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19快速跑:快乐奔跑 |科学课标版
一年级《快乐奔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及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指导 思想,按水平一(一年级)课程目标要求,以快速跑为课例进行教学。教学中 采用情景导入,主要用游戏形式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故事氛围中“动”起来,“玩”起来,并在“动”和“玩” 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并把技术与游戏融为一体,加强了 技术动作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基本教材是快速跑,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跑的正确姿势,改进跑的动 作技术,逐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依据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以及小学生身心发 展规律,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直线跑的动作要领,掌握直线跑的正确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沿着各种跑跳练习,要求跑成直线,跑得轻松,并结合《贴 彩带跑》等手段,达到掌握正确的奔跑动作要领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听从指挥, 与同伴友好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 运动能力及水平相对较低。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步幅开阔,摆臂协调。 难点:途中跑动作自然,摆动腿向前上方抬起,腿臂的配合 开始部分:通过两人三足和抓尾巴游戏,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运 动兴趣。 基本部分:首先是练习高抬腿跑。然后让学生 30 米快速跑等等练习,让学 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后脚掌不沾地,跑得放松,逐步加快摆臂和步幅的频率, 而且在《贴着彩带跑一跑》游戏当中加深了认识,更加容易掌握好动作技术, 此外通过游戏《呼啦圈》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 结束部分:以轻松的动作进行放松,让学生恢复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 透美育,陶冶情操。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教学 目标 1、 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注意改进跑的技术,逐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2、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在游戏比赛中 发展跑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和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树立自己的信 心,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自立、自控、自律”的行为习惯。 场地 器材 场地:篮球场 教学内容 1、快速跑 2、游戏《呼啦圈》 重点 难点 重点:步幅开阔,摆臂协调。 难点:途中跑动作自然,摆动腿向前上方抬起,腿臂的配合 教学顺序 课堂常规→队列练习→游戏两人三足→游戏抓尾巴→高抬腿跑→快速跑→贴彩带跑→游戏→ 放松→小结 顺 序 时 间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组织形式参与、技能、身体 健康 心理、社会 适应 负 荷 准 备 部 分 8 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 强化课堂常规,提 高课堂效率 培养良好的 组织纪律性 培养“自控、 自律”良好 的行为习惯 小 1、课的常规 2、队列练习 3、《两人三足》 4、《抓尾巴》 1、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2、口令指挥及点 评。 3、讲解要求,提 示注意安全。 1.态度认真, 精神集中。 2.精神饱满, 动作统一。 ☆☆☆☆☆ ☆☆☆☆☆ ☆☆☆☆☆ △ (图一) 自由组合练 习 → 基 本 部 分 28 熟 悉 跑 的 正 确 姿势,提高学习兴 趣。 主动参与,互相合 作发展 通过游戏形式,培 养学生的反应能 力,学生在游戏 中体味开心、快 乐 并 掌握正确的 跑的姿势,发展学 生快速跑的能力。 通过练习, 体验正确的 奔跑姿势。 学生在练习 实践中体验 成 功 的 喜 悦,体验学 生 积 极 参 与,发挥创 造能力。 中 大 一、快速跑: 1、 高抬腿跑 2、 快速跑 3、 贴彩带跑 二、游戏:《呼 啦圈》 1、教师示范并提 示练习的注意事 项。 2、练习时强调后 脚掌不沾地,跑 得放松,逐步加 快摆臂和步幅的 频率。 3、教师语言指 示,观察指导,、 辅导运动能力弱 的学生。 4、点评,表扬创 新合作精神。 5、小组评价,个 人评价。 6、教师讲解规则 和活动要求,并 进行安全教育。 1、 分 成 四 组进行轮换 练习。 2、 积 极 参 与 , 积 极 创 新。 巩 固 和 展 示 技能 分 两 组 进 行 游戏,遵守游 戏 规 则 和 注 意安全 个人、小组 合作练习 结 束 部 分 4 乐于参与,学会放 松调节 动作缓慢 小 1.放松 2.点评 1.带领学生进行 放松 2.引导学生说出 学习感受 1.积极参与 2. 说 出 学 习 感受 预 计 运 动 负 荷 预 计 练 习 密 度 30%-45% 课后反思 学生的动作还掌握不到位,有必要加强动作讲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