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选择题 ‎1.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的原因是( C )‎ A.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 B.该层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C.该层大气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D.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 解析: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人类及动植物免受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故选C。‎ ‎2.有关大气成分比例变化对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B.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生地区退化成草原 C.酸雨增多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D.太阳辐射增强,光合作用强,全球粮食总产量比现在有较大幅度增长 解析: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可使高纬度地区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中纬度由于变暖而变干旱,农业地区可能会退化成草原,酸雨会增多,但全球粮食总产量不会大幅增长。‎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B )‎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解析:由纵坐标可读出该曲线的分布高度主要在8~18千米,应为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分布高度。‎ ‎4.对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是( B )‎ 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C.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D.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 解析:同一纬度,乙处高于甲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所以乙处气温低于甲处;该要素为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分布高度,无法判断甲、乙为上升还是下沉;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的热量和水汽来源。‎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据此回答5~7题。‎ ‎5.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 B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对流层大气温度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故直接来源为地面辐射。故选B。‎ ‎6.上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是( B )‎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③‎ 解析:图中,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高度,可以判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是②,B对。①层、③层温度随高度增加降低,A、C、D错。故答案选B项。‎ ‎7.一天中,最不适合进行室外锻炼的是( A )‎ A.清晨 B.中午 C.午后 D.傍晚 解析:辐射逆温出现的顺序是夜晚地面温度降低,近地面出现逆温,此后逆温现象加重,厚度增厚高度增高,在清晨时达到最大值,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逐渐消失,故逆温现象最严重的是清晨,不适宜锻炼。故选A。‎ 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大气层是( B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解析:图中大气层高度在12千米到50千米之间,通常对流层高度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B正确。‎ ‎9.该层大气的特点是( B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C.天气现象复杂多样,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 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 解析:由图中斜率可知,该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A错误;其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B正确;天气现象复杂多样,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是对流层,C错误;大气呈电离状态为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D错误。‎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常出现逆温现象。读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图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解析:日出后,近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受热后向大气传递热量,较高的大气层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大气比地面增温慢,形成c图的形态;随着地面不断增温,c形态消失,一般在正午前可形成a形态。选A正确。‎ ‎11.逆温的影响有( B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③使空气能见度减弱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空气稳定,对流不旺盛,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有利于雾的形成,②‎ 正确;雾的出现,使空气能见度减弱,③正确;逆温近地面空气热量不易散失,利于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④正确。选B正确。‎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回答12~14题。‎ ‎12.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A )‎ A.晴、无风 B.雨、大风 C.晴、大风 D.雨、无风 解析:由图中的烟雾直上可知,此时图示地区无风;远山清晰可见,不可能为雨天。据此分析选A。‎ ‎13.下列四幅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C )‎ 解析:本题考查逆温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A、B、C、D四幅图中只有C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据此分析选C。‎ ‎14.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A )‎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 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解析:‎ 本题考查逆温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附近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据此分析选A。‎ 二、综合题 ‎15.利用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下列问题。‎ ‎(1)A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利用这层气温变化的特点在野外活动中可以简单测量山体的高度,经验数据为6 ℃/1 000米,若山脚下温度为T1,山顶上温度为T2,则山高H=×1 000。‎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 ‎(3)现代大型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 ‎(4)流星现象多发生在高层大气。‎ ‎(5)极光发生在高层大气。‎ ‎(6)人造地球卫星的分布高度多在几百千米处,从大气状况方面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空气稀薄,不易摩擦,避免产生热量烧毁卫星 解析:第(1)题,根据对流层大气每升高1 000米降低6 ℃可得出答案。第(2)题,对流层大气多对流运动,天气复杂多变。第(3)题,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适宜飞机飞行。第(4)题,流星主要发生在高层大气。第(5)题,极光发生在高层大气。第(6)题,人造地球卫星的分布高度多在几百千米处,主要是这里空气稀薄,不易摩擦生热烧毁卫星。‎ ‎16.如图是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大气成分是:A氮,B氧。其中B的重要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 ‎(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CO2和O3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主要成分分布在平流层。‎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使得干洁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由于制冷工业的发展,释放到大气的氟氯烃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比例成分可得A是氮、B是氧;氧气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第(2)题,其他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和臭氧。被誉为生命“保护伞”的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第(3)题,矿物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类制冷工业的发展(如冰箱、空调等)释放氟氯烃,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