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 含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中外纪闻》 B.《新青年》 C.《民报》 D.《每周评论》 2.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 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 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一消息传导国内引发了(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6.“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第17页(共17页)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9.“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10.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囯贼”口号 B.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是上海( )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1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3.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14.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当时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是( ) A.中央局 B.兴中会 第17页(共17页)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中国同盟会 15.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7.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新青年》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从1915年创办至1919年12月,仅陈独秀所写的回信就有四十余封。 材料二: 陈独秀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第17页(共17页)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4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材料三:2017年是五四运动98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政法大学,在与广大青年学子交流时,寄语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青年人指明了人生方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的人物后来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3)材料四中的中国政法大学是北京市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样位于北京市的哪一所大学成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起草了哪一宣言号召北京各阶层奋起斗争?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第17页(共17页)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者有: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会议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 ,召开于 年。 (2)根据材料,概括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第17页(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020年单元测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中外纪闻》 B.《新青年》 C.《民报》 D.《每周评论》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解答】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独秀、胡适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故选:D。 【点评】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意义及性质等内容要重点掌握。 3.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第17页(共17页)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解答】题干材料中的胡适的诗《希望》是以白话文写的,沈从文说新书指的也是以白话文创作的新书,这个故事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胡适的诗《希望》的创作语言和沈从文说的“新书”。 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 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 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而出新。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史实。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一消息传导国内引发了(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背景。 【解答】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 故选:A。 【点评】建议学生重点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6.“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第17页(共17页) 【解答】题干中“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可知是五四传单,所以此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呐喊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民主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史实。掌握五四运动的口号和性质。 【解答】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可知,“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 8.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性质。 【解答】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有反帝内容也有反封建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无反封建内容;“还我青岛”无反封建内容;“拒绝和约签字”无反封建内容。 故选:C。 【点评】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重点了解五四运动的口号。 9.“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第17页(共17页)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解答】材料的意思是: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但不理睬学生的意愿,反而进行镇压,逮捕的了许多学生,工商界罢工不到一天,北洋政府就释放了被捕的学生,工商界罢工不到五天,北洋政府就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依据所学,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A材料无涉及,BCD符合对材料的理解。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的含义.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意义. 10.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囯贼”口号 B.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提出取消“二十一条”等,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 【解答】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提出取消“二十一条”等,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因此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综上所述可知B是不正确的。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要识记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地点、结果、意义等。 第17页(共17页) 11.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是上海( )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与中共一大的有关内容. 1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的内容,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解答】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A。 【点评】学习历史一定要注意对历史时间的掌握。 13.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分析】本题考查陈独秀。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题目中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第17页(共17页)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内容以及作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4.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当时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是( ) A.中央局 B.兴中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中国同盟会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 【解答】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故当时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15.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知识点,应把握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解答】百日维新宣传的是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科学”,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熟记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第17页(共17页) ﹣﹣陈独秀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答】(1)材料一中“这两位先生”指民主、科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故答案为: (1)《青年杂志》的创办(或《新青年》的创办);民主、科学。 (2)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点评】 第17页(共17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7.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新青年》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从1915年创办至1919年12月,仅陈独秀所写的回信就有四十余封。 材料二: 陈独秀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4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材料三:2017年是五四运动98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政法大学,在与广大青年学子交流时,寄语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青年人指明了人生方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的人物后来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3)材料四中的中国政法大学是北京市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样位于北京市的哪一所大学成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起草了哪一宣言号召北京各阶层奋起斗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北京大学成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解答】(1)据材料一“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 第17页(共17页)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新青年》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从1915年创办至1919年12月,仅陈独秀所写的回信就有四十余封。”可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 (2)据材料二“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蔡元培、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可知,表格中的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原因是出国留学,受外国文化影响。 (3)据材料三“2017年是五四运动98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政法大学,在与广大青年学子交流时,寄语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青年人指明了人生方向。”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大学成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4)1919年5月2日,北大学生得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后,便约集了学生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举行学界大示威。5月4日下午,3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激励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实际上为五四运动制定了行动纲领。 故答案为: (1)《新青年》;1915年。 (2)出国留学,受外国文化影响。 (3)北京大学;爱国主义精神。 (4)《北京市民宣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第17页(共17页)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无产阶级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点。识记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2)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3)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点。识记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知识点。识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解答】(1)由材料“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可知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由材料“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可知从1914年到1919年,工人阶级的人数由100万人以上增加到200万人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由材料“ 第17页(共17页) 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又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们的思想解放,启发青年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掀起了五四运动。由材料“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可知:6月3日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爱国的学生;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主力转变为无产阶级。 (4)近代以来,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 (1)19世纪中叶。由100万人以上增加到200万人以上。 (2)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的真理。 (3)北京;学生。工人。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工业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者有: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会议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 中共一大 ,召开于 1921 年。 (2)根据材料,概括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第17页(共17页)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这次大会是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 (2)根据材料可知,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有北方4人,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南方8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由此可知一大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其内容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1)中共一大;1921。 (2)南方多,北方少。 (3)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第17页(共17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