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报告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报告3篇

关于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报告3篇 ‎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1)‎ ‎  为贯彻国家新课标的安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开办手工制作课外小组,计划如下:‎ ‎  活动目的:‎ ‎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  学生情况分析:‎ ‎  手工制作小组现有一、二年级学生人40人,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控能力、接受能力较差,二年级学生在各方面都相对要好一些。‎ ‎  本学期内容安排:这学期主要教授孩子学习折纸的基本技法。 目标:教会学生折纸的基本技巧、方法。‎ ‎  课时安排:‎ ‎  本学期共安排36课时 ‎  活动内容:‎ ‎  《学折纸》这本书中的内容。‎ ‎  要求:‎ ‎  在活动期间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打闹,要听从教师的安排,要注意安全,不得手拿活动器具乱摇,以免碰伤同学,如有不遵守者取消活动资格。‎ ‎  教学措施:‎ ‎  1、认真做好手工制作的宣传动员工作,认识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具备创新能力是迎接未来世界挑战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 ‎  2、注重总结经验,积累材料。把组织活动过程的所有原始材料全部搜集好,并与作品一并保存。‎ ‎  3、充分动员,多渠道地开展自我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  4、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5、做好与各班班主任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2)‎ ‎  一、学情分析 ‎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  二、教学目标 ‎  通过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  三、教材分析 ‎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  四、教学措施 ‎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  五、课时安排 ‎  第一周,疆域,课时1;‎ ‎  第二周,行政区划,课时2;‎ ‎  第三周,人口,课时1;‎ ‎  第四周,民族,课时1;‎ ‎  第五周—第六周,地形和地势,课时4;‎ ‎  第七周—第八周,气候,课时4;‎ ‎  第九周,河流,课时2;‎ ‎  第十周,自然灾害,课时2;‎ ‎  第十一周,中段考试,课时2‎ ‎  第十二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时2;‎ ‎  第十三周,土地资源,课时1;‎ ‎  第十四周,水资源,课时2;‎ ‎  第十五周,交通运输,课时2;‎ ‎  第十六周,农业,课时2;‎ ‎  第十七周,工业,课时2;‎ ‎  第十八周—第二十一周,复习;‎ ‎  第二十二周,考试。‎ ‎  六、具体措施 ‎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2020年课堂教学计划(3)‎ ‎  为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制定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  一、课堂教学 ‎  1、学生情况分析 ‎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 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  2、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  (1)教学目的、任务 ‎  a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  b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  c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  (2)要求 ‎  a 唱歌: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  b 器乐:要求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  c欣赏: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着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 ‎  d 基本乐理:音乐知识本学期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 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  e 视唱练耳:通过听辩、视唱等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和调式感。‎ ‎  (3)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  a 教学内容:以简谱教学为主,其间穿插流行歌曲进行辅助教学。‎ ‎  b 教学方法: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充分运用多媒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  9月份:第一单元 祖国情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  10月份: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  11 月份:第五单元:月光 ‎  12月份:第六单元:梨园荟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