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

中考历史现实的认识:‎ ‎①历史开卷不是简单的翻书找答案;‎ ‎②历史不再是单纯考查识记能力,更是理解应用能力;‎ ‎③不是认识字的人都能当历史老师;‎ ‎④历史不是学古老沧桑,是教人更鲜活。‎ ‎⑤历史不是成事不足,更是败事有余。‎ 明确目标,扎实备考 ‎ ‎ ‎《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016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历史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标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及教学实际命题。‎ 一、历史知识----古今贯通、中外联系 ‎ 《考试要求及内容》第一层次要求: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动动词,为识记层次要求。即能够准确地再认再现所学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发展基本线索等。‎ 考查角度:‎ ‎1、依托主干知识,从小处切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准确理解。‎ ‎2、以大的时代特征为对象,相关考点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等多个角度分析解读阐释主题。‎ ‎3、既充分发掘主题与考点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考查每个考点所包含的核心知识。‎ ‎(2013)13.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闭关锁国政策 ‎(2013)16.下图是某同学纪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末期 D 20世纪初期 经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 ‎ 中国: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始近代化探索 政治:世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 中国: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进行社会改革 ‎(2014)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 御史大夫 B 丞相 C 锦衣卫 D 军机大臣 ‎(2014)14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5)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秦始皇统一文字 C 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 ‎(2015)1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阐述正确的( )‎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15)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方法一:弄清历史概念:‎ 中国古代史: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八股取士、民族融合、闭关锁国、大一统、政权分立、金瓶掣签制等 中国近现代史:小农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左右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世界历史:奴隶主民主政治、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工场”与“工厂”、“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资产阶级、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垄断与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宏观调控、冷战、多极化、全球化等。 ‎ 方法二:抓主干知识,以主干带枝叶 ‎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以主干知识,带动相关细节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网,把庞杂的历史编织起来。‎ 中国古代史:‎ ‎1、以朝代为顺序,明确每一时代的特征;‎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形成一个时代的知识体系;‎ ‎3、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生、发展、加强、衰落为主线,形成时序性、整体性的综合认知。‎ 中国近现代史:‎ ‎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史 ‎3、中华民族的抗争——抗日战争 ‎4、建国后的建设——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 世界近现代史:‎ ‎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 ‎2、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问题、自我调整、发展;‎ ‎3、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走向低谷;‎ ‎4、国际关系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多极化、全球化 ‎(历史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考盘点 ‎ ‎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秦汉 ‎ √‎ ‎√‎ ‎√‎ ‎√‎ 隋唐 ‎√‎ ‎√‎ ‎√‎ ‎ ‎ 元 ‎ ‎ ‎√‎ ‎ ‎ ‎√‎ 明 ‎√‎ ‎ ‎ ‎√‎ ‎√‎ 清 ‎ ‎ ‎√‎ ‎√‎ ‎ ‎ ‎[材料】军机处的设置本是西北战事,为防军机泄露而设置。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也使中国更加腐朽,权利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再加上对汉族的思想压迫,大兴文字狱,所以清朝没有什么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 军机处的特点就是集权专制,军机处行走大臣也只是跪受笔录并无实际权力。其作用自然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统治和满人对汉人的绝对领导。‎ ‎【2】近代化的过程 ‎(历史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是实现社会的转型,我国的经济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始于戊戌变法。‎ 中考盘点 ‎ ‎ ‎2012‎ ‎2013‎ ‎2014‎ ‎2015‎ 中国 ‎✔‎ ‎✔‎ ‎✔‎ ‎✔‎ 世界 ‎✔‎ ‎✔‎ ‎✔‎ ‎✔‎ ‎【3】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历史概念)‎ 中考盘点 ‎ ‎ ‎2012‎ ‎2013‎ ‎2014‎ ‎2015‎ 中共一大 ‎✔‎ ‎ ‎ ‎ ‎ ‎ ‎ 遵义会议 ‎✔‎ ‎ ‎ ‎ ‎ ‎✔‎ 中共七大 ‎✔‎ ‎ ‎ ‎ ‎ ‎ ‎ 七届二中全会 ‎ ‎ ‎ ‎ ‎ ‎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 ‎ ‎ ‎ ‎ ‎✔‎ 十二大 ‎ ‎ ‎ ‎ ‎ ‎ ‎✔‎ 十四大 ‎ ‎ ‎ ‎ ‎ ‎ ‎✔‎ 十八大 ‎ ‎ ‎ ‎ ‎✔‎ ‎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 ‎ ‎ ‎ ‎ ‎✔‎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①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正确的党。‎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中国。‎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④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灵魂。‎ ‎⑤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4】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自我完善 ‎2012‎ ‎2013‎ ‎2014‎ ‎2015‎ ‎✔‎ ‎✔‎ ‎✔‎ ‎✔‎ ‎ 英、美 ‎ 英、美、日、法 ‎ 英、美 英 ‎(中考盘点)‎ 国别 ‎ 主干知识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贡献;殖民掠夺;‎ 美国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 法国 大革命;拿破仑帝国;‎ 日本 明治维新;战后崛起;‎ ‎【英国】《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 ‎【美国】法治与创新 ‎1787年宪法:联邦制与三权分立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时间:1862年9月 ‎ 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 作用: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 黑人解放的开始,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日本】明治维新--强国之路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5】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史 盘点中考 ‎2012‎ ‎2013‎ ‎2014‎ ‎2015‎ ‎✔‎ ‎✔‎ ‎✔‎ ‎✔‎ ‎《共产党宣言》与巴黎公社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 ‎ ——《共产党宣言》‎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失败的根源: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案例7】国际关系史 ‎(盘点中考)‎ ‎2012‎ ‎2013‎ ‎2014‎ ‎2015‎ ‎✔‎ ‎✔‎ ‎✔‎ ‎✔‎ ‎①中国与大国间关系;②大国之间关系;③多极化与全球化;‎ ‎①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近代的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新中国外交。‎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汇聚了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各界爱国人士等 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②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并在抗战困难时期,采取一系列正确 施,扭转了局面。‎ ‎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④国际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积极援助。‎ 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⑤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①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②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 ‎③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与自信气概;‎ ‎④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党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 ‎ 历史启示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美苏冷战;‎ 二战 雅尔塔会议 经验:‎ ‎1.世界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敌人才能胜利 ‎2.战争促进科技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也促使战争更加残酷 ‎3.由于战争的残酷,世界人民应该更加珍惜和平 教训:‎ ‎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战争的根源 ‎2.不应由于政治上的偏见而排斥他国,应该共同合作 ‎3.切勿以牺牲他国利益来维护自己利益 ‎4.国际需要一个联合组织,所以诞生了联合国 冷战 ‎③多极化、全球化;‎ ‎78‎ 学生得分率不高的原因:‎ ‎1、不能准确的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 ‎2、读不懂材料;‎ ‎3、不能把材料、知识、题目结合起来;‎ ‎4、不能规范的书写、作答;‎ ‎5、不能给历史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千教万教贵在教“法 ” ‎ 二、历史热点---用历史的视角看待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历史学科素养)‎ 命题特点:‎ ‎①含沙射影,隐形介入;散布在试题的始终。‎ ‎②情境材料不热点,思考角度要热点。‎ ‎③“以史为鉴”的观念。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发展、关注社会进步。‎ ‎④渗透新的史学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 ‎ ‎2013‎ ‎2014‎ ‎2015‎ ‎19‎ 考查古代城市、政府职能,思考现实政府的行政改革。‎ 考查点是唐朝的吏治改革,贴的是我国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 考丝绸之路的历史,理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20‎ 考查历史上的中美日关系,照应现在的中美日关系。‎ 英国专题史,我国的民生改革、完善经济、政治体制 抗日战争,贴抗战胜利70周年;‎ ‎21‎ 从近代民族自救入手,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题。‎ 现代化,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查近代国际关系,落脚点在中国的外交新姿态 主要做法 ‎(1)高度关注时政话题;‎ ‎(2)关注周年大事;‎ ‎(3)关注地方史;‎ ‎(4)善于联系社会现实,努力挖掘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必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5)培养学生“现实问题历史思考,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的方法。‎ 三、历史技能----精讲多练,巧妙解题 考试要求及内容第二层次要求: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概述”“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为理解层次要求。即在识记基础上,①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②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③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第三层次要求: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体会”等行动动词,为运用层面要求。即在识记、理解基础上,④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⑤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⑥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⑦知识迁移与变式的能力;‎ 主要的考查方式 ‎(1)材料题(四大类型)‎ ‎①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 ‎②地图型(课本有的或没有的)‎ ‎③统计图型(表格、柱状、扇形等)‎ ‎④漫画型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全材料覆盖。‎ ‎(一)选择题 ‎(考查特点)‎ ‎1、知识点很分散,覆盖了六本课本的全部。‎ ‎2、类型丰富;(文字、图片、漫画、地图等)‎ ‎3、五种题型(直问式、组合式、否定式、主题式、情境式)‎ ‎4、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主要方法 ‎1、抓关键词(时间、人物、事件、观点、立场、角度等),把选项、知识、题干对接起来;‎ ‎2、排除法,知识型错误不选、与材料无关的不选;意思相同相近的都不选,价值取向错误不选;‎ ‎3、根本原因经济找,表述全面的选,对材料针对性强的选。‎ ‎4、多做多练。‎ ‎(2014)13. 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锦衣卫 D.军机大臣 ‎ 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官职发展史的归纳、概括、辨析能力,要培养从小切口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习惯。‎ ‎(2015)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数 项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 ‎35 ‎ ‎1930~1932‎ ‎460 ‎ ‎20~25 ‎ ‎1933~1937‎ ‎440~450 ‎ ‎15~20 ‎ ‎1938~1940‎ ‎420~430 ‎ ‎25 ‎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013)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 C.国共应合作抗日 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 考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2013)2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二 ‎⑵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3分)‎ ‎ 文字、漫画混合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能进行精确的归纳、概括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解题能力。‎ ‎(二)非选择材料题 ‎①问题类型 ‎ ①根据材料,指出(概括、归纳)……观点、表现、现象、特点、趋势等。‎ ‎(阐述知识)‎ ‎ 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归纳)……原因、意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 ③ 综上所述……谈认识(现实的启示)。 ‎ ‎ ④评价(析、述)材料观点。(辨析提高)‎ ‎②问题荟萃 ‎①原因(内外因、直接间接、主客观、根本、各因素)‎ ‎②目的(直接、根本、参与对象等)‎ ‎③内容或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外交等)‎ ‎④结果与成就(成败、发明、思想等)‎ ‎⑤影响与评价(一分为二、内外、对象、因素)‎ ‎⑥认识(启示、看法、做法等)‎ ‎⑦性质(阶级、正义与否等)‎ ‎⑧变化(因素分析法,由---到----)‎ ‎⑨特点(以上八条都可以是)‎ ‎③题型解读 ‎1、两抄:①依据材料,抄材料;②结合所学,抄课本、笔记;‎ ‎2、地图题:研读图和文,包括图中文字,图的注释文字,图的名称。(变化、特点、原因)‎ ‎3、表格题,紧扣表头,纵横栏,观察整体走势。‎ ‎(变化和原因)‎ ‎4、漫画、图片,研读标志性符号、为数不多的文字,标题。(抓实质内涵)‎ ‎④解题步骤 ‎①先读问题,抓关键词,看分值,形成答案框架;‎ ‎②研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分层、总结、归纳等。(关注标点符号、时间概念、出处、主要观点等)‎ ‎③组织答案。(序号化、层次化、简洁化、规范化、专业化)‎ 四、模考提升---题海之中练能力,提成绩 考前:命题原则 ‎①严格按照中考模式命题;‎ ‎②紧贴当年考点要求;‎ ‎③知识考查要准确(知识),思维考查要全面(理解),能力考查要综合(运用);‎ ‎④紧跟学生复习进度和能力水平,务实再拔高。‎ 考后:试卷评析 ‎1、肯定优点,大力表扬,明确失误和不足;‎ ‎2、量化分析,盘点考点分布、失分点、暴露出的问题及原因、得分率、错误率等;‎ ‎3、针对普遍问题集体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讲解;‎ ‎5、重在知识的准确型、方法的灵活使用、思维的全面开阔等方面的强调;‎ ‎6、针对普遍或者典型问题,给学生同类题,以解决一类问题不再重复犯错。‎ ‎7、应试方法的指导。包括时间的分配,书写的规范,心态的平和等。‎ ‎8、建立错题集。‎ 预祝2016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 谢谢各位老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