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界首中学2020级高一语文月考卷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 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作为中华美学基本范畴,“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说文》“工,巧饰也”),同时也是中华易学美学传统具体化。 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五材”既指世界构成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 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庖丁(工匠)技艺高超之“神遇”状态。“道”不远人,存乎“匠心”。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 - 25 - 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匠之美的哲学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7月25日第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工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对国家强盛和人民福祉均有贡献。 B.“五材”指五种物质和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又指人类的五种德性,更倾向于物质层面。 C.现代社会里,“工匠”本来就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艺术家等。 D.为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工匠”就要“创物”“制器”和“饰物”,达到三位一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工匠有美为立论前提,依次论述工匠角色美、作用美、美的原则和美的智慧等。 B.本文论述了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之后,转而论述工匠之美,层次分明。 C.作者用“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句话补充证明工匠之美的创新有其意义和价值。 D.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理证法,但例证法也运用得游刃有余,不枝不蔓,事实无堆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器的精神性和情感性,可能比实存性和物质性更重要。 B.技进于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又神秘的美学样态,与器以载道截然不同。 C.“五材”既指物质层面,又指精神层面,是“虚指”“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 D.工匠之美的创新可能让“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赋予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题共3题,12分) - 25 -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 25 -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3题,15分) 醉拳张三 楸立 - 25 - 我是张三。 张三语气中荡漾着蔑视,平淡而又坚定。日本少佐美津智朗,上下打量了面容清瘦却棱角分明的张三。 哟西,有胆量。 斟得满登登的四十大碗酒,排满了两张条案,正宗鲁北烧刀子。 美津智朗伸手道“请”。你的,一碗酒放一个,四十碗我放四十人。张三爷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张三德州武城人,几十年来,人们记忆中的张三总是身着长衫,袖口高挽,手端鲁北老酒,泰然自若,在柴家酒铺门旁的长椅上,有滋有味地品着。 所有老人的记忆中,没人清楚张三爷以什么为生,有无子嗣,有人说他在辛亥革命去过东洋,有人说他参加过义和拳,还有人说他在马家作坊教过私塾。 酒是张三爷的全部生活,酒持得稳,喝得淡,放得轻,一天没酒日子就不是张三爷的日子,日头从东方初升,张三爷的酒碗端起,日头落西,最后一滴酒也淌入肚子。张三爷微抖长衫,轻抬阔步的样子,反复在人们的记忆里。 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冷得早,可张三爷一身单布长衫早早坐到了柴家酒铺门口,右手高擎海口酒碗,口称,武城张三烦请柴掌柜赐酒。 早有伙计从坛子里舀出一提,斟到三爷的碗里,三爷泯了一口,扬手将酒泼在青石砖道上。掺水了。伙计赶忙又开一坛,十里香。苦,又泼。伙计热汗直流,柴掌柜闻听颠颠地跑上来,连开隔壁好、四季青、一杯醉三坛老酒。张三泼了三碗,腥,涩,嫩……,一时酒气冲满了整条青石街。柴掌柜面红耳赤,哭丧着老脸无计可施。张三爷喝谁的酒是给谁家捧场子,是看得起你,你想请都轻易请不来。何家的“小米香”、胡家的“杂粮酒”、马家的“地瓜烧”和孙家的“状元红”,那都是张三爷给品出来,叫出来的。 忽听一声银铃之声,请三哥品小女子的手艺。柴家掌柜大女儿双手捧着一碗高粱酒,轻迈金莲来到张三近前。酒未沾唇早闻酒香,张三脖子一扬滴酒不剩。好一碗女儿红,抬足离去。自那次后,柴家红高粱酒坊叫响了鲁北一带。 - 25 - 美津智朗是想夺柴掌柜的酿酒方子的,柴掌柜就是不吐个口话,美津智朗恼羞成怒。一个破坏大东亚共荣,就捆了柴家四十来口。 张三爷端起一碗酒,咕咚一口,那边绳子头就松一个,张三爷连干二十碗。烧刀子常人一碗就会放倒在地,美津智朗不住点头。 张三爷喝到三十来碗时候,身子晃动了一下,柴掌柜吓得体如筛糠。张三爷淡然地看了柴掌柜一眼,又一碗酒入口,柴掌柜那头绳子一松,人瘫倒在地上。 张三两碗咕咚咕咚吞了下去,四十碗喝完,在场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美津智朗拍了拍军刀,放人。 张三爷迈着八仙步,拨开日本兵的刺刀就向院外走,美津智朗屋里哇啦地说一通日本话。 张三爷止住了脚步,回头问美津智朗,你说中国人酒痞野蛮无酒德?告诉你,酒德两字,最早见于我中华民族《尚书》《诗经》,儒家有“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晋代《断酒戒》,唐代《酒箴》,宋代《酒赋》,元之《饮膳正要》,明之《本草纲目》,清之《日知录》,无不是酒德之说。小小番邦岛国无端侵略,竟敢陈说礼法,只如蜾蠃螟蛉如侍在侧焉也。 张三爷滔滔不绝,不觉兴起,身子晃动,嘴里兀自振振有词: 铁拐李提腿把神起,回头观望汉钟离,韩湘子口中吹玉笛,李纯阳拔剑把头低……一套八仙拳使出来,如风如影飘逸出神,少顷收势站定,张三爷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更增神采。 美津智朗没想到张三精通日语身怀武功,狞叫:八嘎,把人留下。 张三爷一鹞子翻身飘上了高墙,晃动几下就没了影子,从那以后,武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张三。 - 25 - 张三爷后来的故事发生在建国后的五二年,武城县政府联合何胡柴马孙五家,各取其祖传酿酒秘方之精华,组建新国营酿酒厂。酿出新酒的第一天,大门口外,直直走进一位清瘦矍铄的七旬老者,说是来尝新酒的。门卫见来人仪表非凡,不敢阻拦,又恐是敌特分子,赶忙向厂民兵连报告,民兵连紧急集合赶到,那老人早不知去向。众人听到贮酒仓库有轻微声响,民兵们进去搜查,见一坛高粱酒封泥打开,一口空瓷碗放在当场,墙上用干树枝划得一行草字笔走龙蛇: 好酒。故人张三到此。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我是张三”作开头,开门见山,将张三爷的形象简洁清晰地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这篇小说语言特色鲜明,通过场景描写展现人物,读者从作者的叙述和直接议论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C.小说通过对柴家酒铺伙计和柴掌柜的神态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极度看重张三爷的评价。 D.美津智郎因为张三的反驳而愤怒,而且他发现张三精通日语、身怀武功,不是一般人,最后“狞叫”想把张三扣下。 8.张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从叙述的先后顺序看,小说运用了哪些叙述方式?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后以书见修[注],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 - 25 - 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修:欧阳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B.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C.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D.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苏轼的“轼”,本义指车厢前面供人凭依的横木;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 B.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磨堪:唐宋时期内外官员考课,由本司及本州府长官按规定考核其功过,分九等写入考状,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升降。 D.庙号: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文中的仁宗、神宗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25 - A.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故事,都能道出其中的关键,很小就表现出了非一般的才能。 B.欧阳修见到苏轼后,说自己应该避让,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的非同一般的礼遇,王安石很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赞,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苏轼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5分)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5分) (二)、诗歌鉴赏(共2题,8分)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后面各题。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则应该是指_______________。(3分) 15.赏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 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 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采取 的方法传承医术。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于是中医技法渐渐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而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只是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 ),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 。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B.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C.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D.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25 - A.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C.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D.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并不仅仅是解决“准入难”和民间中医薪火难续的问题 B.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仅是一种医疗改革和成果创新 C.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D.并不是要保护落后,并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20.下面是关于音乐的思维导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6分) - 25 - 2019年6月10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工作。据了解,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确定的8项国家级一类大赛之一。本届大赛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设置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电工、车工、钳工等4个竞赛职业(工种)。6月至9月为初赛阶段,由各省级团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10月、11月将分别组织职工组和学生组决赛。 四、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上午10时许,礼兵护送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庄严入场。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勤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功绩。从杂文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任选一位获奖者,写一封祝贺信。 ②请以“这个时代最该追的偶像”为题,写一篇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③观看了颁奖仪式的你,热血涌动,请写一篇观后感。 ④春节到了,请代表学校,为获奖者家人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5 - 界首中学2020级高一月考试卷(C)班答案 1.A 2.B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更倾向于物质层面”结论无据,原文说“‘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没有倾向物质层面的意思。C项,将一般判断变为已然判断,“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是现代社会分工对工匠的要求。D项,为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工匠就要“饰物”,原文说“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等”。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本文论述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与论述工匠之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论述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的时候已经在论述工匠之美了。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技进于道”与“器以载道”有相同的地方,都具有美学内涵,原文说“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 4.A 5.C 6. - 25 - 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 4.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A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故选A。 5.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C项,“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故选C。 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通读材料,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抓准问题的本质进行筛选。本题要寻找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的依据,其实就是在寻找单车猎人和志愿者之间的契合点,这又要从“打猎”行为的意义上去寻找。通过前两则材料可筛选志愿服务的实质和意义,通过材料三可以寻找单车猎人的行为和意义。最后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新型”,主要体现在单车猎人是促进时代发展的新力量。 7.B 8. - 25 - ①爱喝酒,懂品酒。张三爷每天都要喝酒,从日出到日落,他品的酒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②英勇无畏,有民族气节。面对日本侵略者毫无惧色,以喝酒的方式让美津智朗放人,面对日寇的谩骂予以反击。③文武双全。从张三爷反驳美津智朗可以看出他饱读诗书;从他逃脱和到酒厂品酒后不知去向可见他有过人功夫。 9.①小说采用顺叙和插叙的叙述方式。②顺叙,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张三爷喝酒救柴掌柜一家保护酿酒方子的全过程,和建国后到酒厂品酒的过程。符合人们阅读心理,条理清晰;③运用插叙,介绍张三爷的背景、爱好和他品柴家酒铺的酒的过程。为下文救人保护方子作铺垫,突出张三爷的形象特点,充实文章内容,使行文错落有致。 【解析】 【分析】 7.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B项,“直接议论”错误,全文都是叙述,没有直接议论。故选B。 8. - 25 -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张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张三爷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如“人们记忆中的张三总是身着长衫,袖口高挽,手端鲁北老酒,泰然自若,在柴家酒铺门旁的长椅上,有滋有味地品着”“酒是张三爷的全部生活,酒持得稳,喝得淡,放得轻,一天没酒日子就不是张三爷的日子”,以及张三爷与醉弥陀比酒以及喝四十碗酒救人都能体现这一点,同时张三爷也善于品酒,如“张三爷喝谁的酒是给谁家捧场子,是看得起你,你想请都轻易请不来。何家的‘小米香’、胡家的‘杂粮酒’、马家的‘地瓜烧’和孙家的‘状元红’,那都是张三爷给品出来,叫出来的”;张三爷很重情义且勇气过人,面对日本人的刺刀,他连喝四十碗烧刀子来救人;张三爷身怀绝技且文武双全,喝过酒之后的张三爷引经据典谈论酒德,打了一套八仙拳“如风如影飘逸出神”“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更增神采”,最后日本人要抓他的时候,他“一鹞子翻身飘上了高墙,晃动几下就没了影子”;张三爷有民族自尊心,“美津智郎屋里哇啦地说一通日本话”“你说中国人酒痞野蛮无酒德”“告诉你,酒德两字,最早见于我中华民族《尚书》《诗经》……无不是酒德之说,小小番邦岛国无端侵略,竟敢陈说礼法,只如蜾蠃螟蛉如侍侧在焉也”。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叙述的先后顺序看,小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然后看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再看这些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从全篇来看,小说是采取顺叙的方式记叙,从张三爷喝酒救柴掌柜一家开始,到建国后到酒厂品酒,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即顺叙,这种叙述方式符合读者的认知心理,很有条理;从小说的中间部分来看,小说从张三爷喝酒救人入手,然后在六到十二段却写张三爷的几则传闻,第十三段又回到喝酒救人的事件上来,由此可知,中间这几段属于插叙部分,这就让小说避免了平铺直叙,让小说有了波澜;从形象上来看,前后的救人部分体现出张三爷的重情义、有勇气,身怀绝技、能文能武,而插叙部分重点突出张三爷的善于品酒以及喝酒后的表现,这对于人物形象来说,丰富了张三爷的形象;从与下文的关系来看,插叙部分张三爷的酒量过人以及为柴家品酒等内容都为下文喝酒救柴家人做了铺垫。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10.B 11.D 12.C 13.(1)太守尚且不避水灾,我们这些人一定舍命效力。 (2)如今西边正在用兵打仗,连续多年都不停止,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大的刑狱事件。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 “在朝”与“在外”结构上对称,形成对比,故“在外”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 根据前后文,可知“事”应为动词,“侍奉”的意思,故不能做“言”的宾语,应在“事”前断开,据此排除D项。 故选B。 - 25 - 11.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错误,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王安石很生气”分析有误,由文中3段可知,他们二人沟通得很顺畅。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中,“犹”,还,尚且;“涂潦”,水灾;“吾侪”,我们这些人;“效命”,犹“效死”,舍命效力。第二句中,“用兵”,打仗;“解”,解除,这里指停战;“狱”,案件。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天下各地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兴衰的历史故事,就能说出它们的关键。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感慨地长叹,苏轼询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等到苏轼二十岁时,他对经史都很精通。嘉祐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后来苏轼凭借(推荐的)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让此人出人头地。” - 25 - (后来,)苏轼被调到徐州做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流了出来,在徐州城下汇集,河水上涨如不及时排泄,那么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们如果出了城,百姓就会动摇,那我还和谁一起守城呢?我在这里,洪水定不能毁坏城墙。”迫使那些富裕的百姓再次回到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对卒长说:“河水将要毁坏城墙,事情很紧迫,(你们)虽然是禁军也应智且为我(守住徐州)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避水灾,我们这些人一定舍命效力。”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岸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段防守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说:“大的军事行动和大刑狱,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用仁爱宽厚治理天下,正是想要改变这些。如今西边正在用兵打仗,连续多年都不停止,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大的刑狱事件,您难道不进一言来挽救(这种局面)吗?”王安石说:“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发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呢?”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节,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一般的礼节吗?“王安石厉声说:“我应该向皇上进言。”又说:“这些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不要外传)。”又说:“做人应该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时间,即使(让他们)杀人也要去做了。”王安石只是微笑着没有说话。 宋仁宗第一次读苏轼、苏辙的制策,退朝后高兴地说:“朕今天为子孙寻到两个宰相。”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宫中读苏轼的文章,膳食送来了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两个皇帝都能了解苏轼,但是苏轼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14.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15.这四句诗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解析】 【分析】 - 25 - 14.试题分析: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7.A 18.D 19.C 【解析】 【分析】 17. - 25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诵心惟:口中朗诵,心里思考。第一空陈述的对象是前面的“中医的传承方式”,而且是师徒薪火相传的问题,所以用“口传心授”。年久失传:年代久远,没有被人继承而得不到延续。年久失修:年代久远,荒废失修。前者多用于抽象的工艺、技术、传统等,后者用于具象的事物,根据语境的“中医技法”话题,只能选“年久失传”。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根据语境分析,主要讲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之少,选“凤毛麟角”。兴废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而延续下去之意。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根据前一句中医“濒临失传”的语境,用“兴废继绝”。故选A。 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语句有三处问题。第一处,不合事理,不是“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而是“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据此可排除A项、B项;第二处,搭配不当。“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不是要“清理”,而是要“整理”,据此排除B项、C项;第三处,暗换主语,“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语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而非“清(整)理发掘”,据此排除A项、C项。故选D。 1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因为括号后面句子由“而是”引导,其前后应该是并列关系,对应的关联词应该是“不是”或“并不是”,排除由“不仅”引导的表示递进关系的A项、B项;D项,也是可以用的,但相形之下,C项,“不是……也不是……”引导的句子和后面的“而是”显得更为衔接连贯,在语气、语势上更为自然恰切。故选C。 20.音乐是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或音乐可以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根据旋律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 【解析】 - 25 -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旋律风格”“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等要素,然后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21.2019年6月10日,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启动;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设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每组设4个竞赛职业(工种)。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把语段分层,然后概括每一层的意思,最后根据具体要求筛选关键信息。 语段的第一层(第一句话),交代了时间和事件,即2019年6月10日,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启动;第二层(第二、三句话),介绍这次大赛的级别、具体分组和设置的竞赛职业(工种):第三层(第四、五句话),介绍大赛的流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据此筛选关键信息,注意句子简洁流畅和字数要求即可。 22.例文 长歌未央,风鹏正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观后感 七十年长歌未央,九万里风鹏正举!时值祖国七十年华诞,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广大青年,向您及百年间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无私付出的所有功勋人物,致以亲切地慰问!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七十年光阴流逝,在如您这样伟大人物的助力下,中国踏着时代的步伐,强有力地走在复兴大路上,朝气蓬勃,生生不息,身影翩跹,惊艳世界! “共和国勋章”评选活动落下帷幕,但,诚如您在获奖感言中所说:这里没有落选者,因为,百年中国复兴史上,每一位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炎黄子孙都是功勋!我们深知,评选的目的不只是让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铭记你们卓越的贡献与璀璨的成就,更是让中国当代青年接力前辈,走好下一段长征路! - 25 - 忆往昔,苦难与欢乐并存。突破封锁,保家卫国,冲向天际,捍卫南海,勇于补“芯”,鏖战贸易,你们在荆棘与苦难中毅然坚守,傲然不屈,终于等到了中国的黎明,迎来了开放的春天,中国,以嘹亮的嗓音唱出时代的最强音。“东方风来,春光浩荡,清鲦出水,百鸥矫翼”。从小岗破冰到改革春风吹遍神州,从天眼建成到“鹊桥传喜”,从“复兴”风驰到“悟空”登天,青春的你们伴随着新中国的青春,中国在你们这些伟大的坚守者和开拓者的汗水滴灌下茁壮成长,不断展示大国风采! 看今朝,壮阔东方潮,席卷全九州。你们,寸寸青丝熬成片片白发,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交付给了中国的崛起,继承前人之志,再创今人之功!终于,赤县神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一枝一叶总关情”,哀牢山上欢歌笑语,十八洞村安居乐业,孤岛苦楝生机勃勃……难闻民间疾苦声,不见百姓愁苦颜。5G网络走进千家万户,高铁开到房门前,复兴梦将圆,强国将圆梦! 展未来,秉持初心,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一代人有一代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们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有光,中国便不会黑暗!尊敬的共和国英雄们,请你们放心,复兴中国大任的接力棒我们已然在手,“大国款天下,青年成英才”,剑之所指,吾之欲向,心之所往,必达远方!“羡子年少正得路,犹如扶桑初日升”。吾辈青年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以你们为指引,为旗帜,迎变而歌,踏变而舞,勇立潮头,承接你们,建立更加美好的中国,再交一份令世人惊羡的答卷! 未来,站在建国百年的里程碑上,让我们一起遥望:未来中国之路定会步步生花,程程照月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审题:材料写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 - 25 - 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进行表彰,这些人物都是国家的功臣,为共和国的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是的时代楷模。“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功绩。“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奋斗的新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材料旨在引导我们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模范、表彰英雄模范,传颂英雄模范的事迹,弘扬英雄模范的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风尚。全社会都要向英雄学习,立足自身岗位,用拼搏实现理想,用奋斗赢得未来,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写祝贺信时,注意突出英雄的光辉业绩;行文中应该有对功勋人物的景仰之情,也有奋勇接棒的担当。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注意谦敬。 写演讲稿时,注意突出英雄的光辉品质;立意要结合青年生活实际,结合当今时代展现英雄们的偶像风采;文章体式限制为演讲稿,需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具有层层递进的感召力。 写观后感时,注意突出颁奖仪式带给你的震撼感和由此激发的向上热情;写作时个人的震撼、感动的情感可以穿插其中,更要写出其对自身的激励,作为时代的参与者,未来的开创者,要担当起奋斗的责任与使命。 写慰问信时,注意结合英雄们的家国情怀及其带给你的感召,由此给英雄家人送上祝福与真诚慰问。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亦要符合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基本身份特点。 参考立意: 1、牢记使命,致敬建设者; 2、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秉持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参考素材: 1 - 25 - 、回望历史,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枪林箭雨,荆棘满布的艰难险阻,什么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形势,什么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志豪情。正是你们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激发出不同时代的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这是一个古老国家重新屹立的精神底蕴,更是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力量。 2、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一代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强共和国英雄精神的学习,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3、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位列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谱,他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姓名却一度少有人知,直到晚年,“中国氢弹之父”才广为人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经用《后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虽然都是核弹,但是相比原子弹,氢弹研究技术难度更大。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不仅如此,中国研制的氢弹结构也是独一无二,被业界称为“于敏氢弹构型”。与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不同,于敏从未出国留学,所以他自称“国产土专家”。他的这一特殊经历,加上卓越的才华,让中国氢弹的研制路径完全撇开了外国。 4、科技进步永远没有终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不仅有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还有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大家”。袁隆平,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株野生雄性败育稻开始,引领着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发展,创造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收获了响彻世界的“东方魔稻”。屠呦呦,坚持40年、经过191次实验失败,最终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给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 25 - 结构示例:“长歌未央,风鹏正举”,议论文文体。开篇表达对英雄的慰问与崇敬之情,接着提出论点:评选的目的不只是让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铭记你们卓越的贡献与璀璨的成就,更是让中国当代青年接力前辈,走好下一段长征路。然后分三层回忆历史,展望未来,深情讴歌祖国的变化:忆往昔,苦难与欢乐并存;看今朝,壮阔东方潮,席卷全九州;展未来,秉持初心,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结尾点题,表达对 “共和国功勋人物”的崇敬之情,表明自己将接过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坚定决心。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