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最新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最新3篇

2021 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最新 3 篇 2021 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2021 年,博树回族乡民族宗教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围绕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 务管理,积极推进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顺,为建设“繁荣 富裕博树,美丽和谐回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工作 扎实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我乡所有工作人员、部 分党员和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二是通过在设立宣传台、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国的宗教理论政 策和法规知识,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是向全乡老百姓发放《宗教事务条例》,并将《条例》的讲解学习纳入村 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农名夜校等的重要内容,把学习融入正常的宗教活动中。 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和“法律七进”活动,以扎实的活动安 排促进老百姓守法懂法用法,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三、强化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依据清真食品管理法律法规,配合食药监局加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 和重点节点联合执法检查,落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清真 食品管理长效机制,及时查处清真食品领域存在的问题,治理“假清真”食品, 促进清真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四、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完善少数民族企业信息库。鼓励、 引导、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兴业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少数民族困 难群众优先给予技能和创业扶持,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五、优化民族宗教服务工作 坚持依法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民族宗教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少 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和输入地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 秀文化,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少 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宗教教职人员提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保险服务 等社会公共服务。 六、加强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认真落实民族宗教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定期排查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做 好信访接待,积极妥善处置各种矛盾和纠纷。做好重要敏感时期和重大宗教节日 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宗 教场所宗教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和大型宗教活动安全管理预案,实行宗教大型活动 备案制、审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治安、消防、建筑、卫生、 文物、食品、宗教活动安全执法检查,督促宗教活动场所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确保宗教活动安全,维护宗教和睦,社会稳定。 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倡导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强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 论方针和巨大成就的宣传教育,重点是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配合市民宗局开展 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各类活动,鼓励宗教界以扶贫济困、生态建设为重点开展慈 善活动。 八、加强作风效能建设 加强民族宗教管理队伍建设,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密切联系少数民 族和信教群众,开展民族、宗教方面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 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 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021 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一、以“六个一”抓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是化解一批疑难涉稳问题,确保民族领域政治稳定。进一步做好湾丘基地 应安置滞留人员的劝返和处置工作,协助湾丘乡加强凉山籍(除会东籍)和省外滞 留湾丘基地人员联络和劝返力度。结合凉山自发搬迁贫困户民族特色、文化传承、 生活习惯等元素,参与指导室内家具、生活必需品配备及房屋风貌提升,确保 6 月底前全面配齐,实现盖好房子建好家。配合扶贫开发局做好凉山籍自发搬迁非 贫困人口相关工作,提请省市解决户籍落实问题。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 为民族地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强与乡镇联系,做好民族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民族地区群众健康安全。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开展易风易俗宣传教育工 作,积极在民族地区培育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困 难群众慰问活动,提升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开展新时代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工作创 新试点,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方法,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服务与管理,印发《关于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 知》,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共享、共居的社会环境。三是拟定下发创建全国民族 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 充分发挥市、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召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家咨询会议,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影响力。邀请国家和省 市民委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米易,结合实际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咨 询论证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四是审定各类创建工作指标, 根据国家级测评指标体系调整布局和深格打造创建全国示范县示范单位,重点打 造一批质量和层次都比较高的示范点,丰富示范点内涵,持续抓好宣传教育,增 强知晓率、影响力、带动力。积极申报米易县第三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增加全县示范点覆盖率。认真落实全省示范县 2 个(40 万元)示范奖励项目。五是 按照“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举办一批民族文化活动,推进民族地区三产新突 破。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宣传和传承工作,创作一批民族文化 作品,至少创作并推介 3—4 首少数民族歌舞节目,建好 2 支以上民族文化展示 展演队伍,在重大节庆赛会期间开展少数民族歌舞展演,展示我县民族团结成果 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心制作火把节活动方案,高规格举办火把节晚会、少数民 族选美比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少数民族体育比赛等民族文化活动。六是加 强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培养。完善县、乡、村、组、户 5 级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人才 台账,充分掌握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情况;出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形成 一整套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积极与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协调配合,分 批次组织县级机关、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赴高校系统培训学 习民族知识和工作技能;继续组织好优秀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到县级机关上挂锻炼 工作。 二、以“六个一”抓实宗教中国化方向实践,进一步提升宗教事务依法规范 管理 一是继续做好宗教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 (包括非法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所有场所全面关闭,一切宗教活动和聚会全 面停止,所有场所除采购人员外,严禁人员进出,购买必要生活物资必须固定专 人,确保 2 万信教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二是落实中央和省市督查、通报的宗教 工作及宗教领域存在问题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问题整改。每月月初制 定单项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事项、责任人、时间节点,月底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整改乱建小庙治理、部分乡镇领导对宗教工作重视不 够问题,全面拆除非法宗教活动场所。积极运用 2019 年度宗教巡察工作成果, 定期和随机开展宗教工作督查,不断提升宗教工作水平。三是完成伊斯兰教协会 第三届换届工作。拟定工作方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的理事长、副理事 长。调整充实伊斯兰教协会班子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县伊斯兰教协会在新 的解经工作和对宗教活动场所教务指导中的作用,提高伊斯兰教自我管理能力。 发挥宗教团体主动,不断提升宗教团体和清真寺自养能力。四是完成田坝清真寺 二期、大水沟清真寺维修改造工程。督促乡镇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落实建设资金, 确保维修改造工程按质按量完成。推进道教道观建设各项筹备工作。五是着力开 展“安全宗教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创建”“坚定文化 自信,坚持中国化方向”示范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围绕三项创建工作,完善宗教 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宗教界人士教育培养教育,提升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宗教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召开现场会,互观互检现场观 摩,开展安全知识技能、民主管理培训。落实工作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激 励各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参与创建,争当先进,通过检查验收。每月汇总推进情况, 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重点督导抓实灵佛寺民主规范管理、善牧堂及老教堂安全 隐患整治工作。强化宗教教职人员、场所管理组织履职情况、作用发挥的督导检 查、考核管理,发挥考核激励、提醒约谈、过错诫勉、解除教职等手段作用。指 导天主教界开展好《自立革新宣言》发表 7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强化独立自主 办教。六是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作用。对全县 11 个乡镇分管领 导和工作人员、99 个村(社区)负责人、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员全覆盖开展培 训,学习贯彻《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学习要点》和《全省 宗教工作应知应会手册》,推动各级宗教工作干部敢管宗教、愿管宗教、会管宗 教,努力做到“四了解”“三提高”(了解宗教政策、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工 作职责、了解宗教知识,提高工作主动性、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提高处理宗教问 题水平)。组织各教派解读教规教义教风、人才队伍建设等机理知识。深入推进 宗教工作“六个纳入”,加大对县乡村组宗教工作专题督查督导力度,建立乡镇 党委政府、宗教团体、宗教场所、社会力量“四位一体”宗教治理长效机制。组 织乡、村、组联络员,到各宗教活动场所检查相关工作、解决问题不少于 3 次。 积极推进宗教工作融入大数据中心,实现大宗教工作格局。建立各宗教活动场所 问题清单和诉求清单,发挥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逐一化解。 三、以“六个一”抓实民族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管理,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高 质量发展 一是抓好民族资金项目规范化管理。按照民族资金项目绩效评价要求,规范 民族资金项目入库、申报、下达、公示、实施、验收和移交管护等程序,确保项 目全程公开,强化民族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和内业资料管理。二是组织好民族资金 项目培训考察。组织项目乡镇分管两资的领导、工作人员和项目所在村两委人员, 邀请市两资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 的相关人员,结合绩效评价要求,举办 2 期全县两项资金管理培训班,对项目管 理和资金使用要求进行系统性培训,切实加强内业资料管理,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运行。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县区考察 学习,切实提升米易县两项资金管理能力。三是完善好民族资金项目库。结合民 族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动态更新民族地区民族资金项目库,使项 目库及时更新完善。在前期完成省级项目申报的基础上,完成省市级民族资金项 目申报。认真调研,掌握情况,及时完成县级民族资金项目方案并报县政府研究 审定,及时安排资金和启动项目;积极与财政、两办协调,开展研判调研,制定 县级民族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四是扎实开展好民族资金项目日常检查。按照《四 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民族资金管理要 求,加强民族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督促责任单位及 时完善项目竣工资料并报县两资办备案,在责任单位自查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组织 相关部门进行县级验收。梳理近来年实施的省市县三级项目,核查项目实施、验 收、质量、档案和资金拨付、报账等工作环节,力争 2 年基本完成每个项目资金 的管理,且绩效评价为优秀。按规定科学管理民族资金项目,有序推动民族宗教 各项事务管理工作。五是组织好民族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按照《四川省两项资金 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组织开展好 2019 年以来的省、市、县民族资金项目绩效评 价工作,查漏补缺,随时做好省市核查工作准备。六是认真选题,积极思考,撰 写 1 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结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明确民族地区发 展优势和不足,研究民族资金在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切 入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拟定新时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意见。 2021 年民族宗教工作计划 2021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赶超战略、加快新三明 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方 针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民族工作要紧紧围绕“努力把福建建设成 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进步窗口”的目标,推进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少 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动各民族交往较交流交融,全面促进全市各民族共 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宗教工作要继续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宗教工作 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实施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为契机,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发挥宗教界正面作用,提高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水平,破解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支 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动新时代三 明发展作出新贡献。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精准脱贫,加快民族乡村全面小康步伐。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 族贫困村脱贫攻坚暨挂钩帮扶民族乡工作推进会精神和《三明市深化精准扶贫 2015-2018 年行动计划》,加大我市 5 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 25 个民族 村、11 个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帮扶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培育贫困群众发 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瞄准建档立卡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加大政策资 金整合力度,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落实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措施。发动 社会各界力量,争取各方面资源,开展“圆梦工程”、“温暖工程”、“增收工程” 等帮扶活动,支持投入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和小康建设。二要发挥民族政策资金叠 加优势,抓好抓实省、市关于帮扶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等文件的贯彻落实,健全完 善市、县、发达乡(镇)挂钩帮扶民族村工作机制,开展新一轮市直单位挂钩帮扶 43 个民族村工作,培育民族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增加自我发展能力。三要继 续争取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扶持,推动民族乡村“一村一业”“一 村一品”“一户一就业”不断优化升级;倾斜帮扶 200 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自然村, 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少数民族群众增产增收。继续做好人口较少民族(高 山族)发展扶持工作。四要支持民族乡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民俗文化大力 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通过优势产业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五要加强与有 关部门的协调争取,加大对民族教育、卫生、科技等民生方面投入力度,深入实 施“民族教育提升工程”“健康扶贫和畲族医药保护发展工程”“科技支撑民族乡 村发展工程”,持续补齐民生短板。重点支持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 协调落实少数民族普通高中学生从 2021 年秋季起免学费政策和少数民族助学金 制度;继续帮助民族乡村卫生院所改善医疗条件,开展医疗专家赴民族村义诊活 动,培养畲药人才、培育畲药产业;联合省厅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增 强脱贫致富能力。 二、展示三明形象,全力做好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承办参赛工 作。一要联合市体育局做好第九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承办和组 织协调工作,确保省民运会在我市举办圆满、安全、顺利。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 统体育运动会拟于 2021 年 11 月在我市举办,预计参会人员约 1200 多人。二要 认真抓好我市射弩、板鞋、蹴球、高脚、陀螺、武术、表演等各个参赛项目的组 织集训,组团参加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项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三、传承民族特色,着力弘扬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要整合各方资 源,争取各类资金,加快推进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指导永安柯山、汀 海、宁化治平、湖背角、明溪官坊等 5 个少数民族村打造成环境美、生态优、村 民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做好第四批特色 村寨试点村调研申报工作。二要编排选送《古傩寻踪》等节目参加全省第四届少 数民族文艺调演。积极参与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海峡两岸少数民 族乡镇交流会和福建省第七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活动。继续指导民族乡村 开展“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回族文化节等活动,宣传展示我市民族民俗特色文 化。三要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收集、挖掘整理和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工 作,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形成新局面。一要不断提升依法服务 管理民族事务的水平,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社区民族工作。二 要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 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宗教活动场所,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大众 化。三要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指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列东中学、 永安市民族中学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 完成三明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民族民俗展馆建设,努力将展馆打造成 国家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 化。 五、树牢法治观念,不断提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一要强化宣传培训。 将学习宣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相关配套制度列为落实“七五”普法工作 的重要任务,利用“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精心组 织宣讲,让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了解、掌握、遵守新修订《条例》。搭建 学习宣传培训平台,组织开展网络学习宣传和知识竞赛活动,实现宗教工作“三 支队伍”学习培训全覆盖,并着力扩大社会知晓面。二要深入推动实施。要结合 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和方式,把实施新修订 《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确保实施工作全面落到实处。三要推进依法 行政。根据新修订《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重新梳理部门权责清单事项, 明确新增和变更行政审批事项的条件和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 审批行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和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指导宗 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根据新修订《条例》完善规章制度。 六、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一要开展主题引导教 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宗教加强思想建设,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坚持宗教中国化”实践活动进宗教团体、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展示、 培育和弘扬宗教界爱国主义精神,支持宗教界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读书、培训、体验、研讨活动。二要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开展以“学习”为 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组织宗教界积极参加省厅各类培训活动,推动建 设学习型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负面清单”机制,打造融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规范财务管理、安全工程建设、非法出 版物整治等内容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融平台”;开展佛教活动场所星级管理工 作。三要加强宗教团体建设。支持宗教团体依法加强宗教内部事务管理,在指导 教务、管理教职人员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指导市道教协会做好换届筹备工作。 七、加强引导服务,发挥宗教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要支 持宗教界在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作用,推进宗教慈善活动形成新常态。二要支持 宗教界在文明城创建中发挥作用,鼓励引导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公共文明督导、 社区自愿服务等活动。三要支持宗教界在对外交往中发挥作用,以“慈航文化”、 “萧公文化”等为重点,深化闽台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 发展。积极支持佛教界参与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等重大活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