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讲义-【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纲要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讲义-【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纲要上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3.列举19世纪60年代以后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知识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 ‎(2)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他的同乡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 ‎2.过程 ‎(1)兴起: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13‎ 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发展:太平军一路北上占领武昌。1853年,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3)鼎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4)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5)重振国威: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6)后期防御战: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7)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革命纲领 阶段 纲领 内容 结果 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实施 后期 ‎《资政新篇》‎ 提岀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4.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知识点二 洋务运动 ‎1.背景 ‎(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 13‎ 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洋务派的形成。‎ ‎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自强”“求富”。‎ ‎3.代表人物:主要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4.主张: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 ‎5.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2)创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3)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4)筹划近代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6.评价 ‎(1)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没有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3)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知识点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边疆危机 ‎(1)表现 ‎①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②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3)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1)背景: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 13‎ 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 ‎(2)概况 ‎①爆发:1883年底战争爆发。‎ ‎②马尾战役: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 ‎③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刘铭传领导当地军民击退法军。‎ ‎④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 ‎⑤结束:清廷下达停战令。‎ ‎(3)战争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1.阅读教材P95“金田起义浮雕”: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金田起义是中国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压迫而奋勇斗争的代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批注:                                    ‎ ‎                                   ‎ ‎                                   ‎ ‎2.阅读教材P96“史料阅读”:史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标准有哪些?有何积极意义?太平天国的理想能否实现?‎ 提示:理想:平等、平均、互助。‎ 标准:按人口多少;男女平等;好田与坏田搭配。‎ 意义: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不能实现。因为这种理想其实是一种空想,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批注:                                    ‎ ‎                                   ‎ ‎3.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②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13‎ ‎③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国力。‎ ‎(2)过程 ‎①丰岛海战:1894年8月,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战争爆发。‎ ‎②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 ‎③黄海战役: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战后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失去了黄海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军占领山东半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割地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反割台斗争 ‎①概况: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反抗日军占领,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②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1)三国:沙俄、法国、德国。‎ ‎(2)结果: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活动 13‎ ‎(1)扩大资本输出,强迫清政府借款。‎ ‎(2)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①俄国:旅顺、大连 ‎②英国:威海卫、九龙 ‎③德国:胶州湾 ‎④法国:广州湾 ‎(3)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3.阅读教材P96“《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页”和“《资政新篇》书影”:两者有何异同?‎ 提示: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都主张反封建;但二者均未实施。‎ 异:前者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后者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两者在经济主张方面是完全相反的。‎ 批注:                                    ‎ ‎                                   ‎ ‎4.阅读教材P97“学思之窗”:阅读上述史料,你能理解洋务新政的目的吗?‎ 提示:洋务运动旨在“自强”“求富”,材料中“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反映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抵抗外来侵略,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批注:                                    ‎ ‎                                   ‎ ‎5.‎ 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短几十年间,清军装备发生的巨大变化与什么运动有关?‎ 提示:洋务运动。‎ 批注:                                    ‎ 13‎ ‎                                   ‎ ‎6.阅读教材P98“历史纵横”:如何认识宗藩关系下的“朝贡体系”?‎ 提示:朝贡体系立足点是传统“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批注:                                    ‎ ‎                                   ‎ ‎7.阅读教材P98“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结合图片,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和威海卫战役。‎ 批注:                                    ‎ ‎                                   ‎ ‎8.阅读教材P98“思考点”:你能说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吗?‎ 提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日军事实力的差距;“避战自保”的方针。‎ 批注:                                    ‎ ‎9.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请根据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对材料信息进行解释。‎ 提示:“敲骨吸髓”指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输此巨款”指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这说明《马关条约》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批注:                                    ‎ ‎10.‎ 13‎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图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请问:这幅漫画反映的实质是什么?这幅画作品有何价值?‎ 提示:实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价值: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现实,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 批注:                                    ‎ ‎[思维导图]‎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史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复陈购买外关船炮折》‎ 史料二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心打破旧轨,‎ 13‎ 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三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史料一,分析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学习西方实用科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依据史料二、三评价洋务运动。‎ 提示:进步性: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局限性: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方式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开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6)思想上:洋务运动有力冲击了“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等思想观念,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13‎ ‎1.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这说明该招商局的创办(  )‎ 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 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 C [材料“(轮船)招商局开其端”“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表明(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柳柳成荫”应指(  )‎ 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 [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落后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刺激了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属于“无心”的表现,故B项正确。]‎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史料一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宁勿动”,“保舰勿失”,既贻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史料二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13‎ ‎——据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史料三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主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摘编自严复《救亡决论》‎ ‎“甲午之前,在我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忠孝节义的思想。”“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我的救国热忱,我需要找寻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摘编自《吴玉章文集》‎ ‎(1)依据史料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的原因。‎ 提示:清政府的腐败;一味依靠外国调停,不积极备战;战略失误。‎ ‎(2)依据史料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提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3)请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变化。‎ 提示:由传统忠孝节义、学而优则仕转变为救亡图存,将国家的发展与自身紧密的联系起来,民族意识觉醒。‎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 ‎①清政府统治腐朽,社会制度、经济落后。‎ ‎②军事上武器装备落后、经费不足,军队战斗力差。‎ ‎③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清军作战被动,一败再败。‎ ‎(2)客观方面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②日军作战方针明确,机动灵活,战斗力强。‎ 综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的腐败。‎ ‎2.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3‎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3.某学者评论甲午中日战争时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B.中国洋务运动破产 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C [据材料“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 ‎ 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 13‎ 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率先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大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建立的工业基础、培养的西学人才、组建的军事力量都客观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其失败的教训也为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建设、社会体制改革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启示。它的失败告诫我们在改革中要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解除固化思想的羁绊与保守思想的束缚。应当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思想,切忌教条主义;应当用历史的眼光规划发展,突破认识、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和新认识。‎ ‎5.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富国强兵,谋求发展 B.同心协力,精益求精 C.重用人才,创办企业 D.改革政治,融入世界 A [根据材料中“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等信息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为谋求发展,富国强兵。]‎ ‎6.蔡双全教授著文:“他们兴办洋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补天’!……而决不是为了‘改天’!”他们“补天”的手段是(  )‎ A.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B.废除封建纲常伦理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D [“补天”而非“改天”即维护而不是推翻清政府统治,结合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及技术可知D项正确。]‎ 1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