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1讲原电池学案8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1讲原电池学案82

第21讲 原电池 ‎【考纲要求】 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 ‎[巩固教材知识]‎ ‎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常见为金属或石墨)。‎ ‎(2)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4)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n-2e-===Zn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Zn沿导线流向Cu 盐桥中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  )‎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 ‎(4)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电流持续时间长。(  )‎ ‎(5)任何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 ‎(6)放热反应通过一定的装置可以将化学能变为电能,构成原电池。(  )‎ ‎(7)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8)原电池放电时,电流方向为电池的负极→正极。(  )‎ 答案:(1)√ (2)× (3)× (4)√ (5)× (6)× (7)× (8)×‎ ‎[练透基础小题] ‎ 题点一 原电池的判断 ‎1.下面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②④⑥⑦⑨‎ 题点二 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该原电池中铜做负极,银做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①正确;该原电池中Ag+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Ag++e-===Ag,②正确;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③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2Ag+===Cu2++2Ag,④正确。‎ 答案:B ‎3.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解析:铁圈和银圈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相互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放入CuSO4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活泼金属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Fe2+进入溶液中质量减轻:Fe-2e-===Fe2+,电子传给了银圈,溶液中的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铜单质而增重,Cu2++2e-===Cu,所以铁圈向上倾斜,银圈向下倾斜。‎ 答案:D ‎[备考提醒] 原电池中的“‎3”‎个方向 ‎(1)电子方向: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正极;‎ ‎(2)电流方向:电流从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负极;‎ ‎(3)离子的迁移方向: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迁移,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题点三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4.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M N P A Zn Cu 稀H2SO4‎ B Cu Fe 稀HCl C Ag Zn AgNO3溶液 D Zn Fe Fe(NO3)3溶液 解析:在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根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的一极为正极,所以M棒为正极,N棒为负极,且电解质溶液能析出固体,则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5.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做负极,③④中Fe做负极 B.②中Mg做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做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做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做负极,A、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 答案:B ‎[备考提醒]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说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活泼电极一定做负极的思维定式。‎ 考点二|盐桥原电池(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5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1.盐桥的组成: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2.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 ‎3.单池原电池和盐桥原电池的对比 ‎(1)相同点:电极反应、原电池总反应均分别相同。‎ ‎(2)不同点 图1中Zn在CuSO4溶液中直接接触Cu2+,会有一部分Zn与Cu2+直接反应;除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外,还有较多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图2中不存在Zn与Cu2+直接反应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较图1高;盐桥中的离子不断释放到两个池中,逐渐失去导电作用,需定期更换盐桥。‎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借助盐桥原电池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如图为一种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盛硫酸锌溶液,乙中盛硫酸铜溶液,锌为阴极 B.乙中盛硫酸铜溶液,铜离子在铜电极上被氧化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甲,阴离子移向乙,溶液仍保持电中性 D.取出盐桥,电流表指针即回到零点 解析:锌为负极,不是阴极,A错误;Cu2+在乙中得电子,被还原成Cu,B错误;甲中阳离子增多,故盐桥中阴离子进入甲,同理,盐桥中阳离子进入乙,C错误;取出盐桥后,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故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即电流表指针回到零点,D正确。‎ 答案:D ‎2.实验发现,298 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夏令营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B.左侧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 C.该电池的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 解析:该电池的总反应为Zn+2Fe3+===2Fe2++Zn2+,所以左烧杯中Pt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右烧杯中Zn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由于左烧杯中的Fe3+被还原为Fe2+,所以左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 答案:B 考向二 平衡移动与“盐桥”的作用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答案:D ‎4.(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质检)如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2I-+2H+AsO+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 ‎(注:Na3AsO3和Na3AsO4的溶液均为无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 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 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解析:图Ⅰ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图Ⅰ烧杯中加入盐酸后,题给可逆反应向正向进行,c(I2)增大,溶液颜色加深,B项错误;图Ⅱ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后,题给反应向逆向进行,其中C2发生AsO+2OH--2e-===AsO+H2O,为负极,C1发生I2+2e-===2I-,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练后反思] ‎ ‎1.当氧化剂得电子速率与还原剂失电子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电流表指针示数为零;当电流表指针往相反方向偏转,暗示电路中电子流向相反,说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相反。‎ ‎2.电子流向的分析方法 改变条件,平衡移动;平衡移动,电子转移;电子转移,判断区域;根据区域,判断流向;根据流向,判断电极。‎ 考点三|原电池原理的“四”个基本应用(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6页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1.将过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请画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图像。‎ 答案:‎ ‎2.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请画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图像。‎ 答案:‎ ‎3.将第2题中的CuSO4溶液改成CH3COONa溶液,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图像。‎ 答案:‎ ‎[练后反思] 改变Zn与H+反应速率的方法 ‎1.加入Cu或CuSO4,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入Cu不影响Zn的量,但加入CuSO4,Zn的量减少,是否影响产生H2的量,应根据Zn、H+的相对量多少判断。‎ ‎2.加入强碱弱酸盐,由于弱酸根与H+反应,使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不影响生成H2的量。‎ 考向二 设计原电池 ‎1.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2.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解析:将题给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由Cu→Cu2+:知电极反应应为Cu-2e-===Cu2+,为负极反应,铜为负极材料(另一电极材料应比铜不活泼,如石墨等);由Fe3+→Fe2+:知电极反应应为Fe3++e-===Fe2+,为正极反应,电解质溶液必为FeCl3溶液(参照题给方程式)。‎ 答案:‎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活动:将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带盐桥的原电池。提供的试剂:FeCl3溶液、KI溶液;其他用品任选。‎ 请画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电极名称及电解质溶液。‎ 答案:‎ ‎[练后反思] 画原电池装置图常见失分点 ‎1.不注明电极材料名称或元素符号。‎ ‎2.不画出电解质溶液(或画出但不标注)。‎ ‎3.误把盐桥画成导线。‎ ‎4.不能连成闭合回路。‎ 考向三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做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6.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1)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活动性:________;‎ ‎(2)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活动性:________;‎ ‎(3)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活动性:________;‎ ‎(4)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活动性:________。‎ 综上所述,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答案:(1)A>B (2)C>D (3)A>C (4)D>B (5)B>E A>C>D>B>E ‎7.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C>D>A>B C.D>A>B>C D.A>B>D>C 答案:C 考向四 金属的防护 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做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例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做原电池的负极。‎ ‎8.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 A.与石墨棒相连 B.与铜板相连 C.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D.与锌板相连 解析:A项,石墨棒与铁构成原电池,铁活泼,失电子做负极,被腐蚀;B项,铜板与铁构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失电子做负极,被腐蚀;C项,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铁与土壤中的碳、水、空气构成原电池,氧气得电子做正极,铁失电子做负极,被腐蚀;D项,锌板与铁构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失电子做负极,锌被腐蚀,铁被保护。‎ 答案:D ‎9.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__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 解析:铁被保护,可以是做原电池的正极,或者电解池的阴极。故若X为碳棒,开关K应置于N处,Fe做阴极受到保护;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铁作正极,锌做负极,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N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真题发掘·知识串联]串线索 固双基 回扣关键知识 以“银器翻新”为载体 串联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8页 高考载体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 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知识串联——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1)银质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由于空气中的O2、H2S与Ag作用生成了Ag2S的缘故,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题给原电池装置图,并在图中标出电子的流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题给方法处理彻底的银质器皿的质量与未变黑之前比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上,消耗‎27 g铝能处理掉Ag2S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答案:(1)4Ag+O2+2H2S===2Ag2S+2H2O ‎(2)‎ ‎(3)质量相等 ‎(4)372‎ 课时作业(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85页)‎ ‎1.(2016·深圳模拟)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做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做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做正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 答案:C ‎2.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 ‎①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 ‎②M、N为电极,与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 ‎③Z+2H2O(冷水)===Z(OH)2+H2↑;‎ ‎④水溶液中,X+Y2+===X2++Y。‎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M>N     B.Z>Y>X>M>N C.Z>X>Y>N>M D.X>Y>M>N>Z 答案:A ‎3.用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现象 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泡产生 A.装置甲中的b金属是原电池的负极 B.装置乙中的c金属是原电池的阴极 C.装置丙中的d金属是原电池的正极 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d>a>b>c 解析:甲中a不断溶解说明a是负极,活动性:a>b,A错误;原电池用正极或负极命名电极,B错误,由乙中现象知活动性:b>c;丙中d是负极,活动性:d>a,C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 答案:D ‎4.(2017·宁夏中卫质检)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 解析:杠杆为导体时,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发生反应Fe-2e-===Fe2+,Cu为正极,发生反应Cu2++2e-===Cu,则A端低B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发生Fe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在Fe的表面附着Cu,铁球质量变大,则A端高B端低,C项正确。‎ 答案:C ‎5.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解析:A项,Cu做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项,电池工作过程中,SO不参加电极反应,故甲池的c(SO)基本不变,错误;C项,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Zn-2e-===Zn2+,乙池反应为Cu2++2e-===Cu,甲池中Zn2+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则进入乙池的Zn2+为‎65 g,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正确;D项,由题干信息可知,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6.MgH2O2‎ 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池的总反应为Mg+H2O2+2H+===Mg2++2H2O。Mg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A错误。H2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由于水电离出的H+不断被消耗,所以该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正确。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错误。‎ 答案:C ‎7.如图为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SO4溶液蓝色变深 D.如果将Cu电极换为Fe电极,Zn电极仍然做负极 解析:Zn电极做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电极做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SO4溶液蓝色变浅,故C项错;D项,Zn比Fe活泼,所以Zn电极仍然做负极。‎ 答案:C ‎8.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B.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甲烧杯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答案:D ‎9.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Fe3++AgFe2++Ag+‎ 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盐桥装有琼脂硝酸钾溶液;灵敏电流计的0刻度居中,左右均有刻度)。已知接通后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石墨电极流向银电极 B.盐桥中的K+移向乙烧杯 C.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越过0刻度,向左边偏转 D.电流计指针居中后,往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转 答案:D ‎10.(1)观察如图四个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中铝为____________极,装置b中铝为____________极。‎ ‎②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电极为________电极(填“铁”或“铜”),装置d中铜为________极。‎ ‎(2)观察如图两装置,图甲装置中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图乙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而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有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具有的两种重要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正 负 ②铁 正 ‎(2)金属铬的活动性比铜的强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 金属铬易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11.(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C(s)+H2O(g)===CO(g)+H2(g) ΔH>0‎ b.2H2(g)+O2(g)===2H2O(l) ΔH<0‎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0‎ 若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NO浓度不变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能继续工作 c.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装置中无电流产生 d.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U形铜的质量不变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排除a,根据已学知识,原电池反应必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排除c。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碱性介质,则电极反应中不应出现H+,故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2)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Cu+2Ag+===2Ag+Cu2+,盐桥起形成闭合回路和平衡电荷的作用,因此当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NO向负极移动,因此左侧烧杯中NO的浓度将增大,a错误。当取出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电池处于断路状态,不能继续工作,b错误。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则左侧烧杯相当于电解装置,而右侧烧杯相当于原电池装置,电极反应从左往右依次为阳极:4OH--4e-===2H2O+O2↑,阴极:Cu2++2e-===Cu,负极:Cu-2e-===Cu2+,正极:Ag++e-===Ag,由此可知c错误、d正确。‎ 答案:(1)b O2+2H2O+4e-===4OH- (2)d ‎12.称取三份锌粉,分别盛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质后,塞上带导管的塞子,一定时间内测定生成H2的体积。甲:加入50 mL、pH=3的盐酸;乙:加入50 mL、pH=3的醋酸;丙:加入50 mL、pH=3的醋酸及少量胆矾粉末。若反应终止时,生成的H2一样多,且无剩余的锌。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终止,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过程中,乙、丙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开始时,溶液中的c(H+)相同,因此反应速率相同。(2)由于生成的H2一样多,且无剩余的锌,因此与酸反应的Zn的量相同,考虑到丙中少量的锌与CuSO4发生了反应,因此有甲=乙<丙。(3)由于丙中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且醋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电离出H+,因此反应所需的时间为甲>乙>丙。‎ 答案:(1)甲=乙=丙 (2)甲=乙<丙 (3)甲>乙>丙 ‎(4)在丙中Cu2+被Zn置换出来后,形成Zn醋酸Cu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时间缩短 ‎1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做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方案Ⅰ:铁与酸反应产生气泡,Fe+2H+===Fe2++H2↑,而铜与酸不反应。‎ 方案Ⅱ:设计原电池时以铁、铜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或盐酸等溶液。实验现象是铁溶解,而铜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 在负极:Fe失去电子变为Fe2+,Fe-2e-===Fe2+;在正极,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H2,2H++2e-===H2↑。‎ 方案Ⅲ:设计简单实验时注意原理与方案Ⅰ及方案Ⅱ的原理不同,且现象明显,操作简单。‎ 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若铁片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合理即可)‎ 答案:方案Ⅰ:Fe+2H+===Fe2++H2↑‎ 方案Ⅱ:装置如图所示 ‎2H++2e-===H2↑ Fe-2e-===Fe2+‎ 方案Ⅲ: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若铁片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 Fe+Cu2+===Fe2++Cu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