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知识专题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知识专题突破

本学案复习要以文化发展为主线。重点理解一个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条途径:文化创新的途径;两对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两个特点: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联系其他知识注意把握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鲜明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社 会发 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从个 人成 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主体 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 态度 ‎①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4)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①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1)‎ 文化继承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文化发展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造,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图示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联系 ‎3.文化创新 ‎(1)原因 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时代要求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文化创新的途径 ‎(3)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所以文化创新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前挂后联] 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的 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 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的 作用 发展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 教育作为一种较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思想道 德建设 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016·天津高考,10④)‎ 提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2016·北京高考,25①)‎ 提示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2016·天津高考,‎11A)‎ 提示 ×。科技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 ‎4.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5·江苏高考,‎20A)‎ 提示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 ‎5.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2015·山东高考,30③)‎ 提示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不是说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因为外国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6.英雄家书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  )(2015·北京高考,27④)‎ 提示 ×。家书属于文化,文化源于实践。‎ ‎7.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2015·山东高考,‎31A)‎ 提示 ×。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 ‎8.传统文化要排除陋习、移风易俗,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2014·安徽高考,7BC)‎ 提示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预测一 结合典例或引言,考查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例1 回忆其成功背后的曲折,屠呦呦说,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无果时,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使她获得了灵感,用“绞取汁”而非“水煎”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中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青蒿素,成为如今最有效的疟疾防治药物。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灵感,这启示我们(  )‎ ‎①要高度重视古代医药学,它是我们灵感的来源 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重视对古代医药学的继承 ③批判继承古代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灵感,这启示我们批判性继承古代医药学,也说明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②④符合题意;我们灵感的来源是社会实践,①错误,排除;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方法点拨] 注意区分文化发展的基础、前提与根本途径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必要前提,但它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变式1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特征不会因时而变,因此①正确,②错误;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应具体分析,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则起阻碍作用,因此④错误,排除;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预测二 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进步或成就,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例2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的变革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②正确;在线教育能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④符合题意;本题中个性化课程不符合文化多样性的特定含义,故排除①;③夸大了“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故排除。本题答案选D。‎ 变式2 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  )‎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依托 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④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科技进步,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③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信息,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预测三 结合文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考查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 例3 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该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合一、天人合一。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上述材料表明(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③文化创新要固守传统文化 ④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文化创新中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而不是固守传统,故③错误;④观点偏离题意指向,排除;北京冬奥会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体现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①正确;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故②正确。本题答案选A。‎ 变式3 “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河北蔚县剪纸等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和素材,以“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为主题,赋予了“中国梦”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由此可见,文化创作需要(  )‎ ‎①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②和而不同,海纳百川 ③博采众长,古为今用 ④维持传统,独树一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公益广告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并赋予更强生命力体现出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和古为今用,公益广告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等多种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体现出博采众长,故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和而不同,故②不符合题意;④中“维持传统”说法错误,故排除。本题答案选A。‎ 预测四 契合国家创新的基调,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4 ‎ 文化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然而面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少文化企业所创作的文化产品却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效益,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究其原因大多在于对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以及一味抄袭国外产品而缺乏创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反观众多的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与外国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却能引领潮流、风靡全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问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分析即可。‎ 变式4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园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不仅吸引了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 ‎《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这部纪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了把创新。‎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2)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如果你是海外留学生,你如何让中华文明走出去。‎ 答案 (1)①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创新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2)①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创新。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④学习掌握文化传播技术,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解析 第(1)问,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可依据教材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其要求作答。第(2)问,采用模拟角色的方式进行设问,可从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播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