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二模试题北京市海淀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综二模试题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文 综 试 题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为山东省四处著名旅游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 ‎ A.甲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类型 B.乙因其科学价值而吸引游客 ‎ C.丙的观赏需洞悉文化定位 D.丁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 图2为中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第2、3题。‎ ‎2.图中 ‎ A.①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 B.②山脉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C.③平原灌溉便利,可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 ‎ ‎ D.④高原旱灾频发,应大规模发展畜牧业 ‎3.黄土高原地区 ‎ A.加大能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 B.扩大开垦荒地,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保持传统耕作技术,有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 ‎ D.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利于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回答第4、5题。‎ ‎4.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5.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图3为1972~2010年淮河流域冬小麦各生育期年平均水分亏缺率的空间分布图,水分亏缺率数值越大表示缺水状况越严重。图中a、b、C、d为该流域的四个地点。读图,回答第6题。‎ ‎6.各生育期年平均水分亏缺率 ‎ A.空间分布的总趋势由北向南递减 B.四地点变化由大到小排序是d—C-b—a ‎ C.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D.反映冬小麦生育期内需水量逐渐变小 ‎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图4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的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 ‎ ‎ ‎7.东南亚国家吸引中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有 ‎ A.地势平坦,适宜橡胶、椰子等作物生长 ‎ ‎ 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安全 ‎ C.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廉 ‎ ‎ D.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广阔 ‎8.马六甲海峡 ‎ A.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B.受东南信风影响,该海域风大浪急 ‎ C.沟通两大洋,是海上航运的重要通道 D.分隔两大陆,为亚洲与大洋洲分界线 ‎ 图5为2009。2013年中国海洋生产产值统计图。读图,回答第9、10题。‎ ‎9.图中 ‎ A.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 ‎ B.海洋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速相同 ‎ C.海洋第一产业发展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 D.海洋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 ‎10.海洋 ‎ A.是近海面大气主要的水、热来源 ‎ B.锰结核分布在浅海大陆架地区 ‎ C.海运是各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 D.岛屿多为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区 ‎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 年)》,京津冀三省市将合力打造“一环六放 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其中的“一 环”是指全长约‎940千米、环绕北京的大外环 绕城公路。图6为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交通 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ll题。‎ ‎11.该交通体系的建立有利于 ‎ ①提高运输效率②增加运输方式 ‎ ③加强地域联系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古人评价商鞅变法说,变法具有“禁游宦之民(指不守本业、游散求官的人)而显耕战之士”的作用。具有相应作用的措施是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 ③“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④“令民为什仁而相牧司连坐”‎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图7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 ‎ 解准确的是 ‎ 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 ‎ 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 ‎ 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 ‎ 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 ‎14.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 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 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口口口口口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口口口口口,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口口口口口”应为 ‎ 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 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 ‎16.解放战争时期,下列重大战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③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④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和沈阳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7.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变化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二卷)‎ ‎ 导致表中变化的原因是 ‎ ①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②中国工商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 ③“冷战”和抗美援朝战争影响 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禁运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到1983年7月,“文革”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得到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 ‎ 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 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 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④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 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20.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1.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一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j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22.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23.读示意图8。图中深色所标示出来的地区,是‎2l世纪初发生冲突的地区。依据地图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冲突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②冲突呈现区域性和局部性特点 ‎ ③冲突是“冷战”格局的表现④冲突大多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 ‎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家规是孩子行为培养的根基。老北京也有许多家规,例如:不许吧唧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不许不称长辈您;不许说瞎话儿;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对于这些传统的家规,我们应该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固守传统,独树一帜 ‎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摒弃传统,顺应时代 ‎ A.④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小明居住的社区即将启用“图书馆ATM”(图书自助服务站)项目。为办好这个图书馆,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区居民征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书目,下列小明推荐的书目中与本次征集不太贴切的是 ‎26·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诵读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 ‎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某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课题,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并对研究内容做了详细分工:小组成员将分别对老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峰持了 ‎ 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 ③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 一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 C.社会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 D.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 ‎29.读图10,请你推断,导致这一现象的 ‎ 主要原因是 ‎ ①消费水平提高 ‎ ②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 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 ④分配政策的不断完善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30.“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理财的渠道不断拓宽,理财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居民投资理财时,应该 ‎ A.密切关注市场,树立风险意识 ‎ B.注意分散投资,规避所有风险 ‎ C.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出现漏洞 ‎ D.选择高收益产品,确保资金升值 ‎31.“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为了维系生存和收益,实体企业被迫将大量资本投向房地产和股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迅速泡沫化。要避免陷入“三明治陷阱”,国家应该 ‎①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④加强公共服务,拓宽企业产品销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过去一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审议了15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其中的10件;涉及修改21部法律,新制定2部法律,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 A.审议权 B.监督权 C.立法权 D.决定权 ‎33.日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布了近期查处的220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了党内党纪警告等处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的决心。这样做是为了 ‎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 ③更好地实现党自身的利益 ④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 3年,全疆生产总值增至85 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至37847元,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这一成就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民族经济 ‎ B.我国解决了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 D.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促进了民族融合 ‎35.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中国与欧盟的关系7.5盟来了春天。下列选项属于中欧共同点的有 ‎ ①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②主张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 ‎ ③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主张双方结盟,反对霸权主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图11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 ‎ ‎ 材料二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 1%。‎ ‎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10分)‎ ‎ (2)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6分)‎ ‎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8分)‎ 材料三 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 (4)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 材料四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台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 (5)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6分)‎ ‎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材料一 明朝初年无限制地滥发纸钞,导致通货膨胀,钞币贬值。到洪武末年,商贾做买卖皆以金银定价,不用纸钞。在民间白银货币化的推动之下,到万历年间,政府最终承认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形成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 ‎ 白银货币化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白银货币化,将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市场之中。赋役的货币化,使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导致官营手_z-,_Ik衰落,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影响。(10分)‎ ‎ 材料二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 ‎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 材料三 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晚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危机的目益加深,开始有人对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提出质疑与抨击,将“利”视作“时之大义”。维新运动中,讲功利以求富强的呼吁,在当时的报刊上也屡屡可见。19世纪末,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既加剧了民族危机,也损害了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商人主张“自行筹办,则保路权以保国权,亦即以保利权"。收回利权运动广泛展开。五四运动期间,商人也掀起抵制日货高潮。‎ ‎ 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新式商人的义利观又发生了变化且与西方商人更为接近。他们认为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与权利。财富被视为名誉和地位的象征,利润更是成功的唯一标志。‎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义利观的发展演变》‎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国商界“义利观"演变的历史过程。(12分)‎ ‎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8.(36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材料一020即Online To Offline,泛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商家的销售信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聚集有效的购买群体,并在线支付相应的费用,再凭各种形式的凭据,去线下现实世界的供应商那里完成消费。‎ ‎ (1)结合材料一及图12,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020应用对商家和消费者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 材料二 科技发展丰富着公民的政治生活,使人人拥有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参政议政”。‎ ‎ (2)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完成下表。(12分)‎ ‎ 材料三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 (3)依据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12分)‎ ‎39.(28分)“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各国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材料一 ‎ ‎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使陆上丝绸之路为之阻隔。中国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等大都生产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有众多优良的港口,从海路运输不仅交通方便,而且运输量大。通过海路还可以把商品输送到陆路不易到达的地区和港口,如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术以及造船业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及运载量都有更大的提高,海上运输通道逐渐取代陆上运输通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横跨亚欧大陆、连接两大洋的新兴经济合作区。甲、乙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个区域。‎ ‎ (2)任选一个区域,依据表中项目,描述其地理环境特征。(10分)‎ 材料三 文化是贸易交流合作的第一壁垒,文化交流对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和亚欧文化的交融问题,为经济发展打开第一道壁垒。‎ ‎ (3)阅读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文化壁垒。(8分)‎ ‎40.(28分)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区域。 ‎ ‎ 材料一 图14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 .‎ ‎ 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发挥着强大的生态环境效 ‎ 益。近年来,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坏。 。‎ ‎ (1)依据图14中的信息,说出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后对当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10分)‎ ‎ 材料二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农牧业、石油、木材和矿产资源,是中国市场的出口商;但拉丁美洲国家缺乏开发能源及资源的资本,缺乏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也缺乏专业劳动者,而这些正是中国的长处。‎ ‎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学常识》中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阐述发展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贸易的必要性。(8分)‎ ‎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国际汇兑本位制。它同战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即金本位制)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在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下,英法美等国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并控制着各自的货币集团。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导货币仅美元一家。其次,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没有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IMF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来加以维持。‎ ‎——邹三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及影响。(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