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初级药士专业知识-5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医学考试】初级药士专业知识-52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5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 型题 (总题数:20,score:40 分) 1.磺胺药抗菌机制是 【score:2 分】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抑制 DNA 螺旋酶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抑制分枝菌酸合成 【E】改变膜通透性 本题思路:[解析] 磺胺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 止二氢叶酸合成,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所以答案为 C。 2.关于阿米卡星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阿米卡星是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引起的感染 【C】可引起耳蜗神经损伤 【D】对多种细菌产生的钝化酶不稳定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肾脏毒性与庆大霉素相似 本题思路:[解析] 阿米卡星是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优点是对多种细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 染。主要是耳毒性,引起耳蜗神经损害,肾脏毒性与 庆大霉素相似。 3.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 稳定的药物的是 【score:2 分】 【A】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C】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D】第四代头孢菌素类 【E】碳青霉烯抗生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碳青霉烯抗生素是迄今已知的抗 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抗菌作用最强的,对β-内 酰胺酶高度稳定的一类抗生素,所以答案为 E。 4.治疗深部感染首选 【score:2 分】 【A】咪康唑 【B】两性霉素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酮康唑 【D】特比奈芬 【E】卡泊芬净 本题思路:[解析] 两性霉素 B 是目前治疗深部真菌 感染的首选药,对多种深部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选 B。 5.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 【score:2 分】 【A】利巴韦林 【B】阿昔洛韦 【C】碘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拉米夫定 【E】沙奎那韦 本题思路:[解析] 五种药物中碘苷是第一个应用于 临床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所以答案为 C。 6.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的是 【score:2 分】 【A】异烟肼 【B】链霉素 【C】对氨基水杨酸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利福平 【E】乙胺丁醇 本题思路:[解析] 对氨基水杨酸钠为第二线抗结核 病药,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其他的均属于一线抗结 核药,所以答案为 C。 7.关于乙胺嘧啶的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乙胺嘧啶口服吸收慢而完全 【B】乙胺嘧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C】乙胺嘧啶用于控制疟疾症状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乙胺嘧啶控制临床症状缓慢,常用于病因治 疗 【E】乙胺嘧啶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磺胺类或砜 类合用 本题思路:[解析] 乙胺嘧啶常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 物,不用作控制疟疾症状,其他关于乙胺嘧啶的叙述 均正确,所以答案为 C。 8.下列哪项不属于抗肿瘤植物药 【score:2 分】 【A】长春新碱 【B】叶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紫杉醇 【D】喜树碱类 【E】三尖杉生物碱 本题思路:[解析] 叶酸属于抗代谢药,其他的属于 抗肿瘤植物药,所以答案为 B。 9.直接破坏 DNA 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柔红霉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顺铂 【C】博来霉素 【D】丝裂霉素 【E】环磷酰胺 本题思路:[解析] 柔红霉素属于嵌入 DNA 干扰转录 RNA 的抗肿瘤药物,所以答案为 A。 10.首选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SMZ 【B】SIZ 【C】SMZ+TMP 【D】S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SML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磺胺类药物的应 用。磺胺嘧啶(SD)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治疗流脑;磺 胺异 唑(SIZ)、磺胺甲 唑(SMZ)、复方磺胺甲 唑(SMZ+TMP)在尿中浓度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磺 胺米隆(SML)为局部外用磺胺药,用于烧伤创面感 染。故答案选 D。 11.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 【score:2 分】 【A】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C】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E】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情况 本题思路:[解析]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 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 科学。 12.多数药物的排泄途径是 【score:2 分】 【A】肾脏排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肝脏排泄 【C】肠道排泄 【D】呼吸道排泄 【E】腺体排泄 本题思路:[解析] 肾脏、肝脏、肠道、呼吸道、腺 体等不同排泄途径均是药物的排泄途径,但大多数药 物是经过肾脏排泄。 13.无吸收过程的给药方式为 【score:2 分】 【A】鼻腔给药 【B】透皮给药 【C】直肠给药 【D】静脉输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腹腔注射 本题思路:[解析] 鼻腔黏液中存在肽酶和蛋白水解 酶,是影响鼻腔给药制剂吸收的因素之一。经皮给药 制剂,药物的吸收受皮肤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皮肤表 面寄生着许多微生物可能对药物有降解作用。皮肤的 代谢作用与肝脏类似,药物可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 化、水解、还原和结合等反应。药物经直肠吸收主要 有两种途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而入 肝脏,在肝脏代谢后而转运至全身;另一条是通过直 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而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而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腹腔注射的主要吸收途径是门静 脉,药物由门静脉入肝脏,是有首过效应的。静脉滴 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存在吸收过程。 14.肝脏的首过作用是指 【score:2 分】 【A】某些药物在小肠重吸收并返回门静脉而进入 肝脏的过程 【B】制剂中的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C】从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进入肝脏被肝 药酶代谢的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即在 酶参与下的生物转化作用 【E】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本题思路:[解析] 肝脏的首过作用是指从胃、小肠 和大肠吸收的药物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的作用。 15.肾小管分泌过程是 【score:2 分】 【A】主动转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排泄过程。 药物排泄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及 肾小管重吸收。 16.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称 【score:2 分】 【A】首过效应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肠肝循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分布 本题思路:[解析] 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 代谢产物,如果在小肠被重吸收,会经门静脉返回到 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然后再分泌直至最终从尿 中排出的现象称为肠肝循环。 17.静脉注射某药物,X 0 =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μg/ml,其表现分布容积为 【score:2 分】 【A】4ml 【B】15ml 【C】4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5L 【E】90L 本题思路:[解析] 表现分布容积 V=体内药量/血药 浓度。 18.某种药物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 K=0.0462/h,那么此药的生物半衰期为 【score:2 分】 【A】20 小时 【B】40 小时 【C】15 小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0 小时 【E】4 小时 本题思路:[解析] 当反应按照一级反应进行时,半 衰期 t 1/2 =0.693/K,所以该药物的半衰期是 15 小 时。 19.静脉注射某药物,已知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为 4.5L,若要求初始血药浓度为 10μg/ml,则给药量 为 【score:2 分】 【A】60mg 【B】6mg 【C】60μg 【D】45mg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45μg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公式表现分布容积=体内药量 /血药浓度,得出体内药量=表现分布容积×血药浓度 =4.5×1000×10=45000μg=45mg 20.药物注射剂的 AUC 静脉注射 =450ng·ml -1 ·h,试 验制剂 AUC 口服 =307ng·ml -1 ·h,参比制剂 AUC 口服 =359ng·ml -1 ·h,则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score:2 分】 【A】68.2% 【B】79.3% 【C】85.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16.3% 【E】146.6% 本题思路:[解析] 主要考查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 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绝对生物利用度=AUC 受试制剂 /AUC 静脉注射· 100%,相对生物利用度=AUC 受试制剂 /AUC 血管参比制剂 ·100%。 二、A3/A4 型题 (总题数:5,score:24 分) 患者,男性,53 岁,给苹果园喷洒农药后出现头 晕、多汗、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呼吸困难,并伴有 神志模糊。【score:6 分】 (1).临床可能的诊断为【score:2 分】 【A】脑出血 【B】重金属中毒 【C】酮症酸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一氧化碳中毒 本题思路: (2).可用于解救的药物是【score:2 分】 【A】阿托品 【B】新斯的明 【C】碘解磷定 【D】毛果芸香碱 【E】阿托品+碘解磷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下列哪种有机磷中毒用碘解磷定治疗无效 【score:2 分】 【A】内吸磷 【B】对硫磷 【C】敌百虫 【D】敌敌畏 【E】乐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有机磷酸酯类主要作为农业和环 境卫生杀虫剂,包括对硫磷、乐果、敌百虫和马拉硫 磷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 化胆碱酯酶,该磷酰化酶不能自行水解,从而使胆碱 酯酶活性受抑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组织 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 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故选 D。阿 托品是 M 受体阻断药,是治疗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的特异性、高效能解毒药物,能迅速对抗体内 Ach 的 毒蕈碱样作用。碘解磷定为胆碱酯酶复活药,在胆碱 酯酶发生“老化”之前使用,可使酶的活性恢复。碘 解磷定明显减轻 N 样症状,对骨骼肌痉挛的抑制作用 最为明显,能迅速抑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中毒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 M 样症状影响较 小,应与阿托品合用,以控制症状。新斯的明为易逆 性抗胆碱酯酶药,可激动胆碱受体。毛果芸香碱为 M 受体激动剂。故选 E。碘解磷定对内吸磷、对硫磷等 效果好,对敌百虫、敌敌畏效果差,对乐果无效。故 选 E。 患者,男性,26 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 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 50mg,bid 治疗。【score:4 分】 (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score:2 分】 【A】激动中脑-边缘、中脑一皮层系统通路的 D1 受体 【B】阻断中枢α受体 【C】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 D2 受体 【D】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 D2 受 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激动第四脑室底部后极区的 DA 受体 本题思路: (2).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score:2 分】 【A】α-受体阻断作用 【B】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 D2 受体 【C】M 受体阻断作用 【D】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 D2 受体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 D1 受体 本题思路:[解析]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 是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 D 2 受体。氯丙 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纹状 体通路的 D 2 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一般减量或停 药后即消失。 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药理作用较广,有平 喘、强心、利尿、血管扩张、中枢兴奋等作用,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各型哮喘。【score:4 分】 (1).氨茶碱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是【score:2 分】 【A】增加心脏收缩力,心率加快,冠脉扩 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兴奋心肌β1 受体 【C】激动腺苷酸环化酶 【D】激动 M 胆碱受体,激动鸟苷酸环化酶 【E】兴奋血管活性多肽 本题思路: (2).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score:2 分】 【A】稳定肥大细胞膜 【B】抑制磷酸二酯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2 受体 【D】阻断 M 胆碱受体 【E】激动α受体 本题思路:[解析] 由于急性左心衰而突然发生急性 肺水肿,引起呼吸浅而快,类似哮喘。氨茶碱有强 心、利尿、血管扩张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氨 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 cAMP 的含量增加,引 起气管舒张,治疗哮喘。 患者,女性,28 岁。孕 39 周入院待产,B 超检查胎 儿发育正常。【score:4 分】 (1).拟剖宫产手术前应选择的药物是【score:2 分】 【A】麦角新碱 【B】麦角胺 【C】小剂量缩宫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吗啡 【E】大剂量缩宫素 本题思路: (2).患者手术后出现大量出血,不宜选用下列哪种药 物止血【score:2 分】 【A】麦角新碱 【B】麦角胺 【C】小剂量缩宫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垂体后叶素 【E】大剂量缩宫素 本题思路:[解析] 重点考查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小 剂量缩宫素能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对子宫底部产 生节律性收缩,对子宫颈则产生松弛作用,可促使胎 儿顺利娩出,用于催产和引产。大剂量的缩宫素使子 宫产生强直性收缩,可用于产后止血;麦角类兴奋子 宫的作用与缩宫素不同,他们作用比较强而持久,剂 量稍大即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和子宫颈 的兴奋作用无明显差别,不宜用于催促和引产,蛋壳 用于产后止血。吗啡具有抑制胎儿呼吸的作用,故分 娩时不宜选用吗啡。故答案选择 C。垂体后叶素中含 有缩宫素,用于治疗子宫出血,故答案选择 C。 患者,男性,32 岁,到非洲出差 20 天后出现寒战, 面色发白,肢体厥冷等症状,持续半小时后出现高 热、面色潮红伴头痛。就诊,诊断为疟疾。 【score:6 分】 (1).为控制该患者的症状,应选择【score:2 分】 【A】吡喹酮 【B】乙胺嘧啶 【C】青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伯氨喹 【E】依米丁 本题思路: (2).为控制疟疾再次复发,应选择【score:2 分】 【A】吡喹酮 【B】乙胺嘧啶 【C】青蒿素 【D】伯氨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依米丁 本题思路: (3).可以预防疟疾发作,应选择【score:2 分】 【A】吡喹酮 【B】乙胺嘧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青蒿 【D】伯氨喹 【E】依米丁 本题思路:[解析] 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有氯 喹、奎宁、青蒿素,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是伯氨喹,预防疟疾发作的是乙胺嘧啶。答案依次为 C、D、B。 三、B 型题 (总题数:6,score:36 分) • 【A】副作用 • 【B】继发反应 • 【C】后遗反应 • 【D】停药反应 • 【E】变态反应 【score:6 分】 (1).患者因失眠睡前服用苯巴比妥钠 100mg,第二天 上午呈宿醉现象,这属于【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患者因肺炎需注射青霉素,结果皮试反应呈阳 性,这属于药物的【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长期使用四环素等药物患者发生口腔鹅口疮属于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上述属于的定义。 后遗反应指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有效浓度后,仍残存的 生物效应;变态反应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的异常反 应,与用药剂量、药理作用无关;继发反应指继发于 药物治疗作用后的不良反应,由于长期使用广谱类抗 生素,使体内敏感菌群受到抑制,不敏感菌群臣及繁 殖而形成新的感染,也称二重感染。 • 【A】提高血浆和肾小管腔液渗透压,引起组织 脱水而利尿 • 【B】抑制远曲小管 Na+、Cl-的重吸收 • 【C】竞争性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 【D】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Na+、Cl-的重吸收 • 【E】阻断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膜上的 Na+通 道 【score:4 分】 (1).呋塞米的利尿机制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螺内酯的利尿机制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呋塞米、螺内酯的 作用机制。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 与 K + -Na + -2Cl - 同向转运蛋白可逆结合,抑制其 转运能力,干扰 NaCl 的重吸收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 用。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地与 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 用,促进 Na + 和水的排出,减少 K + 排出。 • 【A】奎尼丁 • 【B】利多卡因 • 【C】普萘洛尔 • 【D】胺碘酮 • 【E】钙拮抗剂 【score:8 分】 (1).属于ⅠA 类抗心律失常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属于Ⅳ类抗心律失常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奎尼丁复活时间常数 1~10 秒, 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 0 相上升速率,属于 ⅠA 类抗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发挥 对心脏的作用,适于治疗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的各种 心律失常,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抑制多种 钾电流,延长动作电位里程和有效不应期,属于Ⅲ类 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如用于心房纤颤可恢复及维持窦性节律。钙拮抗剂抑 制 L 型钙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 性,属于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上 性和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好。 • 【A】耳、肾毒性 • 【B】二重感染 • 【C】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 【D】光敏反应 • 【E】球后视神经炎 【score:10 分】 (1).依诺沙星【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庆大霉素【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氯霉素【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四环素【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5).乙胺丁醇【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依诺沙星是喹诺酮类药,能引起 光敏反应;庆大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能引起耳、肾 毒性;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四环素能引起二重 感染;乙胺丁醇有引起球后视神经炎的不良反应;所 以答案为 D、A、C、B、E。 • 【A】生物利用度 • 【B】药-时曲线下面积 • 【C】表现分布容积 • 【D】清除率 • 【E】血浆半衰期 【score:4 分】 (1).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 程度是生物利用度,故选 A。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用 的时间是血浆半衰期,故选 E。 • 【A】清除率 • 【B】表现分布容积 • 【C】二室模型 • 【D】单室模型 • 【E】房室模型 【score:4 分】 (1).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 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为【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用数学模拟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的速度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为【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清除率和房室模型 的概念。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 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为清除率; 用数学模拟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速 度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为房室模型。故选 A, 故选 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