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8级高二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走进宫廷。不论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低估的高度。‎ 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 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语、俚语等。‎ - 26 -‎ 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大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摘编自张立秀《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但是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因为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是北曲的支流。‎ B. 根据徐渭的《南词叙录》记载,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就明确了南戏高于北曲的历史地位。‎ C. 因为南戏与北曲的艺术风格多有不同: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所以南戏与北曲没有关系。‎ D. 早期南戏因为在剧本文学和曲体上的局限性,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他们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归结论点。‎ B. 文章在论证南戏的历史地位时,将南戏与北曲进行对比,阐述南戏与北曲的差异,突出南戏的历史地位。‎ C. 文章第三段总述南戏的文化价值,后文从语言学价值、音乐价值等多个角度对南戏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D. 文章阐述剧本《赵贞女》《王魁》的思想内容,以及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等,为南戏的社会历史价值提供佐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戏讲述的长篇故事综合了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众多的艺术形式,因此,南戏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 B.‎ - 26 -‎ ‎ 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观众群多为市民阶层,因此,南戏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有口语化的特点。‎ C. 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宋室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南戏形成与发展。‎ D. 南戏可以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多种声腔、多种角色;有独创的演唱形式和曲牌。这些因素使南戏在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B项,“这就明确了南戏高于北曲的历史地位”错误,第二段说的是“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是二者“并行”,并非“南戏高于北曲”;‎ C项,“南戏与北曲没有关系”错误,第二段说的是“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可见,文中是认为南戏与北曲相互交流影响,并非“没有关系”;‎ D项,“他们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错误,不是文人学士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而是作者认为文人学士们鄙视南戏,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A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提出南戏的话题,但没有提出中心论点;“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错误,文章不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的,文章第一段是引出“南戏”这一话题,第二段分析南戏的历史地位,第三段总述文化价值,第四段、五段、六段从语言学价值、音乐价值等多个角度来阐述“文化价值”,由此看来,文本并非总分总的结构,第三段与四、五、六段构成总分结构。‎ 故选A。‎ - 26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这些因素使南戏在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错误,文章最后一段“南戏可以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多种声腔、多种角色;有独创的演唱形式和曲牌”是南戏的音乐价值,不是广泛传播的因素。‎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到航空航天,下到家电制造,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可以拓展的工业领域很广泛。但是作为一种尖端技术,电磁脉冲焊接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本科起,周言就和几名同学一起,钻进实验室,探索起其中的奥秘。‎ 在“焊武帝一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展位前,创始人周言和团队小伙伴回想起一路走来,专注于电磁脉冲焊接设备研发的点滴。‎ - 26 -‎ ‎“在实验室,我们经过3800余次实验,先后攻克了‘低阻抗同轴电缆技术¨瞬时感应电流测量技术,'多物理场耦合全动态仿真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得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及成套设备。”通过测试,运用这项焊接技术后,焊接处的拉伸强度高于母材。同在重庆大学的邱玮杰是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的一名学生,也是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他告诉记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不是为了赚取多少利益,而是想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让中国制造被外国技术卡住脖子。”‎ ‎(摘编自《学生创客:学而优则“创”》,《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5日)‎ 材料二:‎ ‎2018年10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于广州成功举办。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意在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摘编自《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州成功举办》)‎ 材料三:‎ ‎《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蓝皮书在总结2012到2016年中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时间、空间和活动等不同维度,有事实、有观点、有故事、有情怀地展现了在快速发展和迭代过程中的中国创客教育发展的全貌,并且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打磨的方向,以聚集最广大范围的行业资源,促进创客教育能够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新的突破口。‎ 蓝皮书从基础教育实践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发展中的创客教育”这一定义的蝶变过程,而且引述了大量来自创客、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的采访和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剖。创客教育是一个创客和教育两个领域融和的产物,如果单独从教育从业者和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往往可能会陷入到既有的思考模式中,而像李大维、程晨、叶琛、余翀、潘昊这些很少出现在教育研究文献的创客们,则通过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过程,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对未来创客教育的后续梳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 26 -‎ ‎[摘编自《(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简评》,《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1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言和同学们研发的“焊武帝一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打破了国外对电磁脉冲焊接技术的封锁。‎ B. 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主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承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C. 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的“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D. 《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展现了中国创客教育发展的全貌,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打磨的方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测试,运用“焊武帝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后,焊接处的拉伸强度高于母材。‎ B. 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C. 蓝皮书内容翔实,书中引述了大量的来自创客、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的采访和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剖。‎ D. 李大维等研究者,通过对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6. 如何推进中国创客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D ‎ ‎6. ①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中国创客的科学发展。②政府层面,落实国家政策,搭建平台,助力中国创客的发展。③企业层面.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④教育层面,促进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⑤个人层面,勤于实践,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摆正自己心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解析】‎ ‎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所在文章相关区域,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C项,“推动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错误由材料二 “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意在激发创新潜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可知,“推动了”“促进了”与原文意思不符,“意在”说明只是意图,把未然当已然。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D项,“通过对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错误,由材料三“蓝皮书从基础教育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引述了大量来自创客、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的采访和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剖”“而像李大维、程晨、叶琛、余翀、潘昊这些很少出现在教育研究文献的创客们,则通过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过程,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对未来创客教育的后续梳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可知,“对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的是蓝皮书的编者,而不是李大维等人,李大维、程晨、叶琛、余翀、潘昊等人是创客,蓝皮书的编者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故选D。‎ ‎【6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个材料的重心。要推进中国创客的发展,事关多个方面,从它所牵涉的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由材料一中“他告诉记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不是为了赚取多少利益,而是想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让中国制造被外国技术卡住脖子’”可知,从个人角度而言,摆正心态,积极探索,实现自身的价值能够推进中国创客的发展;由材料二中的“2018年10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于广州成功举办。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知,国家政策的引导、政府积极搭建平台的落实都有利于中国创客的发展;由材料二“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意在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可知,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积极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发展,催生新产品、新技术等也可推动中国创客发展;由材料三中“《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蓝皮书在总结2012到2016年中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打磨的方向,以聚集最广大范围的行业资源,促进创客教育能够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新的突破口”“创客教育是一个创客和教育两个领域融和的产物,……而像李大维、程晨、叶琛、余翀、潘昊这些很少出现在教育研究文献的创客们,则通过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过程,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对未来创客教育的后续梳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可知,从基础教育的角度而言,通过教育改革及开放式的创客教育有利于推动创客教育。‎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 26 -‎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惦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刺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 26 -‎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7. 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 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 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 D. 从小说开头对徒弟的千叮万嘱到结尾不卖泥塑反送刀的做法,一个传统、质朴、钟情于手工艺的画匠形象跃然纸上。‎ ‎8. 本文情节一波三折,情节和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 ‎9. 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 ‎【答案】7. B 8. ①波折一: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这个情节转折显现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败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与结尾送刀形成对比,扣合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主题。②波折二: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家很不舒服。这显现了传统手工艺价值无法得到公正认识的现实,为结尾的心满意足蓄势,暗扣主题。‎ ‎③波折三: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个结尾显示了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宏大主题。 ‎ ‎9.‎ - 26 -‎ ‎ ①洁白、优雅、贵重的“象牙刀”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②“象牙刀”作为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全文,它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③形态各异、功能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分析不恰当,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这篇小说没有运用肖像描写。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情节的波折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按照行文顺序归纳和概括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情节,全文紧紧围绕题目象牙刀展开情节,细致地描述了画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如开头写画匠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要去打工而放弃这个手艺,中间写木雕替代了泥塑,再后来画匠上山去戏台子那卖泥塑,最后画匠因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将象牙刀赠送给了小伙子。这样即可概括出三个波折:1、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2、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家很不舒服。3、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至于情节的作用则主要答其对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的主题。答题时要应关注情节的位置。‎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要求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是考查考生对小说题目作用的理解分析。可以从象牙刀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同时要有条理地阐述,体现层次性,如结构上小说以“象牙刀”为标题,贯穿全文,能够引起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的作用;内容上,“象牙刀”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象牙刀自身,形态各异、功能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主题上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 - 26 -‎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设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四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民有清明日尽室出游者,盗乘间入其家。游 者还,知盗未出,遂围之。盗计穷,纵火,幸火而逃。案具,将置极典。康直以为,尽室以出,非有 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改秩,知舒之桐城,监广州市舶。代还,签书武家军节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满,奉祠。丞相韩公 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缜既相,数以书招之。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 吾志定矣,不可强也。”缜意不能夺。家世有田在钱唐,族人岁擅其利。康直置不问。会他族讼 于官,归田于康直。不受,以与其弟,曰:“吾食粗给,以资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乌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时年五十七。暨祠禄①再满,遂请休致。即所居东西为退 圃、逸堂、遯轩、远楼,终日啸傲其间。苏文中轼尝为赋四诗,今见集中。其《远楼》诗有“地偏心 远似陶潜”之句,盖以属康直也。居闲几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终。其恬于名利,固人所难能。其寿考康宁,得退闲之乐,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县大慈乡汝山之侧,曰京岘原。‎ ‎——(节选自《宋史•俞康直传》)‎ ‎[注]①祠禄: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B.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C.‎ - 26 -‎ ‎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D.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清明日”指清明节,在古代很多朝代,清明节既有祭祖行为,也是游玩踏青的好时节。‎ B. “秩”指官员的俸禄、品级,“改秩”是改变品级或职位,往往有被贬的意思,与“左迁”类似。‎ C. "宰”在古代可作为知县、县令的简称,从文中“宰钱唐”来看,当时韩缜担任的是钱唐县的 知县。‎ D.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所给的称号,“文忠”是苏轼的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处事公正,得以救人一命。有入室盗窃的小偷,被围后情急之下纵火而逃,之后被 抓而判极刑,但俞康直为他据理而争,最终上报朝廷而得以改判。‎ B. 俞康直不求名利,拒绝旧友邀请。韩缜是俞康直在钱唐时期的旧友,当时就委俞康直以重 任,等到韩缜担任丞相之后,几次邀请俞康直,但都被他拒绝了。‎ C. 俞康直淡泊钱财,赠族人以田地°族人侵占俞康直家的田地所得,但他不为所动,即使官 府判定田地规还"但他和弟弟都不接受,最终还是送给了族人。‎ D. 俞康直健康长寿,享受闲居之乐。不满六十就请求退休,享受了近三十年自由自在的闲居 生活,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写诗赞扬他,可见其闲居的品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 ‎(2)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 ‎【答案】10. B 11. B 12. B ‎ ‎13. (1)俞康直请示并设置官方买卖盐的场所,百姓因为能够迅速卖出盐而高兴,不轻率犯法,官府和百姓都觉得这样合适。‎ ‎(2)俞康直辞谢说:“推举原来的朋友来使得风俗变得醇厚,那是一个真正的宰相做出来的事情。但是我的志向已经确定了,不能够勉强了。”‎ ‎【解析】‎ - 26 -‎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始自歙之黟县来居”陈述的是“俞希言”的搬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为杭州观察推官”的主语是“俞康直”,“范公仲淹为守”的主语是“范公仲淹”,两句陈述的是不同的人担任的不同官职,应断开,排除D项;“以政委之”中的“以政”是“委之”的状语,“以政”不能放在前面,排除A项。原文标点: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本题B项,“往往有被贬的意思”错误,“改秩”往往指升迁,“左迁” 往往有被贬的意思。‎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B项,“韩缜是俞康直在钱唐时期的旧友,当时就委俞康直以重任”错误,“丞相韩公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可以判断韩缜和俞康直是旧友;“镇既相,数以书招之”,可以判断等到韩缜担任丞相之后,数次邀请他为官;根据“缜意不能夺”,可以判断俞康直拒绝了韩缜的邀请。但是文中并没有说韩缜主管钱唐时就“委俞康直以重任”,故本项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第一句中,“置”,设置;“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重,译为“不轻率犯法”;“便”,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合适。第二句中,“谢”,辞谢;“崇”,推崇,推举;“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醇厚;“强”,勉强。‎ ‎【译文】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他的父亲俞希言,开始从歙县到黟县来定居。因为祖父的亲兄弟官致太尉的俞献卿的思惠,荫补做了太庙斋郎、潮阳县主簿,又担任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担任杭州太守,把政事委托他处理。杭州蜀山的百姓因为私自卖盐利益诱惑而不顾法律禁止,刑法没办法禁止。俞康直请示并设置官 方买卖盐的场所,百姓因为能够迅速卖出盐而高兴,不轻率犯法,官府和百姓都觉得这样合适。担任泗州军事推官。有个百姓在清明节全家都出游了,小偷趁机到他家入室盗窃。他们家出游回来了,发现小偷在家里没来得及逃走,于是把小偷围困在家里。小偷想不出其他计策,就放了火,借着火势得以暂时逃脱。等到案情侦破了,将对小偷处以极刑。俞康直认为,那个百姓全家都出去了,那就不是有人待着的房屋,想借着火势逃脱,放火也并不是他的本意。准备好案件的全部文卷并报请朝廷评议定案,朝廷认可了俞康直的看法,最终得到减除死刑的结论。俞康直得到提升,担任舒州桐城县知县,又管理广州地区的海外贸易。重新回到朝廷,之后又担任武家军节度判官所签书公事,任睦州通判,所到之处都有仁政。任满之后,管理道教宫观。丞相韩缜主管钱唐的时候,与俞康直交好。韩缜做了宰相后,几次写信召唤俞康直去朝廷任职。俞康直辞谢说:“推举原来的朋友来使得风俗变得醇厚,那是一个真正的宰相做出来的事情。但是我的志向已经确定了,不能够勉强了。”韩缜的想法没法改变他的志向。家族世代在钱唐有田地,族人每年都独占这些田地的利益。但俞康直置之不问。恰好有其他家族到官府诉讼,结果判决把田地归还俞康直。但俞康直不接受,把田地给了他弟弟,说:“我吃的大致能自给,这些田地就资助你吧。”他的弟弟说:“我的父亲兄长不想拥有它,我为什么要拥有它呢?”也不接受,最终还是把这些田地给了族人。开始管理道教宫观的时候,当时是五十七岁。等到任期结束,于是就请求辞官回家。就在所居住的东西两边命名为退圃逸堂、逐轩、远楼,整天在期间享受逍遥自在,不受礼俗拘束的生活。苏轼曾经为俞康直赋诗四首,现在可以在苏轼的文集中看到,苏轼的《远楼》一诗中有“地偏心远似陶潜”的诗句,大概说的就是俞康直。俞康直居闲接近三十年,享年八十三岁才去世。他淡泊名利,确实是常人所难达到。他健康长寿,得以享受退休后休闲的乐趣,也是一般人所比不上的。死后葬在丹徒县大慈乡汝山的边上,叫京现原的地方。‎ ‎【点睛】断句技巧 ‎1、找虚词,定句读 - 26 -‎ ‎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如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如: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意其中的“乎”,有时通介词“于”,往往居于句中,如《醉翁亭记》中有“颓然乎其间者”;“焉”有时也居于句中,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3)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4)复音虚词有:且夫、若夫、乃父,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复音虚词大多位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之前一般要断句。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向使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找名代,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和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再次出现是只提名不提姓。如:“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3、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然后进行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这里总共三句话,就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为“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依总分,定句读 在文言文中,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乐乐宴乐损矣。”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是一个总分关系。‎ ‎5、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互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断句。‎ ‎(1)顶真断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2)对偶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愿不期深浅/其于伤心(《战国策》)‎ - 26 -‎ ‎(3)反复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话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可根据这一特点断句 ‎6、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判断句式:“……者,……也”及其变式 ‎(2)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3)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4)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其……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 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 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答案】14. D 15. 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飘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 26 -‎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D项,“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理解有误,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的语言风格的分析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情感时,往往运用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手法。解答此类题目,要先对诗歌内容准确把握、正确理解,再从分析意象或表达情感的词语入手,最终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本题要求简要赏析“诗人的愁从何而来”,就是分析作者复杂的具体的愁情。词的上片开篇“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说“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 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三分春色一分愁” 言春暮人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意思是“ 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写景寄情,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荚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还有结合背景可知作者是被贬到惠州,他看到“ 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时,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所以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有伤春惜春之愁,也有年华易逝之愁,还有飘泊异乡之愁。‎ - 26 -‎ 下片“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说“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用直抒胸臆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写出了“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这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愁”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下片作者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有青春不再、年华易逝之愁。‎ 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点睛】解答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师说》中,“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答案】 (1). 此虽免乎行 (2). 犹有所待者也 (3). 但见悲鸟号古木 (4). 雄飞雌从绕林间 (5). 位卑则足羞 (6). 官盛则近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雌、绕、卑、谀。‎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6 -‎ 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审美内涵,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凝练为中国精神__________的一部分。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叫作《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长卷徐徐展开,令世人__________。这一巨作是如何穿越近千年的历史,近乎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从材料物性的角度分析,一是载体的质量上乘,二是颜料及绘画手段的独特性。( ),大众则会惊叹,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如此鲜艳美丽、绚烂多彩,和脑海里出现 的水墨山水、梅兰竹菊等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的色彩观深受老子与庄子的影响。他们认为,__________令人眼花缭乱,苍茫的天空并非其本来色彩,而是因为太远了无法看清。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将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我们如果不能从技法和材料的视角领悟古人,就难以领略双林寺__________的彩塑,难以理解《游春图》和《千里江山图》内在的美学意蕴与独特的表达技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或缺 叹为观止 五光十色 精彩绝伦 B. 举足轻重 叹为观止 万紫千红 精彩绝伦 C. 不可或缺 拍手称快 万紫千红 出神入化 D. 举足轻重 拍手称快 五光十色 出神入化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专业人士看到这幅画,着眼于色彩渲染、技法的揣摩 B. 对于这幅画,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被专业人士看重 C. 看到这幅画,专业人士着眼于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 D. 专业人士着眼于这幅画的技法揣摩、色彩渲染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B. 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使中国人过早地导致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C.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D.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会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 26 -‎ ‎【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不可或缺:不可缺少,引申为非常重要。举足轻重: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轻重,一般指人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此处指“中国精神”,故选用“不可或缺”更合适。‎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此处是对绘画作品的赞美,应用“叹为观止”。‎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根据后面的“眼花缭乱”判断此处应该主要是说颜色的丰富多彩及变化,故“五光十色”更恰当。‎ 精彩绝伦;精致巧妙,无与伦比。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出神入化”的对象应当是人,故选“精彩绝伦”恰当。‎ 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从括号后面的分号可知,所填内容和下文构成并列关系,而从内容看,二者都是在描述看到这幅画时的反应,故可首先排除掉A项、D项;‎ 再比较剩余两项,B项句式与下文不协调,故排除。‎ 故选C。‎ ‎【19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语序不当,应是“一切终极概念”。‎ B项,“使中国人过早地导致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可删掉“导致”。‎ D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可在“一切”前加上“把”或“将”。‎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__① ,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龙卷,称为“水龙卷”;②__,卷扬尘土,卷 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称为“陆龙卷”。在雷雨云里,上下温差悬殊,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 降,③___,导致该层空气扰动十分厉害。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风,就会迫使上升气 流“倒挂”,上层空气交替扰动,产生旋转作用,从而形成龙卷风。‎ ‎【答案】 (1). ①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 (2). ②出现在陆上 (3). ③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①处承前“它的上端”确定先填写“下端”,根据上文“与雷雨云相接”和下文“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确定应填写“有的悬在半空中”;②处承前“发生在海上”,再根据下文“陆龙卷”可以确定填写“出现在陆上”;③处可以根据句式填写,前句使“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后句应填写“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 - 26 -‎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写题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答案】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然后找到结论的句子,再根据结论句所在的位置,确定设题的区域,最后分析概括。从材料来看,结论性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即“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那么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在上文,而上文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是交代我国海区的特点,第二句“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是交代地质的构造,第三句“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是根据历史的记载,综合这三方面即可得出材料中的结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微博被“炫富摔”刷屏,帖子内容通常为土豪主人公假装面朝下摔倒在地的照片,摔倒的地点通常是豪车、私人飞机、游艇,通常会散落出各种奢侈品。‎ - 26 -‎ 随后,“炫富摔”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衍生出了无数版本,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属于普通人的“炫富”时刻,如摄影爱好者摔出了各色零件、消防员摔出了全套消防装备、研究生摔出了堆积如山的考研资料、全职妈妈摔出了全套母婴用品……‎ 网友纷纷为这些普通人点赞,称他们赋予了“炫富摔”积极的意义。“炫富摔”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勇担当,甘奉献 担当,是一种义务,是每个人内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担当是一种精神,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光明灵魂。担当是一种品质,是每个人生活的道德标准。敢于担当,敢于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敢于担当,肩负责任。担当是我们与生具来的一种力量。黄旭华一一中国核潜艇之父。工程复杂,没有计算机,他就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千上万个数据。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阎肃曾经说过: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时时刻刻心系国家,日日夜夜担当责任,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敢于担当,坚守责任。担当是我们每天生活工作的职责。袁文婷,是四川的一位平凡的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教师创造不平凡的人生。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不知所措。但是她用柔弱的双手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学生从三楼抱下了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的时候,楼房完全垮塌了……。地震中,她拯救了13名学生后,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当晚10点多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她的身上压着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怀里还藏着一名已经死去的学生。人性的光辉,担当的力量。她本可以离去,但她没有,而是担当起了一位教师应有的责任。敢于担当的人,其生命价值永远无法衡量。‎ ‎ 敢于担当,敢为人先。担当表现的是一种勇气,体现的是一种正气。詹天佑是中国铁道之父。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阻挠我国铁路发展,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哪里要开山,哪里要周密计算。他扛着标杆,在峭壁上定点测绘。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最终京张铁路的竣工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的一位民族先列所表达出来的强烈民族感,与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学习。有担当的人生才能无尽的光彩。‎ - 26 -‎ 担当这样一种伟大的品质从先辈们身上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就应该继承担当的优良传统,时时为他人着想,为国家分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取材于互联网火得一塌糊涂的“炫富摔”,这次作文属于时评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炫富”本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被人们所不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财不露白”的传统,这既是对自身人生和财产安全的保护,也是一种谦虚内敛的品格。本次“炫富挑战”能够在网络上飞速的传播,除了富豪们的争相参与,更多的是收入一般的网友争相模仿,其中夹杂着的娱乐生活气息冲淡了炫富的成分,得以被众多的网友接受,并争相模仿。大学生摔出自己的各种专业知识书籍,企业员工摔出自己的各种工作工具,母亲摔出自己的家务日常,网友们五花八门的“炫富照片”,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炫富挑战”也偏离了本来的炫富意义,转为一种反映人们生活,放松心情的正能量。当“炫富”潮流袭来,引导考生在不良风气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本次作文在立意方面要重视“点赞普通人”“‘炫富摔’的积极意义”这两组关键词,能批驳“物质炫富摔”,挖掘普通人“别样炫富摔”积极意义者,为一类立意,作文能深入剖析普通人“炫富摔”的积极人生况味——爱生活,有自信,精业务,甘奉献,勇担当,爱学习,不拜金……他们平凡而不平庸。‎ ‎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