感情 教育 创立吕克昂学园。教学方法别具一格,有“逍遥学派”之称。 哲学 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动摇于唯物、唯心主义之间 ——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和发展 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三段论” 政治 著有《政治学》 提出政治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伦理 提出“中庸”理论,鼓励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理性为准绳 地位 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三、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与智者学派的主张基本相同) 149 ①关注的重点从认识神灵、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③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第三节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政治发展 1.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前27年)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5年) 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最终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元首制”,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二、法律体系 1.习惯法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2.《十二铜表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时间 公元前5世纪中期 罗马共和国时期 背景 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损害平民利益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内容 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基本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原则 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理论上承认公民平等权利 适用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律仅限于罗马公民,又称“公民法”。 意义 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法律,是平民的胜利。 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的基本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149 3.查士丁尼法典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时间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 内容 增加了许多内容,以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称《查士丁尼法典》行不行?) 适用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又称“万民法”。 意义 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4.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也包括民法大全) ①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理论上承认公民平等权利 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④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 5.影响 ①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②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都以罗马法为基础。 ④罗马法中蕴涵的一些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 一、新航路开辟 1.原因和条件 原因 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本的需求 ②《马可波罗游记》广泛传播,刺激西欧人向东方探索的欲望 ③出现商业危机——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受到阻碍 ④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⑤基督教为了传教,宣传圣战 条件 ①航海技术发展:指南针 地图 造船技术 地圆学说 火炮 149 ②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地处大西洋沿岸 2.经过 1487 迪亚士 好望角 按时间顺序:迪 哥 达 麦 1492 哥伦布 美洲大陆 西班牙支持哥、麦,方向向西 1497~1498 达.伽马 印度 葡萄牙支持迪、达,方向向东 1519~1522 麦哲伦船队 环球航行 到过印度的只有达.伽马 3.影响 对欧洲 ①商业革命 扩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 ②价格革命 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封建地主受打击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西欧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方式:暴力掠夺 内容:掠夺金银财富 对世界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②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紧密整体 二、早期殖民扩张 1.经过 葡萄牙西班牙——近代最早的殖民国家 近代葡、西最早进行殖民扩张 西班牙向西探索,主要殖民向西 葡萄牙向东探索,主要殖民向东 16世纪葡萄牙强占澳门(1999收回) 葡、西财富主要用于挥霍,没转化为资本,不久衰落 149 英、法、荷等主要用于投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荷 兰——海上马车夫 条件 ①地利之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荷兰造船业和运输业发达,商船多,占据压倒性优势 ③加尔文教迅速传播 ④赢得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奠基 ⑤政府大力支持 强盛 17世纪上半期 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海上马车夫” 建立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成为欧洲最富庶的资本主义国家 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手段 组建大型商业垄断公司 股份 保险 银行 证券 东、西印度公司 衰败 与英国的殖民战争遭到失败,失去了海上优势 英 国——日不落帝国 条件 ①有利的地理位置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手工业发达奠定殖民活动的物质基础 (英国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吗?) ④强大的海军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手段 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政府支持下的海盗掠夺 黑奴贸易 强盛 18世纪中期 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经过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18世纪,打败法国 2.影响 对欧洲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原始资本积累(提供资本) 149 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美洲 一方面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另一方面为美洲开发提供廉价劳动力 对非洲 丧失上亿人口,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对亚洲 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亚洲经济发展 对世界 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展 三角贸易示意图 第二节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14~17世纪) 一、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①经济基础: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观念。 ③文化环境:意大利系统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④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 表面上,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 实际上,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具有反封建性质,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是人不是神 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是否反对宗教? ②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我是个人 ③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是否反封建专制? 我想 ④追求现世的幸福,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我能 ⑤反对蒙昧,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比较 149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等级观念 禁欲和来世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个性自由平等 现世和享乐 理性和科学 四、文艺复兴的过程 1.早期——意大利 文学三杰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有“人曲”之称 揭露教会贪婪,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但丁——《神曲》 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彼特拉克——《歌集》 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 美术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体现人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洋溢母性的慈爱和幸福 “画圣” 2.扩展——西欧 (1)背景 15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2)表现 文学 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家 代表作 《哈姆雷特》等 其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学 哥白尼(波 兰) 提出日心说 伽利略(意大利) 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②创制天文望远镜,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③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④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近代科学的特点?) 牛 顿(英 国) 数学 发现二项式定理 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 物理 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149 特征 注重实验和数学化 标志 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是最成功范例) 影响 ①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②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③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④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⑤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五、文艺复兴的评价 1.积极 ①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为反封建斗争扫清道路。 ②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③推动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打下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胜利开辟道路。 ④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 ⑤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也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2.消极 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宗教改革(16~17世纪) 一、背景 政治 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思想 天主教会的思想文化垄断;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二、经过 ☆德国马丁.路德改革 149 1.背景 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发展 ②封建割据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和政治统一。 ③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榨取最严重,教会成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宗教矛盾的焦点。 ④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本民族教会,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共同要求。 ⑤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2.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 ——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内容 ①主张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4.影响 ①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反封建斗争。 ②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③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④把《圣经》译成德文,促进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⑤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道路。 ☆瑞士加尔文改革 1. 背景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1536年,发表《基督教原理》一书。 2.内容 ①主张信仰得救,把信仰得救发展为先定论。 ②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③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发财致富、崇尚节俭、克制欲望、积累资金……) ④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民主教会)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特点 更加激进,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激进的表现?) 4.影响 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从神学角 149 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 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②建立新的教会组织,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③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英国宗教改革 1.背景 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影响着欧洲各地,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③亨利八世时期王权空前加强,出于政治和国家利益,与罗马教皇决裂。 ④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 亨利八世——《至尊法案》1534年 ①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教皇无权干涉。 ②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男女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一世——《三十九条信纲》 ①重申《至尊法案》,通过《三十九条信纲》。 ②标榜信仰得救。 ③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3.特点 ①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 ②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③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4.影响 ①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 ②英国国教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和精神支柱。 ③剥夺天主教会的大量地产,用于经营资本主义农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改革不彻底,后来兴起清教运动。 149 (☆16世纪60年代,加尔文教传入英国,被称为“清教”。清教徒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保留的许多天主教的教义教规。要求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提倡清静节俭的生活,适合资产阶级早期追求积累资本的生活原则。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17世纪的英国革命就是在清教旗帜下发动起来的。) 三、性质 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进行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四、影响 ①否定罗马教会权威,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三教并立。 ②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各国王权得到加强,近代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 ③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条件。 ④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人文主义的传播。 ⑤促进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结: 1.宗教改革后形成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教并立的局面。新教包括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与传统宗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文艺复兴——肯定人、注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的特权和权威,把人们从教会的精神独裁中解放出来。 3.为什么要借助古典文化和宗教反封建 ①封建势力强大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 ③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表现和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想一想,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相似或者不同的针对传统文化的做法吗? 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背景 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专制成为最严重障碍。 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表现?) 149 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核心——理性 理 性 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理性主义 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专制;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目 标 构建民主和科学的时代 三、内容 1.起源 17世纪 英国 (了解) 1688年“光荣革命”,使英国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洛克在第二年发表了《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社会契约论);为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洛克的民主思想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他的分权理论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学说。 2.高潮 18世纪 法国 ①伏尔泰 主张 ①主张信仰上帝,但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 伏尔泰反对君主制吗?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制) ③提出“天赋人权”,人生来自由平等,这种天赋人权只受法律支配。 评价 伏尔泰比同时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地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孟德斯鸠 著作 《论法的精神》 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掌管,三者之间的权力相互制衡,以维系国家统一。 目的 防止专制,维系国家统一 149 意义 ①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 共同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 否定教权主义 提倡政治民主 主张自由平等 …… …… ②为西方民主政治实践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③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③卢梭 著作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主张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社会契约论 ④创立民主共和国 ⑤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评价 卢梭的人民主权、民主共和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人民主权”思想成为法国及欧美革命的思想武器。 3.扩展 18世纪 德国 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 主张 ①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生来就有的权利。 ③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④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评价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 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四、影响 ①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149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成为亚洲国家仁人志士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⑤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推进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想一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后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 第三节 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原因) (1)13世纪,英国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为革命奠定政治基础。 1215年,(封建)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 1265年,贵族、骑士、市民代表召开大会,创立英国议会的雏形。 国王虽然有很大权力,却受议会的限制。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发展 传统工业如制呢业等出现手工工场——城市资本主义发展 圈地运动使农村出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农村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殖民掠夺和商业活动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新航路开辟加速封建贵族的领地所有制的瓦解。 ②宗教改革将教会地产卖给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推动英国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③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 ④都铎王朝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客观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国王和议会矛盾激化。 国王: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宣传君权神授 税收问题的分歧是国王与议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如1628年《权利请愿书》 (4)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 149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需要军费镇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杀了一个王——查理一世 赶走一个王——詹姆士二世 迎来一个王——威廉三世 2.经过 (1)革命开始 1640年,新议会召开——议会提出限制王权 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查理一世坚决不接受 1642年8月,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2)内战时期(1642~1648年) 斗争双方 王党——议会 斗争阶级 封建贵族——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城市平民 重要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内战转折点 纳西比战役——摧垮王军主力 结 局 1648年底,内战结束。议会获胜。 (3)共和国时期(1649~1660年)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护国政体。 对内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外 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 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维护海外贸易。 正确认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实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这种军事独裁是非常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旦资产阶级统治稳定下来,其使命就结束了。 原因:一方面,巩固政权的需要。资产阶级统治刚确立,面临封建王朝复辟、中下级军官的反对、下层人民的反抗等,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巩固统治。 另一方面,克伦威尔的权力欲开始膨胀。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年)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5)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 149 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威廉三世),赶走詹姆士二世。 二、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发展 1.过程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内容:用法律限制王权 (如:行政、司法、财政、军事……) 原则:法律至上、限制王权、议会主权 意义:①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②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③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2)责任内阁的形成 1721年,华尔波尔(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统治方式 全体一致,集体对议会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去留方式 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首相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3)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 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操纵议员选举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4)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出现辉格党(新贵族 商人 金融家)、托利党(土地贵族 僧侣) 1832年议会改革后 名称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20世纪初工党兴起,自由党分化——现为工党与保守党 149 2.意义 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完善,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代表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广泛影响。 小 结 1.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革命——妥协;传承——创新;和平——渐进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产生方式 权力地位 国王 世袭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首相 选举 内阁首脑,掌行政大权;多数党领袖,有立法创议权 议会 选举 权力中心,掌立法大权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融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于一体。 第四节 北美大陆新体制的建立 一、美国的建立 1.独立战争的背景 ①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块殖民地。 ②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 ③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 ④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与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⑤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得到传播,民主意识加强。 ⑥“无代表不纳税”——宗主国英国的殖民压迫。 ⑦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高压镇压,激起更强烈反对。 ⑧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提出坚决抗争。 2.独立战争的经过 149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爆发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7月4日) 体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 《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把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性文献。 既是民主政治的法律性保障,也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长期目标。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之后得到法、荷、西班牙的支援。 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胜利 颁布《邦联条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也有说《独立宣言》)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华盛顿把总司令之职交还大陆会议 3.独立战争的性质 双重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二、美国1787年宪法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1.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松散的邦联——中央政权与州政府分权,州权很大。 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又要避免君主专制。 2.1787年联邦宪法 ①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和政府滥用权力 ②原则 联 邦 制原则 联邦政府拥有政、经、军大权(中央集权),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 中央政府内部制衡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最高法院 行政权—总统) 中央与地方各州制衡 国会中参、众两院制衡 149 (两党制衡——不属于1787宪法的内容,后来增加) 民 主 性原则 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又是最高军事长官。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选民负责。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而国会对总统否决的议案,如果再次以2/3多数票通过,即生效成为法律。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③评价 积极 ①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 ①没有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利;②保留了黑人奴隶制;③州权主义观念仍旧很活跃。 三、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1.权利法案——10条修正案 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突出规定了人民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民众享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 2.废除奴隶制——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 内战胜利后,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修正案意味着美国民主范围的扩大,公民权开始从白人扩展到了生活在美国领土上的其他人种。 3.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联邦政府成立初 萌芽 19世纪50年代中期 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 驴象之争成为两党斗争的代名词 政党 “驴”—民主党 南方种植园主 “象”—共和党 北方工业资产阶级 特点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实质 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四、美国国父——华盛顿 149 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民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战争中的第一人” 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的确立做出贡献——“和平中的第一人” 坚持民主、不贪恋权位,为美国民主建设作出卓越贡献——“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初步发展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 1.背景 ①政治: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下,等级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属于特权等级,有免税权。 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税收几乎全部来自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第三等级尤其是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经济: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 ③思想: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作了思想准备 ④外因: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对法国产生重要影响 ⑤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 为了缓和财政危机并解决征税问题,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三级会议。 第三等级代表宣誓“不制定宪法决不解散”,三级会议改名为制宪议会,国王准备镇压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2.过程 (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1789年7月~1792年8月) 掌权机构——制宪议会 大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措施:两个文献 ①《人权宣言》1789年 内容 a人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149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意义 a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王权、神权和特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b将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把革命的思想水平提到空前高度。 c对欧美国家反封建专制斗争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推动。 ②《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危机:1792年春,普奥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国王路易十六出卖情报。 1792年7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君主制。 (2)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 掌权机构:国民公会 工商业资产阶级掌权 三件事:①瓦尔密大捷 1792、9、20 打败普奥联军,是对封建君主国家联盟的第一次胜利。 ②废君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9、21 ③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 危 机:英国纠集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国内王党叛乱——内忧外患,吉伦特派无法应对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 (3)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掌权机构:国民公会 中小资产阶级掌权 措施:推行恐怖政策 政治上:镇压反革命 经济上:限价——超出资产阶级利益范畴 影响: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使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平息了国内叛乱,并且击退了反法联军。 但是,恐怖统治也造成了人人自危,致使罗伯斯比尔众叛亲离。 1794年7月27日,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发动“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4)督政府统治时期(1794~1799年) 大资产阶级希望恢复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 (认为什么样的秩序是正常的?) 149 问题:a督政府软弱腐败,对内不能稳定国内的局势 b对外不能抗拒欧洲国家对法国的干涉,法国需要集权人物 垮台: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实际上建立了独裁政权。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1804~1814年) 1.性 质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2.对内政策 颁布《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意义: ①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 ③成为世界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3.对外战争 英、俄等君主制国家因敌视法国革命结成反法同盟,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1805 奥斯特里兹战役,以少胜多,宣告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 1810年左右,法兰西帝国达到极盛。 1812年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成为对外战争由胜转衰的转折点。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 4.评价拿破仑 (包括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功 ①捍卫和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稳定了局势。 ②颁布《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③采取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④前期进行的反对反法同盟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君主势力,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发展。 过 ①为巩固统治,建立军事独裁,对民主制度来说是倒退。 ②有向封建势力妥协和镇压人民的一面。 ③后期的对外战争主要表现为侵略性,它侵犯了欧洲国家的独立,掠夺各国人民的财产,引起各国人民的反抗。与英国、俄国的战争,具有争霸的性质。 149 总之,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对法国及欧洲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三、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 (1)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倒行逆施引起普遍不满。 1830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复辟王朝。大资产阶级建立“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政体) (2)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1848年2月,法国巴黎再次爆发革命,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投降,第二帝国终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 (1)内容 权力机构:国民议会 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宪法规定: ①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③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④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⑤宪法的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2)意义 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和巩固。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 结 149 1.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曲折性;艰难性) ①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②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2.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曲折反映了哪些矛盾与斗争? ①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的斗争;②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③资产阶级中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的斗争 3.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①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③资产阶级内部分歧,以及欧洲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4.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 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政治上,资产阶级共和派力量壮大。 第六节 德国的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统一方式——王朝战争) 1.背景 19世纪中期,德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普鲁士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发动王朝战争。 2.过程 1864年 普奥对丹麦战争 1866年 普奥战争 1870年 普法战争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宪法) 1.颁布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只是披上民主的外衣,实质仍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它规定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2.内容 ①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免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 149 ②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非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3.评价 积极 ①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社会的发展。 ②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局限 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第三单元 工业化和近代世界的变革 第一节 两次工业革命 项 目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原因 前 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 金 劳动力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的积累 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市 场 内 圈地运动 外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技 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 (集中生产;精细分工;但是手工劳动)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831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 成就 新能源 蒸汽 电力 石油 新部门 机器纺织 近代交通运输 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 汽车工业 化学工业 概 况 棉纺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动力 瓦特 万能蒸汽机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1866年 德 西门子 发电机 149 交通 1807年,美国富尔敦 汽船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 火车 1825年,第一条铁路建成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英国工业革命时间 1765~1840) ②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876 美 贝尔 电话 1895 意 马可尼 无线电通讯 ③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明内燃机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 飞机(1903)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和钢铁业的发展 新材料 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 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特 点 一国最先发生,扩展到欧洲和美国 从轻工业开始,影响其他部门 发明人多为技师等劳动者 (相比二工,科技与生产尚未紧密结合) 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进行,美德最突出 重工业领域成就显著 科学在推动生产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俄、日) 影响 生 产 力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汽时代 生产关系 工场手工业——机器工业 工场——工厂 自由主义兴起 亚当.斯密《国富论》 经济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政治 要求更多权利和自由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大企业时代到来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工厂” 经济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近代城市兴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欧洲其他工业国兴起,冲击英国经济霸权 (经济重心逐渐由大西洋东岸转向西岸, 由英国转向美国) 社会结构 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商业资产阶级成为主体掌握政权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149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工人运动兴起 国际关系 资产阶级加紧对亚非拉殖民侵略, 客观上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造成东方的落后,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引发重新分配世界的斗争, 亚非拉美被瓜分完毕。 世界市场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小 结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过程 ①雏形出现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②进一步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 ③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途径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③威力威逼(殖民扩张) ④交通通讯条件改善 影响 ①促进资本主义自身迅速发展; ②亚非拉美被瓜分完毕。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工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工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3.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三种社会思潮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 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 ③民族解放运动——民族主义 第二节 近代埃及、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49 一、背景 必要性 政局动荡: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不同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外部危机:18世纪下半期,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可能性 1805年阿里王朝建立,为维护统治和抵御外侵,要实现富国强兵。(目的) 二、内容 经济:①发展机器工业,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 ②以军事工业为主,积极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③采取行政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政治:①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实现统一。 ②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社会治安,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推进军事改革。 ①创办第一所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 ②招募士兵,加强训练。 ③加强征兵,军队数量迅速增加。 ④大力发展海军,建立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 教育 开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外交 不断向外扩张,企图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 逐渐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殖民统治。 三、性质 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评价 积极:①埃及民族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加快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使埃及出现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149 ③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抵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大大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局限:改革未突破其封建性质;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五、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1849年失败) 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②工业改革面临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 ③政府向人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强制人民参军,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阿里采取严厉手段控制人民逃亡,镇压人民起义,人民的反抗斗争动摇了阿里统治。 ⑤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列强的不满,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必要性 政治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威胁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等) 思想 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不满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军事 落后的农奴制导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加剧。 可能性 亚力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为大势所趋,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二、内容 经济: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 ①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付清赎金前,仍受到村社的控制。 ②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 (农民为赎买份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或者说赎金高,得到的是偏远贫瘠的土地,且比原来使用土地少) 司法:颁布《司法章程》,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①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②司法改革进展缓慢,很多地方仍然按以前的习惯法处理诉讼。 ③农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149 政治:推行地方自治改革。 ①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②选举产生,负责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③没有触及原来的政府机构。 三、性质 地主阶级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评价(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积极 经济 废除农奴制,解放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政治 仿效西方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城市和地方自治结构的建立,保证了资产阶级代表在自治机关中的主导地位,使政治专制的俄国出现了民主气息。 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军事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局限 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仍远低于欧美国家。 二一九法令体现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民不满。(如何理解?) 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以沙皇为首的封建统治,直至二月革命沙皇被推翻。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必要性 内忧 政治 幕府专制,天皇无权;等级制度;社会动荡不安,内部矛盾激化。 经济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外交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 黑船事件引发民族危机,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1853年,美国培理来航,订不平等条约,承认开港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可能性 下层武士中的有识之士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洋学的传播和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武装倒幕成功,消灭幕府势力,建立新的明治政府。 149 二、内容 政治: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等级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 ③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颁布1889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政体。 议会和内阁受天皇控制,形式上君主立宪,实际上依然是专制主义统治。 经济:①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②推行殖产兴业,大力促进工业化。 殖产兴业的基本内容: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兴办军工与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发展民用工业、扶植私人企业、注意培养人才。 思文:文明开化(教育、思想、文化、习俗等方面) 理解“和魂洋才” ①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重视国民素质教育,确定“国民皆学”的方针。 ②聘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培养本国人才,派留学生,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大、中、小学)。 ③改革教育内容,从儒学到自然科学。 ④“求知识于世界”,发展新闻出版业,传播启蒙思想。 ⑤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大力推行西化。(既向西方学习,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 三、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四、评价 进步:①经济:走上近代化道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政治: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思文: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成为近代化的典型,为落后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 局限:①地主土地所有制导致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藩阀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 ④军国主义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灾难。 149 五、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下层武士)掌握实权,武装推翻幕府; ③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全面改革; ④有利的国际环境(殖民高潮未到;矛头指向中国)。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和工人运动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1.背景 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暴露。 贫富分化、不平等加剧、劳资冲突与对立、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但根本无法实现。 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讴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831年和1834年 法国两次里昂工人起义 1837年 英国宪章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最后失败,因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1844年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2.标志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或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内容 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在创造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③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④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⑤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49 3.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③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④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行动上升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自觉行动。 二、革命理论 马克思 合 作 恩格斯 1844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 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 1844年合写《神圣家族》,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标志着他们在创立科学理论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845年,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完成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系统提出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学说。 1845~1846年,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的原理,即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不属于恩格斯的著作)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学说,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 1848年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1871年,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有坚强的政党、可靠的武装和工农联盟。 1848年,共同创办《新莱茵报》 ★马克思的两大历史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 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 二、革命实践 1.第一国际 (1)背景 ①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②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工人斗争不断高涨。 ③他们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149 (2)建立 1864年,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领导第一国际。 马克思实际上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3)特点 是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在欧洲各国建立支部。 (4)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标志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有组织和国际联合的新阶段。 2.巴黎公社 (1871年 偶发事件) (1)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了法国首都巴黎。 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武装起来,保卫共和国首都。 (2)建立 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理解偶然性) 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 (3)措施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实行民主制,公社委员及一切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4)意义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败因 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均处于上升时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并不赞成工人起义;公社成立后,热情给予支持。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总结经验教训。) 3.第二国际 (1)背景 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第一国际解散。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明显壮大。 149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 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重新高涨,实现国际工人联合再次被提上日程。 (2)建立 1889年7月14日,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上提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并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 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阶级的领导组织,通过历次代表大会决议给各国党指导。 成立于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时期,利用各种方式开展合法斗争。 (为什么能?) 马克思逝世(1883年3月),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第四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 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一、背景 1. 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但改革不彻底,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 沙皇专制下的俄国,社会矛盾重重,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 俄国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革命性强。 4. 有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列宁加入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在萨马拉建立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是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创办《火星报》,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做好思想准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5.列宁主义诞生,有革命理论指导。 6. 一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冲击沙皇统治。 (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二、准备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是否参加?)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主政权 合法政府) 149 工兵代表苏维埃 (超出民主革命范畴) 2.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回国,《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称为四月提纲。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利用和平方式过渡) 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7月流血事件——俄军前线失利,工人士兵示威要求政权归苏维埃: 临时政府镇压群众,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说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三、过程 1.夺取政权 1917年1月7日(俄历10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起义,列宁亲自指挥起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巩固政权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 ①政治 摧毁旧的国家机器,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人民委员会成立,标志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苏维埃政权不同于欧美国家,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②经济 城市 将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并开始实行工人监督。 农村 通过《土地法令》,无偿没收地主等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③外交 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最能代表各阶层要求的是哪个法令?) 四、意义 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前提。 对世界 鼓舞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对人类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小 结 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④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2.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不同的原因? 不同 俄国由城市到农村;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149 原因 具体国情不同:俄国大城市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启示 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 1.背景(内忧外患) ①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③苏俄财力、物力缺乏。 2.目的 打退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幻想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措施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 积极 最大限度地集中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局限 ①许多政策超出战时需要,极低价格征收农民余粮甚至口粮,挫伤农民积极性。 ②违背经济规律,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③超越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和继续实施,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时间 1921年3月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3.措施 ①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中小企业和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149 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 4.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有制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5.影响 ①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③对以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22年底,苏联建立。 1924年,列宁逝世。) 三、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标志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标志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和三个五年计划 1925年 苏联提出建设工业化方针——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7年 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配合工业化的进行,保证工业化的粮食和原料 1928年 取消新经济政策,开始计划经济,实施“一五”计划(1928—1932年) “二五”计划(1933—1937年) “三五”计划(1938—1940年)因二战而中止 3.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计划经济或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不同于欧美)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过于集权,民主法治被践踏 4.评价 积极 ①国家能够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突出成就: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工业化。 149 ②对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③对二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过重要作用。 消极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轻工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⑤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列宁的创新——革命时期 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率先取得成功。 建设时期 一定范围内允许私有制存在;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亚洲觉醒的先驱 “亚洲觉醒”的总体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地区被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伴随着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民族意识——反殖民,求独立;民主意识——反专制,求民主)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使帝国主义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也鼓舞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什么是“亚洲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亚洲的侵略,激起亚洲人民的反抗。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开展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这一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 斗争目标: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主权国家,发展经济文化。 主要内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他们既是亚洲民族解放的代表,也代表了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向——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主义。 一、圣雄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49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控制和搜刮,印度民族矛盾尖锐。1915年,甘地从南非回到印度,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 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实力悬殊。 ②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印度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突出。 ④甘地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手纺车运动 ⑤甘地认为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2.目的 运用和平与合法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 3.内容 教育 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 司法 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 行政 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食盐进军 军事 士兵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 经济 手纺车运动,拒绝使用洋布,改穿土布衣服。(发展民族经济,抵抗英国经济侵略) 4.评价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积极 ①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甘地的思想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使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为二战后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易错点:是甘地领导印度最后取得独立吗?) 局限 ①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②当群众斗争超出非暴力范围时,往往宣布中止运动,使印度民族反帝斗争一度走向低潮,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如乔里乔拉村事件) ③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与历史发展趋势不相符。 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1.争取民族独立 (1) 背景 一战后,土耳其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过程 1919年 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领导全国民族斗争。 149 建立土耳其国民军,凯末尔担任总司令。 1920年 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临时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 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 1923年,创建人民共和党,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 (3) 意义 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从此诞生,土耳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凯末尔改革 (1)目的 向西方学习,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 戴费兹帽的凯末尔 (2)措施 领 域 措 施 作 用 政治 政体 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推动土耳其由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法律 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以西方法律为蓝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 经济 颁布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分荒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经济改革效果显著,1927~1939年间,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文教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文明; 创造新文字,教习新字母。 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 习俗 废除种种陈规陋习,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推动整个社会生活向世俗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外交 奉行和平主义——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 赢得很多国家尊敬。 总结: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3)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国家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②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③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④借鉴西方先进国家及苏联的经验; ⑤改革措施切实、全面和彻底; ⑥凯末尔主义的指导作用; ⑦凯末尔改革国家的坚定信念。 149 3.评价凯末尔 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 他领导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被土耳其人尊称为“国父” (阿塔图克)。 凯末尔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因此,他又是土耳其走向现代化的领路人。 凯末尔是同一时期亚非各国民族解放和复兴的成功典范,不仅对土耳其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激励亚非国家的志士仁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一次经济危机——1825年 英国; 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857年 美国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为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导致产品相对“过剩”。 ②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 但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劳动人民收入低,消费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扩大。 ③资本家被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④分期付款、银行信贷、股票投机掩盖了这种矛盾。 2.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3.影响 ①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1/3以上,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③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们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④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149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多借助法律手段 3.内容 ( 体会——①②③重在调整,缓和产销矛盾;④重在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 ①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由国家拨款35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复业。 公布《存款保险法》,由政府保障存款.不到一周全国有1/4的银行复业。 ②调整工业生产,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消除生产过剩,调整劳资关系,复兴工业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颁布《工资工时法》,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40小时,生效之日后7年内,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以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合格企业给予“蓝鹰”标志 ③调整农业政策 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社会救济——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提供社会保障,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扩大市场,稳定社会秩序。 4.影响 ①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社会保障体系初步确立,社会弱势群体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已建立起福利国家吗?) ④新政通过法律手段,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49 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美国开始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⑥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小 结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思想 发展阶段 经济思想 具体主张 工场手工业时期 重商主义 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主义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凯恩斯主义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第一节 二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期在美苏均势基础上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竭,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③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④美国力图建立世界霸权,与苏联的对外扩张产生矛盾。 ⑤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美苏“冷战” (1)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冷战是相互的。 (2)冷战的信号——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号召遏制苏联,抵制共产主义。(不属于冷战的表现) (3)冷战的表现 (体会——美苏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领域 美国 苏联 政治 1947、3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47、9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49 经济 1947、6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援助、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反苏反共抵抗社会主义;称霸世界。 1949、1 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 军事 1949、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战高潮——柏林危机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及其首都,由英法美苏四大国分区占领。 1948年,西方占领区合并,单独实行货币改革; 苏联反击,封锁西柏林——即柏林危机。 1949年 美苏分别支持成立西德和东德,德国分裂。 1961年 东德修建柏林墙,首都柏林分为两部分。 3.两极对峙(冷战)的影响 积极 ①由于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互相吸取经验教训,进行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消极 ①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②两大集团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世界和平。 ④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848年 柏林危机 1950~1953年 朝鲜战争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1961~1973年 越南战争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 ①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149 ②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损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已经难以维系。 ③吸取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秩序。 ④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按照自己意志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建立 1944年夏,美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根据协定,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 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宗旨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主要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特征 ①两个组织都由成员国认缴资金,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②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双挂钩制度) (4)影响 对美国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③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对世界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背景 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加强贸易保护,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②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或目的: 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3)特征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经济组织,实际上又起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4)影响 ①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49 (1)组成 两大体系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三大支柱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影响 ①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 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③是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与战前比“新”特点)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走向联合 (1)原因 必要性 ①战争的教训——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灾难。 ②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美国。 ③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进行冷战,欧洲要求联合起来,保障自身安全与独立发展。 可能性 ①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地理上同处欧洲大陆; ③战后欧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过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经济组织) 加强经济合作: ①建立关税同盟(1968年) 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②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农产品统一价格;共同体优先;共同的财政支持。 ③统一的大市场(1993年) 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④统一货币(2002) 欧元启动 1993年,欧盟成立(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149 (3)趋势或特点 ①从对立到联合; ②从单一经济部门联合到全面经济联合; ③从经济联合到经济政治联合; ④规模从小到大。 (4)影响 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②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美国 ①推动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 ②冷战开始后扶植日本,减免战争赔款,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帮助恢复经济。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向日本军事订货,进一步刺激日本经济发展。 日本 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③制定合乎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表现 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并在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超过美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影响 ①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②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提升了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149 含义 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3)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影响 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冲击两极格局。 4.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但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变化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1945年~70年代初 ①原因 a 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c罗斯福新政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实践经验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方式 a实行国有化,政府兴建大批国有企业。 b制定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不等于计划经济。 c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或利用税收调节。 d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也是政府干预 ③影响 通过调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20世纪50~1973年) (2)20世纪70年代 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出现) 70年代中期以后,为走出困境,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149 (3)20世纪80年代以来 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体会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2.变化二:福利国家的建立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前 提 生产力提高 资金来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特 点 ①从单纯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力; ②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③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影 响 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实 质 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变化三:第三产业兴起 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表现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4.变化四: “新经济”的出现 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新经济”的基础? 主导?)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实现了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 第三节 战后的苏联和东欧 一、苏联的改革 149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背景 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农业的落后(农业全面集体化)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书记,开始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1985年,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并着手进行改革。 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 ★农业改革: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集体农庄庄员可拥有自留地,饲养牲畜; ③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改革的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工业改革: ①重点是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农业改革: 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③提高农产品价格 ④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改革的重点先经济后政治。 ★经济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 ①实行加速战略,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②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 ①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②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评价 ①—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①前期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①没有放弃传统做法,将改革重点仍放在重工业,使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149 ②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②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框框。小修小补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③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停滞。 ②缺乏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经济继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③政治体制改革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思想混乱,苏联最终解体。 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 1.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 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1991年底,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主要原因、直接原因)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外部原因) 2.东欧剧变 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1989年开始,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1990年,德国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统—。(德国的两次统一?)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另一方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 第四节 世纪之交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 一、政治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49 1.政治概况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基本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2.和平与缓和 和平原因 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和平表现 地区冲突得到缓解,新的矛盾冲突是局部性的。 3.紧张与动荡 动荡原因 ①地区冲突——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②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干扰和平与发展。 ③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活动也不断威胁着世界和平。 动荡表现 1992年,前南斯拉夫的波黑共和国宣布独立。科索沃战争。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 这是北约成立后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2001年,美国“911事件”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概况 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目前呈现为“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根源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于经济的多极化 3.表现 一超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 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 4.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建立)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结论 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49 目前仍然是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政治上?)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集团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多极化。 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经济、政治联合,合作程度最高) 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文化和历史差异大) 区域集团化的原因:现代科技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客观上存在的分工。 1.欧洲联盟 (1)原因 必要性 ①战争的教训——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灾难。 ②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美国。 ③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进行冷战,欧洲要求联合起来,保障自身安全与独立发展。 可能性 ①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地理上同处欧洲大陆; ③战后欧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2)过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经济组织) 加强经济合作: ①建立关税同盟(1968年) 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②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农产品统一价格;共同体优先;共同的财政支持。 ③统一的大市场(1993年) 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149 ④统一货币(2002) 欧元启动 1993年,欧盟成立(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3)趋势或特点 ①从对立到联合; ②从单一经济部门联合到全面经济联合; ③从经济联合到经济政治联合; ④规模从小到大。 (4)影响 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②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末,欧共体、日本日益成熟,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②同处北美地区的美、加、墨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2)过程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美、加、墨三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3)影响 ①世界上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②三国之间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极大便利。 ③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④由于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一些问题。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推动。 ②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 (2)过程 1989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亚太经合组织”(APEC)正式成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该组织。 149 APEC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 (3)原则 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以渐进方式实施目标原则。 原因——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成员国情况复杂,历史和文化差异极大 (4)影响 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成就。 ②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③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新模式——APEC方式(多样、灵活、自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产生深远影响。 小 结 (1)世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比较 组织 建立时间 成员国间差异 合作领域 有无关税同盟 有无超越国家的 权力机构 欧洲联盟 1993 发达国家 经济、政治 有 有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 经济 无 无 亚太经合组织 1989 差异极大 经济 无 无 (2)中国加入APEC的影响 ①实现优势互补。 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借鉴他国管理经验。 ③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技术水平。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 (1)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建立,开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空前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49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6)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崭新局面。 2.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的原因——“两市场用上新科技”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除了障碍; ④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公司跑来分市场” ①国际贸易的增加 ②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④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全球化的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 ①二战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加深。 ②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 ③关贸总协定只是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 ——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3)宗旨 促进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4)意义 ①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 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 ③从制度上为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公平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⑤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49 (1)时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意义 积极 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②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契机,标志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④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局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带来压力和挑战,例如: 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 6.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积极作用 ①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③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④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 (2)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南北矛盾、贫富分化加剧。 ②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加强,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强。 ③高污染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掠夺性开采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引发生态危机。 (3)应对态度 ①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顺应,不能抗拒。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③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谋求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近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一、近现代科技 1.近代科学技术 (1)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 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49 ②创制天文望远镜,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③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④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近代科学的特点?) (2)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标志 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是最成功范例) 特征 注重实验和数学化 影响 ①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②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③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④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⑤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背景 ①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的天经地义的教条。 ②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③细胞学说的确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形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建立 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内容 ①生物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②物竞天泽,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意义 ①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颠覆了上帝造人说。 ②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 (严复译《天演论》宣传维新思想) 2.20世纪的科学技术 (1)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149 ①提出相对论(20世纪初) 时间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 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意义 a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 b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立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c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②和平捍卫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多次表明反战立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受德国纳粹分子迫害,从德国移居美国。 二战爆发后,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最后悔的事) 二战后,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 (2)量子物理学 建立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诞生。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在这个基础上,一门新的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意义 ①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进步,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两大支柱),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 ③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20世纪,计算机的出现,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中文简称“因特网”。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149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19世纪以来的文学和艺术 1.19世纪的文学艺术 (1)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 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③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寻找新的精神依托。 代表 英国 雪莱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英国 拜伦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 特征 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批判现实主义)—— 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特征 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代表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2)美术 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光学领域的成就。 特征 捕捉光和色下的“瞬间印象”;后期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代表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法国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荷兰凡·高 《向日葵》 149 (3)音乐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为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贝多芬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具有强烈反封建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4)影视 背景 ①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 ②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时间 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电影机。 1895年,电影正式诞生。 2.20世纪的文学艺术 (1)文学 背景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剧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特征 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风格背离传统 代表 法国 贝克特 《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荒诞派文学的开山之作。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美术 背景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造成巨大心灵创伤,工业化快节奏加剧人们的紧张感,科技发展拓宽视野。 特征 反传统,反理性;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代表 西班牙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 控诉法西斯德国罪行。 (3)音乐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特征——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一战后,美国爵士乐受到空前欢迎。 二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无数听众。 (4)影视 149 电影 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称为“默片时代”。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杰出的代表。 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重大改革,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阶段。 电视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 1941年,贝尔德又成功地传送了彩色图像。 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被称为“第八艺术”。 14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