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测试12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专题测试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时间:90 分钟。分值:70 分。学生用书 P403 一、(2018·山东省师大附中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背后的子弹 包利民 冲出战壕的时候,班长赵锐只觉得兴奋,他大步向前,狂风,还有子弹的呼啸。他都没 有一点儿的恐惧,这样的场景他经历得太多了,竟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忽然,一丝莫名的 凉意夹杂着不安涌上心头,只觉背后异样,猛回头,却见战士钱万里正跟在身后十来米处, 黑洞洞的枪口晃动着,不时划过他的后心,他不禁颤了一下。 赵锐瞬间想起,许多次战斗都是这样,冲锋的时候,钱万里就跟在他后面不远处。他的 心更是紧提了起来,作为班长,他没少收拾这个沉默的战士,总是找茬让他吃些苦头。有时 是钱万里真的犯了错,有时是无事找事,不为别的,他就是讨厌钱万里的冷淡与冷漠,这个 兵蛋子,不会讨好班长,也不会笑,让人心里不舒服。赵锐回想起刚才钱万里看着他的目光, 比那枪口更让人心生寒意。事实上这种眼神赵锐在钱万里的眼中已看过多次,说不出的阴寒。 这小子总跟着自己,不会瞅冷子照自己放上一黑枪吧! 钱万里的心里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每次冲锋,他都紧紧尾随赵锐,他甚至无视迎面而来 的弹雨,眼中只有那个让他痛恨的背影。他是有着痛恨的理由的,他才十八岁,偷偷跑出来 参军,就是为了躲避养父母的虐待。从小到大,他是在阴暗的际遇中成长起来的,心里已经 没有了温暖,虽然不至于去恨每一个人,可他也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只是本分地当一个兵, 作战也勇敢不退缩,可这却引来了班长的不满。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那份饭,却被 班长痛斥,不但饿着肚子,还被关了一夜的禁闭。他没想到逃出那样的家庭,却又迎来这么 一个班长。他的恨便疯长起来,每一次他的手都攥得发白,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复。 已经越来越接近敌人的阵地,不少战士都倒在了冲锋的途中。那子弹也越发密集起来, 可却影响不了这两个人的推进速度。随着脚步的迈动,钱万里的步枪枪口也在不停地抖动, 而枪口的前方,就是赵锐。赵锐也因此一阵阵地脊梁发冷,奔跑的身姿也有些僵硬。前方, 敌人已经冲出阵地,战斗的短兵相接异常激烈。混战之际,钱万里觉得机会来了。他不停地 开枪打倒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敌人,同时寻找时机向那个背影开上一枪,而这一枪,一定要毙 命,还要做成是敌人射击的假象。赵锐听着身后的枪响,见敌人一个个倒下,暗自吁了一口 气,同时笑自己的多疑。于是恢复了状态,围拢过来的敌人在他的枪口下一个个倒地。 冲到敌人阵地前,兵员已经大幅减少,敌人也呈包围之势靠拢过来,几乎四面都有敌人。 见这情形,钱万里一阵激动,这就是最好的时机!他机警地四顾,敌人又倒下许多,前面的 班长也撂倒了不少,在全排,他们两个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最突出的,钱万里想也许正是因为 这个,赵锐才会收拾他。见周围的敌人有些退缩,暂时对自己构不成威胁,钱万里的枪口暗 暗对准了前面背影的心脏位置,他相信自己的枪法,手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全身也出了汗, 风更猛,他忽然打了个冷战,感觉到冷。那一瞬间,他记起一个同样寒冷的时刻。那时他躺 在战壕里,午夜,冬季,睡梦中被冻得醒过来,而更大的困意再度让他迷糊,只觉得一个草 垫子忽然盖在身上。他微微张开眼睛,只看见一个模糊的背影。而此刻,那背影正在清晰。 赵锐仿佛有预感般转过身来,见钱万里的枪正直直地瞄着自己,他下意识地举枪。钱万 里的枪响了,而赵锐的枪也响了。有那么一刻,赵锐觉得无边的寂静,自己仍然站着,转回 身去,一个接近他的敌人正在倒地。钱万里见到赵锐开枪,脸上竟露出了微笑,可身上却没 有痛的感觉,一个敌人在他身后正慢慢倾倒。 两人对视了一下。赵锐骂道:“发什么呆,快跟上,小心我收拾你!”钱万里提枪而上, 全身的寒冷顿消。战场上,两个身影正所向披靡。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班长赵锐担心钱万里会放自己黑枪,是因为他平时老收拾这个战士,不仅因为钱万 里有时做错事,还因为他对钱万里存在偏见。 B.钱万里带着寒意的目光,赵锐“已看过多次”,从侧面表现了钱万里心中恨意在不 断累积。 C.小说几次写到钱万里枪口的“晃动”“抖动”“对准”等细节,表现了钱万里心理 的微妙变化。 D.小说以钱、赵二人同时人性复苏、互相救助结尾,情节巧合离奇,给读者留下无穷 悬念。 解析 “情节离奇”不对,前文已为结尾的合理出现做好铺垫,“留下无穷悬念”也不 对,文尾人性救赎的中心题旨显豁清楚。 答案 D 2.小说中的钱万里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阴暗的际遇中成长,心中没有温暖,也不相信别人,外表冷漠,不讨好人。 (2)心存报复却又良知未泯,最终战胜仇恨而人性复苏。(3)做事本分沉默。(4)枪法准,单 兵作战能力强。 3.小说以“背后的子弹”为题目,有何用意?(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象地呈现了小说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小说情节都围绕它展开;(2)设置悬 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隐喻人性深处的偏见、猜忌等恶念,使小说主题深刻,发人 深省。 二、(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喀 秋 莎 田洪波 中午时分,响彻在两边战壕上空的枪声开始零星起来。渐渐地,硝烟也一丝丝散去,意 味着酷烈的战斗进入一个休整的间隙,很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十余个尚是娃娃脸的士兵全 身心放松下来,逐渐恢复他们本真的一面,开始嬉闹起来。连长安德烈无声地笑笑。这样的 场面他很欣慰,毕竟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中他们毫发未损。这是一支由多数青年人组成的步兵 加强连,他们刚刚在与德军的交火中占了上风。 时间真快啊!安德烈闭目想着心事。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领着这群孩子与德军奋战。 当初,他们的父母信任地把孩子们领到他面前时,他还是有一丝担心的。可是,经过炮火的 洗礼,安德烈现在觉得他们已经是成熟的战士了。 士兵们轻声哼起了歌,安德烈依然淡淡笑着。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正当梨花开遍 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安德烈把身 体往壕沟的深处偎了一下,摸出宽宽的烟叶卷了支烟叼在嘴上。喀秋莎,正义的喀秋莎,那 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神圣的 3 个字了。 “嘘,你们听!”突然有人把手指压在了唇上,示意大家注意德军那边传出的动向。 安德烈急忙把烟按灭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都悄然侧起身,屏息静听德军的风吹草动。 大家的笑容开始收紧了:她在歌唱草原的雄康/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见鬼,居然有人在唱《喀秋莎》!是德国人在唱吗?他们也喜欢《喀秋莎》?怎么会呢? 那是我们苏联人民的歌曲啊!安德烈惊诧地睁大了眼睛。他感觉周身的热血在沸腾。该死的 德国佬,不许你们玷污神圣的喀秋莎! 大家都听得真切,都把目光转向安德烈。安德烈分明听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个骨节都在 炸响,他凛然着一张脸拿起了望远镜。果然,他看到几个德军士兵正围在一架留声机前,有 滋有味地跟着哼唱。让安德烈万分气愤的是,他们居然那样陶醉,完全忘记了是在战场上。 安德烈觉得这是不能熟视无睹的,他甚至认为,这全然就是德军在向他们挑衅!是的, 他们拥有先进于己方数倍的武器,他们人数占优,他们中的许多人战斗经验丰富,但他们不 可以唱我们国家的歌曲,不可以用这种方式蔑视我们!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共戴天的敌人 可以随便地抱吗?可以肆意地喜欢吗?那无异于剜我们的心头肉! “准备战斗!”安德烈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听上去很绝然。 可是副连长瓦西里用手压住了他的枪身,事实上瓦西里一直在观察安德烈的情绪变化, 现在他不能不挺身而出了。瓦西里缓和着语气说:“没有接到上级命令,这仗不能打!力量 太悬殊了,刚才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一连之长,你不能意气用事!” 安德烈冷笑:“情况特殊,不请示也没错!就算我答应,那你问问孩子们答不答应?” 安德烈等到的是青年人的一致响应,他们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纷纷将子弹推进枪膛。瓦西 里还想再说什么,安德烈已经大手一挥,指挥战士们各就各位,随着一声号令,密集的子弹 就雨点一样向德军阵地射去, 战斗又开始了,这一次持续的时间似乎更长,也更惨烈,双方都不断有人倒下去。安德 烈杀红了眼,带领几个勇敢的战士冲锋在前,打退了敌人,占领了德军刚刚还逍遥自在听歌 的阵地。 到处是残垣断壁,一些树木还在燃烧。在一条战壕里,安德烈看见那架留声机还在转动, 《喀秋莎》的旋律还在。他走上前用手搬开了唱针,拿起唱片。 阵地上死一般寂静。 瓦西里悄悄站在安德烈身后,沙哑着嗓子轻声说“孩子们……都牺牲了!”他看见安德 烈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那个庞大的身躯慢慢跪了下去,最后匍匐在地,哭成颤动的一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激烈的交战之后短暂的平静,年轻的战士们也恢复了本真的 一面,这为后文哼唱歌曲、听到歌曲做了铺垫。 B.德苏两军力量悬殊,然而处于劣势的苏军两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说明《喀秋莎》 的歌曲在战斗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 C.小说善于使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辅以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凝练传神地塑造 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有群体形象,也有个体形象。 D.文中用“娃娃脸”“本真”“嬉闹”“孩子”等词语来形容这群年轻的士兵,字里 行间饱含对这些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们的喜爱之情。 解析 文中第一次战斗中没有提及《喀秋莎》的影响。 答案 B 5.小说中《喀秋莎》的歌声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喀秋莎》是苏联战士心中正 义和神圣的化身,德军的哼唱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愤怒,进而引发又一次的战斗,到最后捧着 唱片失声痛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当心中象征正义和神圣的《喀秋莎》被德军玷污,年轻的战士们拼 死保护,甚至不惜为之献出生命,凸显了年轻战士誓死捍卫祖国尊严与荣誉的精神。 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战争的残酷与《喀秋莎》的正义神圣、温情形成鲜明对比。借美 妙的歌声控诉战争的罪恶,表达战士们对美好爱情、安定生活的向往。 (答对一点 1 分,两点 3 分,3 点 5 分。意思对即可。) 6.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是特写,以慢镜头的方式展示了安德烈听到“孩子们都牺牲了”的噩耗后经 受不住打击而倒下去的过程;特写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②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安德烈的痛苦是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还是因为战友的牺 牲,或许两者兼而有之,表现了他极度矛盾的心理。 ③结尾有艺术感染力,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2018·四川省绵阳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堂 号 袁炳发 听母亲讲,我们家从山东东平闯关东落户黑龙江时,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父辈兄弟三人投奔同乡至黑龙江苇子沟,立足未稳,即遭遇水灾,全镇子人陷入困 顿,几乎家家缺吃少穿。 一天深夜,我家邻居、造纸厂的会计张爷,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以为黄鼠狼又来吃鸡, 便手拎棍棒冲出门。 冲出门的张爷,月色之下定睛一看,哪是什么黄鼠狼,是一窃贼在鸡窝行窃。此时窃贼 也听见门外的动静,慌乱中丢物而逃。张爷将其所遗之物拿进屋中,亮灯一看,是个布袋子, 里面装着张爷家两只芦花母鸡。 张爷把母鸡放出之后,凑近灯下看布袋子,发现上面印着三个大字“敦本堂”。张爷想 起,前些日子我大伯去他家借一斗玉米,正是用的这个袋子! 当时听母亲讲这件事时,我还小,对“敦本堂”三个字不甚明白。上小学一年级后,父 亲告诉我,“敦本堂”是我们这一支袁氏的堂号。那时候,家族堂号是一个标识或者说符号, 更是一个家族自我建设的动力,也就是家风和对外立身的信誉。 翌日一早,张爷拿着空袋子来到我们家,也不说话,将空袋子掷于地上,瞥我大伯一眼, 鼻子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我大伯见状,傻眼了,马上让我父亲去看下自家的布袋子在不在。 当我父亲告诉大伯,我们家的布袋子的确不在了时,我大伯当时就哭了,说,这人丢不 起呀! 我父亲说,丢什么人,又不是我们干的,袋子是让人偷走了。 我大伯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呀?咱们百口难辩! 我大伯哭得很伤心,感觉对不起老祖宗,没有保护好家族名声。说着,就安排我父亲和 叔叔收拾东西,回山东老家东平去,不在此处丢人现眼了。 我父亲急了:我们是敦厚本分之家,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受冤屈。父亲掉头出去了。 父亲要把这件事调查明白! 事件发生时,正是阴历九月初,早晚有霜冻。夜间野兽出洞都会留下足迹,人畜如果晚 间出来,踩出的痕迹也会像石膏一样凝住。我父亲在路上仔细查看,循着一趟可疑的足迹追 出镇子,一追就是十几里地,追到了另一个屯子。那天半夜时分,我父亲带着两个人回来了, 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三人直奔张爷家。 原来,偷鸡的是那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中年人是他的父亲,一起过来赔罪来了。 这件事的结果不说大家也能猜得出来,我们家和张爷家的嫌隙弥合了。这件事的发生, 非但没有给我们家族抹黑,反而赢得了许多好名声,苇子沟的人一下子就接受了我们家。 我们家以敦厚本分立家,赢得了远近邻居的信任。这件事之后,张爷在造纸厂的厂长面 前,极力举荐大伯哥仨到纸厂上班。 哥仨到纸厂上班后,专选苦脏累给钱多的活干,两三年间,就挣得一份不错的家业。而 且,当时从山东来时,只有大伯一人娶亲,经过几年打拼,我父亲和叔叔每人都娶了一位好 姑娘。就这样,我们家不仅没有退回到老家山东,倒是深深扎根在黑龙江了。 扎根之后,大伯在正堂的一张桌子上,把祖辈牌位供上,并把堂号“敦本堂”三个字的 横幅挂于牌位上方的墙上。 几年后,“文革”开始,“红卫兵”的“破四旧”将我家的牌位、堂号掷于火堆,焚烧 一尽。 当时,大伯为了保护堂号,和“红卫兵”们厮打起来。结果,大伯的一条腿被“红卫兵” 们打伤致残。 从此,大伯每天都郁郁不乐。几个月后,大伯去了趟县城,家里人不知他去干什么,问 他也不作答,只是从他舒坦的面容上,猜测他可能是到县城做了一件大事。 这个谜,直到大伯去世时才解开。 那天,病中的大伯奄奄一息,我大伯母给大伯换寿衣,当大伯母除去大伯身上的旧衣时, 我们袁氏家族的大人小孩,都在我大伯的前胸看到了刺上去的三个字——敦本堂。 大伯母急忙问大伯:那次你去县城就是刺字去了吗? 大伯吃力地点点头之后,长吁一口气,就咽气了。 …… 时隔多年,回想自己为官多年,竟一尘不染,这才猛然惊觉——其实,大伯前胸上的那 三个字,早已扎在我心里的最深处了。 (选自《安徽文学》2017 年第 6 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既可展现“我”的内心世界,又使文章更具真实感。 B.张爷爱憎分明:因误会而对“我们家”失望,误会消除后又极力帮助“我们家”。 C.作者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我们家”优良家风之所以能得以传承,离不开父辈们对“堂号”的坚守与保护。 解析 C 项,没有外貌描写。 答案 C 8.简要分析画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代“偷鸡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遭遇水灾,全镇困顿;推动情节发展:正是 由于几乎家家缺吃少穿,才会发生“偷鸡事件”;为张爷误会“我们家”埋下伏笔:初来乍 到的外来户且生活艰辛;④从侧面交代父亲坚持“自证清白”的原因:投奔同乡且立足未稳; ⑤用生存的艰难衬托出我们家对家风的坚持:再困难的生活,人也不会堕落。 9.“敦本堂”这个堂号对“我们家”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家族整体层面的影响:“偷鸡事件”中坚持自证清白,赢得张爷及乡邻的信任, 让大伯三兄弟找到工作;大伯三兄弟在纸厂任劳任怨,在黑龙江扎下了根;对家族个体成员 的影响:父亲为了保护家族名声,坚持自证清白;大伯极力保护祖辈牌位与堂号,并将堂号 刺在胸口;“敦本堂”早已在我心中生根,为官多年,一尘不染。 四、(2018·江西省崇义中学第二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4 分) 移 交 约·雷丁 “休息!统统到校园去!” 孩子们从两位女教师面前走过。只见粗蓝布裤和绒线衫在你推我挤,几乎看不见面孔。 被踩得模糊不清的地板上立刻卷起一片尘土。 “又粗野,又可爱,这群毛孩子。”老年女教师说。 “这两样我都会注意到的。”青年女教师说。 “经过一些时间,孩子们就会反映出他们老师的精神结构。”老年女教师说。 “这是她从一本教育学的厚书上读来的?”青年女教师心里想,“也许是昨天才读到 的。什么心理社会领域和循循善诱呀,或者早熟的冲突世界呀,或者鬼知道什么的。很高兴, 我能够第一次把这部书放进书架的最后一排。第二次教师考试完结了,现在这些理论家可以 从我的背上滑下来了。她为什么不对我谈谈她的经验?是要证明她的知识丰厚吗?” “玛格丽特和托马斯在休息时不用到校园里去。”老年女教师说。 这时青年女教师才注意到有两个孩子留在教室里。女孩齐肘以下装上人造假手。“先天 残疾的孩子,”老妇人轻声地说,“她可以用假手像别人一样写字。只不过她不宜到校园里 去。要是她摔了跤,假手摔坏了,是很费钱的。托马斯是一个邻居男孩,陪着玛格丽特,在 休息时给她做伴吧。” “这儿的人真守旧啊!”青年女教师想,“为什么不取下那个孩子的假手,让她到校园 去同所有其他的孩子一块儿玩呢?” “现在我要把我的橱移交给您,德根小姐。”老年女教师指着墨绿色橱门说,“我这五 十年来都使用这只橱。” 她用手抚摩一块浅黑色的痕迹。“颜色在这儿起了泡。这要怪一只鞭炮,”老年女教师 说,“爱德温用一根线把它系在橱柜的钥匙上,在休息时把它点燃的。喏,这儿的一些花瓶 我也都赠给您。” “千万别表示反对,”青年女教师心里想,“我今天就可以通知看守人,叫他把这些打 扫干净。” “不过我得把纪念品带走。”老年女教师说,“您瞧见中间的抽屉了吗?里面尽是纪念 品。这一切都充满着回忆啊。” 青年女教师注视老年女同事把东西一件一件地从抽屉里取出来,放进她那空的大公文包 里。其中有一块污秽的淡红色的心,一只木制的拆启信封的刀,一只打着活结的人造小花球。 从那两个孩子的角落里传来叫嚷声。女教师们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是那个先天残疾的孩 子用假手打男孩的头。 “喂!”老年女教师喊道,“托马斯,朗读一点什么给玛格丽特听吧。”她对青年女教 师说:“玛格丽特有时显得不耐烦。这并不奇怪,我们只好原谅她。” 老年女教师继续在放纪念品的抽屉里翻找。青年女教师走到窗口边去。 “好啦,我收拾完了,”老年女教师说,“德根小姐,您可以接收这只橱了。祝您领导 班级成功。我早说过,他们统统是可爱的孩子。您得注意,您放纪念品的抽屉很快就会装满 的。” “再见,孩子们!”老年女教师大声说。 “再见,埃尔韦特小姐。”孩子们说。 青年女教师在老年女教师的身后关上门,走到橱边,橱还是开着的。这时她发现橱子的 最底层一格抽屉里有只铁皮盒,盒里装满了纸条。女教师读最上面的一张纸条:“埃尔韦特, 灰色老乌鸦,你滚到梅勒去吧。”在第二张纸条上有如下的韵句:“啊,老天爷。请,请您 惩罚老埃尔韦特!”其余的纸盒上也都写着类似的咒骂语句。是用各种文体写的,绝大多数 都写得整齐清洁,就和老年女教师给他们写的那样。 青年女教师砰的一声关上铁皮盒,向门口跑去。 “埃尔韦——小姐!”她中断了喊叫。她本想喊:“埃尔韦特小姐,您还忘掉了一点东 西。”但她又反过来想:“为什么我还让她负担这只铁盒呢?也许是她故意留在这儿,留在 这最底层的抽屉里的吧?可是这么多的纸条比花瓶还多。”青年女教师把铁盒放进那个空的 放纪念品的抽屉里去。“这是基石。”她想。 “休息完了,小姐。”托马斯说。青年女教师没有注意到铃声响了。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德根并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教育理论在她看来是“鬼知道什么”的东西,埃尔 韦特的一些观点她也不以为然。 B.“又粗野,又可爱,这群毛孩子。”从埃尔韦特对孩子们的评价可以看出她了解并 热爱这群孩子,能包容他们的缺点。 C.小说对德根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这既符合她不便多言的年轻教师身份,也 便于展现其心理意识的变化。 D.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简单的物品移交过程,小说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表 现出作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解析 “德根并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曲解文意。德根只是反感为考试而背诵教育理 论,并希望埃尔韦特能够传授自己一些当教师的经验,而埃尔韦特似乎只是交代德根应该注 意的内容以及有关橱的内容等,但这些内容不能说明“德根并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 答案 A 11.小说塑造青年女教师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青年女教师的视角再现了“移交”过程,助推情节发展。 ②通过塑造初入教坛的青年女教师形象,展现了新老两代教师教育观念的差异。侧面表 现了埃尔韦特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 ③通过展现其最后思想认识的变化,深化主旨,引发读者思考教育的真谛。 (答出一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留下铁盒,是埃尔韦特有意为之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她是有意为之。 ①埃尔韦特是一个细致耐心的人,她一直在翻找整理橱子,无意漏掉是不可能发生的。 ②她留下装满了咒骂语句的铁盒是给德根老师的提醒,启示她对孩子们要宽容。③她在离开 时更希望忘掉不快,带走美好的回忆。 示例二:我认为是她无心使然。 ①玛格丽特和托马斯的吵闹干扰了她,这使遗漏掉铁盒成了可能。 ②铁盒在橱子的最底层一格的抽屉里,她客观上有可能忘记翻找。 ③她是一个从教五十年的老教师,深爱着这一群孩子,即使是孩子们的咒骂,也是她难 以割舍的记忆,她不会有意留下铁盒。 (观点明确,能合理阐述理由,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4 分,答出三点 5 分。言之成 理即可。如从其他角度作答,阐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2018·山西省太原五中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14 分) 她长得像我妈 巩高峰 ①在一溜打着赤膊的搬运工里,我见到她的时候,吃了一惊。嗯,女搬运工本来就很少 见,何况她这么矮小瘦弱,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搬动一箱瓷砖。 ②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昨天下午刚刚见过她,就在一家大超市门口。当时之所以 多留意了她几眼,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儿像我妈,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明显超出实际年龄。 只是她看起来稍稍年轻一点儿,但是更瘦小,像远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小一号的我妈。 ③今天竟然又见到她,巧得让我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她很敏感,很快发现我注意了她一 下,而且她误会了我的眼神,特意从一排搬运工里跑过来,跟我保证说她能搬动,让我放心, 她不是来混搬运费的。我不过是帮朋友一点儿小忙,替他看着搬运工腾挪一个仓库,盯着顺 利装车就成。所以我朝她息事宁人地点头,说:“你可以挑小箱搬,注意别砸着脚。” ④她本来都转身走了,听我说了这句话,回头看了我一眼,显然又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第一箱她就赌气搬了个最大的,一箱足足 70 斤。我试过,两个人抬都有些吃力。她个头矮, 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瓷砖,身子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有点儿摇晃,像 一只笨拙的家鹅。虽然很吃力,倒也顺利搬到了仓库门口的车厢口。她停了一下,用右腿顶 住,深吸一口气,“嗨”的一声将瓷砖举高了一些,由车上面的搬运工接过去。她掸了掸衣 襟上的灰尘,扭头看了看我,眼神里有点儿小得意。 ⑤第一车装满的时候,搬运工们突然嗷嗷叫着往上爬,争抢去卸车的机会。卸车钱一样, 但是活儿轻松多了,所以需要的人也少,最先爬上车的四个人抢到机会。她反应明显慢了, 挤到车厢边,四个胜利者已经坐在瓷砖上微笑了。 ⑥动作慢的人自觉放弃,回来喝一通水,有的吵嚷着聊天,有的聚在一起打牌。她在门 口很不甘心地看着车子走了老远,才慢慢掉头往回走,脸上是几乎要哭的表情。我不知道该 怎么称呼她,那些男搬运工带着讥笑议论她时,都叫她“那个女的”。他们说她是从四川被 拐卖到这儿的,卖给了一个大她十八岁的老男人。最初几年被拴在屋里不让出来,后来生了 三个孩子,让她走也不肯走了。虽然,他们对她排斥又有些同情,觉得她不该来分他们的搬 运费,也不该干这么辛苦的活儿。 ⑦我把一个塑料凳子给她,示意她坐下来歇歇,“搬仓库怎么也得十几车,下一趟再 去。”她勉强笑了笑,没说话。这些搬运工就她没带杯子,于是我用一次性杯子倒了水给她, 她边喝水边谢了我三次。 ⑧我说:“我昨天见过你,你不是在那个超市门口管理自行车吗?怎么又来干这个?” 她听我这么说,惊讶地挑了挑眉毛,笑了,“那个活儿只干半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一点。 上午都闲着没事儿,反正多赚一点儿是一点儿嘛,是吧?”她其实很健谈,只是说到小儿子 叛逆、经常逃课,还跟她顶嘴、吵架,有时还偷钱离家出走时,她的脸上罩上了乌云。说着 说着,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鼻涕眼泪混在一块儿,一把抹了擦在鞋帮子上。那姿势、哭 腔和表情,跟我妈当年为我生气时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一瞬间,我很是恍惚,仿佛自己又在 倔强地面对着伤心的母亲…… ⑨后面的几趟车,我跟司机交代了,每趟都让她跟去卸车,而且不用挤在车厢里,就坐 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她很高兴,每次大家吼她,让她动作快一点儿上车,她都回头感激地朝 我笑一下。 ⑩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 年第一期,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④自然段通过动作、神情等细节描写,用比喻、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她” 搬运瓷砖的吃力以及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B.小说用现实之笔平实地讲述了一个生活化的故事,情感真挚,塑造了敏感要强、任 劳任怨、疼爱儿子的主人公形象。 C.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更真实,自然加入与女搬运工的情感交流与情绪互动,增强 了小说的情感力量。 D.女搬运工长得特别像远在老家的“我”的母亲,所以“我”同情她、关注她、体谅 她、照顾她。 解析 不是“特别像”,是“有点儿像”。另外,“我”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关注、体 谅、照顾不仅是基于她外貌和母亲的相似,更重要的是她身上的为子女操劳、无私付出、勤 劳艰辛、任劳任怨的特质是天下母亲共有的,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答案 D 14.小说开篇写到我与女主人公的两次相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物:交代女主人公搬运工的身份,借她和其他打着赤膊的搬运工的鲜明对 比,表现出她矮小瘦弱但肯吃苦的形象特点。(2 分)同时“我”的吃惊也从侧面强化了这些 形象特点。(1 分) (2)情节:点明文章题目,同时引起下文叙写我对她的特殊关注和照顾、谈话交流,也 呼应了结尾,让读者更能理解“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2 分) 15.你认为作者刻画女搬运工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说塑造了一位命运坎坷却又顽强生存的底层女性搬运工的形象。(2 分) (2)这一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为子女操劳、无私付出、任劳任怨、为生活所累的母亲群 体的共性特质。(2 分) (3)通过这一人物的塑造既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1 分)又表达了对底层女 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注。(1 分) 【方法技巧】 小说具有艺术作品间接、隐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考场上要快速、准确获取小说 文本的信息,必须有“入”和“出”的过程,完成这一“入”“出”过程的直接有效的方式 就是抓文体特征,整体阅读。大体分为以下三步:①浏览全篇,理清要素;②析取各要素的 意义,明确作品的意图和主旨;③研读题干,比对文本,整合前两步结论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