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章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章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版)

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纲解读 ‎1.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2.能够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措施 知识导图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图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地区、热带地区增加,亚热带地区减少)‎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考点 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 ‎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照样发生变化。‎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一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时一定要考虑到时间尺度,这就是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时间 含义 气候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期 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 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时期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波动 近现代 最近一二百年的时期 气温波动上升 由上表分析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3.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如全球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频繁发生,扩大某些疫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除了这些危害之外,我们也必须看到,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 ‎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 明确图中各条曲线的大致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图中的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O2浓度。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1)B (2)A 考向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空间分布及原因 ‎(2015·海南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 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关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可知,升温幅度北半球大于南半球,高纬度大于低纬度,关键是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材料显示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较大,四选项中,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纬度较高,故升温幅度最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南北半球在大气成分、太阳辐射、大洋环流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热容量较大,故南半球升温比北半球升温慢。‎ 答案: (1)A (2)B 考向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尔代夫的陆地以珊瑚礁、岛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些陆地会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会造成珊瑚的退化。‎ 答案: D 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的答题思路 ‎(1)成因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2)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如上题中,马尔代夫的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3)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回答。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全球变暖 ‎(2018·山西联考)图Ⅰ、图Ⅱ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960~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 A.整体向南迁移 B.整体向东迁移 C.波动向西北迁移 D.波动向东南迁移 ‎(2)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 A.天山雪线上升 B.黄河汛期延长 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 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 解析: 第(1)题,读图Ⅰ和图Ⅱ可以发现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波动向西北迁移,故选C。第(2)题,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向西北迁移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可知天山雪线上升,故选A。‎ 答案: (1)C (2)A ‎2.立足区域认知,考查全球变暖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中两个年份的冰川面积对比可以得出,2011年冰川面积缩小明显,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造成的,故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流域冰川面积变小趋势不变,冰川侵蚀作用减弱,A项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源减少,流域内绿洲面积也会减小,B项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源减少,干旱程度会加剧,C项正确。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冰川面积变化关系不大,D项错误。‎ 答案: (1)A (2)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