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考点精练——金属A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科学考点精练——金属A

‎2019届中考科学考点精练——金属(A)‎ 考点突破 一、选择题 ‎1. (2019·温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2. 在柠檬中插入两种不同的金属可以制得水果电池。相同条件下,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大小有关。下列柠檬电池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异最大的是( )‎ A B C D ‎3. (2019·衢州)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试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 、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往200克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十Cu。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CuCl2‎ 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C、该200克溶液中的CuCl2质量为13.5克 D、取a点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5. 下列有关铜的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铜的导电性比铁好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C、铜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 D、铜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 ‎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水能灭火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使燃料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属于碱性物质 ‎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7. 下列除杂质方法不合理的是( )‎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 A 氯化钠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B 稀盐酸 H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氢气 CO2‎ 通过足量NaOH溶液 ‎8. (2019·绍兴)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铁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铁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铁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A、A B、B C、C D、D ‎9.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单质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 A、Cl2、I2、Br2、S B、S、 I2、Br2、Cl2 ‎ C、 Cl2、Br2、S、 I2 D、Cl2、Br2、I2、S ‎ ‎10.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MgSO4 B、 H2SO4 C、CuSO4 D、AgNO3‎ ‎11.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己知溶液甲呈蓝色。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 A、AgNO3和Al(NO3)3‎ B、Al(NO3)3和Cu(NO3)3‎ C、AgNO3、Cu(NO3)2 和Zn(NO3)2‎ D、Zn(NO3)2、Cu(NO3)2 和Al(NO3)3‎ ‎12.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 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3.某同学用一定量 Cu(NO3)2和 Zn(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则对溶液A和固体B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A中一定有 Zn(NO3)2和 Al(NO3)3 ‎ B.溶液A中一定有 Cu(NO3)2和 Al(NO3)3 ‎ C.固体B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Zn和 Al ‎ D.固体B中一定有 Cu和 Zn,可能有 Al ‎ ‎14.(2019•广安) 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 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Ag D.X表面有固体析出 ‎15.(2019·杭州)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做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二、填空题 ‎16.(2019·台州)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17.为验证锌、铜、 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1)若甲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证明三种金属中锌活动性最强,铜最弱。‎ ‎(2)实验乙:将实验甲中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 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 Zn2+ 、 Fe2+ ② Zn2+ 、 Cu2+‎ ‎③ Fe2+ 、 Cu2+ ④ Zn2+ 、 Fe2+ 、 Cu2+‎ ‎18.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溶液和回收金属Cu。‎ ‎(1)生活中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2)制取FeS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 ‎19.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中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图中 bc 段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从镁、铁、铜的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据此方案,小明分离获得的金属A是_________。‎ ‎(2)请你至少写出两种完成“操作a”的主要器材:_________。‎ ‎(3)方案②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近电茶壶等不锈钢食具容器安全问题引起消费者关注。不锈钢中有铁、碳、硅和锰等元素。有些食具容器所用不锈钢材料锰含量较高,若材料中的金属锰析出超标,通过食物进人人体,可能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 ‎(1)铁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从铁矿石中冶炼出铁的主要反应如下:‎ 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______分解反应。(选填“是”或“不是”)‎ ‎(2)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不锈钢材料中的金属锰若析出进人人体胃中,会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产物中锰元素化合价显+2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已知碳、铁和硅等单质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C+O2 CO2 ②Fe+2HCl=FeCl2+H2↑ ③Si+2NaOH+H2O=Na2SiO3+2H2↑‎ 请从反应前与反应后元素化合价改变的角度,归纳出这3个反应的共同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锰片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甲中反应方程式为Mn+H2SO4=X+H2↑,则物质X的化 学式为 。‎ ‎(2)已知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若反应过程中,甲瓶中长 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较快,则锰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的 是 。‎ ‎23.‎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溶液“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 ( 友情提示: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 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2)写出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溶液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化学式)。‎ ‎24.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 溶液(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9·杭州)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 ‎26.(2019·嘉兴)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 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27.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A B C D 金属 锌片 绑有铜片的锌片 铁片 绑有铜片的铁片 ‎30%硫酸溶液(ml)‎ ‎20‎ ‎?‎ ‎20‎ ‎20‎ 产生气泡快慢 快 明显加快 慢 明显加快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___。 ‎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 ‎28.为验证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溶液中Fe2+浅绿色、Cu2+蓝色、Al3+无色) ‎ ‎(1)甲同学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合理原因是 。‎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少量)也证明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2种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 或 。 ‎ ‎(3)丙同学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此时溶液呈浅绿色,过滤后向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当出现固体部分溶解且 现象,可证明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9.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实验 ‎1‎ ‎2‎ ‎3‎ 步骤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人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关。‎ ‎(2)某同学分析2、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 ‎(3)小组同学认为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你认为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来比较。‎ ‎(4)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面的薄膜,‎ 观察到里面的液态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 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 四、简答题 ‎30.现有 H2SO4 和CuSO4 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 CuSO4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铁片至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烧杯 原混合 溶液 加入的 铁片 反应后烧杯和烧杯 内物质的总质量 剩余 铁片 析出铜 质量(克)‎ ‎80‎ ‎100‎ ‎20‎ ‎199.8‎ ‎3.2‎ ‎12.8‎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 ‎(3)小红同学用加入足量BaCl2 溶液,通过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来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uSO4 的质量分数,请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31. 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用废铁屑生产硫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废铁屑中其他成分不溶 且不参加反应)。‎ (1) 欲配置20%的H2SO4 溶液100克,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克?(结果精确到 0.1)‎ ‎(2)实验中,操作A为 。 ‎ ‎(3)在洗涤析出的 FeSO4·7H2O 晶体时,一般采用少量冰水洗涤。根据硫酸亚铁的溶解度表(如下表所示),说一说这样操作的理由。 。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20.3 ‎ ‎26.3 ‎ ‎30.8 ‎ ‎40.1 ‎ ‎48.4 ‎ ‎52.4 ‎ ‎32.黄铜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材料,其作用成分为Cu、Zn,还含有少量不与酸反应的成分。现向一定质量的黄铜中加入体积为100mL,密度ρ=1.2g/mL的稀硫酸,产生H2的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7g。‎ ‎(1)观察图象,黄铜与硫酸充分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   (选填“是”或“否”)。‎ ‎(2)黄铜中Zn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若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26%的BaCl2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共消耗BaCl2溶液400g,则原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4)为了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小明设计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 ‎33.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克。(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 性,玻璃管内 ‎ 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为 ‎50克,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克。请你 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 ‎(3)乙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的值是指 的质量。‎ ‎(4)同学们查阅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等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因此,本实验中还需对尾气进行处理。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