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期10月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于是,常借助飞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淡烟流水,轻寒漠漠,心思纤密之人生无端闲愁;逝者如川,春秋代序,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滚滚江水,淘尽英雄豪杰,淘尽兴衰荣枯,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 缪钺《论词》指出,词体的生发因其与自然之境界、人心之情感相应和,文章的体格、意象的选择都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宋代士人经常通过描写开阔澄净的水面、晴朗空明的月色,来映衬自己的高洁人格、旷达胸襟和俊朗风神。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正是一句“表里俱澄澈”,道出了士大夫的气节——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与此同时,当文人士子仕途偃蹇、报国无门时,静水流深也恰能抚慰他们失落受伤的心灵。 有宋一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文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而水,恰以它的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宋词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 (摘自《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盛行于秦楼楚馆的词得以洗尽铅华,增添了清婉、灵动和含蓄之韵,这得益于“水”这一意象的运用。 B.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可突出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C.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情感就是因“水”而生。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D.“涓涓细流”可将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这很符合婉约词“尚含蓄”的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水既可代指具体的与恋人、友人、亲人、家乡的阻隔,也可代指抽象意义上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B.水的流逝都会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虽说感怀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是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 C.古代交通不便,山遥水远、音信难托,牵挂、思念难以传递,郁结于心,因此可以逾越流水阻碍的大雁、游鱼就成为词人常用的传递思念的意象。 D.意象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如从“表里俱澄澈”中就能让人感知到张孝祥高洁傲岸的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是词总体上呈现出“婉约柔媚”的风格的原因之一。 B.“水”成了宋词中的高频意象之一,因为“水”的特质暗合了词体清切要眇的特质和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也暗合了宋词抒情特点的需求。 C.流动的水可以连接两地,贯通两心,所以词人常常以水传情,以流水来表达分离之人的相思之情,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D.宋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在于有宋一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文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和泪水。 (二)实用类文本阅 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题。 材料一: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英文名“COVID-19”。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该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摘自《百度健康医典》)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呈扩散趋势。截至北京时间3月1日20时,中国以外共6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7600余例,已有七国的累计确诊逾一百例。世卫组织把该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中国慈善家》专访了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陈铮鸣。他认为:武汉是新冠疫情的首发地,对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刚开始认识不足,大家的警惕性不高,耽搁了2~3周的防控关键期,导致疫情蔓延。现在全球理解比较成熟,警惕性比较高。但尽管这样,个别的国家和地区还是疏忽。疫情很容易扩散,而且很难防控。假如扩散,那么发展成国际大流行疾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来看,除了中国的疫情控制得不错,韩国①、意大利②、伊朗③等几个国家形势非常严峻。 (摘自2020年3月2日《环球时报》) 材料三: 天灾人祸,都是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花在被人类消灭之前,夺走了5亿人生命;曾让整个欧洲沦陷的黑死病则有7千5百万条血债;迄今为止,2千5百万人死于艾滋病。线状病毒埃博拉,更是凶险万分、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仿佛是被上帝诅咒过的蛇,致死率达90%。美国科学家卡特,是1976年埃博拉首次出现时,第一批见证它威力的人之一。他看到,埃博拉横扫过的村庄,被当地人用火烧成灰烬。他看到,感染了埃博拉的修女,绝望地走向枪口之下。他看到,死神在收割生命。但据日本媒体7月1日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引入埃博拉、拉沙热等五种最危险病毒,用于明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前开发诊断试剂。面对埃博拉,未雨绸缪是人类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防御。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诺奖得主莱德伯格曾说: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病毒是什么?是生物、是对贪婪的惩罚,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侵略的反噬。2003年的非典,多年之后被证实,病毒宿主是中华菊头蝠,被人类捕食的果子狸是病毒携带者。埃博拉的爆发,和非典也有相似之处。在非洲丛林里,当地人有食用蝙蝠、猴子、野猪等野生动物的习惯。为了口舌之欲,捕食野生动物,却也打开了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而如今,魔盒已经开启,作为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或许只有敬畏自然。 (摘编自哈影小十君2019年7月18日《日本到底是怎么想的?》) 材料四: 随着通信交通等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深度和广度持续增加,跨国经贸、旅行、学习等活动变得日益便利,全球性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全球卫生治理成为全球治理中重要领域,传染病治理尤为紧迫和突出。全球每年死亡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传染病,而艾滋病等威胁长期存在,有些突发性传染病防不胜防,提升全球卫生治理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显。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疫魔都制服,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才能继续扬起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通力合作是全球卫生治理最优选择》) (注)①韩国:在首尔,泛国民斗争本部等组织面对疫情依然大聚会。②意大利:议会大会上,不戴口罩的议员以自由为名嘲笑戴口罩的。③伊朗:有教众舔圣墙将唾液涂在脸上称不怕病毒。 4.下列对“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病毒其实是生物,如果人类不招惹它,它一般也不会主动招惹人类。 B.病毒一旦衍成人类痼疾,每年就会使相当数量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C.新冠疫情已经呈现扩散态势,发展成国际大流行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D.对抗病毒的特效药往往滞后,或许数十上百年都不一定能研制成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情蔓延不分种族不论国界,只有各国加强自身防御,制服疫魔,清除病毒,人类才会安全。 B.中国给疫情控制提供了经验也留下了教训,但一些国家不能严肃对待甚至存在人为障碍,形势堪忧。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C.面对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预先考虑到了埃博拉等狠角色的危害,未雨绸缪值得肯定。 D.世卫组织把新冠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再次凸显全球共同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6.面对现在乃至将来的疫情,请依据相关材料内容代表世卫组织向各国政府提三点合理化的防疫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5分)。 围 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发表于1982年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平铺直叙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倒塌的围墙两天建成了,设计所内一些人纷纷提出了批评,说明这些人在建筑设计方面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D.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满心“那个”的人们的不满。 8.请结合全文,分析马而立的形象特点。(6分) 9.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 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兄,指父亲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即堂兄,也泛指本族中年龄与自己相当的兄弟。 B.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吏。 C.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 D.改秩,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 12.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到他的拒绝,后来他凭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赏;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情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 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及农田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 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5分) (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5分) (二)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14—15题。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风 景 辛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中) 1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把铁轨比喻为中国的肋骨,形容其瘦骨嶙峋,简直令人感到心痛。而社会问题像一节节的列车,又何其多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B. “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此处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写出了诗人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C.“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D.“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 15.“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说明。(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一空一分,共 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 1 分) (1)《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 。 (2 )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两句是: , 。 (3)《七律 长征》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不畏困难的精神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 在日渐喧囂浮躁的时代里,人们对古人追求雅致的“慢生活”愈加向往。尽管________,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却可以通过一件件器物传承至今。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与盛唐相比,宋朝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心灵的安逸享受占据首位。不是对人世的________,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不是人物或人格,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宋代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的黄金时代。宋代文人不仅掀起了文人画的浪潮,确立了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而且由对绘画的审美扩大到园林、居室、器用等领域,追求极简之美,形成了品调高雅的造物艺术审美观。 明代士大夫身处独特的政治环境,强调自身环境的艺术化需求,逐渐从义正辞严的关注________,转向________的艺术创造。他们不只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这既是对宋代造物艺术的继承,也生发出自身玩物心态的转变,抒写人生处世的格言和个人的生活情趣成为风尚。因此,明代文人雅士将雅集发展为抚琴、赏香、啜茗、读画四大意趣,将闲逸的生活形态推衍到顶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事过情迁 征服进取 庙堂之器 独抒性灵 B. 时过境迁 迎难而上 庙堂之器 不拘一格 C. 时过境迁 征服进取 庙堂之高 独抒性灵 D. 事过情迁 迎难而上 庙堂之高 不拘一格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们不是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是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B. 他们不仅积极营造园林居室,定制陈设器用,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C. 他们不只积极定制陈设器用,营造园林居室,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使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D. 他们不仅积极营造园林居室,定制陈设器用,而且把对生活文化的体验诉诸笔端,使生活品鉴类著作迭出。 19.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新媳妇把被子铺在棺材底。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B.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C. 全城的人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 D. 你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 ……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动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使①________。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②________,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③________, 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据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四、作文(60 分) 22.春去夏至,万物生辉,初三毕业后,大家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外出旅游,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陶冶你的性情,增长你的见识,启发你对他人、生活、社会的认识。在旅游中,大家最乐意做的是:自拍、写旅游心得、晒美食、买当地特产、一个人在陌生的街头走一走、通过网络平台直播。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以上几件事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件,写一篇记叙文,如果选择多件,选择的事件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答案 1. C(“情感正是因‘水’而生”,错,除“水”之外还包括“天”“地”“黄叶”。)(3分) 2. B(“都会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以偏概全。)(3分) 3. D(宋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在于“水,恰以它的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注意分析句群关系)(3分) 4.C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 项,“新冠疫情已经呈现扩散态势,……”错误,由材料二“假如扩散,那么发展成国际大流行疾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知,是“假如扩散了”,才会成大流行病。C错误。 故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 项,“只有各国加强自身防御”错误,由材料四“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疫魔都制服,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才能继续扬起发展之帆”可知,原文的条件是全球携手共同御“敌”,而非“各国加强自身防御”。 A错误。 故选A。 6. 对政府:(1)对外,树立全球意识,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同防御。(2)对内,①高度重视,建立与健全快速联防联动应对机制。②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有效药物与疫苗,③加大立法、执法力度,禁绝野生动物的买卖。④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条件,扩大医疗队伍。⑤加大科普推广力度与深度,让国民自觉防备、远离病毒。答对一点2分。 解析: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对政府:由原文“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疫魔都制服,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才能继续扬起发展之帆”可知,对外,树立全球意识,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同防御;由原文“他认为:武汉是新冠疫情的首发地,对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刚开始认识不足,大家的警惕性不高,耽搁了2~3周的防控关键期,导致疫情蔓延”可知,对内,高度重视,建立与健全快速联防联动应对机制和加大科普推广力度与深度,让国民自觉防备、远离病毒;由原文“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知,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有效药物与疫苗;由原文“面对埃博拉,未雨绸缪是人类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防御”和“有些突发性传染病防不胜防,提升全球卫生治理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显”可知,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条件,扩大医疗队伍;由原文“在非洲丛林里,当地人有食用蝙蝠、猴子、野猪等野生动物的习惯。为了口舌之欲,捕食野生动物,却也打开了病毒的潘多拉魔盒”可知,加大立法、执法力度,禁绝野生动物的买卖。 7.D。A中“平铺直叙”错误,小说情节一波三折;B中“信赖和赏识”无中生有;C中“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理解错误。)(3分) 8.①勤快高效:接到任务后,他“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就着手干活;一直干到“夜间十一点”,累到睡了很沉的觉;最后两天时间就修好了围墙。 ②有才干,有真才实学:修好的围墙得到了路人的赞许和专家门的一致好评。 ③热情实干,或务实:不管围墙是受到批评还是得到赞誉,他只管做好工作,“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炭火盆体现了他事事为工作、时时为大家的形象。 ④不计得失:修围墙时,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水,修好后,也没有夸耀自己。 不被重视或才华无法施展:尽管辛勤,但因“娃娃脸”不被人信任;尽管围墙大受专家好评,但因级别低,“没权参会”。 9.(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①在情节上,结尾是对一波三折的情节的收章,使情节更加完整,更富波澜,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在结构上,马而立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是对小说题目的呼应。 ②在主题上,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弊端,如夸夸其谈、以貌取人、无功请赏等的批判,也体现出作者对因“权力阶层意识”产生的重身份、轻实干的荒谬思维的嘲讽;(反向回答:“小说褒扬了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精神”一样可以) ③在形象上,那四个让人“温暖如春”的炭火盆既体现了马而立的朴实热情,又让读者透过这一形象读出一层悲凉之意。 10.B(正确标点: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3分) 11.A( “年龄与己相当的兄弟”错。)(3分) 12.C( “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是在“察访陕西”时。)(3分) 13.(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任情”宾语前置“之忤”“力争”各1分,句意2分。)(5分) (2)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可以激励世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孝友”“厉”“迁”各1分,句意1分。)(5分) 参考译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他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郡守放任自己的性情执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承之毅然力争。郡守生气地说:“下属敢这样吗?”承之曰:“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三尺之法了。”郡守很忌惮他的话。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说:“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另一天,皇帝对他说:“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朝廷《役书》二十篇。升任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当时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过制度规定。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不正确的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又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任枢密院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回京担任代理三司使。 蔡确负责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很多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屈服了。承之向皇帝讲明了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赶紧派使臣去调查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李承之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二人孝敬友爱,足可以劝勉世人改善社会风气。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有商人违犯禁令,卖北方产的珍珠,是为公主卖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决。承之说:“朝廷的法令,怕皇帝的女儿(就不实行了)吗?”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听闻后说:“执法部门就应当这样啊。”升任枢密院当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历任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长官后去世。 答案14.B(B项,“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这一景象是写实的,不是诗人想象中的。) 15①题目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具有讽刺意味。③充分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解析】从全诗内容来看,诗歌写的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所看到的都“不是风景”,而是“病”,因此从手法上来看,题目与诗歌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表达效果来看,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从主题表达来看,诗人回到祖国本想看到风景,但看到的却是中国的社会问题,而且社会问题还很多,“一节接着一节”,很普遍,“一路来行过的地方”都有相同的问题,最后诗人痛苦地大喊“都是病,不是风景”!可见以“风景”为题,能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16(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答案】17. C 18. D 19. 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选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事过情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语境指的是向往古人追求的“慢生活”,应当属于“时过”,应选“时过境迁”。 征服进取,用武力降服,施加影响或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折服,努力上进,有所作为。迎难而上,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应当与后面的“逃遁退避”相对,应选“征服进取”。 庙堂之高,高高的庙堂,指朝廷。庙堂之器,陈在庙堂里的礼器,或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语境指的明代士大夫从关心朝堂到关心艺术,应选“庙堂之高”。 独抒性灵,独自抒发人的性灵,真情实感。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语境说的是“艺术创造”,应选“独抒性灵”。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不是”“而是”关联词使用不当,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后定制陈设器用。 B项, 偷换主语,前句主语是“他们”,后句主语是“生活品鉴类著作”,两句割断; C项,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居室,后定制陈设器用。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文中句子“与盛唐相比,宋朝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A项,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B项,表示语言的转换; C项,表示列举的省略; D项,表示静默或思考。 故选C。 20. 【答案】 (1). “HCY”水平增高 (2). 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3). 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文“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使”,可知此处应当写叶酸缺乏导致的问题;结合下文“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可知此处应当与“‘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相对。可填写:“HCY”水平增高。 第二空,结合上文“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可见此处应当写补充叶酸的另一种办法;结合下文“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可知应当是通过饮食调整。可填写: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第三空,结合上文“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可知此处应当写“区别”;结合下文“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可见应当是叶酸含量不同。可填写: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21. 【答案】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世界首次月背着陆,首次进行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这是一则新闻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介绍本次新闻的主要事件,筛选出重要信息,时间“2019年1月3日”,主体“嫦娥四号探测器”,事件“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第二句介绍探测器的组成情况,不属于本次报道的重点,可忽略;第三句,介绍事件的意义,筛选重要信息有“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这两句与第一句中有关信息重复,可合并到一起,取表达更简洁的第三句的表达。据此整理出答案: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世界首次月背着陆,首次进行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注意字数限制。 22思路点拨 本文中列举的几个事件,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那是相当熟悉的,大家只要有过旅游的经历,就能够有话可说。因为经历不同,每个人的旅游的心得认识会有差别,这就决定了大家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百花齐放”。注意写作时一定要挑选自己有独特感受和思考的方面,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独特的。 立意指导 如果写自拍,可以从现在手机拍照功能的强大,到美颜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入手,谈一谈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迅速,然后将立意定为:创新才能发展。 如果写旅游心得,建议大家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写景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有历史典故的地方,一定要重点突出,将自己的感受与古人的思想接轨,达到“视通万里,思接千古”的效果。 如果写美食,可以从自己吃到的美食入手,然后写自己与美食制作者的对话,展示美食好吃,功夫在食外的主题,一道道诱人的美食看上去令人垂涎欲滴,背后却凝聚着厨师很大的心血。这样文章的立意就又深了一层。 如果写当地特产,思路和写美食差不多,同样是要突出制作人或种植人的辛苦付出。建议可以将美食和当地特产合二为一进行描写。 如果写一个人在陌生的街头走一走,那就更容易着笔了,赵雷的《成都》风靡大江南北,可以以这首歌为切入点,选取几处黛瓦,一星灯光,一抹新绿,一片碧水,一座老宅等,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容易出彩。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 如果写网络直播,可以按空间顺序,向大家逐一介绍自己的所看、所想,语言最好生动活泼,还可以多引用诗词歌赋,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第 22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