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新东方优能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新东方优能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优能初中初二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答案与解析 ‎(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 A、冬天,室外水龙头流出的水冰冷刺骨,水温可达-‎3℃‎ ‎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4m/s ‎ C、人心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 0.1min ‎ D、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内页一张纸的厚度约 ‎‎0.01 m ‎【答案】B ‎【解析】A.液态水温度不低于凝固点 ‎0℃‎,故有误;C.如果人心脏跳动一次 0.1min,则 1min 跳 10 次,不符合 实际 ;D.如果内页一张纸厚度 ‎0.01m=‎1cm,不符合实际。‎ ‎2、光污染已成为 21 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 80% 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不舒服。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折射 ‎【答案】C ‎【解析】“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表面光滑,作为反射面,属于镜面反射。‎ ‎3、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 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 C、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慢 ‎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原声和回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34m ‎【答案】B ‎【解析】A.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C.固体传声比气体速度快;D. 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原声和回声,人与障 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17m;故答案选 B。‎ ‎4、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 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 ‎【答案】A ‎【解析】海水中的液态水在太阳照射下,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在透明罩内壁液化成 小水珠,收集成为 淡水。‎ ‎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 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A ‎【解析】树影、皮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遮挡住部分太阳光形成一个较黑暗的区域;倒影实质上是 平面镜成像产生的虚像;照相机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故答案 A 正确。‎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6、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取 ‎( )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答案】A ‎【解析】温度计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我国温差较大,东北可达‎-40℃‎以下,夏天最高气温可能超过 ‎40℃‎, 因此选择酒精温度计最合适。‎ ‎7、学习完长度的测量后,一同学用他的毫米刻度尺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记录是:‎6.52cm、‎ ‎6.531cm‎、‎6.51 cm 、‎6.5cm、‎6.11cm、‎6.52 cm(其中有的数据有错误),则被测物体的长度最接近的是( ) A、‎6.517cm B、‎6.52cm C、‎6.51cm ‎ ‎【答案】B ‎【解析】先去掉 3 个错的:去掉 ‎6.531cm 估读不准确,‎6.5cm 没有估读, ‎6.11cm 是错误值;把剩余的三个相 加后除以三,得到数值后四舍五入保持与原始值精度相同。故 B 正确。‎ ‎8、如图所示,是在一些重要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 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 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确保一些位置的安全。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 平面镜成虚像 B. 凸透镜成实像 ‎ C. 显微镜 D. 凸透镜成虚像 ‎【答案】B ‎【解析】电子监控器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凸透镜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9、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4s 内通过 ‎20m 的路程,它在第 1s 内的速度( ) A.一定是 ‎5m/s B.一定是 ‎7.5m/s C.可能是 ‎40m/s D.可能是 ‎10m/s ‎【答案】D ‎【解析】物体沿直线运动,4s 内通过 ‎20m 的路程,第 1s 速度无法确定,故排除 A、B 选项;如果速度为 ‎40m/s, 则第 1s 完成路程 ‎40m,与题意不符。故选择答案 D。‎ ‎10、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刚参加了百米赛跑。起跑后,小刚越跑越快,最终以 12.5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小刚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在前 ‎50m 一定用了 6.25s B.小刚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 ‎8m C.小刚的平均速度是 ‎8m/s D.小刚的速度合 ‎‎8km/h ‎【答案】C ‎【解析】根据 V=S/t,计算得出小刚的平均速度为 ‎8m/s。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4 分)‎ ‎11、潜望镜:潜望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折射)形成的,像的大小 物体的大小(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反射;等于 ‎【解析】潜望镜原理是光的反射,利用平面镜成像,物与像的大小相等。‎ ‎12、一声巨雷震得人心里发慌;听到树林中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 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性依次是 、 和 。‎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 ‎【解析】巨雷响度大;人能分辨是拉胡琴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刺耳描述的是音调高。‎ ‎13、根据示例,写出以下四点在各方面应用中的相关事例(每种各举一例) 示例: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 ‎(1)太阳光: (2)超声波: ‎ ‎(3)凸透镜: (4)熔化吸热: ‎ ‎【答案】(1)太阳灶用太阳光加热物体;或湿衣服用太阳光加快蒸发;‎ ‎(2)声纳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或医疗器械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内脏器官(击碎结石)等 ;‎ ‎(3)远视者利用凸透镜能看清报纸上清晰的字;或照相机利用凸透镜作镜头照相等;‎ ‎(4)超市利用冰保持海鲜低温;或发烧利用冰块敷额头降温等。‎ ‎【解析】略 ‎14、三峡水库某区域水深 ‎135m,在此处水面上方 ‎10m 高处飞过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m。水面下 ‎10m 深处有一条鱼,岸上的人看到的鱼所在的深度 ‎10m(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10m;小于 ‎【解析】小鸟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像距与物距相等为 ‎10m;岸上的人看水面下的鱼由于光的折 射,看到的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因此所在深度小于 ‎10m。‎ ‎15、‎2014 年 10 ‎月 8 日,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民领略了月全食天象奇观,当天每一个观察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 观所吸引和震撼,其实日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形成的,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 镜, 能 光线。‎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会聚 ‎【解析】日食产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挡住了射向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眼球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 透镜能会聚光线。‎ ‎16、‎2014 年 9 月 16 日,西安至南昌高铁已开通。西安北至南昌西: G642 次,西安北 15:27 开,23:25 到达 南昌西,全程 1799 公里。如果假期你和家人去南昌,按设计要求,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km/h。沿途 看到景物快速向车后奔去,是以 为参照物的。‎ ‎【答案】‎225.81 km/h;列车或自己 ‎【解析】根据 V=S/t,计算得出平均速度为 ‎225.81 km/h( 不考虑动车到站停靠时间);看到景物向车后奔去, 是以在运动中的列车或车上的人为参照物的。‎ ‎17、写出下列各种生活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 ‎①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 ‎②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是“白气” ‎ ‎③用湿拖把拖过地后,地上的水迹逐渐消失: ‎ ‎④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玻璃变黑: ‎ ‎【答案】升华;液化;汽化;凝华 ‎【解析】冰冻衣服从冰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白气”是液化现象;拖把拖地后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 汽化现象;日光灯两端变黑,是钨蒸气凝华为固态附着在玻璃上。‎ ‎1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于 ,景物通过镜头在胶片上成 、 的 实像。若镜头焦距确定,要使拍摄的景物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持相机的人离景物应尽可能 。‎ ‎【答案】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远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胶片相当于 光屏;要使拍摄的景物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则成像更小,根据“物近像 远像变大”,照相机离景物应该更远。‎ ‎19、我们上课时经常使用投影仪。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 ,凸透镜的作用是 。 使 用时 , 发现 胶 片 上的 一 些内 容 超出 了 屏幕 的 范围 , 为 使它 们 全部 呈 现在 屏 幕上 , 应进 行 的 操作 是: ,同时 。‎ ‎【答案】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凸透镜向上调节;将投影仪靠近屏幕 ‎【解析】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胶片上的一些内容超出了屏幕的范 围,应使成像小一点,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将凸透镜向上移动,投影仪靠近屏幕。‎ ‎2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 0.1 秒。 要想听见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 米。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若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 结果是比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时间 (选填“多”或“少”)记录 秒时间(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40;17;少;0.29‎ ‎【解析】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速度 大约是 ‎340 米/秒;要想听见回声,人与障碍物距离至少是:‎ 计时员若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记录结果比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时间少了声音传播 ‎100m 所用的时间,故少记录 的时间为: ‎ ‎21、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 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 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1 移向 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2 移到 S3, 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 (均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上升;下降 ‎【解析】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24 分)‎ ‎22、(6 分)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要观察 和 。如图是几种测量工具使用后显示的情况,‎ 由图可知,绕在铅笔上的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密绕 20 圈,其直径为 ,秒表表示的时间为 , 温度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量程;分度值;‎0.25cm;4 分 41.9 秒或 4 分 41.8 秒;‎-8℃‎;‎‎38.3℃‎ ‎【解析】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前都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 20 圈,其直径为总 长度 ‎5.00cm 除以 20,得出答案 ‎0.25cm。‎ ‎23、(4 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如下图甲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 F和光心 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的光线。‎ ‎(2)如下图乙所示,S’为点光源 S 在平面镜 MN 中的像,SA 为光源 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 MN, 并完成光线 SA 的光路。‎ ‎【答案】‎ ‎【解析】(1)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入射经过凸透镜后成平行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再由光的反射定律或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入射光线 SA 的反射光线。‎ ‎24、(3 分)现有下列器材:酒精灯、火柴、系有小铃铛的橡皮塞(如图甲)、烧瓶(如图乙)、烧杯、足量的水。 由实验经验可知,给盛上水的烧瓶加热,至沸腾一会儿后,将烧瓶密封冷却,烧瓶中的空气将变得很稀薄。‎ 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的问题,并按要求填写:‎ ‎(1)你探究的问题是 。 (2)你的猜想或假设是 。‎ ‎(3)你的探究方案是 。‎ ‎【答案】(1)探究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或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2)假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假设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这两种探究的方案都是:把盛有适量水的烧瓶和系有小铃铛的橡皮塞组装好,摇晃听听小铃铛的声音; 取掉塞子,用点燃的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再用系有小铃铛的橡皮塞密封并冷却一会后, 再摇晃他们听听小铃铛的声音,并与前一次的声音进行比较;从小铃铛的声音变小可以推测,当瓶中是真空 时,将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5、(7 分)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 (填“甲”或“乙”)‎ ‎(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0‎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8‎ ‎…‎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min 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李利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 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 ,但温度 。‎ ‎ (3) 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 28-2 所示的图线,其中实 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 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答案】(1)乙 ‎(2)①7;‎98℃‎②沸腾时温度不变;吸热;不变 ‎(3)水的多少不同 ‎【解析】(1)沸腾时水面气泡最大,沸腾前相反。‎ ‎(2)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七分钟在沸腾阶段,应该温度不变,为 ‎98℃‎;沸腾特点为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 ‎(3)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但小华的加热时间更长才能沸腾,说明小华 的烧杯中水比较多。‎ ‎26、(4 分)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远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 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适量的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 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装置中, 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 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实验过程中,在水凸透镜中水量适当时,正常成像 之后,应该适当地对水凸透镜 (选填“注入”或“吸取”)一些水,通过移动光屏再寻找清晰的像, 由此来确定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分析确定矫正的方法,可以在水凸透镜前边的适当位置加装一块 ‎ 透镜。‎ ‎【答案】(1)水凸透镜;光屏 ‎(2)吸取;凸 ‎【解析】(1)根据眼睛构造,水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应适当吸取水凸透镜中的水;因为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用于矫正远视眼。 四、综合题(共 12 分)‎ ‎27、(4 分)汽车从甲站出发头 20s 前进了 ‎100m,然后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2min,最后又用 4s 前进了 ‎50m‎,到达乙站停车。求:‎ ‎(1)汽车在前 20s 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最后 4 秒内的平均速度?‎ ‎(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解析】注意单位换算:‎3.6km/h=‎1m/s;运用 V=S/t,注意在对应时间内移动的对应路程。‎ ‎28、(8 分)暑假的一天,天气晴朗,小刚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 问题。经过某标志牌时,小刚注意到了标志牌标示如图 8 所示,他又看了一下速度计示数如图 9,便给爸爸 说了一句话,进行提醒。‎ ‎(1)长方形标志牌的含义是 ;圆形标志牌的含义是 ,小刚提醒爸爸的话的意思 是 。‎ ‎(2)在不违章的前提下,他们能否在 30min 内到达绿河?‎ ‎(3)在河滩上玩了一会儿时间后,全家人准备做烧烤,待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打火机等点火用具, 小刚灵机一动,用奶奶的老花镜和一些薄纸,很快点着了火。小刚是怎样做的?利用了什么道理?‎ ‎【答案】(1)离绿河还有 ‎18km;车允许的速度最大为 ‎40km/h;不要超速行驶。‎ ‎(2) ‎ ‎(3)把纸放在地面上,把老花镜正对太阳,上下移动老花镜,使太阳光的焦点会聚在纸上 道理: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析】详见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