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第2章现代文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演题巩固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高考语文第2章现代文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演题巩固新人教版

专题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训练共 24 题,每题 3 分,共 72 分,训练时间 72 分钟。 一、规范题(18 分,每小题 3 分,用时 18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 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 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的经济活动。 美国著名的 Zipcar 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 Zipcar 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 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大家熟悉 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 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 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 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 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 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 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 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 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 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 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 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 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 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 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 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 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注重体验,对生产、管理、销售、消费 等诸多环节产生了积极作用。 B.Zipcar 租车公司整合了大量闲置车辆信息,帮助会员找到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提供 车况和价格,便于会员用车。 C.淘宝网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他们将各类信息公开和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 问题,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 D.分享经济中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能提高交易效率,扩大消费需求, 为他人消费提供帮助的过程。 [解析]曲解文意,且因果颠倒。原文说“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是选项 C 所表述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原文说“通过人人参与……公平竞争,大大解 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选项 C 表述的是“……从而实现了公平竞争”,是典型的以因为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分享经济的特征是鼓励人们通过分享数据信息,相互提供便利。因此,分享经济的 实现过程体现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B.发展分享经济能把过剩的资源重新利用,以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有利于中 国经济应对过剩和发展模式转型问题。 C.文章以 Zipcar 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不仅直观展示了分享经济的消费体验,也有 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优点。 D.发展分享经济需要政府优化监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法制环境。 [解析]对论据的使用理解错误。首先,文章举 Zipcar 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并不能 有效论证出“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观点;其次,文章亦无论证“分享经济不分国界”的用 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 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 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 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 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D.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 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 [解析]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四段,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 方式,但 B“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忽略了这一限定。且在原文中,“随着人类经济 活动进一步发展……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也带来了过剩;……反而降低了 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至少说明,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 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家教文化具有的初始性、持续性、长期性这些明显特征,往往会给人留下终生难以磨灭 的印记。家教是以家庭为载体,由父母或塾师主导,而且往往是通过家庭日常生活而进行的 一种特殊文化教育和思想灌输。它往往从蹒跚学步的孩提时代就已开始,伴随着身体和知识 的成长而成长。它是长时间的积累,是一种默默持久的薪火相传,是一种不惧世事沧桑、不 惧艰难险阻的对美好德行的顽强坚守。现代教育研究证明,早期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最重 要的阶段,它对一个人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心理行为、性格爱好,乃至善恶价值判断和道德取 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教或家训来实现和完成的。更为 重要的是,这种家庭教育是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感染熏陶的,具有 “润物细无声”的客观效果。父母将自身经历乃至祖辈的奋斗历程、人生感悟、理想追求、 爱憎情感乃至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融入到家教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子女和后人进行现身说 法以达到感染和教化的目的。父母是子女最亲近、最信服的人,其言行和成败得失为子女所 亲见,家族祖辈更有一种血脉上的渊源。他们对子女及后辈的关爱和膺寄,为子女和后代亲 历亲身所感,因此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和感动子女和后人。所以《颜氏家训》曰:“夫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中国历代家教是植根于封建生产关系之上,是以儒家文化作为出发点和依据,因此它必 然带有封建文化的烙印,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一般说来,一些优秀的家教读本,其中提倡的 爱国忠义、自强不息、敬老尊贤、勤俭节约、团结友睦、仁爱济世,按照今日的流行语汇, 都属于“正能量”,都是可以借鉴吸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加以发扬光大的。但是, 也还有些体现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或者剥削阶级意识,如轻视体力劳动,将人分为 “劳心者”和“劳力者”等不同等级,而且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经地义 的;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将读书强调到天下唯一的地位,而且将读书视为为官作宦的唯 一目标,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 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另外,强调遇事避让,不要得罪人,不去坚持真理, 不要挺身而出等处世哲学,如“恶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不论大小人,好人不得罪”等,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激浊扬清也有消极作用。即使是一些很有影响、有很好示导、激励作用 的家书家教,如郑板桥、曾国藩的家书,吕本中、颜氏的家教,也有一些不健康、于今日时 代要求不吻合的东西,需要加以厘清和剔除。我们对历代家教文化必须批判性的继承,必须 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全盘接受。那种认为“中国 传统家教文化是民族精神培养孕育的摇篮,在民族精神的培养孕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的全 盘肯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摘编自陈友冰《中国历代著名家教选介》)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家教由父母或私塾老师主导,具有初始性、持续性和长期性等明显特征。 B.家教是一种默默持久的薪火相传,是一种勇敢地对美好德行的顽强坚守。 C.现代教育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影响至深。 D.家教或家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长辈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的。 [解析]偷换概念,家教文化具有初始性等特点。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文章先阐述家教及其文化的特点,再从两个维度论述如何对待传统家教。 B.文章以血脉和父母子女关系为立论前提,论证了中国家教的效用特质。 C.文章分析精华与糟粕并存原因时,先析时代局限,再析剥削阶级意识。 D.文章运用例证法,列举大量消极家教内容,来证明批判性继承的重要性。 [解析]剥削阶级意识非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原因。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古人分“劳心者”“劳力者”等阶层,并且以前者为贵、后者为贱。 B.“信其所亲”“行其所服”体现了中国家庭教育中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C.中国传统家训中有与当代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内容,需厘清、剔除。 D.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唯它才能真正解决当今乃至未来的种种问题。 [解析]片面夸大,与原文作者的观点不符。 二、经典题(18 分,每小题 3 分,用时 18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在古代, 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 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由于灶王爷关系的 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鬓”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 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 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掌握火,这也看出女性地位更高, “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 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男神。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候 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庭的 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 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神,各捧 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而这一家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事 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到玉皇大帝 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 灶王爷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人们既然惹不起他,又躲 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办法,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所以送灶神的贡品一般都用 一些又甜又粘的祭品,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用这些又粘又甜的祭品,目的是要塞灶神 的嘴巴,让他回到天上甚是“嘴甜”而多说些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 话。也有人用酒作为供品为灶王爷送行,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灶王爷喝醉,让他头脑不清,少 在玉帝面前打小报告。 民间认为农历 12 月 24 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 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在这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有的人 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祭灶神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 着饮下第一杯酒,此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饮下第二杯酒,第三杯酒之后,将旧有 的灶神像撕下,连同各种祭祀之物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同时也就意味着仪式顺利 完成。“送走”灶神后,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 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灶神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是因为他关系着平民百姓生活中最需要的饮食问 题。 B.人们最初供奉灶王爷,是希望专司民间饮食的灶神能够多让他们获得丰足、可口的 食物。 C.灶神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敬重,是因为他可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这个家庭的善 行。 D.传说中的灶神最初是女性,这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关,因为火多为地位高的女性掌 握。 [解析]“他可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这个家庭的善行”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说“不 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 恶”,并没有说他“只报告善行”。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第一段交代灶王爷的职司、由来和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的原因,为下文的阐述张本。 B.第二、三段阐明灶王爷这一神象的原始性别、民间祭灶的历史以及祭灶的具体做法。 C.灶王爷掌握着察奏一家善恶功过的权力,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祭品也与他神 不同。 D.文章分析了灶王爷神话传说的成因与历史,最后阐明了民间祭灶的一般时间和做法。 [解析]第二、三段没有谈到祭灶的具体做法。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送灶神”时只要供奉糖瓜、汤圆、麦芽糖等又甜又粘的祭品,灶王就会只言好事。 B.“灶神”在商朝就已经受到供奉,“门神”“厕神”“井神”的供奉时间比灶神晚。 C.如果送灶神时间为 12 月 24 日,那么,灶神在天上汇报的时间可能是 10 天或 11 天。 D.送灶神时要有祭灶仪式,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三杯酒后焚烧灶神像及祭祀之物。 [解析]“只要供奉糖瓜、汤圆、麦芽糖等又甜又粘的祭品,灶王就会只言好事”推断不 当,这种说法只是希望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礼是植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土壤上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而礼治则是依赖这种 体系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 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引礼入法,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于法律, 完成了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的重要一环,达至“礼法社会”模式的形成。由于礼本身所具 有的义理内涵,更使得这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礼法社会”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和合理 性。 礼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规范意义不仅使引礼入法成为可能,更使得这个过程顺理成章水到 渠成。道德与法律共同肩负维系社会秩序的使命,两者相互支持和补充。任何一种法制文明 都必须面对并解决两者关系问题,引礼入法则是传统中国的解决方案:以道德精神挈领和改 造法律,并直接将部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我国古代民事立法极不发达,民事法律关系的 调整,主要依靠礼,“礼达而分定”。蔡元培说:“我国古代有礼、法之别。法者,今之所 谓刑法也;而今之所谓民法,则颇具于礼。”国家法制层面,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成为精神 原则;社会生活层面,由于礼兼具了感召和约束双重功能,礼的权威性的提升,为民间社会 构建良风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提供了可能。 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故其律以严刑峻法著称。唐律因“一准乎 礼”,而“得古今之平”。这个“平”,一方面表现为德主刑辅,礼刑互济,使得法律的重 刑主义色彩全面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另一方面,与“骨肉可刑,亲戚可灭” 的法家立场不同,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唐律中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以及亲亲 相隐、存留养亲等制度体现出礼的精神,弘孝敦伦,原情循理,无疑具有积极的义理价值成 分。 西周礼治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主张罪疑从轻、从赦;提出了“中道”“中罚”等 概念。孔子主张“哀矜折狱”,孟子则以“仁政”为诉求,以为“杀一无罪,非仁也”,并 重申了“罪人不孥”的古训。这些具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伴随着汉朝以后经义决狱的 不断深入和推广,不同程度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 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 异。司马迁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韩非则首倡“三纲” 之说,以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乃“天下之常道”。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当然值 得肯定,但其中包含的法律平等意义十分有限,因为其“法”非良法,其“断”则完全落脚 在君主个人的独断。儒、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 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论者以引礼入法为传统法律等级化、伦理化之根 源,或许是对法家有着过多理想化误读,或许是脑海里还残存着“儒法斗争”成见。沿着儒 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 当途径。 (摘编自马作武《引礼入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颇有权威性,且具有感召和约束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民间社 会建立美好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 B.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认为“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过于崇信暴 力,“严而少恩”,完全无视道德教化功能。 C.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在我国古代民事立法落后的 情况下,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依据。 D.传统中国采取引礼入法的方案来解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即以道德精神来挈领 和改造法律,并将部分道德规范作为法律。 [解析]偷换概念。“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理解不当,原文 第一段说:“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 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文章开篇提出“引礼入法”的问题,认为这是完成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并达到“礼 法社会”模式形成的重要环节。 B.第二段阐明“引礼入法”是解决传统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关系问题的方案,并从国 家法制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阐明。 C.第三段援引唐律以“礼”得“平”,主张“宽严适度”,一些制度重人伦孝道亲情 的例子,认为它有积极的义理成分。 D.文章最后指出,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是实现 引礼入法这一治国问题的恰当途径。 [解析]“是实现引礼入法这一治国问题的恰当途径”分析不当,原文说:“沿着儒法合 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当途 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礼所具备的义理内涵使引礼入法能够有效实现,而引礼入法对中国古代法文化有着 重大的影响,促使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礼法合一”的特征。 B.从西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到孔孟思想,从汉代以后“经义决狱”到唐律的“一 准乎礼”,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礼法社会”是逐步形成的。 C.儒、法两家其实都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但采取的手段和策略不同,儒 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用的思想。 D.中国古代“礼法社会”的形成是“法律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 现,因此,评价引礼入法应把握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等的历史线索。 [解析]曲解原文内容。“儒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 用的思想”理解不当。根据原文第三段及最后一段内容,可知,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 孝道亲情;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主张“一断于法”;及至“德主刑 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 三、前沿题(18 分,每小题 3 分,用时 18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 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 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 理智能化水平,我们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 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 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 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 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 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 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 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 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 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 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 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这些数据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精准治 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 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 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 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 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 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 “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聚集。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 样。 C.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解析]A“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聚集”理解不当。原文说 “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 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在流动。B 强加因果。D 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新特征” 的原因,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期。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开头简要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 可能性。 C.第三段阐明了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化治理的 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解析]“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分析不当,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 化的迫切性。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 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 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 决错纵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解析]“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说法不当。原文说“重构社会生 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 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参与建构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 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 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 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 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 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 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 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 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 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现实世界的 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 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 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 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 进行联系。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 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 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 “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 “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纵横相 交的十字路口,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 “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 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 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 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 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 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 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 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 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如有“米”“黍” 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D.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 体现汉字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归类。 [解析]A“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与原文意思不一致。C 表意绝对, “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不当。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 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 思的总的类名。D 曲解原文,“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 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所说的一脉串连式的关系。 17.下列对文章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文章论述了从象形的汉字中看中国古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这一观点,分别从汉字 的衍生和分类,汉语的句式两方面展开论述。 B.根据文章第三段内部的句子逻辑可以判断:“部首”的外延要大于“初文”,“义 符”的外延也要大于“初文”,这二者都不属于“类”。 C.古代汉字中的“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一证据证明 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役”字原不从“彳”,后以“彳”为义符,人们觉得从役与奔波有关,这一证据 其实无法证明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 [解析]这一证据其实恰恰证明了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文字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的思维始 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意思时,无需严密的句法, 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 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 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解析]“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 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不需要“借助运算、推 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四、前瞻题(18 分,每小题 3 分,用时 18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网络文学正以巨大的体量和广泛的影响力走进公众视野,改变着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 貌。特别是这两年,我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用全新的眼光和全新的政策 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关注现实的创作题材明显增 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由网络文学产业链带动的泛娱乐市场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 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所谓大格 局,就是把网络文学的发展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 中去考量。时下的网络文学,拥有庞大的创作族群、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数以亿计的网 络读者,如此“时代现象级”的文学,事实上已经不只是一个“网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 “文学”的问题,而是关涉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到网络话语权和新 媒体阵地掌控,关涉到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涉到一个社会的主流 价值观建构、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是治国理政中基层治理、社区治理、 社群治理的一个执政基元,它与我们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 值导向直接相关。无论是网络作家、网站经营者,还是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研究者和网民读 者,都应该从这样的大格局中去为网络文学定位,去为自己定位和担责。 而所谓“小世界”,是指网络作家创作的艺术世界,即网络作品用艺术方式所表达的文 学内容及其所体现的艺术审美价值。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格局”的基础,一个时代的 文学“大格局”就是由一个个作品的“小世界”来支撑,并通过“小世界”来体现、来影响 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都要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文 学的“大格局”;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责任一样,都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 给人民。并且,在技术传媒的层面,网络文学更应该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多媒体表 达、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网络创作的“小世界”为网络文学“大空间”和网络时代 “大格局”输送更多刚健有为、有补于世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源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全新的眼光、 全新的政策。 B.网络文学的发展应当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 野中去考量。 C.网络文学与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 必须要有大格局。 D.网络作家用艺术方式表达文学内容,体现艺术审美价值,这是与“大格局”互相对 立的“小世界”。 [解析]“小世界”不与“大格局”互相对立,从原文来看,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 格局”的基础。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文章首先肯定了网络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然后再从把握“大格局”和“小世界” 两个维度来提出建议。 B.在提出建议时,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两个段落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 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C.文章在论证时,摆事实,讲道理,既有网络文学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例子,又有 作者准确严谨的分析。 D.文章以“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 度”为观点来展开论述。 [解析]文章没有举典型的例子。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原创作品质量提高,题材更关注现实,不断发展的网络文学正在改变着我国文学发 展的总体面貌。 B.网络文学体量庞大,影响广泛,关涉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治国理政应 对此高度关注。 C.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都是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 文学“大格局”。 D.网络作家应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网络文学应该发挥独特优势,输 送更多精品力作。 [解析]“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错,原文只说“网络文学同 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特点、表现”未提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 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高士文化,是中国士文化的重要标志,亦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先秦时 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居以求 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 主的精神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这两种隐逸观,对传统文人在人格构建、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或为文化大族,所谓的“魏 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 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 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高士文化的逐 渐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宋之前遵循儒家“教化天下” 的思想理念,追求修身,这种情怀在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描绘的是 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于 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高士 完美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宋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 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文人画大发展。这时的高士图,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 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文人画家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 以反映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中可窥一斑——一位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 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听风冥想。 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 如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为传达出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天子之饭的骨气,刻意将二者 刻画得面容清癯、身体瘦弱,但行为举止传达出他们不屈的精神。强调意境营造,亦是高士 图的特征。再看《采薇图》,画家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正是以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 不凋,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李唐意在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借古讽今”, 即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体现出画家满腔的爱国热 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士绘画所以绵延不衰,在于其饱含的高士精神。高士精神之于各时代的文人画家而言, 不再是简单的寻古趣、拟古意,而是寄托情怀、批判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天,传统高士图的 意义在于,鼓励艺术家始终保持高品格的追求,不为名利所囿,不忘绘画对于人文精神和社 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与表达。 (选自 2017 年 2 月 1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高士”是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品行高尚的隐士,他们开拓了山林文化、田园文 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B.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魏晋时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C.宋之后的“高士图”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更注重表现心灵自由和人文 思想,使文人画得以大发展。 D.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是强调神似,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次 是强调意境的营造。 [解析]A 高士并非全为隐士。B“形成于先秦时期”不准确,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隐 逸观对高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但并不意味着高士文化就在这一时期形成。C 由原文 “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可知,“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错。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文章从高士写起,引出高士文化,进而说明高士文化对高士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 要作用。 B.文章以宋朝为界限,论述了高士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点。 C.文章以《静听松风图》和《采薇图》为例,来证明高士图与一般绘画不同的艺术追 求。 D.文章对高士图进行历史审视,指出当代艺术家应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 考和表达。 [解析]《静听松风图》《高士图》意在证明“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 神”;《采薇图》意在证明“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 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和“强调意境营造”这两个高士图的特征。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五代卫贤的《高士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 体现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 B.魏晋时期的社会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魏晋风度虽是名士贵族所追求的精神风范, 但其形成却跟经济与文化地位不无关系。 C.先秦时期,儒家的隐逸观具有积极入世的色彩,而道家倡导自由、无为,追求生命 通达、不为世事所累的生命境界。 D.《采薇图》取材于历史故事,作者巧用衬托手法表现两位高士的品格,并借古讽今, 褒奖南宋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 [解析]主题是颂扬了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怀和完美人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