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3)

第38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思想 ‎(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宗羲 ‎(1)思想 ‎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②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学校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③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2)著作:《明夷待访录》。‎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1)思想 ‎①提倡经世致用。‎ ‎②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 ‎③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梁启超归纳)。‎ ‎(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3.王夫之 ‎(1)思想 ‎①政治观:主张“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②哲学观: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2)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4.唐甄 ‎(1)思想: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 ‎(2)评价: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易错警示】‎ 黄宗羲的思想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名师助学】‎ 明清思想家及其观点 ‎【名师指津】‎ 明清民主思想与儒学的关系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答题术语]‎ ‎1.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西学东渐、东学西渐 ‎(1)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为器物→制度→思想。‎ ‎(2)东学西渐:‎ 是指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圈。中国的东学西渐很少被人谈起,一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二是与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有关。‎ ‎2.黄宗羲“学校”‎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是非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内阁,另设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 ‎3.“经世致用”的内涵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史料:“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2)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史料:“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3)主张“工商皆本”。(史料:“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史料一 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夫栽培倾覆,天必因材,而况与人手?强弱众寡,其材定矣。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众者寡之附,不附即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其能违天乎哉!——李贽《明灯道古录》‎ 探究:(1)根据史料一,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强者弱之归”“众者寡之附”表明李贽把“强凌弱,众并寡”看做是天理,承认自由竞争。‎ ‎[提示] 个性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李贽认为这种自由竞争是天道之常,肯定自由竞争的合理性。‎ 史料二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 ‎——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探究:(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教你读史] 史料二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史料三中“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君主“独治”。‎ ‎[提示]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视角1 从李贽对孔子思想的认知角度命题 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解题时需结合原始材料的核心信息来分析。‎ ‎[对点1] (2017·广州测试)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 ‎“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据此可知(  )‎ A.王守仁挑战孔子的权威 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 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 解析:选D。材料并未体现出王守仁挑战孔子的权威,‎ 故A项错误;李贽并未反对孔子的思想而是反对人们以孔子的标准为标准,故B项错误;王守仁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其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故C项错误;王守仁强调的是学贵得之于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两者都有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反思,存在共性,故D项正确。‎ 视角2 从比较异同角度考查顾、黄、王三大思想家的主张 三位思想家的所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十分相似,他们提出的主张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解题时应根据时代背景和题干原始材料信息来分析。‎ ‎[对点2] (2017·威海期末)“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选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民主思想,出现了新的价值观念,如“工商皆本”,主张设“学校”限制君权等,因此出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向近代社会发展,故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史料一 明清时期……①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齐涛《中国通史教史·古代卷》‎ 探究:(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进步思想。‎ ‎[教你读史] 史料①指出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史料②指出新思想的性质。‎ ‎[提示] 反对程朱理学;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经世致用。‎ 史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2)据史料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转型?‎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明末清初思想家仅停留在批判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新的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 ‎[提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 视角1 从社会进步性角度命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解题时需结合原始材料的核心信息来分析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对点1] (2017·乌鲁木齐诊断性检测)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解析:选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陆王心学的范畴,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天下之法”即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 视角2 从历史局限性角度命题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质上仍属于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解题时应结合其背景来分析。‎ ‎[对点2] (2017·晋中联考)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选C。题干中黄宗羲等的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黄宗羲等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体现出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故B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 ‎    近五年,全国卷高考命题主要有以下考查角度:一是运用材料,创设情境考查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影响;二是从综合角度考查古代儒学思想演变历程及不同阶段的特征等。复习备考时,一要分析明清进步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局限,中外思想对比及儒学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二要注意链接整个中国古代儒学为主流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注意对传统文化批判与继承发展的综合理解和认识。‎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继 承 发 展 政治 批天理——理性 存人欲——民本 批判君主和三纲——平等 限制君主专制——民主 人欲天然合理——个性解放 经济文化 经世致用——务实 否定权威,独立思想 ‎2.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针对训练]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 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解析:选B。依据材料“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可知没有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可知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可知黄宗羲并没有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可知黄宗羲并不能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故D项错误。‎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C。抗清斗争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民主思想的形成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是早期民主思想所批判的对象,故B项错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方民主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 ‎2.(2017·大庆模拟)“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明末思想家李贽(  )‎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 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 解析:选C。根据题意,李贽批判的是深处封建礼教束缚的小人物因遵循僵化的礼教而错失良缘,题目中并未提到男女平等,故A项错误;由“小人”“小耻”“大计”可以看出材料批判的是礼教,并非迷信,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李贽只是反对封建礼教,反对以孔子的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并未提出和上升到反对封建专制的高度,故D项错误。‎ ‎3.(2017·济宁模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 A.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B.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解析:选A。题干中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是因为宰相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健全中央机构的主张,故C项错误;题干中黄宗羲主要是主张限制君权,并未提到对君主制度的否定,故D项错误。‎ ‎4.(2017·太原模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解析:选B。权力制衡与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学校是权衡利弊的场所(监察机构)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得出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B项正确;“已经具备近代民权意识”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既是……还是……”强调的后者,学校作为监察的机构,故D项错误。‎ ‎5.(2017·天津高三质检)梁启超说:“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材料论述的是(  )‎ A.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 B.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C.对民权共和理论的宣传 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解析:选D。材料与君主立宪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了民权共和理论,但是这并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故C项错误;根据“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可知材料并不是在讲顾炎武的观点,而这种观点又对于民权共和之宣传、晚清之骤变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此推测应该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D项正确。‎ ‎6.(2017·河南三市高三调研)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解析:选C。王夫之提出“预定奕世之规”,已有“立宪”的意义,但并非受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出王夫之提出的“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王夫之“共治天下”理念,反映出对专制皇权的批判反思达到新高度,故C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7·南通高三调研)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王守仁)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修正者”。‎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得出人人皆有良知;依据材料一“学贵得之心”得出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依据材料一“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得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第二小问影响,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它用纲常名教对人们进行思想束缚,王守仁以“良知之在人心”来否定“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对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2)第一小问政治理想,依据材料二“为天下,非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公”得出天下大公;依据材料二“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得出从政为民;依据材料二“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得出君臣平等。第二小问说明,依据材料三“自然以阳明(王守仁)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分析得出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由“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分析得出反对心性空谈。 (3)由材料一王守仁“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概括出倡导个性解放;由材料二黄宗羲“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概括出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由材料三“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概括出讲究经世致用。‎ 答案:(1)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 影响:冲击了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 ‎(2)理想:天下大公;从政为民;君臣平等。‎ 说明: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反对心性空谈。‎ ‎(3)表现:倡导个性解放;讲究经世致用;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解析:选B。“程朱理学不受重视”不符合史实,A错误;“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说明作者对理学持批评态度,B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妇女教育问题,C错误。‎ ‎2.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解析:选C。A项是近代中国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B、D项是宋明理学的传统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传统价值导向不同,故C项正确。‎ ‎3.李贽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 解析:选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等知识分子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有了改变,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商人与士异业而同途,均属崇高之业,故 D项正确。‎ ‎4.(2017·长春质检)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  )‎ 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解析:选A。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之常情,故A项正确;李贽的思想是认可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本题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来“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的信息,故D项错误。‎ ‎5.“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解析:选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意思是天子认为对的未必对,天子认为错的未必错,强调民众应有自己的判断,故D项正确。‎ ‎6.“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此话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 A.“工商皆本” 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 D.注重实学 解析:选C。“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中的“一人”就是君主,黄宗羲认为“君”是“天下之大害”。故选C项。‎ ‎7.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解析:选A。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作用,A正确;黄宗羲没有提出要效仿西方制度,B错误;黄宗羲没有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C 错误;提出主权在民的是卢梭,D错误。‎ ‎8.顾炎武认为,“王(守仁)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解析:选D。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主张经世致用,为儒学增加了时代内容,故选D项。‎ ‎9.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思想是唯物思想,符合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的是李贽,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是黄宗羲,故B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概括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中“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说明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故D项正确。‎ ‎10.(2017·南阳模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写道:“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也。”又说:“人之生也,无不同也。”其实质是(  )‎ A.否定君权神授 B.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C.主张人民主权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选A。材料中唐甄主张天子“非神”“皆人”,批判了君主的神权色彩,故A项正确;唐甄不反对君主的存在,只是批判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唐甄属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想家,没有涉及人民主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思想,故D项错误。‎ ‎11.(2017·襄阳高三调研)“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  )‎ A.以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 B.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C.“民”具有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 D.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 解析:选B。“新民本”思想是一种以民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观念,但其本质是儒家民本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维护君主制度,故B项正确。‎ ‎12.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解析:选B。材料认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是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兴经济发展力量——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由于这种经济力量本身的弱小,尚不足以完全推翻封建的生产方式,反映在思想层面上就是这些思想家们尚不能提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而只能倡导改革封建制度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所以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6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11分)‎ 解析:第(1)问,说明“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主要从黄宗羲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把握;“新见”从时代新内容角度把握,反对专制。第(2)问,评价人物既要注重时代性又要注意辩证分析。第(3)问,解答角度是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对每个人物的评价要突出其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影响,同时注意多角度总结二者思想影响的共性,可从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推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4.(2017·晋冀豫三省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上所述,可知(明清)启蒙期之思想界,极复杂而极绚烂。其所以致此之原因有四:第一,承(宋)明(理)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沈实。第二,经大乱后,社会比较的安宁,敌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第三,异族入主中夏,有志节者耻立乎其朝,故刊落声华,专集精力以治朴学。第四,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清代学术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12分)(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均可,但要结合史实说明)‎ 解析:本题属于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类试题,解答本题要先依据材料提取相应的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赞成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承(宋)明(理)‎ 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沈实”提取观点,说明可以从明清儒学的实用性以及程朱理学理论性角度进行论证;反对的观点可以从材料中“异族入主中夏”来概括观点,说明可以从清朝取代了明朝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以及民族情绪的角度阐述答案。‎ 答案:赞成的观点和说明示例:‎ 观点:明清启蒙思想相对于宋明理学来说是儒学的新发展。‎ 说明:宋明理学强调理和气,致力于提高个人修养,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明清启蒙思想家则对社会现实做出大胆的批判,强调学以致用。‎ 反对的观点和说明示例:‎ 观点:异族入主中夏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明:清朝取代了明朝,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说满族是异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