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 ‎ ‎1.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方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 探索勾股定理.‎ 难点 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课件显示的是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案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平方的关系.‎ 课件出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师: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2.探索勾股定理.‎ 3‎ 师:由刚才归纳发现的结论,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课件出示题目:‎ 同学们可自由讨论.‎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左图中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针对学生的解法,教师总结.‎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SC=4××2×3+1=13.‎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C=52-4××2×3=13.‎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可拼成两个小正方形,SC=2×4+5=13.‎ ‎(4)分析填入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发现:‎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3.表述勾股定理.‎ 师:(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3‎ ‎(2)分别以5 cm、12 cm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探索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 数学小史: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三、举例分析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随堂练习”第1题.‎ 师:这是勾股定理基本图式,利用它可以求面积.‎ 指名学生上台板书解题过程.‎ 四、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随堂练习”第2题.(口答)‎ ‎2.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习题1.2第1题.‎ 师:想一想,你需要求哪些线段的长度,这些长度确定吗?‎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中讲评.‎ 师:通过这个题目可以看出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什么题型?‎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另一边,可以求出第三边.‎ 练习第1题和第2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五、小结 ‎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 ‎2.方法:(1) 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2)“割、补、拼、接”法.‎ ‎3.思想:(1) 特殊—一般—特殊;‎ ‎(2) 数形结合思想.‎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4页习题1.1第2~4题.‎ 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整个过程中,本节课始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引导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突破难点.‎ 本节课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再通过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形,自然过渡到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计算面积,分析数据,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勾股定理.‎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