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2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2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2篇 一、‎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中心句”的特点及作用。 ‎ ‎2.学习相同偏旁的字的含义。‎ ‎3.学习ABB式的词语,练习用所给出的开头说话。 ‎ ‎4.熟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 ‎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的四句话。‎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四名同学说的都是什么样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小组交流。说一说,议一议。‎ ‎4.指名说一说。‎ 提示:这四名同学说的都是“中心句”……‎ ‎5.回到课文(或出示片段),找一找“中心句”。‎ 二、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一读这两行词语,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指名认读,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讨论,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指名汇报。‎ 提示:第一排,加点的字都是“虫”字旁,这些词语都是动物。第二排,加点的字都带有“鱼”,都是,这些词语都是鱼类。‎ ‎5.师总结。在识字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偏旁,来猜测字词的意思。‎ ‎6.全班齐读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第一题的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3.师指导难读的字。‎ ‎4.指名回答,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些词语都是ABB式。‎ ‎5.再读词语,想一想,看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6.小组讨论。每个人选择一个词语说一说,并用这个词语造句。‎ ‎7.指名汇报。‎ ‎8.熟读词语,积累词语。‎ ‎(二)学习第二题。‎ ‎1.学生自由读题,并看一看这两个开头,想一想该怎么用这两个开头说一段话。‎ ‎2.小组讨论,该怎么说,并自由说一说。‎ ‎3.教师巡视,指导点播。‎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 四、日积月累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很多李白的诗,比如:《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学生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学生接)。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诗——《早发白帝城》。(板书)‎ ‎2.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早:早上。发: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3.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 ‎(2)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4.小组合作学习。 ‎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 ‎5.汇报自学情况。 ‎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 ‎6.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 ‎(3‎ ‎)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 ‎(5)背诵。 ‎ ‎7.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 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 ‎8.总结。 ‎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找文段的中心句,能用概括的语言写作文。‎ ‎2.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推想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3.能够根据词句的提示,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4.阅读古诗,积累经典,培养学生对中国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找文段的中心句,能用概括的语言写作文。‎ ‎2.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推想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教学难点:‎ ‎1.能够根据词句的提示,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2.阅读古诗,积累经典,培养学生对中国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结合注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师串讲古诗背景,生结合背景理解诗的内容。‎ ‎3.明确诗意。‎ ‎4.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感受诗中的愉快心情。‎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认一认,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指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指生读第一行词语,说说这些动物都属于哪一类?‎ 点拔:螃蟹多足,有触角,有坚硬的外壳,它是昆虫。‎ ‎4.指生读第二行,认识 “鲤” “鲫”“鲨”等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字来吗?生想。‎ 三、指导书写 ‎1.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生字。‎ ‎2.生练习写生字。师巡视。‎ ‎3.展示优秀习字作品。‎ 第二课时 一、交流平台 ‎1.生自由读“交流平台”部分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发现。‎ ‎2.师: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围绕一个句子的意思来写,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这样的句子有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3.文段练习找中心句。‎ 二、词句运用,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1.生自读课本上的词语,想象画面。‎ ‎2.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是什么?‎ ‎3.班内交流。‎ ‎4.动手写一写句子。用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三、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①车站的人可真多……‎ ‎②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第一句中的“人真多”,第二句中的“夏天的夜晚”是组织写话内容的关键。‎ ‎2.积累关于人多的词语,如:水泄不通、人山人海、人满为患、摩肩接踵……‎ 积累关于夏天夜晚的事物(繁星、明月、凉爽的夜风……)、夏天夜晚的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学生积累不够的,师可相机补充一些。‎ ‎3.学习练习写话。‎ ‎4.师点评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虫”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围绕中心句写句段 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学反思:‎ 本单元重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围绕中心句作文,所以在单元积累中,我把识字部分放在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分类识字,再顺势指导写作。在写话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积累,再动笔,这也有利于写作材料的组织,及时点评,对学生的写话也有很大的帮助。‎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