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突破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突破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①水的 沸腾 液态的水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无 ‎②大理石的研碎 块状的大理石 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状 粉末状的大理石 无 ‎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有(氢氧化铜沉淀等)‎ ‎④石灰 石与 盐酸的 反应 块状石灰石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二氧化碳气体等)‎ ‎【实验结论】:实验①、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④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特征 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联系 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实例 实验③和④、燃烧、腐烂、发酵、金属生锈、火药爆炸等 实验①和②、凝固、挥发、升华等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 ‎【要点诠释】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要点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  ‎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眼看、温度计测等)‎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要点诠释】‎ ‎1.有时易将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混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由此可知: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汽油易燃烧是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木条燃烧 D.水结成冰 ‎【思路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答案】C ‎【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鲜奶制成酸奶、黄豆酿成酱油、糯米酿成甜酒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总结升华】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答案】C ‎【变式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答案】B ‎【解析】‎ A.花朵掰成花瓣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果榨成果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冰砖凿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类型二、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 B.金属铜能导电   ‎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思路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答案】D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总结升华】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                       ;   (2)铝的化学性质有                       。‎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辨析的一道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2)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这两个性质均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铝的物理性质。 【总结升华】物理性质是不用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比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一反三:‎ ‎【变式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浓盐酸易挥发             (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 【解析】‎ ‎(1)浓盐酸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盐酸易挥发”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2)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是铁本身的一种化学性质;   (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变式2】 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缸内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 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 ;‎ ‎(2)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有 。 【答案】(1)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气态 ‎ ‎(2)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