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13 -‎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C.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 D.君子有“修己”和“安人”两方面品格,是孔子人格教育体系中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三段首句有重要的作用,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B.文章结尾以君子和小人构成对比,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 C.文章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格教育的体系”两方面展开论证,逻辑上成递进结构。‎ D.文章大量引用孔子名言为论据,让整篇文章既显得论证充分,也显得文采飞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极其重视人格层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宰我、子夏,甚至否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 B.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确立了教育的“理想目标”,又建立了教育的“现实目标”并阐释了具体要求。‎ C.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是社会的榜样,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孔子把弟子努力往君子方向培养。‎ - 13 -‎ D.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为自己谋事、谋食,更要努力修君子之德,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是落后、保守、专制等。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打开国门,让世界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并且不断谋求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各国开展贸易合作、对外援助、举办大型赛事或会议、推广孔子学院、建设“一带一路”等,中国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并不是中国制造能带来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全球格局观念等的吸引力,说到底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创造力。‎ 改革开放让很多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如快餐、电影、节日等,这些事物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面对外来文化,从猎奇到接受,甚至到崇拜,让很多中国人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产生了文化自卑感。中国文化的输出让更多国人能够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出现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化,中国流行的科技产品与应用软件成为国外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让国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 ‎ (摘编自杨文琴《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与符号化困境》,2018年6月)‎ 材料二:‎ 我们的流行文化中,曾有“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以“玄幻、武侠、仙侠”类为主的中国网络文学,也已走向国外,但它们或者因缺乏文化内涵,或者不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也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影响力,并不能发挥提升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而在《三体》中,我们看到它对世界输出了表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意识,而它所诉求的世界观、人类观和宇宙观,具有人类所普遍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其承载的信息量,已完全超越了小说,甚至是文学的领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影响着世界文化。《三体》在日本出版的项目组主编就这样说,在日本“我们希望不仅是科幻小说读者,还有其他如工程师、科学家、研究人员、学者、知识分子去了解中国小说”。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文学对世界文学、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具有深度、广度的渗透,文化影响力已越来越大……‎ ‎ (摘编自昊昊《由海外“<三体热>”说“文化输出”》,2019年7月23日)‎ 材料三:‎ 与官方的努力相比,民间自发的文化输出有着灵活、新潮、流行的特点,形式更加接地气.表达方式也更贴合互联网语境,可以很快地进行传播。当我们还在为如何包装“中国功夫”“京剧脸谱”“中国结”这些传统文化绞尽脑汁的时候,不妨转变思路:“阳春白雪”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需要传播,但更需要考虑的,是外国人的接受形式。“曲高和寡”,外国人也不全都是“文化精英”,大多数外国人也只是普通人罢了,相比于内涵丰富、形式较为复杂的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在心理上本能地对通俗流行之物接受度更高。‎ ‎ (摘编自王嘉睿《文化输出,从来都不只是官方的事》,2019年12月11日)‎ 材料四:‎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 13 -‎ 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方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 (摘编自钟超《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光明日报》2019年12月9日)‎ ‎4.下列对“文化输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办大型赛事或会议、建设“一带一路”等证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创造力。‎ B.西方的快餐、节日等对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文化输出。‎ C.《三体》作为文化输出的成功范例,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在日本。‎ D.李子柒的视频获取了海内外大量的关注,旨在说明文明对话中价值共识的重要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和西方的文化输入提供了可能,中国在国际上产生了更多积极的影响。‎ B.文化输出需要官方的努力,也需要民间的广泛参与。对于外国人来说,雅文化不如俗文化受欢迎。‎ C.“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颇有“着意栽花花不发,闲情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值得我们深思。‎ D.真正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可以避免出现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和孤芳自赏的情况。‎ ‎6.请结合材料概括文化输出应注意的问题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效。(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撤下雨雪。孟嵋坐在教室里,这正是她陪姐姐孟峨来上英文课的那间教室。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著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土。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转过几间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 13 -‎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嵋在“从军”下面重熏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簿簿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你不欠什么。”‎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 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我正要去找你。刚好碰见了,”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我也有一个大决定。”嵋说。两人对望,都笑了。不远处有人大声叫李之薇,之薇对嵋点点头,跑开去。‎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坐在对面椅上。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颠抖,默然不语。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他们能给嵋什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嵋说,“很顺利。”“我这里可不顺利。”‎ 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 13 -‎ 近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我可以明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若是说不通,就只管去好了。”‎ 又一天上午。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神情黯然,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说:“小处需要你比不上大处,你去吧!”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母女依偎着,许久没有话。‎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节选自宗璞《西征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 ‎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有多处关于雨雪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以气候现象点明时令特征,另一方面也暗示人物所面临的现实的残酷性,为人物出征演染悲壮的气氛。    ‎ B.长衫被撕破却“毫不觉得,只管讲述”,这体现了江昉先生教学的专注投入和洒脱不羁的性格,而孟嵋为先生缝补则是学子敬爱师长的真情流露。‎ C.从庄无因与孟嵋的对话可以看出庄无因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前途着想的人,他认为战事和自己无关,这一形象的塑造衬托了孟嵋从军之心的坚决。‎ D.对于女儿放下学业选择从军,盂嵋和李之薇的父母起韧虽态度不一,但最终都表示了支持,让读者感受在战争面前,人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决心。‎ ‎8、有评论家说,《西征记》是“为一代青春学子立言”。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9、请简要分析小说节选部分的叙事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皆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 13 -‎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 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觞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实物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5分)‎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李煜的《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2)苏轼《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13 -‎ ‎“ , ”。‎ ‎(3)庄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4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 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 ‎(5)《师说》一文中概括论述老师职能时说:师者, 。‎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完成17~19题(9分)‎ 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随着病毒的____    , 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方        。‎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上,人类在与天花、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疫病的交锋中,总是占据上风。但是有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        ,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任务无法正常进行。‎ ‎1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暴发  蔓延  世外桃源  可乘之机 B.暴发  漫延  化外之地  有机可乘 C.爆发  蔓延  化外之地  可乘之机 D.爆发  漫延  世外桃源  有机可乘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全球67594例。‎ 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 D.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全球达到67594例。‎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太空中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 B.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C.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因而在太空中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D.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在太空中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研究显示,HINI流感病毒在不锈钢表面最长竞可存活7天并依然具备传染能力。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网站还说,流感病毒可以飞沫形式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低温会增加其存活能力。不过,  ①  ,大约5分钟手上的病毒数量就会降到很低水平。因此,在流感季等流行性病毒肆虐时,  ②  和对常用物品表面定期消毒,对于减缓病毒传播十分重要。研究显示,使用一定浓度的漂白剂、醋、洗洁精或是抗菌抹布清理物品表面,  ③   。‎ - 13 -‎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21日,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楼下住户全遭殃。‎ 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把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请专人来清理楼体外墙,在清理时让孩子一直在太阳底下陪着。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事后,网友们纷纷为该父母点赞。‎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结合现实生活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A项,文本第一段中“‘君子不器’‎ - 13 -‎ ‎,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强调的是“不能仅满足于”“实现个人物质追求”,此处概括片面。B项,文本第2段中没有说“技能培养是次要的”,只是强调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说成“无法为社会做贡献”太绝对。C项,“君子”不是“终极追求”,而是“人格教育”中的“圣人”。)‎ ‎2.B(文章末段阐述了君子与小人三方面区别,不是“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而是强调树立君子风范对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A(文本第2段阐述了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弟子某方面的技能而对其人格缺陷姑息迁就。A项,文章未见“对子贡和子夏的批评”。)‎ ‎4.C.“特别是在日本”错,文中仅是以日本为例。‎ ‎5.B.“对于外国人来说”错,原文表述为“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扩大范围。‎ ‎6.文化输出应注意的问题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结合“以‘玄幻、武侠、仙侠’类为主的中国网络文学,也已走向国外,但它们或者因缺乏文化内涵,或者不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也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影响力,并不能发挥提升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与官方的努力相比,民间自发的文化输出有着灵活、新潮、流行的特点,形式更加接地气”“我们看到它对世界输出了表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意识,而它所诉求的世界观、人类观和宇宙观,具有人类所普遍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其承载的信息量,已完全超越了小说,甚至是文学的领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影响着世界文化”“出现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文化,中国流行的科技产品与应用软件成为国外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让国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我们中国的文学对世界文学、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具有深度、广度的渗透,文化影响力已越来越大”概括得出。‎ ‎7、C   [解析“庄无因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已前途着想的人”理解偏颇。‎ ‎8、①为一代青春学子的时代风貌立言: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孟嵋、李之薇毅然决定中断学业,离开温暖的家,与同学投身抗战,共赴国难。他们一旦选择,便义无反顾,体现那个时代的青年学子深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②为一代青春学子至纯至真至美的青春心声(追求)立言:选文中的孟嵋热情、开朗,追求知识。勤于学问,敬爱师长,对朋友坦诚相见,而面对母亲的不舍,她也会流下伤感的泪。小说正是在小我与大我的生命冲突中彰显一代青年学子蓬勃飞扬的青春气质,为他们至纯至真至美的青春心声立言。‎ ‎③为一代青春学子悠远宏大的成长背景立言:小说将一代学子放在悠远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塑造,他们的精神深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他们耳濡目染着父辈,师长深沉的家国情怀,小说从侧面揭示了一代学子拥有崇高品格的深层原因。  ‎ ‎④小说通过塑造青春学子群像,为勇担时代责任和使命的青年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春学子在时代浪潮中胸怀国家,牢记使命,挺身向前,勇担大任。(每点2分,答对3点6分)‎ ‎9、①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一代青年学子走出书斋投身抗日救国的心路历程,叙述笔法自由灵活。    ‎ ‎②叙事线索清晰:小说围绕孟嵋和李之薇从军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勾连人物故事,表现众多人物的精神风貌。‎ - 13 -‎ ‎③运用场面描写推开情节:如江昉上课、图书馆笔谈、孟家话从军、李家母女依偎等场面描写,将人、事,境融为一体(情节自然展开,人物形象丰富立体,环境描写巧妙烘托)。‎ ‎④叙事节奏平静舒缓: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人物汹涌的情感激流,如听了嵋的从军决定,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母爱、父爱、家国爱融汇一体,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⑤叙事语言简洁洗练,有一种典雅之美。(每点2分,答对3点6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 ‎(小说侧重于形象分析,与审美鉴赏的考查,这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如何得高分,需要在小说解读上下功夫,不少小说有删减,增加了解读的难度;对于一些基本的鉴赏术语要了然于心)‎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中的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首先通读句子,尽量理解句子意思,根据句子意思,抓住主宾和句中的重要虚词,寻找规律,进行断句。文言断句的基础是读懂句意,然后才是技巧,主要的技巧注意一些经常用在句苜和句尾的词和句式的对称,但主要好要明白陈述对象的变化和事件的变化,所以断句时看人称的变化,尤其是省略的人称,还要关注动词,往往动词变化意味着事件的变化本题为断句选择题,句子中的名字、称谓、地名、连词等一般为断句标志,根据句子中意思,应为“余归庐陵”我回到庐陵这个地方,排除A两项;B、D项中,“始命笔追记之未毕”应该为两句话意思为“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故答案为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中涉及的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A选项是关于干支纪年法的,而“丙”、“戊”都属于天干,故不可能出现“丙戊”年。‎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做题时要注意人物、事件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又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C项中的“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13【参考答案】‎ ‎(1)老人直到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识、无用、怀、句意)‎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窍、作)‎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 13 -‎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海每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伸出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古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常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老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就被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无偿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谒折断了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谒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谒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喝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嘛?”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黯然长逝。我痛苦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哪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追记东山之行。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相对奥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答案】‎ ‎14.B ‎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16(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4)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A [解析] “暴发”与“爆发”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前者用于洪水、传染病等,而后者用于火山战争、重大事件等。故选“暴发”。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形容像水滋出来-一样的向外散开。前者使用范围广泛,后者专用于水。此处形容病毒,故用“蔓延”‎ - 13 -‎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化外之地: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不受外界影响,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前者强调美好,而后者强调落后。根据语境,应选“世外桃源”。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前者是名词性的,后者为动词性的。横线上的词语在句中作宾语,故选“可乘之机”。‎ ‎18.C [解析]画模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句式杂糅,改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或“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二是“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语序不当,改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综上,C项修改最恰当。‎ ‎19.B [解析] 从句式看,先说“在地球上”,接下来应说“在太空中”;从逻辑关系看,应是先“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后才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以“造成威胁”收尾和后文“严重时”构成递进关系。故最恰当的是B项。‎ ‎20、.①流感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很短;②应当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③均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活性。(每处2分,答出基本意思即可,例如第二空,答“坚持正确的洗手方式”,第三空“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传播”也应该给分。)‎ ‎21、可以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也可以肯定父母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写榜样的作用等。‎ 参考立意 ‎①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最好的教育不是打骂,而是让孩子体验后果。‎ ‎②父母是明事理的家长,他们敢于承担后果,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还能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