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与答题启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与答题启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与答题启示-政治论文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与答题启示 杨仕保 摘 要:认真研究近年来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的特点,把握答案设置 与试题设问、材料信息、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指导学生高效备考、科学 答题具有重要意义。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答案设置往往紧扣设问,具有针对性;植 根材料,凸显契合性;高于教材,强调生成性;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尊重个 性,体现开放性。这就要求学生答题时要审读设问,准确把握答题方向;研读材 料,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回归教材,灵活构建知识体系;讲究逻辑,完整体现思 维过程;反复权衡,精心选择答题内容。 关键词:高考政治 主观题答案设置答题启示 杨仕保,男,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一年一度的高考由于事关广大考生的前途与命运,因而备受关注。对于广 大师生来说,这种关注最终必然落脚到“答案是什么”、“答案为什么是这样 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上来。而且,对这些问题的持续追问和揣摩 会不知不觉地从单纯关心考试分数过渡到试题研究领域,进而为广大一线教师高 效教学、科学备考提供有益启示。笔者近期认真研读了 2014 年高考政治新课标 卷,对其主观题答案设置有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答案设置的特点 1.紧扣设问,具有针对性,近年来,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设置越来越精 巧,答案要点紧扣设问,不枝不蔓,具体而不笼统,确切而不含糊,完全没有那 些假、大、空的套话。比如,2014 年新课标卷Ⅱ第 38(2)题“结合材料二,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 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本题没有将“人大享有立法权和决定权”、“政 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要依法行政”等含糊笼统、宏观上位的内容 作为答案要点。相反,“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 的实施;政府要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这些答案 要点既贴近教材,简明扼要,又紧扣设问,切中问题要害,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植根材料,凸显契合性。试题答案从哪里来?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题,无论是考试命题工作还是,日常的教学指导都无法回避。要保证试题的科学 性,答案就必须有据可循。事实上,试题答案不仅来自教材,还要高度契合试题 情境材料。考生根据试题情境信息,能够了解命题意图,进而顺藤摸瓜,找到问 题的部分答案。比如,2014 年新课标卷 I 第 38 (1)题情境材料中蕴含的“取消 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 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 革”等信息,实际上就暗含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考生据此稍加 转换就能组织出相关答案来。很多试题的设问中都嵌入了“结合材料(回答)” 等字眼,这也再次证明主观题答案契合试题情境材料的必要性。 3.高于教材,强调生成性。人们常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高考试 题答案源于教材,但绝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再现,也不是试题情境材料的盲目引 用。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要求考生依据设问要求灵活调用“知识库”中的储 备知识,进行筛选、提炼和重组,并有机糅合情境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生成符合 设问的答案。比如,2014 年新课标卷Ⅱ第 39 (1)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的。”参考答案如 下:“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 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 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该答案不仅按设问要求准确迁移 了教材中“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相关知识点,还有机糅合了情境材料中冯洪钱“深入畜病治疗一线”、“收集整 理传统兽医药方”、“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等有效信息,从而生成了理论联系实 际、高度契合设问的鲜活答案要点。 4.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政治主观题答案不能是相关要点的无序堆积, 而必须讲求一定的逻辑性。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指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 结果。”这不仅要求答案作为一个整体要与试题设问相匹配,各个答案要点之间 层次清晰,还要求每个答案要点都能清晰呈现思维推理过程。比如,2014 年新 课标卷 I 第 38(2)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人规则是如 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该题的答案设计思路如下: 可以看出该答案重视思维过程分析,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一步步地论证 了放宽市场准人机制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 再如,2014 年新课标卷 I 第 39 (1)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 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参考答案按照“‘创新——文化创新 ——教育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意义”的思维路径进行论证,由浅人深,层层递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进,逻辑严谨,论证有力,为这道经典试题增色不少。 5.尊重个性,体现开放性。高考试题答案规范严谨,但绝不是封闭僵化, 一潭死水。相反,近年来高考试题答案设置灵活开放,充分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 和个性特征,鼓励考生发表独立见解。比如,2014 年新课标卷工第 39(2)题“有 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 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本题的参考答案非常开 放,考生可以赞成该观点,也可以反对该观点,还可以对该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分别指出其合理性和不严谨的地方,只要能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即可给 分。至于 2014 年新课标 I 卷第 39(3)题“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 广告词。”答案的开放性就更加突出了,考生只要围绕教育创新回答,基本上都 可以得分。 二、对考生答题的启示 1.审读设问,准确把握答题方向。政治主观题讲究“问什么”就“答什 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审读设问就是要弄清设问指向,做到科学答题。 设问指向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思维指向,即设问是问“是什么”、“为什么” 还是问“怎么办”。二是知识指向,即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什么,要求用《经 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作答,或者 要求用哪一模块的哪一具体知识点作答。三是主体指向,即设问限定的主体是什 么,是党、政府、人大、政协、公民,还是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此外, 设问指向还包括客体指向、材料指向。弄清了上述指向和要求,答题就有了更好 的方向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2.研读材料,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试题情境材料是命题人精心组织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有效信息,与试题设问、答案之间保持着内在一致性,甚至是 答案的重要来源。因此,认真研读试题情境材料、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是正 确答题的必要条件。研读情境材料时,既要明确材料涉及的行为主体是什么,又 要明确行为主体支配的对象即客体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删除无效信息,把握材料 主旨思想;既要分层研读,弄清每一层的信息指向,避免出现重要信息遗漏,又 要整体把握,弄清各层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 要结合教材,读出材料信息背后蕴含的学科知识,又要联系时政,从国家大政方 针的高度思考问题。总之,全面获取材料信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充分利用材 料信息,答题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3.回归教材,灵活构建知识体系。设置生成性答案已成为当前高考政治 主观题命题的一大亮点。从教材中照搬成块的知识作为试题答案已经行不通。为 此,考生不仅在复习备考时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知识串, 以备应试答题之需,还要在答题时能够随机应变,善于根据设问要求和材料信息 暗示,准确回归教材,打破教材章节知识界限,灵活筛选和提炼知识点,重新构 建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材料信息,生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来。 4.讲究逻辑,完整体现思维过程。回答政治主观题如同写文章,要讲究 逻辑和章法,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当前,高考政治主观题越来越强调对考生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的考查,这进一步表明讲究思维逻辑的重要 性。为此,考生在答题前要酝酿构思,理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上下文之间有 什么逻辑关系;思考每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其思维的起点是什么,要经历哪 些中介环节,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严谨;琢磨试题答案在整体上是并列关系、 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应采用归纳概括还是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等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下笔作答,答案的逻辑性就会更强,思维的过程性 就会更加清晰、完整。 5.反复权衡,精心选择答题内容。答案的开放性给考生答题提供了更广 阔、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破除思维定势,结合自 身实际,权衡从不同角度作答的难易程度,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角度或 内容作答;或者对自己心目中已有的多套答题方案进行比较,优中选优,选用自 己最满意的答案,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刘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