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单元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官僚政治的成熟 (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问题:汉初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造成王国与中央对抗。 (2)解决: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措施 影响 军事 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造成了后来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政治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经济 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1)措施:地方设行中书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制于中央;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时期 (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具体。 (2)作用:三省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深远。 4.宋代 (1)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教材补遗]__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 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 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实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隋唐宋元——科举制 (1)内容: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影响: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构图解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抓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关键信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时期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史料二同样注意抓核心关键句解读。史料二“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提示] 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2)根据史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提示] 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提示] 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汉至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史料三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宋史》 [史料解读] (1)从史料一信息“重用内朝”得出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由“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由“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得出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主要展现了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2)史料二反映了三省的运行机制。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3)史料三说明宋代决策权归属中书机构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财权集中于三司,这反映出北宋通过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提示]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提示]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史料解读] (1)解读史料一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概括“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 (2)解读史料二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从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将其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 反映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提示] 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提示]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提示]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史论归纳]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秦汉时代,南方郡的面积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时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导学号:02990006】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南方郡的面积较大是因为秦汉时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这与北方地区历史上开发的程度比南方高直接相关,故A项正确;秦汉时代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不如北方重要,B项不符合史实;秦汉时代,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然滞后于北方,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2017·洛阳高三统考)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强君主专权 C.决策更加科学 D.提高行政效率 B [据材料“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并非完善中央官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决策更加科学和提高行政效率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两项错误。] 3.唐代科举制规定: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主要考“身、言、书、判”。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 A.重视选拔法律人才 B.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 C.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B [根据材料,法律仅是对官员“判”方面的要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身、言、书、判”可知,吏部注重官员综合方面的素质,故B项正确;促进文化的繁荣仅涉及“书”方面的要求,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由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提出,故D项错误。] 4.(2018·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选拔)《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行为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 【导学号:02990007】 A.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A [材料揭示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唐代的法律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形成了一种政府行为的廉政机制;二是官员既把“廉慎” 思想当作政府要求的行为规范,也当作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综合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廉政建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唐律对官员贪污贿赂行为的规定,C项以偏概全;促成唐代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廉政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 5.(2017·日照高三模拟)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 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 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 C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宋代的丞相仍具有较大的权力且材料体现不出其权势变化与渐进性,故A项错误;宰相并不代表整个士大夫群体,故B项错误;宋代所有的敕书虽然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但也必须经由宰相副署并由宰相机构发布方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皇权在宋代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故C项正确;“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相权都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故D项错误。] 6.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B [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设置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蒙古贵族的特权等信息,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制,目的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衰落——明清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明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会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内阁 (1)原因: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 (3)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教材补遗]__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开始实行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他下令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南京直辖区外,全国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12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罚;又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者合称三司,长官为封疆大吏。原来行省的权力至此一分为三,三者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布政司下的地方政权分为府(或直隶州)、县(或属州)二级。这一改革将元朝的路、府、州、县四级减少了一级,传达政令更加便捷。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 二、清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 (1)清初沿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但皇权仍受限制。 2.设立: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其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教材补遗]__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 相互告密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密折制度使得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使政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二 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三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史料解读] (1)紧扣史料信息,史料一中“私人办公厅”体现了内阁的性质;“真正领袖”说明内阁制强化了皇权,强调了内阁制的作用。 (2)由史料二中“谕旨诏令”“由军机处密封”等关键信息可知,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诏令,这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3)史料三中“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信息,说明了中国君主专制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决策失误。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提示] 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作用:加强了皇权。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提示] 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恐怖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论归纳]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社会经济文化、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从目的看,它维护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历史的反动性。 ②从措施看,它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违背了时代潮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7·泉州毕业班质检)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 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D [明朝初年朱元璋已经废除相权,故A项错误;“万历怠政”是皇帝因为个人原因不理朝政,不能反映出君主权力的削弱,故B项错误;内阁权力来自皇帝,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故C项错误;“万历怠政”带来朝政的混乱,暴露出专制政体下人治的弊端,故D项正确。] 2.(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 【导学号:02990008】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B [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不断加强,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内阁大学士品级和权力的提升以及宦官权力的膨胀,使宦官和内阁相互制约,B项正确;C项是材料的表面意思,排除;宦官权力一直在皇权的控制之下,排除D项。] 3.(2017·保定高三模拟)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 A.人员构成复杂 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 C.其官员随时增减 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确 B [根据题目“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得出军机处的发展日益完善、备受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官员随时增减,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强调的是君主对军机处的控制权限的不断增强,并未牵涉大臣的职责不够明确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17·郑州毕业班质检)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 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 【导学号:02990009】 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D [从材料可知,两个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分别是汉代的中朝和清代军机处,二者都是中央机构,没有体现出对地方统治和管理加强,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辅助皇帝的中央机构,但军机处没有决策权,不是行政处置机构,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跪受笔录,完全听从皇帝的命令,集权于皇帝一人,没有体现“分化事权”的制度,故C项错误;汉代中朝和清代军机处都辅助皇帝处理政事,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故D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全国卷Ⅰ 2013·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2014·君主专制强化,“君权神授”;2014·科举制;2015·汉代外戚干政;2016·宋代重史传统;201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2017·唐朝的统一战争 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全国卷Ⅱ 2015·汉代地方吏治;2016·科举制 201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4·明代内阁制;2014·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2017·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全国卷Ⅲ 2016·汉承秦制;2017·宋代史书记事 —— 全国卷 —— 2012·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命题既可直接考查主干知识,又可暗合主流价值观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地方行政变迁、废行省设三司、汉承秦制等,需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获得新知;“祭天大典”题巧妙地把价值观的判断引入题干;宋代君主重史实际上就是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的例证;汉代外戚干政,汉代地方吏治,科举制与选官用官试题,又是呼应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在对本讲或本段历史的考查中,大分值、开放性试题的设置较多,且多引用新史学成果,暗合社会热点,需重点关注。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B [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首辅虽有时会操纵朝政,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进一步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未被“内阁取代”。D项内容违背了材料信息,故选B项。] 2.(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材料本身没有反映内阁职权的变化及内阁官员事务是否繁忙, 故排除A、C两项;D项不准确,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服从皇帝命令的信息;“惟揣摩此样本为急”体现了在清代僵化的政治体制下,官员拘泥规制的情形,故选B项。] 名师点拨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来看,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本讲内容历史概念多,复习时不要拘泥于教材的表述,要在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中去分析理解问题。 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 3.(2017·全国卷Ⅰ)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 4.(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 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A项正确。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5.(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6.(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 故排除D项。] 名师点拨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高考历史试题的最大特点。如第3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郡级政区变化表;第4题明代宦官识字制度化;第5题“汉承秦制”一题,则是在充分挖掘史料、理解史料的基础上获得认知,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强化提高概括总结能力。第6题“废行省设三司”一题,需要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做出判断。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7.(2017·全国卷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C [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C项正确,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太宗”,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B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D项错误。] 8.(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名师点拨 历史解释是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的创新。最新史学研究成果认为:个人喜好以及经筵经史讲读制度的推行,使得唐宋时期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本朝史实而体现着他们的某些旨意。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上述第7、8题就是明显的例证。 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 9.(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所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10.(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名师点拨 全国卷历史试题,承担着“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因此试题的命制会隐含时政热点,达到呼应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如汉代地方吏治题目,意在强调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持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政治安宁的重要意义。再如汉代外戚干政,科举制与选官用官试题,无不暗合当前的反腐倡廉、整顿吏治、公平公正文明社会的构建等社会热点。 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 11.(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名师点拨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祭天大典”体现了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说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举制,有利于今天公平公正价值观的引领。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 1.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郡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D [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郡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 2.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 【导学号:02990010】 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B.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 C.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 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A [据材料“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可知,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故A项正确。] 3.(2018·惠州高三调研)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C [材料反映的是士子考试由推荐到自荐的变化, 这体现了唐代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选官不受身份限制,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官僚政治在此之前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4.“乡饮酒礼”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官方礼仪活动。明初“乡饮酒礼”在分配饮食之前,有唱礼、演讲、宣布朝廷法令和批评乡民不守规则行为之各种节目,如果有劣行的乡民规避被指责的程序,则由全体与会者指摘其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了明初( ) 【导学号:02990011】 A.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 B.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宣传法规强化地方治理 D.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C [材料反映了明初地方政府在举行“乡饮酒礼”时,有宣布朝廷法令和批评乡民不守规则行为等环节和程序,可见明初在地方管理中非常重视宣传朝廷法令和乡民规则,这一做法有利于强化地方治理,故选C项。A、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古代中国不可能出现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 5.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 ) 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 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 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 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 A [明代建立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并将少数民族政权的帝王也纳入其中,清代沿袭了这一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彰显朝代更迭和皇位传承的正统性,A项符合题意。入祀帝王既有汉族,也有蒙古族、满族,故排除B、C两项;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6.雍正二年(1724年)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 ) 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 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 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C [材料与吏治无关,故A项错误;庶民妇女用“冠帔、补服、大轿”不一定就是奢侈消费,“禁绝”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僭用”表明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对民间消费的这种规定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探究[核心素养] [理论阐释] 2016年9月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运用点拨] 1.五大核心素养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 2.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1)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高考考查着力点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时空观念是感知历史的基础,培养能力的途径,得出结论的前提,理性认识的依据,时空观念无处不在,无题不有。 (3)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近几年高考命题是史料一统天下,史料实证,推理判断是解答高考题的重要手段。 (4)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5)家国情怀——学科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3.(对接高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即将实行的新版教材的编订具有指导意义,对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具有同样的意义,对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同样具有方向性的价值。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逐渐的体现了这些思想。五大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意义会更大,它将成为高考试题的灵魂。 [针对训练] 1.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惠帝将都察院改为御史府后说,御史“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嘉靖皇帝曾对左都御史说,“御史的职责在于勉励贤善,抑制邪恶”。这说明明朝统治者要求御史尽到( ) A.奸邪屏迹,善人汇进 B.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C.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D.廉洁自律,匡扶正义 A [根据材料中“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御史的职责在于勉励贤善,抑制邪恶”可知A项正确;“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主旨是要有所作为,而材料强调如何尽职尽责,故B项错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指做好表率作用,与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廉洁自律”讲求自身的要求,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南阳高三二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评。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D [据材料“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可以得出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故D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