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3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 A.嫡亲 国萃 戕害 拔得头筹 B.罪愆 自诩 蟊贼 安分守己 C.晌午 囊括 诡计 无可质疑 D.贤惠 篡夺 寒喧 礼尚往来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对于在大都市的生活,她早已意兴阑珊....、毫无热情,完全是靠一种惯性前行罢了。 B.异国打拼二十年,现在的他也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只不过偶尔也会起莼鲈之思....。 C.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成为人群的中心,永远冠冕堂皇....,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D.许多人憧憬举案齐眉....的佳话,却不知道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才是相守一生的真谛。 3.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 分) A.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国内大循环”,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面对全球性的疫情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二季度就恢复了增长态势,这充分表明 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C.“台独”分子妄图分裂两岸的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挑 衅,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台湾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D.世界格局在不断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是无可争议和无法回避的事实,就目前情 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4.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人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和当代俊才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②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而且可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 ④通过阅读,人们却可以“进入”到不同时间和空间,体验诸多他人的不同世界。 ⑤这样,具有了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就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⑥通常,一个人的一生,一般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部分生活的欣悦和苦难。 A.②①⑤④⑥③ B.②①④⑥⑤③ C.⑥④⑤②③① D.⑥②④⑤③① 5.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白白地) 窃.计欲亡走燕(窃:私自、私下) B.相如因持璧却.立(却:后退)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赂:贿赂) C.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D.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再.迁为太史令(再:第二次)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语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 分)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不如因厚遇..之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左右欲刃.相如 B.空以身膏.草野 C.天雨.雪,武卧啮雪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8.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B.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及卫律所将降者 D.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左传》《史记》《汉书》和 《后汉书》。 B.书典,本指《尚书》和《三坟》《五典》等我国上古时期的典籍,后世借以泛指 最早的古籍。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的意思。 D. 迁,是古代官员调动和晋升的一种说法,如“迁除”、“迁乔”、“迁封”,也可以 指贬官,如“左迁”。 10.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词人由光阴虚掷、功业未成的叹惋,转为自我宽慰的 旷达的两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功绩被岁月涤尽 的哀叹。 (3)《醉花阴》一词中,暗用“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表达词人对丈夫的离别思念的 两句是,。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每句 4 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二、阅读理解(38 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 12-14 题(6 分) 《史记》的本质是历史史书,属于史官文化,它的文体原则要求按事实来记录历 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司马迁是一个尚气好奇的人,这种精神追求反映到《史记》的 撰写中,就表现为对历史故事的再加工,掺杂进一些想象与虚构,从而使故事情节带 有了传奇色彩。如《项羽本纪》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节,多有作者的想象夸饰。以众 所周知的“霸王别姬”来说,楚军被汉军重重包围,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项羽 的营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实际上,人们知道的只是项羽从营帐里活着出来了。显然, 项羽悲歌这种关键性情节,这种悲壮的动人场面,很大程度上是司马迁本人的一种想 象性虚构。而正是这虚幻的一笔,把项羽英雄末路时的失意、悲壮刻画了出来,为整 个故事增添了一份壮烈的悲情色彩。 再如《赵世家》中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在现存的有关先秦的史籍如《左传》 《国语》《战国策》中,都没有关于屠岸贾杀孤、程婴救孤的历史记载。《史记》中 的“赵氏孤儿”主要从《左传》中脱胎而来,而《左传·成公八年》所记赵孤赵武的 历史故事,仅有一百来字,主要记叙的是赵氏家族内部由于乱伦而引起的残杀事件, 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也没见记载。那些具有人的强烈主观意志、人在价值冲突中 的命运选择、文学色彩很重的东西却是到了司马迁的《史记》中才出现的。可以说, 《史记》中“赵氏孤儿”故事本身就有可能属于虚构之笔。而且在具体的行文叙述中, 也多有作者幻设之笔,如程婴与公孙杵臼密谋“救孤存孤”一事,谁能得知?密谋行 为本身就是件秘密的、不可为外人道、不可令第三人知的事情,这件事被传播、记录 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那么它完全是一篇非常优秀的 小说,所以,它对后世有着这么广泛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戏曲舞台、影视荧 屏上搬演不绝。而司马迁对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匿孤报德、视死如归、忍辱负重精神 的描写与刻画,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慷慨任侠之风、重义轻生之士的颂赞与肯定,体现 出作者尚气好奇的性格特征与审美理想。 (摘编自陈洪、郭辉《今古传奇——神魔与世俗的小说世界》)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基于艺术想象对某些虚构的历史故事进行了 再加工。 B.“霸王别姬”有故事原型,但项羽悲歌这一关键性情节很大程度上出于司马迁 的想象。 C.其它先秦历史事件的史籍中,目前还找不到与屠岸贾杀孤、程婴救孤等有关的 内容。 D.只有把“赵氏孤儿”的故事当作优秀的小说阅读,才会看出它对后世产生的广 泛影响。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以历史著作应该如何书写作为立论的前提,评述司马迁创作《史记》过程 中的实写与虚笔。 B.第一段有关“霸王别姬”情节的例证说明,恰当的想象性虚笔能够大大增强历 史故事的感染力。 C.第二段重点分析了《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指出虚构之笔寄寓着作者 独特的审美理想。 D.文章篇幅不长但结构清晰,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具体的举例论证,议论与记叙 相结合,持论有据。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按照事实本来的面目,忠实记录历史事件,客观表现历史人物,是古往今来史 籍写作的一般原则。 B.《史记》“赵氏孤儿”的故事是司马迁根据《左传》加工而成的,其中必然存 在一定的事实成分。 C.《史记》是第一部以浓重的文学色彩表现人在价值冲突中的命运选择,主观意 志强烈的文学作品。 D.“荆轲刺秦”的故事被后人不断搬演,与人们崇尚慷慨任侠之风、钦敬轻生重 义之士的心理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9 题(12 分)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 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 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 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 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 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 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 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 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 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 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 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身:亲自 B.使己志不申 申:陈述 C.悉仰于官 仰:依赖 D.恶无纤而不贬 纤:细微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乡侯,东汉侯爵名号,与“县侯”“亭侯”并称列侯,如关羽受封汉寿亭侯。 C.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D.陛下,陛本义台阶,侍卫列于台阶两侧护卫,后以尊达卑,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 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将整个蜀国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B.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 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 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 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以谋取私利。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2 分)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20-21 题(6 分) 满 江 红 南宋 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 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珠泪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 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20.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符合韵脚又点明离愁烦乱的题旨,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B.“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的动作细节,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之苦。 C.“垂杨只碍离人目”从对面落笔,巧妙地写出了远行人内心盼归而不能得的愁苦之情。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片相互呼应,过片自然,结尾含蓄深情,富有余味。 20. 本词用了哪些手法抒情?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4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22-24 题(14 分)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 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 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 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 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 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 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 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 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 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 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 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 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 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 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 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 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 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 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 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 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 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 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 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 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 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 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 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 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 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 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 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 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 黄疸病死掉了。(有删改)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 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实际是以 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死去的孩子深沉的爱。 C.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引人深思,主人公看似荒唐的行为,却寄寓了作者对其不幸的 深切同情,又有对这种逃避生活现实行为的尖锐批判。 D.本文语言朴实,叙述从容,作者用平和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位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 在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23.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 分) 24. 小说题目“生”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这一标题的理解。 (6 分) 三、写作(3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近段时间,《八佰》《金刚川》等英雄题材电影的热映,引发了全班同学对英雄这一话 题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英雄就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人,如黄继光;也有同学 认为,英雄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人,如钟南山;还有同学认为,英雄也 可以是默默坚守,用毕生精力为苍生创造福祉的人,如袁隆平…… 为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英雄”的内涵,班级准备召开一次“我看英雄”主题班会, 请你撰写一篇班会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二语文答案 一、基础积累(3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 A.嫡亲 国萃 戕害 拔得头筹 B.罪愆 自诩 蟊贼 安分守己 C.晌午 囊括 诡计 无可质疑 D.贤惠 篡夺 寒喧 礼尚往来 答案:B A 项“国粹”;C 项“无可置疑”;D 项“寒暄”。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对于在大都市的生活,她早已意兴阑珊....、毫无热情,完全是靠一种惯性前行罢了。 B.异国打拼二十年,现在的他也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只不过偶尔也会起莼鲈之思....。 C.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成为人群的中心,永远冠冕堂皇....,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D.许多人憧憬举案齐眉....的佳话,却不知道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才是相守一生的真谛。 答案:C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贬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 分) A.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国内大循环”,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面对全球性的疫情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二季度就恢复了增长态势,这充分表明 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C.“台独”分子妄图分裂两岸的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挑 衅,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台湾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D.世界格局在不断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是无可争议和无法回避的事实,就目前情 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答案:A B 项搭配不当,“措施”与“提高”搭配不当;C 项语序不当,“对亚太 区 乃至台湾地区”应为“对台湾地区乃至亚太地区”;D 项歧义,“和” 的连词、介词性质不明确。 4.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①人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和当代俊才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②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而且可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 ④通过阅读,人们却可以“进入”到不同时间和空间,体验诸多他人的不同世界。 ⑤这样,具有了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就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⑥通常,一个人的一生,一般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部分生活的欣悦和苦难。 A.②①⑤④⑥③ B.②①④⑥⑤③ C.⑥④⑤②③① D.⑥②④⑤③① 答案:C 语段从一般情况说起,故⑥开头,④承前转折,⑤点明主旨,②具体解释, ③①递进,进一步阐述阅读的意义。 5.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白白地) 窃.计欲亡走燕(窃:私自、私下) B.相如因持璧却.立(却:后退)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赂:贿赂) C.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D.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再.迁为太史令(再:第二次) 答案:A B 项 赂,赠送礼物;C 项 幸,希望;D 项 再,两次。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语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 分)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不如因厚遇..之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答案:B A 项指出给……看 ;C 项长辈;D 项方向。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左右欲刃.相如 B.空以身膏.草野 C.天雨.雪,武卧啮雪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答案: B B 项为使动,其余为名词做动词。 8.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B.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及卫律所将降者 D.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答案: B 例句与 B 项定语后置句。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左传》《史记》《汉书》和 《后汉书》。 B.书典,本指《尚书》和《三坟》《五典》等我国上古时期的典籍,后世借以泛指 最早的古籍。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的意思。 D. 迁,是古代官员调动和晋升的一种说法,如“迁除”、“迁乔”、“迁封”,也可以 指贬官,如“左迁”。 答案:A A 项《左传》应为《三国志》 10.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词人由光阴虚掷、功业未成的叹惋,转为自我宽慰的 旷达的两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功绩被岁月涤尽 的哀叹。 (3)《醉花阴》一词中,暗用“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表达词人对丈夫的离别思念的 两句是,。 (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每句 4 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不过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 (“顾”1 分,“念”1 分,“所以”1 分,判断句式 1 分。) (2)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张衡常常考虑图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微深妙,难以看清,于是创作《思玄 赋》来表达和寄托情意。 (补充姓 1 分,“图身之事”1 分,“吉凶倚伏”1 分,“宣寄”1 分。) 二、阅读理解(38 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 12-14 题(6 分) 《史记》的本质是历史史书,属于史官文化,它的文体原则要求按事实来记录历 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司马迁是一个尚气好奇的人,这种精神追求反映到《史记》的 撰写中,就表现为对历史故事的再加工,掺杂进一些想象与虚构,从而使故事情节带 有了传奇色彩。如《项羽本纪》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节,多有作者的想象夸饰。以众 所周知的“霸王别姬”来说,楚军被汉军重重包围,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项羽 的营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实际上,人们知道的只是项羽从营帐里活着出来了。显然, 项羽悲歌这种关键性情节,这种悲壮的动人场面,很大程度上是司马迁本人的一种想 象性虚构。而正是这虚幻的一笔,把项羽英雄末路时的失意、悲壮刻画了出来,为整 个故事增添了一份壮烈的悲情色彩。 再如《赵世家》中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在现存的有关先秦的史籍如《左传》 《国语》《战国策》中,都没有关于屠岸贾杀孤、程婴救孤的历史记载。《史记》中 的“赵氏孤儿”主要从《左传》中脱胎而来,而《左传·成公八年》所记赵孤赵武的 历史故事,仅有一百来字,主要记叙的是赵氏家族内部由于乱伦而引起的残杀事件, 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也没见记载。那些具有人的强烈主观意志、人在价值冲突中 的命运选择、文学色彩很重的东西却是到了司马迁的《史记》中才出现的。可以说, 《史记》中“赵氏孤儿”故事本身就有可能属于虚构之笔。而且在具体的行文叙述中, 也多有作者幻设之笔,如程婴与公孙杵臼密谋“救孤存孤”一事,谁能得知?密谋行 为本身就是件秘密的、不可为外人道、不可令第三人知的事情,这件事被传播、记录 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那么它完全是一篇非常优秀的 小说,所以,它对后世有着这么广泛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戏曲舞台、影视荧 屏上搬演不绝。而司马迁对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匿孤报德、视死如归、忍辱负重精神 的描写与刻画,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慷慨任侠之风、重义轻生之士的颂赞与肯定,体现 出作者尚气好奇的性格特征与审美理想。 (摘编自陈洪、郭辉《今古传奇——神魔与世俗的小说世界》)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基于艺术想象对某些虚构的历史故事进行了 再加工。 B.“霸王别姬”有故事原型,但项羽悲歌这一关键性情节很大程度上出于司马迁 的想象。 C.其它先秦历史事件的史籍中,目前还找不到与屠岸贾杀孤、程婴救孤等有关的 内容。 D.只有把“赵氏孤儿”的故事当作优秀的小说阅读,才会看出它对后世产生的广 泛影响。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以历史著作应该如何书写作为立论的前提,评述司马迁创作《史记》过程 中的实写与虚笔。 B.第一段有关“霸王别姬”情节的例证说明,恰当的想象性虚笔能够大大增强历 史故事的感染力。 C.第二段重点分析了《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指出虚构之笔寄寓着作者 独特的审美理想。 D.文章篇幅不长但结构清晰,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具体的举例论证,议论与记叙 相结合,持论有据。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按照事实本来的面目,忠实记录历史事件,客观表现历史人物,是古往今来史 籍写作的一般原则。 B.《史记》“赵氏孤儿”的故事是司马迁根据《左传》加工而成的,其中必然存 在一定的事实成分。 C.《史记》是第一部以浓重的文学色彩表现人在价值冲突中的命运选择,主观意 志强烈的文学作品。 D.“荆轲刺秦”的故事被后人不断搬演,与人们崇尚慷慨任侠之风、钦敬轻生重 义之士的心理有关。 12.C(A 项,不能说“历史故事”是“虚构”的。 B 项,看不出“‘霸王别姬’ 有故事原型”。 D 项,句子的前后两个方面没有联系,不在同一个逻辑层面。) 13.A(“以历史著作应该如何书写作为立论的前提”错。) 14.C(从原文得不出“《史记》是第一部……的文学作品”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9 题(12 分)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 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 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 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 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 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 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 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 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 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 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 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身:亲自 B.使己志不申 申:陈述 C.悉仰于官 仰:依赖 D.恶无纤而不贬 纤:细微 答案:B 申,通“伸”,实现。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答案: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 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乡侯,东汉侯爵名号,与“县侯”“亭侯”并称列侯,如关羽受封汉寿亭侯。 C.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D.陛下,陛本义台阶,侍卫列于台阶两侧护卫,后以尊达卑,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答案:D 应为“以卑达尊”。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 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将整个蜀国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B.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 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 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 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以谋取私利。 答案:A 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 2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2 分) 先主在永安病重,从成都召来诸葛亮,将后事托付给他。 (“笃”1 分,“属”1 分)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 分) 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是(百姓)没有埋怨的,是因为他持心公正并且劝戒明白。 (“峻“1 分,判断句 1 分) 参考译文: 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特别允许他)可以开设官府,管理大小事情。建 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郿县。诸葛亮亲身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 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马谡在前面督率各军,和张郃在街亮大战.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攻陷西县千家,率军回到 汉中。诸葛亮斩杀马谡以谢三军。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 亲率军队掌握斧钺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因为不能宣扬军令,训明法度,临事小 心谨慎,以至于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所有的错都在我个人授人任官不 当,臣的见识不能了解人才的好坏,考虑事情大多不够聪明,《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 该督责的是主帅,臣下的职位正当受此罪责.我自请贬职三等,来督责我的罪过。” 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 原,和司马宣王(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 法实现,于是就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 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 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宣王(懿)去巡察诸葛亮所设的军营 堡垒的处所,不禁说道:“诸葛亮真是一名天下奇才啊!” 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刘后主上表说:“臣在成都拥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 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馀。至于臣在外任职当官,没有收取(聚敛)什么财物,随身 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政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生计(理财),来增加自己微薄的利益。等 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馀的币帛,外面有多馀的钱财,因而辜负了陛下。”到 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 史官评论说:"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 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 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开 释;说话浮夸,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杀戮.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 奖赏的,无论多么细的恶行,没有不贬抑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着重在它的 根本,依照官名来要求他尽到实职,对于虚伪造假的人不予录用.最后全国的百姓,大家都 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明白.他真 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萧何是同一类的人.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 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作大将的策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20-21 题(6 分) 满 江 红 南宋 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 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珠泪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 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20.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符合韵脚又点明离愁烦乱的题旨,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B.“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的动作细节,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之苦。 C.“垂杨只碍离人目”从对面落笔,巧妙地写出了远行人内心盼归而不能得的愁苦之情。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片相互呼应,过片自然,结尾含蓄深情,富有余味。 答案:C “垂杨只碍离人目”并非从对面落笔。 22. 本词用了哪些手法抒情?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1)以景衬情(反衬)。翠竹青青,千山碧绿,芳草萋萋,杨柳依依,一片大好 春光,而有情人天各一方,闺中人独守空楼,美好的春光反而让相思者徒增怨恨;(2) 以事写情。主人公倚楼独立,远眺千山,反复读信,翘首月下,这些行为表现出主人公 极度相思之情;(3)直抒胸臆。“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发主 人公内心的深情和苦楚。(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给 4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22-24 题(14 分)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 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 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 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 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 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 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 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 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 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 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 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 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 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 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 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 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 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 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 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 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 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 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 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 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 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 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 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 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 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 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 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 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 黄疸病死掉了。(有删改)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 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实际是以 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死去的孩子深沉的爱。 C.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引人深思,主人公看似荒唐的行为,却寄寓了作者对其不幸的 深切同情,又有对这种逃避生活现实行为的尖锐批判。 D.本文语言朴实,叙述从容,作者用平和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位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 在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答案:C “对这种逃避生活现实行为的尖锐批判”错,作者并无此意。 25.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 分) 参考答案:(1)年迈体衰,地位卑微;⑵孤独寂寞,生活凄苦;⑶深沉的爱子之心 (答案为要点,,每点 2 分,学生作答时应还有相应内容分析。) 26. 小说题目“生”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这一标题的理解。 (6 分) 参考答案: (1)生的孤独。表演傀儡打架的老头子,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 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喋喋不休与之说话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去, 更没有人知道打死他儿子的就是那个赵四。(2 分) (2)生的顽强。白发的生者只能借傀儡戏中王九的一次次胜利来纪念死去的儿子,那 衰老身躯的吃力表演,便是寂寞凄凉之中慈父深沉的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的活下去。(2 分) (3)生的无常。赵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受着命运的拨弄,而且,他也像王 九一样已经死去了。作者写的并不是王九和赵四之间的恩怨,而是在命运拨弄之无常躲藏的 生的无常。(2 分 三、写作(3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近段时间,《八佰》《金刚川》等英雄题材电影的热映,引发了全班同学对英雄这一话 题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英雄就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人,如黄继光;也有同学 认为,英雄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人,如钟南山;还有同学认为,英雄也 可以是默默坚守,用毕生精力为苍生创造福祉的人,如袁隆平…… 为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英雄”的内涵,班级准备召开一次“我看英雄”主题班会, 请你撰写一篇班会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评分指导:本题意在让学生思考“英雄”的内涵,英雄可以是杰出伟大的人,英雄也可以是 平凡普通的人,甚至是默默无闻的人。为国家和民族创造福祉,或者展现了不朽的精神光辉 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