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案
第18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新兴力量的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欧洲人的欧洲” (1)背景 ①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现实需要: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过程 ①经济一体化: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②政治一体化: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 ③20世纪80年代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2.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①经济上: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科教:重视教育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表现 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④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3.东方巨龙的腾飞 (1)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①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②1966年之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③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中国的外交成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亚、非、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争,希望保持和平中立。 (2)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别了,雅尔塔” (1)东欧剧变: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东欧剧变、新政权向西方靠拢。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2)苏联解体 ①原因:根源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 ②过程: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苏联完全解体。 ③影响: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 (2)西欧: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并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3)日本:凭借经济实力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力图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5)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世界存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图解历史】 欧共体成立的图示 【名师指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 日本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 (2)冷战开始后:美国对日本采取扶植政策。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激化。 【微点归纳】 不结盟运动的含义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地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特别提醒】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 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如欧共体、日本、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等。 【特别提醒】 多极化趋势并不等于多极化格局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未最终形成,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自强之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 5.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力量不断发展,“一超多强”局面出现。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呈现出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特点。 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国际关系学术语。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中国一直沿用“伙伴关系”定位双边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 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外交工作也迈上了新台阶,“伙伴关系”这一外交工具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其名称主要分为: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巧荣表示,上述关系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明确定义。战略伙伴关系指在双边或多边国际事务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全面伙伴关系涉及伙伴国间共同关心的所有问题。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下面是二战后英国一幅讽刺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 [论从史出] 由图片信息可了解到美苏实力强大,处于超级大国地位,但相互敌视对峙;西欧国家地位衰落,已沦为二流国家,且经济面临空前困难(衣服破旧),由此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当包含提高国际地位、捍卫国家安全、发展欧洲经济的目的。 史料二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探究:(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表明欧洲的联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表达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内心渴望。 [提示] 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 史料三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 ——经济观察网《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 探究:(2)结合史料三,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 [教你读史] 史料三说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程度在逐步加深。从成员国数量增加和从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说明了合作的领域和规模扩大;“欧盟成立” 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欧元的应用说明了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提示] 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提高。 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 (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西欧各国长期保持合作与和平发展。 (2)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视角1 从社会主流思想角度命题 合作共赢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欧洲走向联合,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果,也是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解题时注意结合欧洲联合的原因和过程分析。 [对点1] (2017·黄山高三质检)二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但有两大棘手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妥善处理与德国的关系,二是要从美国那里争得平等地位。欧洲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努力实现法、德和解 B.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C.追随美国对苏联冷战 D.走向联合自强之路 解析:选D。法德和解有利于处理欧洲与德国的关系,但是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是一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故 B项错误;追随美国对苏冷战既不利于处理对德关系,也无益于争取对美平等地位,故C项错误;法德和解推动了与德国关系的处理,更多的合作增强了欧洲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故D项正确。 视角2 从大国关系角度命题 伴随欧洲的崛起,欧洲开始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对美欧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解题时需结合欧洲联合的历程和影响分析。 [对点2] (2017·扬州高三模拟)欧洲一体化的政治是当前欧盟的重要现象,它正成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程。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可以被定义为国内政治行为体动员大众关注、参与和推动欧盟决策争论的进程。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消除民众的不满 C.抗衡美苏两极的需要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解析:选D。材料“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可以被定义为国内政治行为体动员大众关注、参与和推动欧盟决策争论的进程”表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有利于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D项正确。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的世界格局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史料二 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世界……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 ”表明了美国的野心,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 史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探究:(1)依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基辛格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说明新的国际关系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欧洲、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局面,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提示] 基辛格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他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确定无疑,但如果仅从经济上论,美国难以独大。 史料四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教你读史] 史料四信息“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说明当今世界处于一种新旧格局更替的局面,新格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探究:(2)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当今世界格局处于一种怎样的境况中?决定这一走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一超多强”,多极化成为趋势。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根本原因。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 (1)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固定的世界新格局。 (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视角1 从世界格局的演变角度命题 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美国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当今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解题时注意从国家实力变化角度分析。 [对点1] (2017·河南六市一联)“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年任总统)的墓志铭。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 ) A.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 B.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 C.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 解析:选D。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再加上西欧和日本的冲击,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和平”,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缔造“和平”的实质,故排除。 视角2 运用时政热点,从国际关系角度命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但是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导致局部地区动荡,大国博弈不断。解题时需结合时政热点,从大国关系角度分析。 [对点2] (2017·安徽江淮十校三联)1990年8月,民主德国议院决议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 100页的统一合约。10月3日,当时的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德国以平等的地位完成了统一 B.魏茨泽克的讲话与统一实际相矛盾 C.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是统一的根本原因 D.两德和平统一引起“美好”东欧剧变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民主德国议院通过决议决定并入联邦德国,并在之后不久签署了统一合约,但魏茨泽克却说“没有政府合约协定”,可见魏茨泽克的讲话与统一实际相矛盾,故选B项。从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可知A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东欧剧变始于1989年的波兰,故D项不正确。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在动态发展中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复习备考时,重点掌握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历程及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认识多极化趋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的关系 1.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两国按照二战后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冷战”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而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 2.从时间顺序上说,先有雅尔塔体系(形成于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召开),再有“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最后才有两极格局(形成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3.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针对训练] (2017·郴州高三质检)“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装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B.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 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D.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 解析:选D。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并不是其本质上的反映,故A项错误;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并不是美国构筑的理想,故B项错误;美国不会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故C项错误;美国政治精英构筑的理想其本质是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故D项正确。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重庆模拟)“……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 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朝区域集团化发展 解析:选C。欧洲地位的变化和中国地位的上升表明在美国和苏联之外,出现了更多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它们希望改变过去被控制的局面,故C正确。 2.如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西德 B.美国由此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解析:选D。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D正确。 3.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由此,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 B.美日关系逐渐淡化、边缘化 C.日本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 D.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 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外交的三个阶段,“多边自主外交”“等距外交”和“全方位外交”,说明日本在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故A正确。 4.“它在人类处于灾难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与这段话中的“它”直接相关的是( ) A.从欧共体到欧盟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联合国的成立 解析:选B。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新的国际关系”“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表明,这是不结盟运动,故B正确。 5.(2017·重庆调研)有研究者在一篇论文纲要中列举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下列史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法两国建交”“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该文论述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解析:选B。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错误;题干中“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法两国建交”“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都能体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B正确;题干中“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说明也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故C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和平主题,故D错误。 6.1990年9月,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签署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 B.是美苏争霸结束的表现 C.说明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 D.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解析:选D。东欧剧变开始于1989年,故A错误;美苏争霸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故B错误;西德合并东德是德国再次统一的标志,故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可以判断欧洲版图发生变化,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 ——夏克传《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 论证材料的观点。 解析:首先要依据材料提炼观点,材料中“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的信息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 论证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美国力图争霸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特点以及阻碍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论证:①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组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各国在此过程中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国际形势为此会更加错综复杂,并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②冷战结束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凭借强大实力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成为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③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上发挥作用受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④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建立多极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世界主要力量共同推进多极化的进程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二战后,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方针:“第一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一方针反映出英国在欧洲一体化初期的态度是( ) A.冷漠 B.热情 C.排斥 D.徘徊 解析:选A。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方针中最后才提到“联合起来的欧洲”,说明英国在欧洲一体化初期的态度是冷漠,故A项正确;英国在欧洲一体化初期的态度如果是热情,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方针就不会“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故B项错误;“三环外交”方针中有提到“联合起来的欧洲”,故C、D项错误。 2.(2017·湖北百校大联盟高三联考)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 A.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 B.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D.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解析:选B。“完全接受”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说明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超国家组织对区域化的推动,与欧盟改变国际关系无关,故C项错误;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2017·荆州质检)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 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 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 解析:选B。据材料“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可知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故B项正确。 4.下表为美国部分年代国际收支逆差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0-1954年 1955-1959年 1960-1964年 1965-1969年 年平均 17 25(不含1957年) 28 34 A.美元地位不断下跌,固定汇率体制日益动摇 B.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美国海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C.美国经济增长日趋缓慢,出现“滞胀”现象 D.美国逐步失去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 解析:选A。材料中国际收支逆差从17亿美元扩大到34亿美元会导致美元地位不断下跌,固定汇率体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于1973年宣告结束,故A项正确。 5.(2017·滨州高三模拟)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主要工业国的汇率调整统计,这一调整( ) 英镑67年贬值 马克 法郎69年贬值 61年升值 69年升值 初始汇率 2.80 4.2 4.0 4.937 调整后 2.40 4.0 3.66 5.554 贬值(升值)率 14% 5% 8.5% 12% A.标志着固定汇率制度瓦解 B.表明欧洲各国走向经济联合 C.削弱了英法德经济影响力 D.说明西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选D。材料展示英、德、法三国汇率在调整后的变化,与固定汇率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三国汇率变化不能得出三国的经济联系,故B项错误;英镑、法郎贬值,马克升值,不能得出三国经济实力削弱,故C项错误;汇率一定程度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三国汇率升、贬不一,体现经济发展不均衡,故D项正确。 6.(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有人用一幅漫画(如图)来形容目前的“欧洲局势”。漫画意在表明( ) A.美苏对峙使欧洲分裂 B.欧盟的分歧无法弥合 C.欧盟国家的联合困难重重 D.多极化趋势曲折漫长 解析:选C。美苏对峙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导致欧盟内部出现了分歧,而非分歧无法弥合,故B项错误;欧盟内部对难民的不同态度造成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存在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及欧盟,未提及国际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势力,故D项错误。 7.(2017·梅州高三质检)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解析:选D。材料“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下主权国家或集团的对外政策越来越务实,故D项正确。 8.(2017·保定高三摸底)1970年尼克松在报告中说: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从报告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 A.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B.尼克松有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C.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有绝对控制权 D.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 解析:选D。材料“美国不能……我们才会给以帮助”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制于实力的相对衰落,与苏联争霸时采取全球收缩战略,故D项正确。 9.英国学者杰夫·代尔刊文指出,当前美国国内有种声音,“奥巴马的罪过,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处理对外事务的风格过于胆怯;二是在他总统任期内美国开始从其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撤退”。这种声音诞生的背景是( ) A.美国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动摇 B.奥巴马统治违背了宪法的精神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逐步增强 D.美国国内不满奥巴马的外交软弱 解析:选C。当今美国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未动摇,故A项错误;奥巴马统治并未违背宪法精神,故B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主流是多极化趋势逐步增强,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提到当前美国国内的某种声音,但不能代表美国国内的普遍看法,故D项错误。 10.(2017·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选C。材料不仅仅涉及美国霸主问题,也不能全面反映其霸主问题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并非仅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问题,未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据材料“杜鲁门主义”可知两极格局形成,据“‘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全面反映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故D项错误。 11.(2017·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有些西方学者称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这一论调主要忽略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B.苏联解体的重要影响 C.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D.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 解析:选A。“美利坚治下的和平”是站在美国一极的基础上讲的,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违背,故A项正确;苏联解体和中国的崛起都是世界多极化的原因,单独讲不全面,故B、C项错误;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2.(2017·安徽示范高中高三联考)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 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 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 B.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C.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 解析:选A。从“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可知多文明是指各种文明的并存与发展,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开封高三模拟)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 《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的欧洲核心国家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 ——整理自2011年10月人民网 材料三 英国加入欧盟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申根区、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英国人有关是否退出欧盟的争论自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当时称欧共体)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被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英国首相卡梅伦2016年3月20日宣布,英国将于6月23日举行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投,以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内。 注:英国已正式脱欧。 ——整理自人民网——《环球时报》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9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的主要因素。(10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2)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加入欧共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欧共体市场对英国吸引力增大;除此之外,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也是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此外根据所学知识从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地理环境和英美关系等角度思考。 答案:(1)原因:将战略物资煤钢置于联营共管之下,形成法德互信机制;消除法德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化解双方的恩怨矛盾。 目的:共同: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 法: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西德: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 (2)原因: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欧共体市场对英国吸引力增大;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3)因素:历史传统:“均势外交”和对欧洲大陆的“光荣孤立”政策;政治文化: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战后英国的“三环”外交战略和英美特殊关系;英、法、德对欧盟主导权之争;美欧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权之争;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 14.(2017·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热血动漫一向是日本“动漫外交”的王牌。热血动漫可以作为“哈哈镜”,让我们看到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深刻洞察日本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转变。下表所列为日本动漫主要作品。 时间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后 作品 《铁臂阿童木》 《七龙珠》 《灌篮高手》 《黑子的篮球》 内容 概述 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电视系列动画,铁臂阿童木这个聪明、勇敢、正义的小机器娃娃几乎是人见人爱 “收集七龙珠可以召唤神龙称霸宇宙”的这种“称霸思想”。孙悟空是《七龙珠》中的主人公。为了保卫地球,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敌人战斗 一群高中生进行各类运动赛事的故事,他们都以“日本第一”为目标。主角樱木花道,他张扬、好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天才” 主角黑子哲也是个存在感极其薄弱的人,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零存在感”担任篮球的中转,来传球给其他队员 简评 《时代》杂志刊登一篇封面文章认为,日本正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 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日本正在借助新文化产业的兴起尝试一种渐进式的经济转型 上表能够反映日本社会的多种变化,指出其中一种变化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解析:正确指出材料体现的一种变化,并正确分析其原因即可。如:根据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动漫《七龙珠》体现“称霸思想”到21世纪动漫《黑子的篮球》表达零存在感,可分析其变化为由单纯追求“强者(争强好胜)”形象变为虽谨小慎微但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形象;原因,结合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周边国家对其持谨慎态度,日本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史实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如“日本由世界经济大国到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由二战后的经济衰败成长为新型的经济大国”等,根据史实对变化原因的说明应充分恰当。 示例: 变化:日本国家形象构建由单纯追求“强者(争强好胜)”形象变为虽谨小慎微但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形象。 原因: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恢复和高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也希望成为政治大国;日本政府对历史的认识让周边国家对其成长抱有谨慎的态度;随着经济发展,日本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