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19 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难点19 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

科普文章的基本语言特色为准确严密,多用长句,不讲求生动。‎ 把握了科普文章“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考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应以严谨的态度,随时圈点勾画出那些体现事物的范围、程度、性质、情状等的词句,以便斟酌选项是否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等。把握了科普文章“多用长句”的语言特色,考生就应该在斟酌选项、筛选信息时,或抓住句子主干宏观揣摩,或从句子修饰语上仔细推敲,以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正误。把握了科普文章“不讲求生动”的语言特色,考生便可以不在语言深层情感内涵上费心思,而在信息传达的角度、信息表述的真伪上推敲,以求快速、准确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阿 胶 阿胶,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名贵中药,也叫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是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阿胶的前身是用兽皮煎煮熬制成的胶。‎ 很久以前先民们发现长时间地烹煮兽皮,其汁液可浓缩为一种黏稠物,而且黏性很大,干燥后坚固难破。后来,人们发现,食胶可增强体力,治疗某些疾病,于是,胶就变成了一种药物。阿胶的药用最早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说明阿胶的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对其均有论述。‎ 科普文章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传播、推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它重在研究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制作阿胶要选用的毛驴必须是白蹄黑毛驴,而且毛驴还要吃了狮耳山上的草,喝了狼溪河的水,月光下在地上打10个滚儿才符合条件。除了毛驴,熬胶所用的水也应是河井之水。山东东阿所产阿胶最为著名,南北朝医学家陶弘景曾言:“出东阿,故曰阿胶。”阿胶因此而得名。阿胶在古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水经注》中提到“岁尝煮胶以贡天府”,当时清朝皇家专门放养数头黑驴于狮耳山上,冬至时,宰杀取皮,煮熬成汁后切胶成长方块状,晾干后进贡朝廷,整个过程都由四品钦差大臣监制,因此阿胶又有“九天贡胶”之称。‎ 经过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阿胶主要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肽类、钙等物质,这些物质占干重的80%,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铁、锌为最高。‎ 组成蛋白质的这些肽类和氨基酸都是造血物质,可以促进血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也有助于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能够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保健。经常使用,会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增加光泽和弹性,而且可增强机体代谢,改善体内钙平衡,有一定的祛斑效果,所以人们用阿胶护肤养颜,保持青春。另外,阿胶也有防治进行性营养障碍、抗休克等作用。对于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都有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阿胶富含铁元素,其含量是其他元素的10倍之多,要知道,铁本身就是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在氧气的运输等环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铁还参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酶的合成,帮助体内多种代谢活动顺利完成。‎ 阿胶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就是锌元素,中医认为,锌缺乏会导致脾气虚弱。通过服用阿胶,可以调整血液中的锌、铜等元素的比例。‎ 另外,氨基酸与微量元素还可以形成整合物,不仅能够稳定微量元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原文有删改)‎ 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案】(1)准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十分准确地介绍了阿胶的相关内容,比如用“2000‎ 规律,介绍科技上的新动向、新方法、新成果,科普文主要包括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两类。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科学小品文则多用文艺笔调将科学内容、对象等人格化,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法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知识、现象、原理等生动地表现出来。‎ 年以上”来说明阿胶作为药物在我国的悠久历史,用“80%”介绍阿胶中各种物质的比重等。(2)简明。文章整体介绍阿胶时,先介绍阿胶的名称,然后介绍其来源以及药用价值等,语言十分简洁。(3)通俗。在介绍阿胶的药用价值时,使用通俗的语言,比如介绍阿胶的补血作用时,用“面色红润”“增加光泽和弹性”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使读者易于接受。‎ 科普文章的关键词语有3种:1.表示范围的词语。如“大多数”“有些”“一般”等,它们限制了事物的性质或范围,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2.表示必然、或然的词语。“必然”表示一定会发生,“或然”表示或许会发生。3.表示已然、未然的词语。“已然”表示已经发生,“未然”表示尚未发生。‎ 科普文语言的3个特点: ‎1.‎ 准确。指科普文章在介绍时空、数字、范围、程度、频率时词语使用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2.简明。指科普文章使用的语言简单明了,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说明的对象。3.生动。指科普文章使用生动的动词、形象的形容词以及各类描写手法和各种说明方法等。‎ 一、(山东省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是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你如果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民用航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原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文第⑥段中画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你如果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 二、(河南省禹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细 菌 ‎【美】刘易斯·托马斯 ‎①我们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量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 ‎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由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界线。‎ ‎③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注】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一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④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大。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致命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待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待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⑤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 ‎⑥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做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⑦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人们认为细菌是造成人类疾病的最主要根源。‎ B.细菌对人类漠不关心,细菌致病往往是因为它与人类无法共生。‎ C.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而这些外毒素是对人类有害的,其有可能导致人们产生疾病。‎ D.大多数细菌通过一门心思吃喝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而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 E.人类身上有足够的自我防御机制,迎战细菌的火药猛烈,但因为细菌的危险性太大,人类还是免不了得病。‎ ‎2.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段的作用。‎ ‎3.科普文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特色。‎ ‎①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 ‎②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4.《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内容,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1.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装有气象雷达,基本能够避开恶劣天气;晴天若遇到暗流,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 ‎【解析】全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空中旅行是安全的。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了论述。“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是从发生机械故障时的角度说明的。“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是从遇到恶劣天气方面说明的。“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是从遇到“晴空颠簸”的情况说明的。‎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这样写将飞机与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作比较,突出飞机的安全性高。‎ ‎【解析】第②段运用了对比的说明方法。通过陆地上的轮船、汽车和高空中的飞机的安全性比较,突出自己的主题,那就是乘坐飞机的安全性很高。‎ ‎3.不能去掉,“绝大多数”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文第⑥段中画线的词语“绝大多数”不可以去掉,去掉之后语气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的确有不可控制的事故发生,这样说,表现了说明文表述的科学性。‎ ‎4.不能随意发放降落伞,理由有三:其一,跳伞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其二,跳伞对高度、温度、空气状况、着陆点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三,人多窗门少,很危险。 ‎ 二 ‎1.CE ‎【解析】C项,“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错误,原文是“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E项,“但因为细菌的危险性太大,人类还是免不了得病”错误,根据原文“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做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可知,人类得病的原因是对存在细菌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因为细菌的危险性太大。‎ ‎2.①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 ‎3.①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 ‎②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作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 ‎【解析】分析语言特色可以从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入手。第①句说“细菌”“精明”,很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的效果就是生动形象;第②句根据“像……”可以判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细菌”比作“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生动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4.①文章内容与人类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②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③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④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⑤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解答该题,可以从《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内容、观点、语言等方面考虑:从内容上看,细菌与人关系密切,该书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从观点上看,其观点非常新颖,发前人所未发;从语言上看,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趣味性,极易吸引读者。探究的答案不唯一,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和体验,要言之有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