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

‎201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共30分)‎ ‎1. 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气体主要是( )‎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海水 B. 加碘食盐 C. 食醋 D. 干冰 ‎3.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导电性 B. 熔点 C. 还原性 D. 密度 ‎4.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水结成冰块 B. 海水晒盐 C. 蔗糖溶于水 D. 可燃冰燃烧 ‎5. 二氧化氯(ClO2)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新型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4价 B. +3价 C. +2价 D. +1价 ‎6. 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Fe B. Al C. Si D. O ‎7.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 两个氢原子:H2 B. 镁的化合价+2价:Mg2+‎ ‎ C. 3个氧分子:3O2 D. 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8.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 A.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B. 氧气与臭氧 ‎ C. 木炭与活性炭 D. 水与冰 ‎9. 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10. 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 ‎ A. MnO2 B. H2O C. O2 D. KClO3‎ ‎11.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 A. 元素 B. 原子 C. 化合物 D. 单质 ‎12. 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B. 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 C.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 ‎ D.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 氧气用于气焊 B.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 C. 氮气用作保护气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4.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 A. 氮气 B. 金刚石 C. 水 D. 一氧化碳 ‎15. 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 都是黑色固体 ‎ C. 都能导电 D. 硬度都很大 ‎16.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B. ‎ ‎ C. D. ‎ ‎17.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 A. 硫 B. 红磷 C. 铁丝 D. 甲烷 ‎18.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 C. 催化剂可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 ‎ D.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9. 酚酞(化学式为:C20H14O4)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有关酚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g B. 酚酞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7:2‎ ‎ C. 酚酞是由38个原子构成的 D. 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 ‎20.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 C.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1. 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 B.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 C. 家用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D. 洒出的酒精正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2.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酸化学式为C2H4O2 B. 2个碳、4个氢、2个氧的原子组成乙酸 ‎ C. 乙酸的摩尔质量是60g D. 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2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后,在滴入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 A. 无色—紫色—蓝色 B. 无色—红色—无色 ‎ C. 蓝色—紫色—红色 D. 红色—无色—红色 ‎24.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 B.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 C.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5. 往Na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26. 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 A. 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 B. 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 D. 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一定会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7.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 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c溶液>b溶液>a溶液 C. 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 D.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28. 有关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单位是g/mol B. 物质的量的单位 ‎ C.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D.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29. 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 A. 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B. 物质的量比为4:3的C和O2‎ ‎ C.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 质量比为3:8的C和O2‎ ‎30. 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6g,与过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g,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10.2% B. 20.4% C. 28.6% D. 40%‎ 二、填空题(共34分)‎ ‎31. 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 请从石墨、氧气、二氧化硫、甲烷、碳酸钙等物质中选择(用化学式)填空。‎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1) ;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2) 。‎ ‎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3) ;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4) 。‎ II.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 (5) 、天然气等。新燃料液氢是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在助燃剂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 。‎ III. 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优质肥料。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7) ;尿素的摩尔质量是 (8) ,‎ 其中碳、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9) ,尿素中氮元素百分含量为 (10) 。‎ IV.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11) 。(填化学式)‎ ‎②用“捕捉”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 ‎32.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I. 生活中常用的直饮水,生产中采用核心的“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13) ,紫外线相当于自来水生产中氯气的作用,其作用是 (14) 。‎ II. 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实验,可证明水的 (15) 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16) 。‎ III.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太阳能可使海水淡化,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17) (填字母序号)。‎ ‎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D. 分子运动的快慢 ‎33.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I.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18) 。‎ II. 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19) ,过滤,洗涤,干燥。‎ III. 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2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IV. 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 (21)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 (22) g。‎ ‎34. 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回答问题:‎ I. 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3) 、 (24) ;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6)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 。‎ II. 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该体系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8) ;根据循环体系,推断化合物甲可能含 (29) 元素,理由是 (30) ;该体系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31) (写二条即可)。‎ 三、简答题(共36分)‎ ‎35. 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I. 12.0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 II. 操作1的名称是 (3) ;操作2应选择下图中 (4) (填编号),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 。‎ III. 步骤2加适量水的目的是 (6) ;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 (7) (写一点)。‎ ‎3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I. 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⑦ (8) ,⑧ (9) 。‎ II. 当制取较多量CO2时,选择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10) (填序号);若用上述制CO2的装置来制O2,则选用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 ;若用KClO3、MnO2来制取并收集O2,根究上述提供的仪器,还需要再补充的仪器是 (12) 。‎ III. 已知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制备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13) (选填:a. 氯酸钾制氧气、b. 双氧水制氧气、c. 大理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装置相同,该装置适用的反应条件是 ‎ (14) ,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15) 端(选填“m”或“n”)。‎ ‎37.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生成CO。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CO2和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I. 能验证产物中有H2O的装置是 (16) (填装置编号,以下相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 。‎ II.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 (18)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 III. 能验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20) 或 (21) ;E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F装置不足之处为 (23) 。‎ IV. 若乙醇燃烧时生成11.6g CO2和CO混合物,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31.03%,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24) mol。‎ ‎38. 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溶液pH 测得溶液pH=3‎ 说明溶液显 (25) 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质疑】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影响。‎ ‎【补充实验】‎ ‎①取干净的烧杯,另配制 (26) 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 (27) 色。‎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 以上三个补充实验中,能对质疑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28) (填实验编号),由此可知,探究一种生成物不会使溶液的 (29) ,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 仍无气泡产生 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 又有气泡产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仍有固体剩余 结论:假设 (30) 不成立。‎ 综合探究实验一与探究实验二,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31)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A B C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B A D B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D C D B B D C 二、填空题 ‎31. I: (1)CH4; (2)CaCO3; (3)SO2; (4)C;‎ ‎ II: (5)天然气; (6);‎ ‎ III: (7)H2O; (8)60g/mol; (9)1:2:1:4; (10)46.7%‎ ‎ IV:(11)甲醇; (12)‎ ‎32. I: (13)吸附; (14)消毒杀菌;‎ ‎ II: (15)氢元素、氧元素; (16);‎ ‎ III: (17)AB ‎33. I: (18)KNO3;‎ ‎ II: (19)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 III: (20)小于;‎ ‎ IV: (21)不饱和; (22)167.6‎ ‎34. I: (2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4)密度比空气大; (25);‎ ‎(26)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7)‎ II: (28)CO2; (29)C、H、O; (3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31)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光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三、简答题 ‎35. I: (1)0.08mol ‎ (2)3.84g ‎ II: (3)C; (4)引流; (5)蒸发结晶;‎ ‎ III: (6)使固体全部溶解,又不使蒸发时间过程; (7)滤纸上有少量残留固体 ‎36. I: (8)锥形瓶; (9)长颈漏斗;‎ ‎ II: (10)⑦②⑧①; (11); (12)酒精灯(毛玻璃片);‎ III: (13)反应的条件; (14)反应物的状态; (15)n ‎37. I: (16)A; (17)白色固体变蓝色;‎ ‎ II: (18)验证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19)‎ ‎ III: (20)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1)E装置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 (22); (23)没有尾气处理;‎ ‎ IV: (24)0.15‎ ‎38. (25)酸; (26)氯化钙或CaCl2; (27)红; (28)①③;‎ ‎ (29)溶液的pH小于4; (30)二、三; (31)盐酸浓度太稀,导致反应很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