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

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1.结合、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日和世纪,了解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世纪与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 ‎2.经历观察、猜想、分析和判断推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并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日与世纪,了解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单位日与世纪,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的推算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教具、钟表模型若干个。‎ 教学过程 猜谜语:(课件出示)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易被人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 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事物?看谁猜的最快?(谜底是时间)‎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产生了美丽的一年四季。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也在自转,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吗?(课件出示信息窗部分情境图)‎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有选择地板书)‎ ‎(1)一日有多长?‎ ‎(2)钟表上,一日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就继续来探究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演示理解。‎ 设疑: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下面我们借助“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教具来演示,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预设:地球在自转时,阳光照到的半球是白天,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小结:地球一刻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着,人们称之为地球的自转。这样地球上接受太阳光热的部分经常在变化,得到太阳光热的部分经常在变化,得不到太阳光热的部分也在变化,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不断交替。‎ ‎2.组内探究。‎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一日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下面请在组内根据“探究导航”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组表现的好!(课件出示)‎ 探究导航:‎ ‎(1)结合生活经验在组内谈一谈对“日”的认识。‎ ‎(2)转一转手中的钟表模型,说说一日中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 ‎(3)说说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 ‎(4)你还知道比年大的时间单位吗?你对这个单位有哪些了解?‎ ‎(学生依据探究导航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活动,掌握活动情况)‎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日”。‎ ‎(课件再次出示情境图,学生汇报)‎ 设疑:你对“日”有哪些了解?‎ 预设:(1)一日是24小时;‎ ‎(2)一日就是我们说的一个白天加上一个夜间;‎ ‎(3)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1日;‎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 小结:在数学上规定1日是24时。(板书)通过情境图知道,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就是一日。‎ ‎2.加深认识“日”。‎ 设疑:通过拨一拨钟表模型,1日是24时,钟表的时针走几圈呢?分针又走了几圈?‎ 预设:一日之中时针走2圈,分针走24圈。(板书)‎ ‎(课件出示科学家对“日” 的解释,指名读)‎ 科学家对“日” 的解释 地球好比一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日。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当我们中国是白天的时候,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 ‎3.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 设疑:年、月与日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闰年2月29天,平年2月28天;1日24小时。‎ ‎4.认识世纪。 ‎ 设疑:时光的长河在无情地流淌,你知道比年大的时间单位吗?你对这个单位有哪些了解?‎ 预设:(1)在网上查阅了资料,知道了“世纪”也是时间单位。‎ ‎(2)我知道1世纪是100年。‎ ‎(3)现在是21世纪。‎ ‎(课件出示“世纪的由来”,指名读)‎ 世纪的由来 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国际上把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称为第一世纪,以后的年份依次类推。用所给的年份除以100能除尽的商就是世纪数,除不尽的年份用得到的商再加1,得几就是这一年所在的世纪数。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而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 小结:1世纪=100年。同学们出生在21世纪,大家要努力学习,做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 设疑: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呢?‎ ‎(学生交流,然后课件出示,指名读)‎ 时间单位除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外,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接触到其他一些时间单位,如季度、旬等。‎ 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7~9月为第三季度,10~12月为第四季度。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时要注意2月份的天数。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每个季度的天数也不同。‎ 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个月的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这节课主要认识了时间单位“日”和“世纪”。(板书课题)现在一起来梳理知识点。(课件依次出示)‎ ‎●钟面上时针走两圈,正好是1日。‎ ‎●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1日,1日=24时。‎ ‎●了解了比年大的时间单位——世纪,1世纪=100年。‎ ‎●‎ 世纪的推算方法:可以用年份除以100,能除尽的商就是世纪数,除不尽的年份用得到的商再加1,得几就是这一年所在的世纪数。2000年除以100的20,2000年就是20世纪,2001年就是21世纪。‎ ‎●知道了许多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大家学习了这些时间单位之后,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抓紧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地学习吧!‎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很快理解了时间单位“日”和“世纪”,并掌握了许多时间单位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试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1.我问你答。(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和增加的练习)‎ ‎5月在第( )季度 第3季度有( )日 ‎5世纪=( )年 2015年是( )年,是第( )世纪。‎ 温馨提示:‎ ‎(1)1年有几个月?1日是几时?1时是几分?‎ ‎(2)怎样理解“季度”?第3季度包括哪几个月?‎ ‎(3)1世纪是多少年?怎样判断平年或闰年?‎ ‎(4)2015年在第几世纪?你是怎样推算的?‎ ‎2.填一填。(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读一读,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 ‎(2)想一想,一个星期有几天?5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共几天?‎ ‎(3)算一算,你能把日期填完整吗?‎ ‎3.自主练习第6题。(课件依次出示)‎ ①你知道第二、三、四季度分别包括哪几个月吗?‎ ②你能算出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吗?‎ 温馨提示:‎ ‎(1)读一读,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能知道什么?‎ ‎(2)想一想,第二、三、四季度分别包括哪几个月?‎ ‎(3)算一算,你能算出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多少天吗?哪个月的天数是关键?‎ 预设:第一季度的1月和3月的日期都是31天,只有2月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今年是201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今年第一季度有31+28+31=90天。‎ ‎4.自主练习第7题。(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读一读,从题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横渡海峡的时间可以怎样计算?‎ ‎(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说。‎ ‎(4)算一算,横渡海峡一共用多少时间?‎ 预设:可以顺着8月8日7时50分推到8月9日7时50分是一日,再推到8月10日7时50分又是一日,再推到10时22分是2小时32分,共50小时32分。‎ 小结:你们会游泳吗?你能连续游多长时间?张健老师游了50多个小时,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呀!只要能克服困难,不断的挑战自已,才能战胜自己!‎ ‎5.课外实践。(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推算出今年六一是星期几,必须知道什么呀?怎么知道呢?‎ ‎(2)怎么求出六一是星期几?‎ ‎(3)编制六月份的月历表,要先知道哪天是星期几?‎ ‎(4)请大家带着以上提示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并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6.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分享)‎ 我们知道了1日=24时、1世纪=100年,我们知道了世纪、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单位,还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本领,将来好服务社会。‎ 板书设计 日与世纪的有关知识 ‎ (1)一日有多长?(2)钟表上,一日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 ‎ 1日=24时 一日之中时针走2圈,分针走24圈 ‎ ‎ 1世纪=100年 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设计说明 ‎1.亮点。本节课主要的特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为抓手,以“日”的生成为主线,以课件教学为推手,加强学生内在知识的构建,主要体现在:‎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生活化.‎ 日、世纪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融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利用“奥妙星空--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素材,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愿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情感.‎ ‎(2)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理解探索知识.‎ 在理解“日”‎ 的时候,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亲自拨一拨、转一转,理解“日”的意义,不仅加深了对钟表的认识,而且明确了1日的长短。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3)构建阅读平台,注重资料的引领.‎ 教学“日”和“世纪”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和有关简单的天文知识,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做到了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深入理解.‎ ‎2.困惑。‎ 学生对于“世纪”的时间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判断是什么世纪理解起来更有一定的困难,应该怎样去处理更合适?‎ ‎3.使用建议。‎ 课前应让学生查阅资料,大致了解有关“世纪”的知识,课上充分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