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春季学期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2.《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 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3.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下表反映唐代中后期史相的变化,据此可知 时间阶段 数量(单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44年间)‎ ‎8‎ 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A.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4. 《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自行花钱从珠江河水 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据此推知,该租界 A. 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 B. 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 C. 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 D. 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 ‎5.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描绘。据此得出的合理解释是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将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A. 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 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前途深感绝望 C. 近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和了解世界形势 D.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国人关注世界局势 ‎6. 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 A. 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 B. 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C. 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 D. 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 ‎7. 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课程;文学院增添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这表明 A. 教育被纳入国家垄断的体制之中 B. 高等教育开始同国际标准接轨 C. 政府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D. 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 ‎8.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一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A. 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B. 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 C. 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 D. 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9.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10.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A. 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 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1. 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单位:%):‎ 年份 类别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农轻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 工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D.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12.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 ‎ 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B.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 ‎ C.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D.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13.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 C. 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 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 ‎ B.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15.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段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 806.05‎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 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 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 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16.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17.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说明雅典 A. 民主政治利于公民的言论自由 B. 借助喜剧形式完善民主政治 C. 民主氛围提升了公民创作热情 D. 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18.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据此可知,罗马法 ‎ A.具有人文主义特征 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 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 D.体现罗马公民意志 ‎1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表1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 ‎ A.工业家、社会主义 B.理性、危机 ‎ C.进化论、浪漫主义 D.垄断、罢工 ‎20. 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 A. 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 D.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1.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22.1871年10月,俾斯麦通过帝国立法确立的“文化斗争”,禁止神职人员参政,认定结婚、离婚等民事行为不再受教会的控制,废除了与政府政策相悖的教会制度。这些措施 A. 清除了基督教在德国的影响 B.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C.客观上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 D.否定了德国教会的积极作用 ‎23.“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 ‎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24.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指责西欧各国“一直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指出: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反映出 A.冷战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B.美国一直反对欧洲一体化 C.马歇尔计划已完成任务 D.美国霸主地位开始受挑战 二、主观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200年英国王室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英国人口下降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群众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到1750年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 ——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当中国农民家庭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时,即引起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就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之上: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产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追逐权力;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 ‎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费孝通《中国士绅》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特点。(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经过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由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彩色电视机、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以电视机为例:1966年,日本电视机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其中,黑白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色电视机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色电视机摩擦。1968年3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要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美国财政部和关税委员会调查,1971年3月,美国财政部决定征收反倾销税。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 ——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 ‎ 材料提供了一个日美贸易摩擦的案例,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旧学制规定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且“四二”分段,90%的小学生只能读完初小四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应给儿童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小学的修业年限为5年,实行一贯制。1952年,教育部根据北师大附小等6所学校进行的试验情况发出指示,规定“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游牧区及个别经济文化特别落后的地区可以推迟实施外,其他地区,不分城乡,争取到1957年秋季,小学全部改为五年一贯制”。‎ ‎1954年通过的《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规定:“‎ 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中学教育不仅要供应足够合格的新生,并且还要供应对国家生产建设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因此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该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或其他建设工作。”‎ ‎——摘编自刘桂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9分)‎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春季学期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答案 BABDD DDBDA DDACC CABAD CCDA ‎25.(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苏;欧洲多元法律体系提供保障;农奴的不懈斗争;货币地租的推动;黑死病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的影响。(任答4点得8分)‎ ‎(2)特点: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 ‎(3)影响: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和租佃关系紧张;乡村人才和财富流失严重;城市畸形繁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6分) 英国:推动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乡村阶级结构,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推动英国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6分)‎ ‎26.评分原则:启示3分、正反说明8分、逻辑1分 参考示例:‎ 启示: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 ‎ 说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但192 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世界市场的争夺。为了转嫁危机,美、英等国相继提高关税,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从而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沉重的历史教训,呼唤规范的国际经济秩序。‎ ‎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 其他合理启示:‎ ‎ 经济全球化中,斗争与合作并存,但合作共赢是趋势;‎ ‎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经济全球化足趋势,各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经济全球化中,各国要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27.(1)特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教育改革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的。(每点2分,共6分)‎ ‎(2)意义:有利于劳动人民子女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满足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每点3分,共9分,答出三点即可)‎ 评分细则:‎ ‎(1)每点2分,共6分,学生作答若能使用专业术语,与答案意思相近但表述不同,可酌情给分,学生若答出“先试点再推行”亦可给分。‎ ‎(2)学生在回答意义时,若答出“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建立完整的初级教育体系”亦可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9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