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A)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4

(A)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4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总题数:45,score:90 分) 1.关于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屏-片体系 MTF 使用正弦波模板 • 【B】MTF 向上,屏-片感度向下 • 【C】MTF 测定使用微密度计 • 【D】MTF 向上,空间频率向下 • 【E】MTF 影像清晰度评价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屏-片体系 MTF 的测定只能用方波 测定。 2.不能用于医学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测定方法是 • 【A】星卡测试卡照射 • 【B】正弦波测试卡照射 • 【C】方波曝光—微密度计扫描法 • 【D】狭缝曝光—微密度计扫描法 • 【E】刃边曝光—微密度计扫描法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星卡测试卡测试焦点的极限分辨 率和焦点的散焦值。 3.X 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过程可分为 5 个阶段,其中 不包括 • 【A】X 线信息影像的产生 • 【B】X 线信息影像的转换 • 【C】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 • 【D】视觉影像的形成 • 【E】影像后处理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过程可分 为 5 个阶段,①X 线信息影像的产生;②X 线信息影 像的转换;③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④ 视觉影像的形成;⑤意识影像的形成。 4.下列管电压对摄影条件的意义,错误的是 • 【A】曝光正确的情况下,照片密度与管电压的 n 次方成正比 • 【B】管电压代表 X 线的穿透力 • 【C】管电压控制着影像对比度 • 【D】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要大于照射量 • 【E】低电压技术,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要 小于高电压技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照片密度与管电压的 n 次方成正 比,而且随着电压的升高降低,所以低电压技术时, 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要大于高电压技术。 5.某部位用 70kVp、40mAs、FFD=200cm,照片密度适 当,现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 10mAs,摄影距离应 为 • 【A】50cm • 【B】75cm • 【C】100cm • 【D】125cm • 【E】150cm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公式 QN=(r2N/r20)·Q0。 6.有关 X 线管焦点面积的描述,错误的为 • 【A】实际焦点是指 X 线管的阴极电子在阳极靶 面上的撞击面 • 【B】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球管长轴垂直方 向上的投影 • 【C】实际焦点的大小决定 X 线管功率 • 【D】实际焦点的大小影响影像的锐利度 • 【E】平常指的焦点是有效焦点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有效焦点的面积影响影像的锐利 度,有效焦点越小,影像越锐利,摄影中有效焦点越 小越好。 7.有关旋转阳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效焦点面积小 • 【B】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 【C】曝光时间短 • 【D】功率大 • 【E】适于连续功率使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旋转阳极热传导能力差,适于短 时功率用。 8.关于 X 线机高压变压器的表示,正确的为 • 【A】初级电压有效值表示,次级电流平均值表 示 • 【B】初级电压最大值表示,次级电压有效值表 示 • 【C】初级电压与次级电压都以有效值表示 • 【D】初级电流与次级电流都以有效值表示 • 【E】初级电流有效值表示,次级电压平均值表 示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高压发生器一般初级电压有 效值表示,次级电流平均值表示。 9.千伏表接在电路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千伏表间接表示管电压的高低 • 【B】曝光时不得调节千伏旋钮以防出现高压电 涌 • 【C】先调节管电流再调节管电压以做必要的补 偿 • 【D】千伏表接在高压次级电路中 • 【E】千伏表应在 X 线允许规格范围内调节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千伏表接在高压初级电路中,是 预置值,不是次级管电压的直接读数。 10.关于毫安表的使用,错误的为 • 【A】毫安表接在高压次级电路中,可放置在控 制台上 • 【B】毫安表是管电流的直接读数 • 【C】毫安表线圈断路不会出现高压电击 • 【D】全波整流 X 线机须先整流后方可使用毫安 表测量 • 【E】自整流的毫安表为直流表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当毫安表线圈断路,毫安表处于 高电位,便会损坏高压元件,出现高压电击。 11.在滤线栅表面上,平均 1cm2 中铅的体积(cm3)称 • 【A】栅比 • 【B】栅密度 • 【C】铅容积 • 【D】栅焦距 • 【E】滤线栅因子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铅容积是指在滤线栅表面上平均 1cm2 中铅的体积(cm3)。 12.X 线机操作中毫安表颤动,其原因不包括 • 【A】整流管轻度漏气 • 【B】X 线管高压放电 • 【C】高压初级电路接触不良 • 【D】毫安表故障 • 【E】高压整流管灯丝断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高压整流管灯丝断路,毫安表指 针下降无指示,毫安表不会颤动。 13.高压短路现象不包括 • 【A】千伏表上冲 • 【B】毫安表指针上冲 • 【C】高压变压器出现噪音,保险丝熔化 • 【D】高压电缆击穿 • 【E】高压部件有放电声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千伏表并联在高压初级电路中的 低压部件,它是千伏预示值。 14.毫安表指示反映 X 线故障,错误的为 • 【A】高压指示灯亮毫安表必有指数 • 【B】高压短路毫安表指针上冲 • 【C】X 线产生量大毫安表指示值高 • 【D】毫安表有显示值就一定有 X 线产生 • 【E】限时不准毫安表指示值正常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高压初、次级电路断路时,高压 继电器工作,高压指示灯亮,但无 X 线产生,毫安表 无读数。 15.对焦点极限分辨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 线管焦点小,分辨率就大 • 【B】MTF(调制传递函数)值小的焦点,成像性能 好 • 【C】焦点的线量分布为多峰时,分辨率小 • 【D】R 值大的焦点成像性能比 R 值小的好 • 【E】管电压较低时,管电流增大,极限分辨率 下降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MTF 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 0, MTF 值大的焦点,成像性能好。 16.CT 与常规 X 线检查相比,低于 X 线平片的是 • 【A】密度分辨率 • 【B】图像灰度 • 【C】最大密度 • 【D】最小密度 • 【E】空间分辨率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常规 X 线空间分辨率高达 30LP/mm,高档 CT 空间分辨率达 15LP/mm。 17.有关人体 CT 值的比较,错误的是 • 【A】血液>水 • 【B】脑灰质>脑白质 • 【C】血液>脂肪 • 【D】脂肪>水 • 【E】骨密度>钙化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水 CT 值约为 0HU,脂肪 CT 值约 为-100HU。 18.人眼视觉最大的灰阶等级范围是 • 【A】8 级 • 【B】16 级 • 【C】24 级 • 【D】32 级 • 【E】64 级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人眼对密度差的识别能力有限, 人眼对影像密度的识别范围 0.25~2.0,若将此密度 分为 16 级,每级之间最小密度差约为 0.1,再小就 不能识别。 19.下列有关准直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线束宽度 • 【B】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 【C】准直器窗口呈狭缝状态 • 【D】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距 • 【E】准直器位于 X 线窗口前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扫描层距是由相邻两层床进或床 出距离决定。 20.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以溴化银为例, 它是由溴离子和银离子以对称的晶体结构形式排列而 成。每个溴离子周围有 • 【A】2 个银离子包围 • 【B】4 个银离子包围 • 【C】6 个银离子包围 • 【D】8 个银离子包围 • 【E】12 个银离子包围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 以溴化银为例,它是由溴离子和银离子以对称的晶体 结构形式排列而成。每个溴离子周围有六个银离子包 围;同样,每个银离子周围又被六个溴离子包围。 21.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不包括 • 【A】灰雾度 • 【B】感光度 • 【C】反差系数 • 【D】最大密度 • 【E】颗粒度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包括感光 度、灰雾度、反差系数、平均斜率、最大密度、宽容 度等参数,而颗粒度为感光材料的成像性能之一。 22.关于 X 线剂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扫描层数越薄,X 线剂量越小 • 【B】X 线剂量大小是 CT 图像质量保证 • 【C】增加 X 线剂量可减少图像噪声 • 【D】内耳 CT 扫描需用较大的 X 线剂量 • 【E】病人所受辐射量与扫描层数有关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扫描层厚越薄所需 X 线剂量越 大。 23.CT 扫描图像环状伪影形成的原因为 • 【A】致密的解剖结构 • 【B】病人移动 • 【C】心脏跳动 • 【D】探测器灵敏度不一致 • 【E】未摘除的异物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环状伪影主要因探测器灵敏度不 一致造成,每日对探测器校准可减少环状伪影的产 生。 24.CT 扫描时,病人体内有高密度结构可出现 • 【A】移动条纹伪影 • 【B】帽状伪影 • 【C】模糊伪影 • 【D】放射状伪影 • 【E】环状伪影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放射状伪影是由层面内突出的高 密度组织结构投影造成的。 25.对于容积效应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部分容积效应指 CT 值不能如实反映各种组 织本身的 CT 值 • 【B】高密度组织中较低密度的病灶 CT 值测量偏 高 • 【C】低密度组织中较小的高密度病灶 CT 值偏低 • 【D】部分容积效应是可以避免的 • 【E】通过薄层扫描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部分容积效应在任何档次的 CT 机 都存在,不可避免。 26.与增感屏荧光体发光效率无关的是 • 【A】X 线吸收效率 • 【B】荧光转换效率 • 【C】荧光传递效率 • 【D】屏-片匹配效率 • 【E】MTF(调制传递函数)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增感屏荧光体发光效率与 X 线吸 收效率、荧光转换效率、荧光传递效率、屏一片匹配 效率有关,为四者的乘积。 27.对于 CT 扫描层厚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层厚选择应根据扫描部位和病变大小决定 • 【B】层厚是 CT 扫描技术选择的重要参数 • 【C】层厚薄噪声减少 • 【D】层厚薄病灶检出率高 • 【E】层厚薄空间分辨率高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层厚选择薄,噪声增加,图像感 觉粗糙。 28.关于显示野、矩阵、像素值三者关系,错误的是 • 【A】矩阵不变,加大显示野可提高图像分辨率 • 【B】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像素值变小 • 【C】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图像分辨率提高 • 【D】显示野不变,矩阵加大,图像重建时间长 • 【E】矩阵不变,像素值减半,显示野面积缩小 4 倍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矩阵不变,加大显示野,像素值 大,空间分辨率下降。 29.关于 CT 图像重建技术,错误的是 • 【A】过滤函数影响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 率 • 【B】适当的选择过滤函数可提高图像质量 • 【C】观察不同组织的对比和诊断需选择不同的 过滤函数 • 【D】CT 图像重建通过过滤函数的计算完成 • 【E】过滤函数不可更改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检查部位和病变选择合适的 滤过函数有助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30.散射线消除和抑制的方法不包括 • 【A】遮线器 • 【B】滤过板 • 【C】空气间隙法 • 【D】滤线栅法 • 【E】尽量使用高 KV 摄影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散射线的抑制方法为使用遮线器 和滤过板;散射线的消除方法有空气间隙法和滤线栅 法。在一定能量范围内,散射线随 X 线波长的变短而 增加,使用高千伏摄影时,散射线量会增加。 31.CT 图像形成所采用的方式是 • 【A】透射成像 • 【B】荧光成像 • 【C】银盐成像 • 【D】数据重建 • 【E】光电转换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图像形成所采用的方式是数据 重建。 32.有关照片对比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照片对比度受管电压影响 • 【B】高电压时照片对比度下降,影像层次增加 • 【C】X 线量增加可改善照片对比度 • 【D】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最大 • 【E】照片对比度和影像层次为同一概念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层次与照片对比度是矛盾的两个 方面,管电压高,照片对比度下降,但层次增多。 33.消除运动模糊的方法不包括 • 【A】加强对 X 线设备的定期检测,尤其保证 X 线管、诊断床以及活动滤线栅托盘的机械稳定性 • 【B】采用短时间曝光法 • 【C】屏气与固定肢体 • 【D】尽量缩小肢-片距 • 【E】应用滤线栅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使用滤线栅能够提高照片对比 度,减少散射线形成的灰雾,不能消除运动性模糊, 相反,由于使用滤线栅,需要提高曝光条件,在不能 提高千伏、毫安的情况下,只能增加曝光时间,可能 会增加运动性模糊。 34.下列关于 MTF(调制传递函数)的概念理解,错误 的是 • 【A】MTF 指输入信息量与记录信息量之比 • 【B】MTF 的英文全称为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 【C】MTF 把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傅立叶 变换为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 • 【D】MTF 是国际上通用的 X 线影像质量评价方 法 • 【E】MTF 能够客观评价信息传递时信息失真的 情况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MTF 是记录信息量与输入信息量 比。 35.对于散射线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 • 【B】增感屏速度越快,散射线越少 • 【C】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 • 【D】照射野是产生射线的重要因素 • 【E】散射线多来自康普顿散射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增感屏的性能与散射线的产生无 关。 36.下列滤线栅的概念和使用,错误的是 • 【A】栅比指铅条高度与间隔距离的比值 • 【B】滤线栅栅比值大,散射线消除效果好 • 【C】高栅比吸收散射线效率高,患者接受辐射 量少 • 【D】活动滤线栅散射线消除效率高于同比值的 静止栅 • 【E】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指滤线栅铅条对 X 线的 入射吸收与阻止作用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高栅比滤线栅对散射线吸收效率 高,但入射线透过度低,患者辐射量大。 37.有关滤线栅切割效应对 X 线片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照片只有中心部分受照射是由于滤线栅反 用 • 【B】中心线侧向偏离,不在栅焦距上,影像密 度均匀减少 • 【C】摄影距离大于或小于栅焦距,照片中心向 两侧密度逐渐变淡 • 【D】大于栅焦距的照片密度是侧向偏离的同侧 大于对侧 • 【E】侧向偏离相等的情况下,大于栅焦距的偏 离切割效应更严重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侧向偏离相等的情况下,小于栅 焦距的偏离切割效应更严重。 38.下列胸部摄影条件选择,错误的是 • 【A】肺脓肿和液气胸减少管电压值 • 【B】同一厚度肥胖型比一般型胸部摄影条件要 增加 • 【C】曝光时间在 0.1s 以下 • 【D】胸片摄影距离为 150~200cm • 【E】肺气肿和肺大疱减少管电压值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肺脓肿、液气胸、肺癌、大叶肺 炎应增加管电压值。 39.下列骨骼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 • 【A】厚度超过 15cm 或管电压超过 60kVp 时选用 滤线栅 • 【B】被照部位尽可能靠近胶片 • 【C】尽可能选用大焦点,胶片尺寸不宜小 • 【D】骨质疏松摄影条件应有所降低 • 【E】慢性骨髓炎和石膏固定应增加条件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为增加骨骼 X 线片的清晰度应选 用小焦点。 40.有关 X 线影像重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物体的密度小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 可清楚看到小物体 • 【B】大物体的密度大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 看不到小物体 • 【C】大小物体的密度相等,重叠影像中可隐约 看到小物体 • 【D】人体投影到胶片形成的平面影像,各组织 的重叠可避免 • 【E】观察重叠影中密度低的物体影像,可选择 CT 成像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人体各部分投影到平面的影像, 有些组织的重叠不能够避免。 41.关于切线效果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照体局部边缘部分与 X 线束垂直形成 • 【B】胸片锁骨伴随阴影是切线效果 • 【C】胸片上女性乳房阴影是切线效果 • 【D】胸片上叶间裂的线状阴影是切线效果 • 【E】颅底骨折采用的是 X 线切线效果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被照体局部边缘部分与 X 线束平 行形成。 42.“产生诊断密度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可称为 • 【A】感光度 • 【B】对比度 • 【C】宽容度 • 【D】灰雾度 • 【E】相对感度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宽容度的定义。 43.关于摄影的基本概念,错误的是 • 【A】摄影程序:光或能量→检测→信号→图像 形成 • 【B】信息信号是由载体表现出来的单位信息量 • 【C】成像系统将载体表现的信息信号加以配 列,形成表现信息的影像 • 【D】摄影是利用光或其他能量表现被照体信息 状态,并以可见光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 【E】X 像是用能量或物理量,把被照体信息表 现出来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摄影程序:光或能量→信号→检 测→图像形成。 44.X 线照片的形成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是 • 【A】X 线感光作用 • 【B】X 线穿透作用 • 【C】X 线荧光作用 • 【D】X 线散射线 • 【E】被照体对 X 线吸收差异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散射线形成照片的灰雾干扰影像 的显示。 45.12bit 灰度级数有灰度级的个数是 • 【A】24 • 【B】128 • 【C】256 • 【D】1024 • 【E】4096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12bit 灰度级数有 4096 个灰度 级。 二、{{B}}{{/B}}(总题数:5,score:10 分) 46.滤线栅按结构特点分为 3 种类型,包括 • 【A】静止式 • 【B】运动式 • 【C】聚焦式 • 【D】平行式 • 【E】交叉式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滤线栅按结构特点分为聚焦式、 平行式和交叉式 3 种类型。 47.对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 X 线剂量,可减小噪声 • 【B】X 线剂量增加一倍,噪声减半 • 【C】扫描层厚加厚,噪声减小 • 【D】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噪声减小 • 【E】骨算法较软组织算法噪声提高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要使噪声减半,X 线剂量需增加 4 倍。 48.提高旋转阳极的负荷,应采取的措施为 • 【A】减小管电压脉动率 • 【B】加大焦点轨道直径 • 【C】提高阳极旋转速度 • 【D】增加阳极倾斜角度 • 【E】加大实际焦点面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当有效焦点一定时,须提高实际 焦点,加大 X 线管功率,应减少阳极倾斜角度。 49.高分辨率 CT 扫描技术的特点是 • 【A】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 • 【B】扫描条件大 • 【C】对肺内弥漫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 价值 • 【D】可完全替代常规 CT • 【E】与肺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高分辨率 CT 扫描损失一部分信息 量的基础上突出细微结构的边缘,不可取代常规 CT 扫描。 50.用立位滤线器摄影的体位是 • 【A】站立位 • 【B】仰卧位 • 【C】俯卧位 • 【D】侧卧位 • 【E】坐立位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所列选项中只有站立位和坐立位 可应用立位滤线器摄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