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专题九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2、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3、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4、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5、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6、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 7、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9、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 B.都是杂合子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考点三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10、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 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 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D.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11、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 F2中出现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 ;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 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或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 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12、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试验 播种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白粉病 条锈病 单位面 编号 方式 A品种 B品种 感染程度 感染程度 积产量 Ⅰ 单播 4 0 - +++ + Ⅱ 单播 2 0 - ++ + Ⅲ 混播 2 2 + + +++ Ⅳ 单播 0 4 +++ - + Ⅴ 单播 0 2 ++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 ,判断依据是 。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 。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 。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的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 。 13、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则 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 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和 。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 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 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 ,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