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模拟测试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模拟测试含解析

‎ ‎ ‎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模拟测试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 ‎ ‎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 ‎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 ‎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 ‎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 ‎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 ‎ 当代小学教育 ‎ ‎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 ‎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 ‎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 小学教育的现状 ‎ ‎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 ‎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 ‎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 ‎ ‎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 ‎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 ‎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 ‎ ‎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 ‎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 ‎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 ‎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 ‎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 ‎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 ‎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 ‎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 ‎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 ‎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 ‎ 教育学的发展:‎ ‎ ‎ 教育学的萌芽:‎ ‎ ‎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 ‎ ‎ ‎ ‎ 昆体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 ‎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 ‎ 培根在1623年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1632《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的开端,是“教育学之父”‎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卢梭《爱弥儿》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代表作为《教育漫话》。‎ ‎ ‎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 ‎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 ‎ ‎ ‎ 教育及其发展 ‎ ‎ 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 ‎ 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 ‎ ‎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历史性 ‎ ‎ 教育的发展:‎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孟禄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 ‎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 ‎ ‎ ‎ ‎ ‎ ‎ 教育的功能:‎ ‎ ‎ 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 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 .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  ‎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社会结构  就业结构  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 ‎(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 ‎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 ‎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 ‎ 教育与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 ‎ ‎ ‎ ‎ ‎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 ‎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霍尔 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 ‎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 ‎ 教育目的 ‎ ‎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 ‎ 教育目的的理论 ‎ ‎ ‎1、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尔巴特等。  ‎ ‎ ‎ ‎2、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 ‎ ‎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 ‎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 ‎ 教育制度:‎ ‎ ‎ 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 ‎ 双轨制:英国、法国 单轨制:美国 分支制:前苏联 ‎ ‎ ‎ ‎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 ‎ 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未执行“壬寅学制”。‎ ‎(2)1904年,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3)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校;‎ ‎(4)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奎丑”,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 ‎ ‎ ‎ ‎(5)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 ‎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21世纪第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五、教师专业发展 ‎ ‎ 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 ‎ 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 ‎ 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 ‎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的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布鲁巴奇的四种反思方法:(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 ‎ 六、心理学知识 ‎ ‎ 心理学基础知识 ‎ ‎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 心理学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现代认知学派:奈瑟、皮亚杰 ‎ ‎ 认知过程 ‎ ‎ 感觉 ‎ ‎ 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受性和感觉阀域(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感受的基本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效应、感觉后效)‎ ‎ ‎ 知觉:‎ ‎ ‎ ‎ ‎ ‎ ‎ 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 ‎ ‎ 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特点:‎ ‎(1)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 ‎(2)小学生知觉的分析和综合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 ‎ 思维:‎ ‎ ‎ 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 ‎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活动指向性或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结果是否经过明确思考及具有清晰意识的不同,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根据思维活动创新程度的不同,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 ‎ 想象:‎ ‎ ‎ 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 ‎ 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 ‎ 注意:‎ ‎ ‎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 ‎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 ‎ 影响注意分类的因素:‎ ‎(1)注意的范围(被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与任务、个人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分配(对原来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精神类型和自控能力)‎ ‎ ‎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 ‎ 记忆 ‎ ‎ 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根据内容的性质,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 ‎ ‎ ‎ ‎(3)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4)根据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 遗忘 ‎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 ‎ ‎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后摄抑制)、压抑说、提取失败 ‎ ‎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个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以往的遗忘的影响。‎ ‎ ‎ 情绪与情感 ‎ ‎ 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 ‎ 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没美感 ‎ ‎ 意志 ‎ ‎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标、选择行动方法和定制行动计划 ‎)‎ ‎(2)执行决定阶段 ‎ ‎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 ‎ ‎3.个性心理 ‎ ‎ 需要的种类:‎ ‎(1)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按照满足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 ‎ ‎ 动机的分类:‎ ‎ ‎ ‎ ‎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 ‎ ‎ 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成都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 ‎ 智力测验 世界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量表是1905年由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推孟修订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 ‎ 气质 ‎ ‎ 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张飞)‎ ‎ ‎ 多血质:活泼型。反映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粗心浮躁、粗枝大叶、容易分散注意力。 (王熙凤)‎ ‎ ‎ 粘液质:安静型。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反应性低;话少;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林冲)‎ ‎ ‎ 抑郁质:抑郁性。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林黛玉)‎ ‎ ‎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 ‎ 七、课程 ‎ ‎ 课程的类型  ‎ ‎(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实施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从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 课程的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布鲁纳、施瓦布   ‎ ‎(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罗杰斯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 ‎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 ‎ ‎ ‎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 ‎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 ‎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 八、教育研究方法 ‎ ‎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检索-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撰写成文 ‎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 ‎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进行总结评价-教育叙事研究-个案法 ‎02‎ 学生指导 一、心理发展 ‎ ‎ 心理发展理论 ‎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 ‎ ‎ ‎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 ‎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 基本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 ‎3.最近发展区。‎ ‎ ‎ ‎(三)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 ‎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 ‎ 学习的分类 ‎ ‎ ‎(1)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按学习性质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按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或动作技能、态度 ‎(4)按学习内容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 ‎ 学习理论 ‎ ‎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学习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消退、惩罚、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强化 ‎ ‎ ‎(二)认知学习理论 ‎ ‎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 ‎ ‎ ‎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 马斯洛、罗杰斯(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 ‎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皮亚杰(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 ‎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 ‎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 ‎ 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 ‎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 ‎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 ‎ 二、思想品德发展 ‎ ‎ 品德发展基本理论 ‎ ‎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 ‎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5-8岁)‎ 可逆性阶段(8-10岁)‎ ‎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 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 ‎1.前习俗水平:‎ ‎ ‎ ‎ ‎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 ‎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 ‎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 ‎ ‎(一)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 ‎ 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 ‎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规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 ‎ 三、德育 ‎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 ‎ 德育原则 ‎ ‎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 德育方法 ‎ ‎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法(榜样示范法);‎ ‎ ‎ ‎ ‎ ‎3.锻炼法(指导实践法);‎ ‎4.陶冶法;‎ ‎5.品德评价法。‎ ‎ ‎ 德育途径:‎ ‎ ‎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课程;‎ ‎3.社会实践活动;‎ ‎4.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 ‎ 四、小学生安全 ‎ ‎ 常见急症:中暑、溺水、电击、烫伤和烧伤、骨折、中毒 ‎ ‎ 心理障碍:多动症、焦虑症、学习困难综合症、强迫症、厌学症 ‎ ‎ 心理辅导的原则:‎ ‎ ‎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 ‎ 心理辅导方法:‎ ‎ ‎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2.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团体辅导法 ‎ ‎ 五、家庭、社会和社会的协调 ‎ ‎ 家校联系的常用方式:‎ 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 ‎03‎ 班级管理 ‎ ‎ ‎ ‎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确定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额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 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成员间的分歧、打架斗殴、顶撞、恶作剧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冷处理原则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 ‎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 ‎ 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 班队活动的类型: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例会、班队文艺活动、班队体育活动、班队科技活动、班队劳动、班队游戏活动、少先队活动 ‎ ‎ 课外活动的内容:‎ 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游戏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活动 ‎ ‎ 课外活动的特点:‎ ‎ ‎ ‎(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 ‎(2)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3)形式的多样性 ‎(4)活动组织的自主性 ‎(5)活动方法的实践性 ‎(6)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教学设计(40分)‎ ‎ ‎ 教学目标的内容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 ‎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 确定教学重难点 ‎1. 吃透新课标;‎ ‎2. 全面了解学生;‎ ‎3. 深入钻研教材。‎ ‎ ‎ 教学设计过程 ‎1. 课堂导入 ‎(1)直接导入;‎ ‎(2)直观导入;‎ ‎(3)情境导入;‎ ‎(4)提问导入;‎ ‎(5)复习导入;‎ ‎(6)悬念导入;‎ ‎(7)故事导入;‎ ‎(8)游戏导入。‎ ‎ ‎ ‎2. 新课讲授 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 ‎ ‎3. 巩固练习 选择或编制一些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供学生练习 ‎ ‎ ‎4. 课堂总结 封闭型总结(认知型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开放型总结:把所学知识向其他地方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使知识系统化。‎ ‎ ‎ 综合课程 ‎ ‎1.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2.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3.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 ‎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1. 实践性;‎ ‎2. 开放性;‎ ‎3. 自主性;‎ ‎4. 生成性。‎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1. 研究性学习;‎ ‎2. 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 ‎3. 劳动与技术教育;‎ ‎4. 信息技术教育。‎ ‎ ‎ ‎ ‎ ‎2教学实施(材分+单选)‎ 教学的特点 ‎1.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 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 ‎ 教学的基本任务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 ‎ 教学过程的要素 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 ‎ ‎1. 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 学生: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3. 教材: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认识对象;‎ ‎4. 教学策略:把教师、学生与教材联系起来的中介和桥梁;‎ ‎5. 学习环境:教与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须条件。‎ ‎ ‎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具体表现 ‎1. 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况性;‎ ‎2. 认识方式的简洁性与高效性;‎ ‎3. 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4. 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5. 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 ‎ ‎ ‎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育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所必须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 ‎ ‎2. 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 ‎ ‎3.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 ‎ ‎4. 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 ‎ 我国小学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 直观性原则;‎ ‎3. 启发性原则;‎ ‎4. 巩固性原则;‎ ‎5. 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6. 因材施教原则;‎ ‎7.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 量力性原则。‎ ‎ ‎ 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问答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5. 演示法;‎ ‎6. 参观法;‎ ‎7. 练习法;‎ ‎8. 实验法。‎ ‎ ‎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 ‎ ‎1. 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在中国,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 ‎ ‎ ‎ ‎ ‎ 班级授课制基本特点:‎ ‎1. 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的活动单位;‎ ‎2. 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下,以“课”为组织单位;‎ ‎3.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 ‎ ‎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活动。‎ 不足:‎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2. 课堂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1)现场教学;‎ ‎(2)个别指导。‎ ‎3. 课堂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4. 其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制;‎ ‎(2)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3)贝尔-兰喀斯特制;‎ ‎(4)特朗普制。‎ ‎ ‎ 教学实施的环节 ‎1. 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 上课(教学工作中心环节)‎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 课外指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课堂总结的意义 ‎1. 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 ‎2. 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过渡;‎ ‎ ‎ ‎ ‎ ‎3.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 ‎ ‎ 课堂总结的方法 ‎1. 归纳总结式 ‎2. 启迪思维式 ‎(1)设疑;‎ ‎(2)伏笔;‎ ‎(3)延伸。‎ ‎3. 分析比较式 ‎4. 比照式总结 ‎5. 交流评价式 ‎6. 活动激趣式 ‎7. 渗透式小结 ‎8. 悬念式总结 ‎9. 前呼后应式总结 ‎10. 延伸式小结 ‎ ‎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 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3.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4. 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 ‎ 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 教师的领导风格;‎ ‎2. 班级规模;‎ ‎3. 班级性质;‎ ‎4. 对教师的期望。‎ ‎ ‎ 课堂气氛及其类型 ‎1. 积极的课堂气氛: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 消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表现出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教师不能有效控制课堂;‎ ‎3. 对抗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失控的课堂状态。‎ ‎ ‎ 影响课堂气氛的基本因素 ‎1. 教师的因素;‎ ‎2. 学生的因素;‎ ‎3.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 ‎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 正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 ‎2. 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3. 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 ‎ ‎ ‎ ‎4. 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 ‎ 课堂纪律类型 ‎1. 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3. 任务促成的纪律;‎ ‎4. 自我促成的纪律。‎ ‎ ‎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 做好课堂监控;‎ ‎4.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 ‎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 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2. 学生的身心因素(包括学生的生理障碍、心理缺失、倾向性);‎ ‎3. 环境的因素(家庭、大众媒体、课堂环境等)。‎ ‎ ‎ 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和处置 ‎1. 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2.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 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 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 协调同伴关系;‎ ‎7. 与家长合作。‎ ‎ ‎ 学习动机的分类 ‎1. 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的、低下的学习动机;‎ ‎(核心是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自我中心)‎ ‎2.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动机作用效果明显,稳定性较差)‎ ‎3.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奥苏贝尔)‎ ‎ ‎ 学习动机的功能 ‎1. 激发功能:唤起、引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2. 定向功能;‎ ‎3. 维持功能。‎ ‎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 ‎ ‎ ‎ ‎ ‎ ‎1.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 ‎ ‎ 强化理论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 ‎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结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等原因,按照性质归属到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 形成因素:‎ ‎1. 直接经验;‎ ‎2. 替代性经验;‎ ‎3. 言语说服;‎ ‎4. 情绪的唤起。‎ ‎ ‎ 功能:‎ ‎1.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 ‎ 成就动机理论 德维克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就是成就行为的目的和原因,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代表人物德维克。‎ ‎ ‎ 目标分类:掌握目标(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和成绩目标(能力目标)‎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由低到高逐级上升,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 有利于培养学习动机的因素 ‎ ‎ ‎1. 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1)要避免学生出现高度的焦虑;‎ ‎ ‎ ‎ ‎ ‎(2)要有合作化的教学取向;‎ ‎(3)要满足学生的一些合理要求,这可为促进学生发展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创造条件;‎ ‎(4)要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 ‎ ‎ ‎2. 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 ‎3. 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任务。‎ ‎ ‎ 学习动机的激发 ‎ ‎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 ‎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问题小而精;‎ ‎(2)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 ‎(3)有适当的难度;‎ ‎(4)要有启发性。‎ ‎ ‎ ‎2. 设置合适的目标 ‎3. 控制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 表达明确的期望 ‎5. 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 合理运用外部奖惩 ‎7. 有效运用表扬 ‎8.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 ‎ 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 ‎1. 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 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 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4. 运用变式;‎ ‎5. 恰当地运用比较。‎ ‎ ‎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 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 ‎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 ‎ ‎ ‎ ‎ ‎ 学习迁移的分类 ‎ ‎ ‎1. 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零迁移:两种学习不发生影响。‎ ‎ ‎ ‎2. 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 ‎ ‎ ‎3. 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处于同一抽象和概况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 ‎ ‎4. 一般迁移、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态度和动机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特殊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 ‎ ‎5.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 ‎ 迁移理论 ‎1. 形式训练说;‎ ‎2. 共同要素说;‎ ‎3. 概括化理论;‎ ‎4. 关系转换理论;‎ ‎5.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6. 产生式理论。‎ ‎ ‎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 改革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2. 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3.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迁移意识;‎ ‎4.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 ‎ 认知策略 ‎1. 复述策略;‎ ‎2. 精加工策略;‎ ‎ ‎ ‎ ‎ ‎3. 组织策略。‎ ‎ ‎ 元认知策略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 ‎ 资源管理策略 ‎1. 时间管理策略;‎ ‎2. 外援资源管理策略;‎ ‎3. 环境管理策略;‎ ‎4. 心境(努力)管理策略。‎ ‎3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的功能 ‎1. 诊断功能;‎ ‎2. 反馈功能;‎ ‎3. 导向功能;‎ ‎4. 检验功能。‎ ‎ ‎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 诊断性评价功能 ‎1. 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 ‎2. 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3. 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 ‎ 形成性评价功能 ‎1. 改进学生的学习;‎ ‎2. 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3. 强化学生的学习;‎ ‎4. 给教师提供反馈。‎ ‎ ‎ 总结性评价功能 ‎1.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2. 确定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 ‎3. 预言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 ‎4. 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 ‎ ‎ ‎ ‎ ‎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三)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 ‎(四)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 ‎ 小学教学评价的步骤及方法 ‎ ‎ ‎1. 建立评价目标 ‎(1)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意目标);‎ ‎(2)与学业成就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学生的智能、性格倾向、环境、身体)。‎ ‎ ‎ ‎2. 搜集评价信息 ‎(1)观察;‎ ‎(2)检查作业;‎ ‎(3)考试;‎ ‎(4)家访;‎ ‎(5)轶事记录法。‎ ‎ ‎ ‎3. 报告评价结果 ‎(1)学业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特点;‎ ‎(2)参加的课外活动以及个人兴趣及特长;‎ ‎(3)学业成绩以外的品质与技能。‎ ‎ ‎ 教学测验的标准 ‎1. 效度;‎ ‎2. 信度;‎ ‎3. 难度;‎ ‎4. 区分度。‎ ‎ ‎ 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1. 反思教学理念;‎ ‎2. 反思教学过程;‎ ‎3. 反思教学得失;‎ ‎4. 反思教学再设计。‎ ‎ ‎ 教学反思的主要类型 ‎1. 根据教学的基本流程,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2. 根据反思的主体,分为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 ‎3. 根据反思对象,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4. 根据教学理论深浅程度,分为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 ‎ ‎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 ‎ ‎ ‎ ‎2. 自我提问法;‎ ‎3. 教学诊断法;‎ ‎4. 比较法;‎ ‎5. 阅读新知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 ‎  1.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进行整合思考。这种反思属于(  )。‎ ‎  A.自我反思 ‎  B.集体反思 ‎  C.纵向反思 ‎  D.横向反思 ‎  【参考答案】C ‎  【导师点睛】纵向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学为对象,反思自己与之前的教学成果的比较;而横向反思是与其他老师进行横向的对比反思,吸取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  2.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  )。‎ ‎  A.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 ‎ ‎ ‎  B.提供教材内容 ‎  C.变化教学情境 ‎  D.给予学生反馈 ‎  【参考答案】A ‎  【导师点睛】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 ‎  3.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  )。‎ ‎  A.社会活动 ‎  B.技能活动 ‎  C.科技活动 ‎  D.学科活动 ‎  【参考答案】C ‎  【导师点睛】课外活动类型中的科技活动是指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社会活动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义工劳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合作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学科活动是由于课堂可能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课外活动中的专门的学科兴趣小组能让学生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  二、简答题 ‎ ‎ ‎ ‎ ‎  简述小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  【参考答案】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都开始有所表现,但还只是初步的。小学生的情感表现一般是外在而且明显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是鲜明的,直接表现在稚嫩的面孔上。小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情感变化,无论是集体性的还是个别学生的情感变化,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要善于把握这样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深刻和稳定。‎ ‎  意志力是克服困难的能力。小学生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意志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小学生在克服困难过程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还比较弱.常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提示,需要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给他们提供锻炼意志力的机会。小学教师从学生的意志水平出发,逐步向学生提出克服困难的要求,既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又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未来社会的公民和专门人才都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心理上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困难。显然,磨炼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列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  三、材料分析题 ‎  在幼儿园时,儿子幻想拥有一头霸王龙的坐骑;到一、二年级时渴望拥有一座自己的天文台,发现一颗彗星,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四年级时,儿子想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得到一根魔力棒,一抖肩,获得别人羡慕的眼光;到初中时,儿子想当AU1DEY的总裁;可突然有一天,儿子的梦想由神圣变得平庸,由高级变得低俗,只想做乡下奶奶家一只自由自在的狗。是什么让儿子象牙塔的梦轰然倒地?‎ ‎ ‎ ‎ ‎ ‎  是什么让儿子的梦想蜕变得如此简单?‎ ‎  请根据教育学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  (1)你认为是什么改变了“儿子”的梦想?‎ ‎  (2)你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  【参考答案】(1)教育者的引导有误区,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儿子没能适应当今教育的现实,特别是竞争的残酷性。‎ ‎  (2)学校教育的目的是: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与独特个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