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课时作业1 百家争鸣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B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和谐 D.人的生命 解析:“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反映了诸子百家虽主张各异但也有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现实是各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因此选B项。 2.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 C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解析: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故选C项。 3.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说明孔子( C ) A.注重社会和谐 B.强调以民为本 C.主张以德治民 D.宣传克己复礼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百姓,治理民众,故C项正确。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社会和谐,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指民为重,君为轻,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B项错误。D项是孔子礼的体现,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D项错误。 4.《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B ) A.礼法并施 B.施行仁政 C.君民共治 D.君贵民轻 解析:荀子说:“君主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所以,如果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荀子的精辟论述,告诫所有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是由统治者如何对待人民所决定的。由此可知,荀子主张施行仁政,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二者的主张共同点是( C ) A.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4 B.运用礼法惩戒人性之恶 C.主张通过教化引导人们向善 D.主张提高道德的自律性 解析:“性善论”“性恶论”都是从根本上要求人向善,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主张。 6.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B )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解析: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和“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仁政”主要指宽厚待民,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未涉及,排除A;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的等级秩序,排除C;秦朝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排除D。 7.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C ) A.“除井田,民得买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解析:本题材料“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C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符合题目要求。A项是商鞅变法的措施,B项是墨子的尚贤主张,D项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排除。 8.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C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中“仁”的特点和作用。孔子主张“仁”,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王道”,希望统治者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故选C项。 9.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C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治大国,若烹小鲜 4 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司马迁评价的是道家的主张,C项是指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也是道家主张。A、B属于儒家思想,D属于墨家思想,与题干不符。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10.有学者认为,“墨学则不啻为世卿制度之反动”。其论据是墨学提倡( A ) A.“尚贤” B.“节俭” C.“非攻” D.“兼爱” 解析:根据题干“墨学则不啻为世卿制度之反动”可知墨子的学说无疑是与世卿制度针锋相对的,主要是指墨家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制,故A项正确。B项也是墨家主张,但与题干“世卿制度之反动”不符,故错误。非攻是指反对不义战争,与题干“世卿制度之反动”不符,故C项错误。兼爱是指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与题干“世卿制度之反动”不符,故D项错误。 11.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解析:“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典故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五蠹》,因此A项正确。 12.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D )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 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 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解析:A项中的“没有诸侯”与史实不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当时不受重视,选项B错误;C项的表述也不正确;材料中的“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指的是纵横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材料二: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也?曰:分。 ——《荀子》 材料三: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4 ——《荀子》 (1)归纳三则材料中荀子的基本观点。(10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荀子这些思想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14分) 答案:(1)观点:以民为本;主张礼;治国要礼法并施;性恶论。 (2)战争频繁,人的作用增强;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个体农民家庭成为国家统治的基础;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第一、二句话得出以民为本;根据材料一第三句话得出主张礼,治国要礼法并施;根据材料三“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得出性恶论。第(2)问,荀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社会大变革为文化觉醒提供了条件,文化觉醒也推动了社会大变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本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士人的推动等几个方面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君轻民贵,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老子、荀子、庄子也都曾默想和探究过“天”的道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哲学家对“天”和“人”的关系进行了怎样的阐释。(8分) (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人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请你结合时代特征对此加以说明。(12分)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庄子提出“天”与“人”不相胜,是指人必须顺应自然。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长足进步;政治上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文化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因此,进步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