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精选试题(06)尊重劳动,劳动者是最美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精选试题(06)尊重劳动,劳动者是最美的

‎(06)尊重劳动,劳动者是最美的 ‎1.(2010年江苏卷,10)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的相关知识。具有综合性。涉及考点劳动者权益、就业观、我国的经济环境等。在市场条件下,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不能由政府直接安排,②不正确;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农民工务工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都可以促进农民工的上岗就业,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 ‎2.(2009年福建卷,26)近期,福建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小额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扶持。这表明( )‎ A.实现就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       B.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平等就业观 C.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D.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 ‎【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了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行为主体是国家,据此可以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过分强调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是错误的。做好本题要把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择业观念区分开。‎ ‎3.(2009年海南卷,5)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 ‎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要提高我国的就业弹性,从就业弹性的计算公式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就业人口增长率,二是缩小GDP的年增长率。从实际来看,只有第一个方面的措施是可行的切合实际的。故①③的做法正确;②④的做法均不符合题意。‎ ‎4.(2006年广东卷,31)近年来,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上述事实说明( )‎ ‎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失衡     ②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总量失衡 ‎③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年轻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解析】一方面是大量劳动者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失衡,而不是总量失衡,故①项说法正确,②项说法错误。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故③④两项均符合题意。‎ ‎5.(2010年全国卷Ⅱ,26)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为了稳定就业,企业可采用的措施是( )‎ A.与员工协商薪酬 B.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C.提高生产效率 D.缩短劳动合同期限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就业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能够稳定就业,A符合题意;B的主体不是企业,应是政府,排除;缩短劳动合同期限,不利于稳定就业,D不选;C与稳定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项。‎ ‎6.(2009年江苏卷,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故劳动者要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故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7.(2008年北京卷,28)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 )‎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实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劳动者的竞争意识的关系,因此①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只涉及劳动者权利问题,并未涉及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②不符合题意,排除。“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有助于保护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③符合题意;平等协商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因此④符合题意。‎ ‎8.(2008年江苏卷,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 )‎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③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有利于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因此④表述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干要求,选A。‎ ‎9.(2008年海南卷,24)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 ‎《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4分)‎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5分)‎ ‎【答案】(1)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稳定收入水平。使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可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4分)‎ ‎(2)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3分)‎ ‎(3)短期内实行突击“裁员”可以降低一定的劳动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种选择;(2分)但从长期看,突击“裁员”牺牲了员工利益,造成劳动关系紧张,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3分)‎ ‎11、(2011年浙江卷,41)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表4 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2008年 ‎2009年 增幅 东部地区 ‎1352元 ‎1422元 ‎5.2%‎ 中部地区 ‎1275元 ‎1350元 ‎5.9%‎ 西部地区 ‎1273元 ‎1378元 ‎8.2%‎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 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1)分别指出表4、图14中的经济信息。(6分)‎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14分)‎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2分)‎ ‎【解析】题考查就业的意义、市场调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的主要职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表4反映的经济信息可围绕各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组织答案,图14反映的经济信息可围绕两年柱状图的变化及农民工在各地区所占比例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积极变化,也要关注存在的问题。解答第(2)问,首先要明确该设问的知识界定“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策场经济”,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对材料中的三位同学的观点逐一分析,既要肯定其合理之处,又要指出其不妥之处。解答第(3)问,主要围绕政府的四个职能、政府正确行使职权这两方面思考如何解决“用工荒”问题。‎ ‎【答案】(1)表4显示,东部地区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小于中西部地区。图14表明,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绝大部分,但2009年的比例下滑。相对于2008年,2009年农民工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比例下降,在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上升,省内就业比例上升,省外就业比例下降。‎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小张的观点有道理。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小王的观点不全面。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须政府的宏观调控。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 ‎(3)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文化建设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2.(2015年浙江卷,41)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偏高,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人数(万人)‎ ‎631‎ ‎660‎ ‎680‎ ‎699‎ ‎727‎ 就业率(%)‎ ‎89.6‎ ‎90.2‎ ‎90.9‎ ‎91.4‎ ‎-‎ 材料三: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8分)‎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12分)‎ ‎【答案】(1)经济总量不断增加,GDP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质量不高。(4分)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略有上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4分)‎ ‎(2)创业意味着创业者自身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创业既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能够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全面发展。(6分)‎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分)‎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它具有组织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4分)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质量不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这一经济社会形势,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4分)国务院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不仅体现了其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而且体现了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