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新版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体中多种结构或物质存在螺旋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可见染色质螺旋化形成的染色体 B.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 C. 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 D. 水绵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无叶绿体 ‎【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A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模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B项错误;结构决定功能,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C项正确;水绵属于真核生物,具有叶绿体,D项错误。‎ ‎2. 细胞自噬是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物质得以循环利用。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其基因控制机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奖。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胞自噬等同于细胞凋亡 B. 降解蛋白质的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 自噬体是具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 D. 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 ‎【答案】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细胞自噬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物质得以循环利用”这一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凋亡等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与基因突变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解离的根尖成熟区细胞染色后,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过程 - 8 -‎ C.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每次随机抓取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小桶 D. 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该植物分布较多的地方取样 ‎【答案】D ‎【解析】经解离的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项错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属于观察到的现象,B项错误;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每次随机抓取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小桶,以保持小桶内不同小球的比例,C项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D项错误。‎ ‎4. 我国古代谚语“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根据生物学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A. 一树之果的果肉味道不同是因为基因不同 B. 同母孩子长相不同,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C. 同卵双生的孩子基因相同性格可能不同 D. 果实中种子发育状况会影响果实的形状 ‎【答案】C ‎【解析】同树果实的果肉细胞是由该树的子房壁细胞发育而成,基因组成相同,A项错误;孩子是有性生殖的产物,而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所以同母孩子长相不同,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B项正确;同卵双生的孩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同卵双生的孩子基因相同性格可能不同,C项正确;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果实,因此果实中种子发育状况影响果实形状,D项正确。‎ ‎5. 关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翻译过程中存在T 一 A的配对方式 B. 停止分裂的活细胞仍有可能进行基因表达 C.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 核糖体中的 RNA 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 ‎【答案】A ‎【解析】翻译过程中,位于mRNA上的组成密码子的三个碱基与位于tRNA一端的组成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互补配对,其配对方式有A-U和C-G,A项错误;停止分裂的活细胞仍能合成蛋白质,所以有可能进行基因表达,B项正确;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C项错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是蛋白质,D项错误。‎ - 8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基因表达的过程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据此理清RNA的来源和翻译的关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6.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B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出现的早,灌木阶段的生物种类多,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ABC错误;草本阶段为灌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二、非选择题 ‎7.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A 点以前叶肉细胞合成 ATP 的场所是_____。B 点时,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2)在 5﹣15min 内,叶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 8 -‎ ‎(3)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 5﹣15min 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以 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10﹣7mol/min。‎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 大于 (3). 逐渐減小 (4). 容器内C02浓度逐渐下降 (5). 0.6‎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解答此题,可根据坐标,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氧气量的下降或增加,即代表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继而可根据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算出实际光合速率。‎ ‎(1)A 点以前叶肉细胞处于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合成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 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变化,说明小麦植株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速率相等,由于根部等部位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速率应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2)在 5﹣15min 内,容器内氧气量增加逐渐变慢,说明叶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减小,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密闭容器内C02浓度逐渐下降。‎ ‎(3)0﹣5min 内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为(5—4)×10﹣7/5=0.2×10﹣7(mol/min),在 5﹣15min 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是(8—4)×10﹣7/(15—5)=0.4×10﹣7mol/min,mol/min,则在 5﹣15min 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以 氧气产生量表示)是0.2×10﹣7+0.4×10﹣7=0.6×10﹣7(mol/min)。‎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小麦光合速率=小麦呼吸速率,原因是根部等部位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 如图甲表示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 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的浓度之比;图乙表示水稻根细胞对某矿质元 素的吸收与氧分压的关系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图乙可知水稻对离子的吸收方式是_____,当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时,图甲中所示数值会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中的水稻后,发现只有 K+的吸收量减少了,原因可能是_____。‎ - 8 -‎ ‎(3)图乙中氧分压相对值为0时的离子吸收速率不为零,原因是根细胞可通过__(生理过程)获得离子运输所需能量,据图乙分析,AB段离子吸收速率随细胞内 ________(生理过程)的增强而加快,在图乙中的 C 点以后向培养液中通入充足氧气,离子的吸收速率也不会表现为M1曲线,限制因素是____。‎ ‎(4)盐碱地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其根毛表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答案】 (1). 主动运输 (2). 增大 (3). 该药物只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的功能 (4). 无氧呼吸 (5). 有氧呼吸 (6). 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7). 大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离子吸收速率与氧分压的关系,判断离子吸收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进而判断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1)由图乙可知水稻对离子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与氧气浓度成正相关,说明吸收过程需要消耗与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方式;当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下降时,离子吸收量减少,图甲中离子浓度会增大。‎ ‎(2)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中的水稻后,发现只有 K+的吸收量减少了,说明该药物不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只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蛋白的功能。‎ ‎(3)图乙中氧分压相对值为0时的离子吸收速率不为零,此时根细胞通过无氧呼吸获得离子运输所需能量;AB段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加,说明离子吸收速率随细胞内有氧呼吸的增强而加快,在图乙中的 C 点以后由于受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向培养液中通入充足氧气,离子的吸收速率也不会表现为M1曲线。‎ ‎(4)盐碱地中正常生长的植物,仍可以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其根毛表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应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9.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受多个基因影响的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 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体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临床表现 A 第 14 号 β肌球蛋白重链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B 第 11 号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 8 -‎ C 第 1 号 肌钙蛋白 T2‎ 轻度肥厚,易猝死 ‎(1)A与a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特点。基因突变可引 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基因含 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 A∶C∶T∶G=1∶2∶3∶4。该基因连 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细胞是_____,当其作用于_________ (结构)时, 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 ‎【答案】 (1).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 随机性 (3).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96600 (5). 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 几乎全身细胞 (7). 下丘脑和垂体 (8). 负反馈调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激素调节,考查对基因结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基因(DNA)中的碱基配对关系和半保留复制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1)A与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特点。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 8 -‎ ‎(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当其含量较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10.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果蝇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在雄性中的比例为 2:1:2:1,在雌性中的比例为2:1: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控制翅型的基因用 A、a 表示,控制眼形的 基因用 B、b 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眼形的遗传中_____为显性;果蝇翅型的遗传中_____为显性。‎ ‎(2)与果蝇眼形遗传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3)子代中,棒眼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4)请解释子代雄性果蝇翅型性状遗传时,出现特定的分离比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1). 圆眼 (2). 长翅 (3). X (4). AaXbY (5). aaXBXB 或 aaXBXb (6). 雄性果蝇翅型性状的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或者具体说明AA会死亡,使得性状分离比变为2:1‎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伴性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把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考虑,分析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及雌雄个体间是否表现一致,进而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方式及亲子代的基因型。‎ ‎(1)根据亲代中果蝇均为圆眼长翅,子代果蝇中雌雄果蝇长翅∶残翅=2∶1,可知果蝇翅型的遗传中长翅为显性;子代果蝇中雌性均为圆眼,雄性中圆眼∶棒眼=2∶1,可知眼形的遗传中圆眼为显性。‎ ‎(2)根据子代中雌性与雄性的眼形表现不一致,可判断与果蝇眼形遗传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子代中,棒眼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或 aaXBXb。 ‎ ‎(4)子代雄性果蝇长翅∶残翅=2∶1,而不是理论上的3∶1,原因是雄性果蝇翅型性状的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AA会死亡,使得性状分离比变为2:1)。‎ ‎11. 木聚糖酶系可以将植物半纤维素(一种多糖)转化为它的组成单糖。有些嗜热菌能产生耐热木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现欲从温泉中分离能分解半纤维素的嗜热菌,并从中筛选木聚糖酶高产菌株,获得耐热木聚糖酶。回答下列问题:‎ - 8 -‎ ‎(1)取适量体积的样品涂布在富含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置于65℃(原因是此温度是_________)的培养箱中培养,菌落长出后,挑取单个菌落在培养基上用__________法接种培养,进行菌株的_____。 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中富集。‎ ‎(2)将富集后的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待菌落长出后用 0.1%的_____染色1h,再用 lmol/L NaCl脱色。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筛选的菌落即为木聚糖酶高产菌株。‎ ‎【答案】 (1). 半纤维素 (2). 嗜热菌生活的适宜温度 (3).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 (4). 分离纯化 (5). 液体 (6). 刚果红溶液 (7). 透明圈 (8). 透明圈(直径)大 ‎【解析】试题分析: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半纤维素的嗜热菌分解半纤维素来获取能量,所以培养基要富含半纤维素,置于65℃的培养箱中是因为嗜热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是65℃。筛选的方法是单菌落挑取法,即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微生物。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富集并制备系列稀释液。‎ ‎(2)鉴定嗜热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用0.1%的CR溶液染色1h,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 ‎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