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8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2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人教版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来源:学科网] 1.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2.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难点)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重点) 一、情境导入 古埃及人曾经用下面的方法画直角:将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如图),他们认为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二、合作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类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BC==5,AC==3,AB==.在△ABC中,∵BC2+AC2=50+18=68,AB2=68,∴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 方法总结: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构造出三角形,然后求出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类型二】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垂直关系 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AE=EB,AF=AD.求证:CE⊥EF. 解析:根据题设提供的信息,可将需证明垂直关系的两条线段转化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连接CF.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CD=DA=4.∵点E为AB中点,AF=AD,∴AE=BE=2,AF=1,DF=3.由勾股定理得EF2=12+22=5,EC2=22+42=20,FC2=42+32=25.∵EF2+EC2=FC2,∴△CFE是直角三角形,且∠FEC=90°,即EF⊥CE. 方法总结: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所以此定理也是判定垂直关系的一个主要的方法. 【类型三】 勾股数 判断下列几组数中,一定是勾股数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1,, B.8,15,17[来源:学科网ZXXK] C.7,14,15 D.,,1 解析:选项A不是,因为和不是正整数;选项B是,因为82+152=172,且8、15、17是正整数;选项C不是,因为72+142≠152;选项D不是,因为与不是正整数.故选B. 方法总结:勾股数必须满足: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 【类型四】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面积问题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8,BC=6,CD=24,AD=2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析:连接AC,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AC,再运用勾股定理可证△ACD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可分别求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者面积相加即为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接AC.∵∠B=90°,∴△ABC为直角三角形,∴AC2=AB2+BC2=82+62=102,∴AC=10.在△ACD中,∵AC2+CD2=100+576=676,AD2=262=676,∴AC2+CD2=AD2,∴△ACD为直角三角形,且∠ACD=90°.∴S四边形ABCD=S△ABC+S△ACD=×6×8+×10×24=144. 方法总结:将求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可转化为求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的问题,解题时要利用题目信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如角度,三边长度等. 探究点二: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 (4)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求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时,分别找出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将其互换即可得原命题的逆命题. 解:(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真命题; (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真命题; (3)内错角相等,假命题; (4)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真命题.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反例即可. 三、板书设计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勾股数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应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激励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既保证课堂教学进度,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探讨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