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 一、选择题 ‎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 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 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 “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汉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A错误;据材料中“军功爵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宝座”可知,这冲击了宗法制度,故D正确;礼乐制度崩溃指的是僭越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平民的地位,故B错误。‎ ‎2.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3.‎ - 23 -‎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 ‎4.“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B.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C. 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 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周---唐:严格限制阶段。坊市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和古代的“禁夜”政策是有联系的;宋元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宋代解除“禁夜”政策使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所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A正确;“禁夜”是对市场的限制,“禁夜”的解除直接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间接地推动农业的发展,故B不符题意;“禁夜”的解除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但不能说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因为中国古代政府基本财政收入来自农业,C错误;“禁夜”的解除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D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周---唐:严格限制阶段。坊市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宋元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 - 23 -‎ ‎5.某地出土一件白瓷盛酒器,器身铭有儒家的哲理箴言“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根据史实判断,这件瓷器的制作年代可能是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可知,材料认为各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不用向人问求或从书中获得,只要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就可以了,这反映了心学的“心外无物”主张,据所学可知,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守仁,故D正确;据上分析,A、B、C错误。‎ ‎【点睛】心学: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守仁。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核心主张是心即理也;明朝的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 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 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可知,利玛窦认为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明代皇帝大权独揽,内阁没有法定决策权和行政权,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考查,乃至亲自试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 23 -‎ A. 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B. 受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C. 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 D. 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局限 ‎【答案】A ‎【解析】‎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但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故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的。中体西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思想,与“明朝”不符,故B错误。《农政全书》有介绍西方的内容,但不是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故C错误。D说法太过绝对,故D错误。‎ ‎8.姑苏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现象变化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B.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C.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D.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明代苏州城外荒凉的黄家巷到清代成为繁荣的城镇,联系所学可知,是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的繁荣,故A正确。历朝基本上推行鼓励垦荒,但很难使一个地方变成人物殷富之地,只有商品经济发展才能出现,故排除B。小农经济下,对人口的增长有影响,但较短时间难以导致一个当时与政治影响无关的地区成为繁荣的城镇,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出现,故C错误。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根据所学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繁荣,出现了许多繁荣的新城镇,苏州就是依工商业繁荣闻名的城市,联系材料内容,可判断与工商业发展有关。‎ ‎9.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认识到解放民众思想的重要性 B. 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 23 -‎ C. 冲击到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 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C ‎【解析】‎ 太平天国起义的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仍然属于宗教迷信思想,谈不上“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排除A、B;太平天国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封建等级、特权思想还是很严重,排除D;“毁孔庙,砸孔子牌位……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反映了对封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的冲击,故选C。‎ ‎【名师点睛】‎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起义的指导思想是宗教拜上帝教,因此太平军“毁孔庙,砸孔子牌位”等行为不能称之为“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 ‎10.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 外商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洋务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信息可知,该公司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与外资企业日本竞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D正确;据上分析,A错误;据材料“公司是私家经营……”并结合所学可知,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B错误;洋务企业属于官僚经营的国家资本,C错误。‎ - 23 -‎ ‎【点睛】所谓官僚资本主义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经济掠夺方式。除剥削产业工人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官僚资本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 ‎11.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 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 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 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可知,材料说明清末国人开始大量的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C正确;清末新政发生于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据材料“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可知,当时洋货的普及现象,但没有反映消费能力的提高,B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洋货流行对小农经济的影响,D错误。‎ ‎12.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 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 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答案】D ‎【解析】‎ - 23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戊戌变法背景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的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对题干材料内容的曲解和误读,这里的“士气”应该是指广大知识分子的热情。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相关背景 ‎13.《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 支持中国革命 B. 反对中国革命 C. 舆论导向谨慎 D. 认清了起义前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叛乱”是贬义词,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革命”是对推翻统治的一种赞扬和肯定,是站在起义者的立场是说的。“起义”相对来说是中性词,不能反映媒体的态度。从对这两个词语的推敲可以看出《泰晤士报》对舆论导向谨慎,选C项。A、B项说法都具有片面性,D项错误,材料中明确的交代不能看清起义的前景,所以才用的起义二字。因此ABD三项背离了材料意思。‎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它是以武昌起义作为开端的,最终引发了全国的独立运动,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建立的新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发展下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背景也需要掌握。‎ ‎14.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B. 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C.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D. 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答案】A - 23 -‎ ‎【解析】‎ ‎【详解】材料“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反映了民国初年婚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这是辛亥革命推动的,A符合题意;近代中国,传统与现代并存,包办婚姻依然存在,B不符合题意;一部分国人接受西方礼仪而非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依然以传统婚俗为主,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A. 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 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中国民众 C. 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 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 可以看出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为建立劳农专政是必要的,C正确;据所学可知,1920年12月,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建党的筹备阶段,对革命的前途、社会性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A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对社会进步有最早的启蒙作用,而材料中没有涉及思想启蒙,B错误;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是罗素的主张,D错误。‎ ‎16.《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B - 23 -‎ ‎【解析】‎ ‎【详解】由材料“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结合所学,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中国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外敌,B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是从1894年到1895年,而《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故A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但没有实现全民族抵御外敌,故C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是民族危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1953年中国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对于农产品和物资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管理和销售,显然是保证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故B正确;建国初期是工农业产品极端困乏,故A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以后,故C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已经完成,故D错误。‎ ‎18.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B. 中央政府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 23 -‎ 材料说明农村自发的经济改革出现了中央没有预料的结果,说明当时民众积极参与改革是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主要动力之一,故A正确;中央进行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决策实行,故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民众在改革中作用,并不是意义,故C错误;D中引领说法错误,中央政策是引领。‎ ‎19.中国内地20世纪80年代初期涌来的外资,以香港资金占最大比重,达百分之八十。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国际上没有良好的外交环境 B. 新时期经济政策对港商吸引力大 C. 中国内地经济薄弱不能吸引外资 D. 香港的经济发达处于领先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港商有巨大的吸引力,是港商对内地投资的主要原因,B正确;20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强烈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故 “当时国际上没有良好的外交环境”说法不准确,A错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吸引外资能力低,但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逐渐改善的国内投资环境,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C错误;香港的经济发达处于领先地位,这是香港对内地投资的原因,而不是内地吸引香港投资的原因,D错误。‎ ‎20.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 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 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罗马法》虽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原物主如无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其他人均不能先占,体现了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原则 - 23 -‎ ‎21.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通过财主因酒后亵渎耶稣获刑,却因贿赂获释,说明了教会的禁欲与腐败,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学问”、“理性与科学”,AB两项不符合题意;与“灵魂获救”骗局相关的是宗教改革,D项错误。‎ ‎22.《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C.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排除;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半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促进世界贸易的范围扩大,东西方贸易进一步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也没有反映社会分化,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时间和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 23 -‎ ‎23.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倡导人类应拥有生存、自由和财产的天赋权利,但他本人却投资从事贩奴贸易的皇家非洲公司,赞同在美洲各殖民地发展奴隶贸易,认为这是符合理性的。这可以用于说明 A. 资产阶级自由权的局限性 B. 理性主义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C. 英国已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D. 种族主义植根于启蒙思想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洛克倡导……但他本人……赞同……”可知,洛克的行为与其思想主张不一致,这说明了资产阶级自由权是有限的,所以答案选A,排除D;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理性主义,排除B;材料并没涉及到英国的世界霸主问题,排除C。‎ ‎24.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法制化 B. 民主性 C. 普选制 D. 反封建 ‎【答案】A ‎【解析】‎ ‎【详解】欧美等国通过革命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都开始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各国均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将民主政治的成果确立下来。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突出特点是法制化,故选A;材料没有反封建、人民民主和普选的内容,排除BCD。‎ ‎25.“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材料反映出早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A. 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B. 使英国社会各阶层实现了平等 C. 标志封建主义最终结束 D. 促进了工业城市兴起和发展 ‎【答案】A ‎【解析】‎ - 23 -‎ ‎【详解】据材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可知,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A正确;据材料只是反映了乘坐火车时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但不能说明在其他方面社会各阶层实现了平等,B错误;C、D与材料无关;‎ ‎26.据记载,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不再像18、19世纪那样以培养法官、律师和医生等为主,而转向具有功利与实用价值的工科,并且工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实验需要大量工科知识人才 B. 为了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C. 社会上人文知识的人才储备过剩 D. 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大学教育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批新兴工业的产生,而这些新兴工业无论是管理要求还是技术要求,都需要大量工科知识的人才,从而推动了大学教育方向的转变,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A.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 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 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公社是由“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均由“选举”产生等字眼均是在强调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是民主的、是人民自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 - 23 -‎ ‎28.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 胡佛对危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应对 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 ‎【详解】解读材料可以得出,作者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推动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明显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B错误;结合所学,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错误。‎ ‎【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 ‎29.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答案】D ‎【解析】‎ - 23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1937年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新经济政策1928年已经取消,不是1934年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所复苏,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故D项正确。‎ 点睛: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它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完全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相继建立。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表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排除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的说法错误,排除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考点: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31.有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用一个小标题来反映。其中适合用于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斗智斗勇、播种友谊 B. 美帝苏修、“一大片”、再次较量 C.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D. 多边外交、“不结盟”、共同发展 - 23 -‎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是为“扬眉吐气”;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为“跨洋握手”;同年中日建交,是为“冰释雪融”;故C正确;据所学可知“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意为同情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错误;“美帝苏修”是六十年代我国对美国与苏联的称呼; “再次较量”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再次暴露在美国枪口之下,进行多次较量,与材料不符,B错误;多边外交、“不结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不符,D错误。‎ ‎3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 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 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可知,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排除B;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标志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道路,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紧扣关键信息和欧洲联合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 23 -‎ ‎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16世纪以来,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器,故工致而价廉,且亦成功;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上海、宝山、南汇、奉贤、川沙、崇明八县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也是“海滨沙地皆棉田也,每岁所收,为出口一大宗。”‎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述江南经济出现的新特点。导致这些特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世界联系加强;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 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发展;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导致生态破坏。‎ ‎(2)局面:传统手工业陷入困境(或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棉花出口增多(或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因素: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解析】‎ - 23 -‎ ‎【详解】(1)原因:据材料“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可知,美洲经济作物的耐旱耐耐极,适应了各种土壤耕种;据材料“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可知,人地矛盾的出现需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影响:据材料“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可知,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人地矛盾;据材料“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可知推动了农业发展;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增加;据材料“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可知,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局面:据材料“(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可知,由于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陷入困境;据材料“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为出口一大宗。”可知,棉花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中国的门户被打开;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角度分析。‎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表为古代儒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表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董仲舒 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韩愈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朱熹 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王阳明 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促进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黄宗羲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 23 -‎ 结合上表信息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儒家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变化,适应了社会变迁.‎ 论证:‎ ‎1.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 ‎3.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4. 宋朝时期儒家思想被取代.原因: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土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解析】‎ ‎【分析】‎ - 23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根据材料“古代儒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表”“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相关信息,围绕主题可概括观点为儒家思想适应了社会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根据该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新教路德宗和天主教会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宗教改革的影响。‎ ‎【答案】(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马丁路德的努力和个人因素。‎ ‎(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天主教主张“因行称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促进了新教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许多国家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 ‎【解析】‎ - 23 -‎ ‎【详解】(1)据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等信息可知,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的壮大;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马丁路德的努力和个人因素。‎ ‎(2)据所学可知,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天主教主张“因行称义”。‎ 影响:据材料“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可知,路德的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可知,促使许多国家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 ‎36.材料一 (隋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 (隋炀帝)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我认为: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贞观时代远不及大业年间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摘编自胡戟教授《隋炀帝新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灭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位作者对隋炀帝的不同态度;并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1)修建京杭大运河和长城;发动对外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征收沉重的赋税;兴建东都洛阳。‎ ‎(2)杜佑否定、批评、贬低隋炀帝,认为隋炀帝是暴君,导致隋朝灭亡;胡戟教授赞扬、肯定、推崇隋炀帝,认为隋炀帝对国家发展有功绩。‎ 原则:辩证分析的原则,全面评价;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评价。‎ ‎【解析】‎ - 23 -‎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可知隋炀帝即位后兴建东都洛阳,开运河,修长城,人民承受沉重的徭役负担;“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可知隋炀帝在位多征伐,好奢侈,滥用民力且横征暴敛,终于导致隋朝灭亡。‎ ‎(2)不同:根据材料一“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知杜佑对炀帝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根据材料二“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可知胡戟教授对隋炀帝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辩证分析的原则,全面评价;将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评价。‎ ‎ ‎ - 23 -‎ ‎ ‎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