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高三下学期 5 月模拟试卷(全国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依附自然、敬畏自然到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转变。这一态度的 转变除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现实基础外,与启蒙理性所宣扬的现代性价值体系密切 相关。启蒙运动所宣扬的启蒙理性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机械论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其根本目 的是使人们通过运用人类的理性和知识,从对神和自然的恐惧中摆脱出来,进而真正实现自 立。但启蒙理性不仅把知识理解为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技术,而且把自然理解为遵循机 械规律运动和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进而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控制和被控制、利 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 在现代性价值体系看来,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只具有满足人类需要和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 价值,人类只要凭借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实现经济无限增长,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和民主的 理想王国。但是,一方面,现代性价值体系所说的“人类利益”,本质上只不过是资本的利 益;另一方面,现代性价值体系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简单化了人类幸福所涵盖的丰富内 容,同时它所追求的经济无限增长是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限制为前提的。上述缺陷使得以现 代性价值体系为指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没有给人类带来所期待的自由和幸福,相反,它 不仅造成了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唯科学主义盛行,而且造成了人与人、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启蒙理性的“祛魅”走向了它的反面。如何正 确建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科学和价值的关联,保障科学技术运用的正确方向,成 为人们反复探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又是一个对自然“返魅”的过程。 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概念,揭示了地球有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这一观点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生态哲学的范式。这一范 式的基本特点是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所秉承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和机械论的自然观,反 对把自然仅仅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主张世界万物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 2 - 的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主张立足于“人—自然—社会”彼此联系的整体看待世界, 认为自然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也具有其内在价值。 但是,从对自然的“祛魅”到对自然的“返魅”,其目的虽然有要求人类放下自己的傲 慢、恢复对自然的敬畏的成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解决人与 自然紧张关系的历史性任务,最终落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 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可 见,只有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改造和利用自然,才能真正实现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摘编自王雨辰《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启蒙理性思想的影响,使人们改变了对大自然的依附态度。 B. 人类与大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使得人们把知识理解为改造大自然的科学技术。 C. 现代性价值体系下,人们开始走向“祛魅”,所以人们只能看到自然界的工具价值。 D. 在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后人把海克尔的“生态学”概念发展成了生态哲学范 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切人,然后对人类支配和控制自然的部分进行论述。 B. 文章论述了现代性价值体系的两个缺陷,引出这个价值体系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C. 文章将海克尔的“生态学”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对比,从而肯定了后者的理 念。 D.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层深入,在结尾处点明了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 B. 在现代性价值体系下,人们不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追求经济增长,使得出现生态危机。 C. 立足于“人——自然——社会”彼此联系的生态哲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 关系。 D. 尊重、顺应自然不仅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前提,也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共生的前提。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 3 -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 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 项,因果关系倒置,原文说“启蒙理性不仅把知识解为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技术而 且……进而把人类与自然关系归结为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应该是 有了人们对知识的错误理解,才有了“工具性关系”。 C 项,因果关系错误,“人们只能看到自然界的工具价值”是现代性价值体系下类的不好的做 法,文中并没有信息表明这是由“人们开始走向‘祛魅’”造成的。 D 项,断章取义,原文说的是“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所秉承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和机械论 的自然观,反对把自然仅仅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不是“反对现代性价值体 系”。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 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 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 料进行分析。 C 项,“进行对比”错误。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可知,文章是由对海克尔的“生态学”概念的论 述引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并没有将两者进行对比。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 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 项,“人们不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错误。从原文第一、二段来看,在现代性价值体系下, 人类是把自然当作工具使用的,人类与自然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非“不考虑人与自然 的关系”。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 - 4 - 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 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 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 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 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科技部《2018 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 材料二: 说起科普,不少人的印象是无聊、枯燥的,充满着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令人心生畏惧。 如今,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科普工作者将其作为传播、交流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动画、虚拟人物、短剧、幽默搞笑等短视频叙述形式,他们将生涩的科普知识变得生动 有趣,杜绝生硬,勾起人们求知欲,突出干货分享和实操性,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果。 短视频让更多科普工作者看到了科普的新方向。各种身份的创作者,如两院院士、动物 学博士、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火山地质研究专家、中学教师……他们聚集在短视频平台上, 制作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技能补充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视频,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立 体化的知识内容生态体系。而对受众而言,他们也可以积极与科普工作者互动对话,比如转 发、评论、发弹幕等,让知识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再创造过程,拥有了不断更新的活力。 这种趋势喜闻乐见,体现了互联网内容从之前的单一娱乐化向知识化升级,带动了互联 网内容行业的价值转向。我们期望看到更多的科普工作者通过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方式, 降低理解知识的门槛,而短视频平台也不妨用好算法推荐机制,实现从过去的“人找知识” 到“知识找人”,让人们可以各得所需。 - 5 - (摘编自刘琛《科普要向短视频要“生产力”》) 材料三: 热点科技事件近年来不断出现,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 “应急科普”,解疑释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事实证明,这种科普方式很有效,也很受欢迎。但也应看到,科普工作如果经常被热点 牵着鼻子走,多少有些被动。 就像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电油气、道路桥梁一样,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也应该将其 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应急科普”较多的情况,让科普成 为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公共产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基础工程设施,科普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能增 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推广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而提升全社会的 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反之,如果社会缺少了科普这个基础设施,任由伪科学甚至迷信滋生、蔓延,就好比缺 电缺水一样,不但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有可能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很大的 危害。 (摘编自蒋建科《科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材料四: 当前,我国科普产业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总体上小而散,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 有待加强。今年 6 月发布的《中国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主营科普的企业不到 400 家,发展较快且有一定规模的业态主要在科普展览教育业、科普出版业、科普影视业等几 个领域,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弱、人才缺,产值规模上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但从另 外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做大做强科普产业具有巨大的空间。 当前,随着公众科普需求的快速增长,科普产业很有发展前景。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有 关部门应从宏观层面做好规划引导,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创新创业的开展,对从 事科普产业的个人、机构、企业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其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经营 环境。针对科普企业小、散、弱的现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 业围绕特色龙头企业发展业务,实现产业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科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 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创造出更多满足公众科普需求的科普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双赢。 (摘编自冯华《科普产业大有可为》) - 6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短视频可以借助动画、虚拟人物、短剧、幽默搞笑等叙述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科普知识变 得生动有趣,从而收到较好的科普效果。 B. 专家学者在第一时间针对热点科技事件进行“应急科普”虽然效果不错,但也有其弊端, 因为这样会使得科普工作变得有些被动。 C. 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科普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如果缺少了它,就会 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很大危害。 D. 研究显示,我国主营科普的企业数量不多,业态分布不广,大多规模小、技术弱、人才缺。 这也说明我国科普产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 年至 2018 年四年间我国科普场馆数量不断增加。2018 年全国共有包括科技馆和科学 技术类博物馆在内的科普场馆 1461 个。 B. 2018 年,我国网络化科普传播手段发展较快。科普网站、科普微博、科普类微信公众号数 量均比上年增加,其中后者增加幅度最大。 C. 各种身份的创作者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了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视频,形成多层次、立体化 的知识内容生态体系,还可与受众互动对话。 D. 作为市场主体,科普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创造出更多合乎公众需求的科普产品, 才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6. 怎样推动我国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材料加以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B 6. ①创新科普方式,善于利用网络化传播手段,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② 将科普工作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③做好规划引导,健全完 善政策法规,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 项,“能有效推动”夸大了程度,“就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变推测为肯定,原文是 “有可能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 7 -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 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 项,“其中后者增加幅度最大”不正确。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科普微博,增幅为 36. 06%;科 普类微信公众号的增幅只有 28. 77%。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推动我国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相关内容, 关键句主要有:“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科普工作者将其作为传播、交流知识的 重要工具”“短视频让更多科普工作者看到了科普的新方向”“我们期望看到更多的科普工 作者通过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方式,降低理解知识的门槛”“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也应 该将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应急科普’较多的情况,让 科普成为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公共产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有关部门应从宏观层面做好规划引导,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创新创业的开展,对 从事科普产业的个人、机构、企业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其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经 营环境”。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攻(节选) 鲁 迅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 - 8 - 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 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 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 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 正在手掌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 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不一会,连那老士人也在嘴 里发出哼哼声,墨子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写了半个“公”字,拔步再往 远处跑。然而到处都在唱,无隙可乘,许多工夫,大约是那边已经唱完了,这才逐渐显得安 静。他找到一家木匠店,去探问公输般的住址。 “那位山东老,造钩拒的公输先生么?”店主是一个黄脸黑须的胖子,果然很知道。“并 不远。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写着字,请他看了有无听错之后,这才牢牢的记在心里,谢过主人,迈开 大步,径奔他所指点的处所。果然也不错的:第三家的大门上,钉着一块雕镂极工的楠木牌, 上刻六个大篆道:“鲁国公输般寓”。 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 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 “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①的太多了!” 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 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 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个你的同乡来告帮了……这人可是有些古怪……”门丁轻轻的说。 “他姓什么?” “那可还没有问……”门丁惶恐着。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门丁也吃了一惊, 赶紧跑在他前面,开了门。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 9 -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 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 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知道着,却不 争,不能说是忠;争了,而不得,不能说是强;义不杀少,然而杀多,不能说是知类。先生 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吧。”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②。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 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 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 夫换……” 【注】①告帮:在旧社会,向有关系的人乞求钱物帮助。②关于墨翟坐不住的事,在《文子·自 然》和《淮南子·修务训》中都有“墨子无暖席”的话,意思是说坐席还没有温暖,他又要 上路了。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全是以限知视角展开叙述,通过墨子观察外在世界,揣摩他人心理,这拉近了读者与 小说人物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 10 - B. 本文开头描写墨子与楚国民众穿着不同,言语不通,连老士人对他也没有兴趣,表现了墨 子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的形象特征。 C. 墨子去见公输般被门丁拒绝,吃了闭门羹,但是墨子眼神“一射”,门丁只得去禀报主人, 可见墨子比横眉怒目的门丁更为威严。 D. 公输般说“义不杀人”,实际上却为攻打宋国的楚王造云梯,帮助权势者屠杀无辜民众, 其中的矛盾被墨子犀利地指出。 8. 鲁迅说:“墨子之徒为侠。”请谈谈本文如何具体塑造“侠”的形象。 9. 本文节选自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与初中课文《公输》相比,本文作为“故 事新编”,“新”体现在哪里? 【答案】7. A 8. (1)外貌(肖像)描写。开篇墨子就呈现出“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 脚”的“老牌乞丐”形象,是一位不辞辛劳的大侠。(2)动作描写。墨子见到公输般准备面 见楚王时,拒绝了公输般吃饭再去的提议,坐不住,总想站起来,没功夫换衣服,这些可见 他具有牺牲自我、扶危救急的大侠精神。(3)语言描写。墨子劝说公输般放弃制造云梯,攻 打宋国,突破常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公输般驳得哑口无言,可见他侠肝义胆、智 慧超群。(4)对比手法。将墨子与势力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进行对比,突出墨子摩顶 放踵以利天下,踏实肯干一心为民的大侠形象。 9. (1)新在语言。使用现代语言,营造新颖幽默的语境,着眼于对现实的关照。比如,“老 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等。(2)新在人物。通过增加虚构的细节,塑造 有别于传统文本《公输》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更丰富的性格特征。比如墨子说“我其实也 并非爱穿破衣服的”。(3)新在情节。通过虚构情节,拓展叙事空间,使作品充满想象力、 创造性(或新颖性、或荒诞性)和批判性。比如,墨子寻找公输般住所的过程等。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 项,“全是限知视角”错误。比如对门丁心理活动的叙述角度就是全知视角。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审清题干要求,请谈谈 - 11 - 本文如何具体塑造“侠”的形象。其次明确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如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正侧面结合等。然后,找到文中最能体现“侠”的形象 句子进行分析。 原文中“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 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运用了肖像描写塑造了不辞辛劳 的大侠。根据原文“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 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 说道。” 这是动作描写。通过“坐不住”“总想站起来”等这几个动作描写可见他具有牺牲 自我、扶危救急的大侠精神。根据原文,“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 你去杀掉他……”公输般不高兴了。“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这一句话,主人可 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我是义不杀人的!” 这几句话是语言描写, 通过墨子劝说公输般放弃制造云梯,攻打宋国,塑造了他侠肝义胆、智慧超群的人物形象。 根据原文,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 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以及与公输般 的对话,是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塑造势力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人物形象,来突出墨 子一心为民的大侠形象。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对比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结合本文题目要求,与初中课文《公 输》相比,本文作为“故事新编”,“新”体现在哪里?联系《公输》这篇文章,对这篇文 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新”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可以从语言表达、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 造等方面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本题, 语言表达方面,《公输》是初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本篇文章和其相比,大量使用现代语言, 比如,“老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山东老”“告帮”等,增添了文章 的诙谐性。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方面,本篇文章增加了虚构的细节,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丰富饱满。比如 公输般被墨子说服之后,墨子要求公输般带自己去见楚王,公输般认为时候不早了,让墨子 吃过饭再去,而墨子不肯,“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知道拗不 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还有,公输般带墨子去之前,拿衣服让墨子换,墨子说“我 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 在情节设计方面比较新颖,也是通过虚构情节,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比如,墨子寻 - 12 - 找公输般住所的过程,墨子找到公输般住所,敲门,遇到门房阻拦的情节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 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 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 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 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 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 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 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 “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 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 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 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 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 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 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 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 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 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 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 13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 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 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 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 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说,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 B. 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 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 微行,专指古代君主或帝王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 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 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 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 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 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 范雎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 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秦国人仍称他叫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雎 早已死了。 (2)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 - 14 - 向范雎认罪。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 AB 项,“从”是随从的意思,为动词,主语为“范雎”;“留”是逗留的意思,主语是“须 贾和范雎”,所以,这俩字分别从属于两个句子,中间需要断开,排除 AB 两项; D 项,“齐襄王”是下一个句子中“闻”的主语, 应划到下一个句子中,排除 D 项。 画线句译为:须贾为魏昭王出使到齐国办事,范雎随往。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 什么结果。当时齐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 类的礼物,但范雎一再推辞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恼火,认为范雎必是把魏国 的秘密出卖给齐国了。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错,“游 说”是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错误,原文中齐襄王看中了他的口才才拿东西赏赐他的, “雎辞谢不敢受”,他不敢接受,可见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事情,而“被猜疑”。 故选 B。 【13 题详解】 - 15 -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相,名词作动词,做相国;号,动词,称呼;以为,认为。 第二句得分点:见,表被动;肉坦,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膝,名词作状语,用膝盖;因,通 过;谢,道歉。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他曾周游诸侯列国企图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想为魏国建立功 业,可是家境贫寒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无法得见魏王,就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 有一次,须贾为魏昭王出使到齐国办事,范雎随往。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 结果。当时齐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 礼物,但范雎一再推辞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恼火,认为范雎必是把魏国的秘 密出卖给齐国了。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范雎,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魏国宰相。魏国的宰 相是魏国公子之一,叫魏齐。魏齐听了后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打 得范雎肋折齿断。当时范雎假装死去,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宴饮的 宾客喝醉了,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再乱说。卷在席 里的范雎还活着就对看守说:“您如果放走我,我日后必定重重地谢您。”看守有意放走范 雎就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魏齐喝得酩酊大醉,就顺口答应说:“可以吧。” 范雎因而得以逃脱。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带着范雎一起逃跑了,他们隐藏起 来,范雎更改了姓名叫张禄。在这个时候,秦昭王派出使臣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假装当差 役,侍候王稽。王稽问他:“魏国有贤能的人士可愿跟我一起到西边去吗?”郑安平回答说: - 16 - “我的乡里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您,谈谈天下大事。不过,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来。” 王稽说:“夜里你跟他一起来好了。”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两个人的话还 没谈完,王稽就发现范雎是个贤才,便对他说:“先生请在三亭冈的南边等着我。”范雎与 王稽暗中约好见面时间就离去了。王稽辞别魏国上路后,经过三亭冈南边时,载上范雎便很 快进入了秦国国境。范雎做了秦国相国之后,秦国人仍称他叫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 认为范雎早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范 雎得知须贾到了秦国,便隐蔽了相国的身分改装出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偷空步行到客馆, 见到了须贾。须贾一见范雎不禁惊愕道:“范叔原来没有灾祸啊!”范雎说:“是啊。”须 贾笑着说:“范叔是来秦国游说的吧?”范雎答道:“不是的。我前时得罪了魏国宰相,所 以流落逃跑到这里,怎么能还敢游说呢!”须贾问道:“如今你干些什么事?”范雎答道: “我给人家当差役。”须贾听了有些怜悯他,便留下范雎一起坐下吃饭,又不无同情地说: “范叔怎么竟贫寒到这个样子!”于是就取出了自己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范雎回去弄来四 匹马拉的大车,并亲自给须贾驾车,直进了秦国相府。相府里的人看到范雎驾着车子来了, 有些认识他的人都回避离开了。须贾见到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到了相国办公地方的门口, 范雎对须贾说:“等等我,我替您先进去向相国张君通报一声。”须贾就在门口等着,拽着 马缰绳等了很长时间不见人来,便问门卒说:“范叔进去很长时间了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门卒说:“这里没有范叔。”须贾说:“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进去的那个人。”门卒说: “他就是我们相国张君啊。”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 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雎认罪。范雎进宫把事情的原委报告了昭王,责令须贾回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 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 曾在这里驻守。 - 17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 衰颓的情况。 B. “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 的怀念之情。 C. “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表明铁马 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 D. “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 志的抒发。 15.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B 15. 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 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分析综合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 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 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线索、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 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 合解读。 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已老,“卷地西 风”写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借景抒情,“烽火”“秋雁”的意象 均使人愁。颈联直抒胸臆,感叹“山河兴废”“身世安危”。尾联忆“横槊赋诗”,梦“古 梁州”,愁情益发深沉。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的少, - 18 - 含蓄隐晦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 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第一,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古典诗歌乃至各 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除 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 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第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直接抒情的 句子最容易看出主题。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 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 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 更为准确深入。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 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人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书发 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星辰的触手可及、行人的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黄发垂髫 (2). 并怡然自乐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 多病独登台 (5). 扪参历井仰胁息 (6). 以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进行准确默写, 同时还要注意别写错字。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髫、怡、 作、扪、胁、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兴盛以及中华民族 的基础条件。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开拓学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我国 - 19 - 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文化的弘扬。将文化自信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让 学生深刻 中国文化的内涵,让其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 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另外,不但文化自信可以让学生坚守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确的 文化方向,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自信还可以增 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这种 民族热爱之情正是学生爱国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所在。古往今来,爱 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文化自信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 的作用,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让学生因祖国文 化自豪,还可以促使学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繁荣昌盛 领会 精髓 举足轻重 B. 蒸蒸日上 意会 精粹 举足轻重 C. 繁荣昌盛 意会 精髓 不可估量 D. 蒸蒸日上 领会 精粹 不可估量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但文化自信可以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坚守正确的文化方向,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 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 B. 不但文化自信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坚 守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确的文化方向。 C. 文化自信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能够让学 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坚守正确的文化方向。 D. 文化自信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坚守正确的文化方向,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 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激发出来的是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B. 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出来 C. 学生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激发出来 D. 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 20 -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 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 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繁荣昌盛:指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 十分兴旺。前者侧重于国家发达,后者侧重于事业发展,语境说的是中华民族,故选用“繁 荣昌盛”; 第二处,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意会:不经直接说明而了解(意思)。语境是说让学生 领略体会中国文化的内涵,故选用“领会”; 第三处,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精粹:精练纯粹;(事物)精美纯粹的部分。 前者侧重于精华部分,后者侧重于精美部分,语境说的是民族热爱之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 华部分,故选用“精髓”; 第四处,不可估量:指数量大或程度深。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 全局。此处语境强调的是文化自信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故选用“举足轻重”。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 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 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文中画线语句有四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画线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词“不 但”应该放在主语“文化自信”的后面,二是不合逻辑,应把“让学生……文化方向”和“提 升……文化素质”互换位置,三是结构混乱,“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应该放在“坚守”前。 四是搭配不当。“提升”与“认知”不搭配,可以在“认知”后加上“能力”。 A 项,语序不当。画线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词“不但”应该放在主语“文化自 信”的后面。不合逻辑,应把“让学生……文化方向”和“提升……文化素质”互换位置。 B 项,语序不当。画线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词“不但”应该放在主语“文化自 信”的后面。搭配不当。“提升”与“认知”不搭配,可以在“认知”后加上“能力”。 D 项,不合逻辑,应把“让学生……文化方向”和“提升……文化素质”互换位置。搭配不当。 - 21 - “提升”与“认知”不搭配,可以在“认知”后加上“能力”。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 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 根据主语一致原则,可以推断出括号内所填语句的主语应与前面的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即 “文化自信”,由此可以排除 BC 两项。根据句式一致原则,括号里所填的语句应和前后句的 句式一致,根据括号前句子“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的句式,可以排除 A 项。 故选 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 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①_________,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 ②________。因为,真正自由的劳动是构成人的自由本质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 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 无私的奉献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③_______。 【答案】 (1).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 (2). 劳动最终能实现人的自由本质 (3). 而且 造就人类的美德 【解析】 - 22 -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 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填入的内容和“人世间的美好梦想”构成排比,内容上契合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填入“生命里的一切辉煌”;第二个空根据“人不仅凭借 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因为,真正 自由的劳动是构成人的自由本质的第一需要”,填入“劳动最终能实现人的自由本质”;第 三个空根据“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接的应该是递进关系“而且”,即“而 且造就人类的美德”。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 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 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 作答。 21.下面是商海春所作题为“拖后腿”的漫画,请写出漫画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 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⑴构图要素:在标明“增强青少年体质”箭头的跑道上,一个学生奋力奔跑,四只 手拖住他的后腿。⑵寓意:学业负担过重、沉溺电子产品、审美观念偏差、学校担心学生安 全等,使“增强青少年体质”目标落空(或难以实施等均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 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 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 - 23 -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跑道上奋力奔跑,但却有四只手拖住了这 个学生的后腿。这“四只手”分别是学业负担过重、沉溺电子产品、审美观念偏差、学校担 心学生安全;由此可知漫画意在表明学业负担过重、沉溺电子产品、审美观念偏差、学校担 心学生安全等问题已经阻碍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目标的实现。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迈不过的坎。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时,白 衣天使们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交警不辞辛苦,奋战 前线;社区物业人员守土有责,毫无怨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守护群众安全;爱心人士捐 款捐物,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络教学,生产服务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守望相助…… 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 也有人刷流量、蹭疫情,盲目传谣,哄抢物资,甚至谩骂工作人员、袭击干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对象,以“抗疫路上,为你而歌”为标题,给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硬 核”担当的国人写一封慰问信。 (2)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3)生命因独特弥足珍贵。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 严重的国家写一封建议书,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 (4)“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赠的物资与标语典雅而温暖。 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定有不少温情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讲 述抗疫故事,要求以记叙文为主。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抗疫路上,为你而歌 尊敬的医务工作者: 你们好! 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你们牢牢地把自己“钉”在“战 场”上,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 - 24 -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也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嘹亮的军号,你 们已然集结起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疫情是魔鬼, 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你们向“疫”而行。感人的一幕幕,在抗“疫”战场上接连上演。 没有轰轰烈烈,你们只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等疫情过后,我们就结婚!”“我 是一名医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都要坚守岗位。”……你们舍小家, 为大家;你们泪别亲人,守护病人,你们没有多么感天动地,毅然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的第一线,成为坚定的最美逆行者,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没有什么超能力,你们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这些向“疫”而行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丈 夫、是妻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面对肆虐的疫情,你们毅然决然地在团聚时选择告别和逆 行,在畏惧时选择坚守与担当。把医院的角落当软床,把医院的过道当食堂……你们跟病毒 进行着殊死搏斗,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长时间穿戴着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手 套等多层防护,加上负压病房空调的温度,你们几乎在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身体透支。 目的只有一个,抢救那一个个的鲜活生命。防护面具在脸上留下的红红痕迹,脱下防护服后 湿漉漉的身体,都在诉说着他们的不畏艰辛。这一幕幕看哭了无数网友:“穿上防护服的您, 所向披靡!摘下口罩的您,却令人泪目!” 与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你们 以护佑生命的大爱、舍己为人的奉献,为疫情笼罩的寒冬带来了丝丝温暖;用勇敢的牺牲精 神,临摹出壮丽又动人的画卷!我们不知道你们都是谁,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你妈妈是为了谁。 疫情面前,是你们让我们心安。 疫情终会散去,这个冬天,是你们为我们托起了冬日的暖阳。 我深信有了你们的努力,这场战役我们必胜!再次谢谢你们!请你们多多保重,早日凯 旋! 此致 敬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 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 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解读材料: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 - 25 - 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 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材料共分二段。第一段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们的奉献与担当,关键句是“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 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第二段是在面对灾难时的少数人的不和谐,有自私、有盲目、 有不理性、也有不懂科学等。由此,考生可以从主流导向中寻找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情怀, 也可以从少数人身上找到人性的弱点,从而反思和进步。 解读任务: (1)慰问信。标题是“抗疫路上,为你而歌”,重点表达对具有“硬核”担当精神国人的礼 赞,致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因为是慰问信,还要表达 感谢、慰问之意;“你”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类人,也可以是整体国人;注意书信体格式。 (2)发言稿。主题是“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重点分析“科学防疫”“道德素养”与 “战胜灾难”的关系;注意发言稿的场合是开学主题班会,面对的对象是复学的学生,写作 时应呼吁开展学习过程中科学安全防疫的重要性,语言要有感召力;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3)建议书。写作的对象是“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根据写作目的,可以具体到某一 个国家,可选的有美国、意大利、英国、伊朗等,也可以把所有“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 作为写作对象;重点表达珍爱生命、反思疫情、科学防疫、战胜疫情等主题;注意建议书的 落款。 (4)记叙文。讲述抗疫故事,以“温情”为主题,考生可以选择写抗疫一线的大勇大爱,也 可以书写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有生活、有细节。 参考立意: 1、热情讴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以爱和坚守的名义致敬祖国; 3、青年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勇敢担当; 4、疫情面前没有种族和国界,唯有携手共渡难关; 5、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各色人生; 6、科学、理性面对疫情。 参考素材: 1、“2003 年,我还太小,17 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 90 后选择“逆行”, 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 肿瘤科 95 后的年轻护士李慧,在疫情严重的时间节点上,主动请缨,要求到任务重、风险高 - 26 - 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90 后女孩、武汉大学 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现在首要 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今年 24 岁的佘沙是 2008 年汶川地震幸存 者,也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时, 她主动请战,“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 2、连日来,从武汉到各地市的一些医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资告急。这个时候疫情一线 的医务人员急需的不是资金,而是符合标准的医疗物资。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选择用自己 笃定而行之有效的方式参与战“疫”,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位在浙江的四川小伙,和 朋友出钱筹集 25 万只口罩,在阿里公益、菜鸟物流绿色通道下加急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 机构。小伙说:“经历过汶川地震,那年还小,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碰到疫情,只想做点力 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医护人员。”除夕夜里,南京大学几名学生发起了 NJU(南京大学)自组援 助湖北团,在不到 24 小时之内,完成了两批物资捐助,其中就包括医护人员急需的护目镜等 医疗物资。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这是不少年轻人理性思考下做出的选择。 3、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年。过年总意味着成长,而这一次,我们收获的是关怀、责任、 担当、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义无反顾。疫情阻隔了交通,却不能阻隔一颗颗 怀着大爱心向光明的心。隆冬总会结束,明媚春光在前! 4、很多人常常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很多人常常感慨岁月静好,可是我们知道“哪有什么岁 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还记得,2008 年汶川地震时,救援士兵背影的坚 毅;还记得,2015 年天津爆炸事故时,消防战士背影的决然;还记得,2019 年四川大凉山火 灾时,消防战士背影的无畏……当灾难带着恐惧、无助向毫无防备的我们袭来时,无数的逆 行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如今,面对 武汉的可怕疫情,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灾难很快会过去,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有无 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正在逆行武汉、奋战武汉,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奋斗着! 5、当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汹涌来袭,是他们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抗击 疫情的钢铁长城,阻挡病毒前进的脚步。他们是白衣战士,从九零后的姑娘到八十四岁的钟 南山院士,他们响应号召,奋勇直前,九死不悔,用生命护佑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他们是火 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者,他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者……各行 各业的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英勇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 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勇士们致敬!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 疫情防控阻击战。 - 27 - 6、危难时刻,我们并不孤独,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关心,他 们的肤色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在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 彼此的心是相连的,彼此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帮助了我们,就像我们帮助过 他们那样,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是感人肺腑的,在爱的主题下,呵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家 园,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结构示例:《抗疫路上,为你而歌》,议论性抒情散文。开篇“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 表达敬意,热情讴歌。首先绘出医务工作者向“疫”而行、与病魔较量、守护生命的崇高精神 面貌;然后抒写医务工作者拥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 命和健康;再写面对肆虐的疫情,医务工作者们以豁出去的勇敢,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 的“生命防线”;最后写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医务工作者们与死神赛跑,与 疫情抗争。结尾照应开头,同时表达慰问之意。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 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 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 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