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学案

专题26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高考预测:预计高考中,新中国的教育历史阶段特征及其与经济、政治等关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涵与意义均有可能出题。从试题立意看,借助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概况,通过史实认知和阅读分析,以体现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 站整理 ‎(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 ‎【答案】(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 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 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 ‎(2)不同: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3)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如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 ‎(4)特色: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解析】‎ ‎(1)关于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主要是指四大发明中的宋代的成就,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显然一种观点认为是促进,一种观点认为是阻碍,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2) 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科技的成就与影响。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从所给材料分析,主要是指学习西方文化的层次不同,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从思想文化的层面认识,而19世纪中期主要是认识到西方的器物层面;关于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主要从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前学习西方失败的教训、思想解放等角度去考虑。‎ ‎(3)关于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可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归纳,主要从改革开放、政府重视、科技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回答。‎ ‎(4)关于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可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三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即可。‎ ‎ ‎ ‎1.有“核司令”之称的程开甲院士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初步实现了“国防强起来”的重大成就是 A.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 B.首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银河一号”计算机投入使用 ‎【答案】C ‎【解析】沈阳飞机制造厂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之一,属于五十年代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2003年我国首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故时间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C选项“两弹一星”分别指的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时我们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项“银河一号”研制成功的时间是1983年,故错误。‎ ‎2.“虽然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当时科技发展的条件是不利的。”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②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 ‎③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西方科技封锁,国际环境恶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技术人员紧缺;苏联撕毁条约,撤走专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科技封锁,国际环境也不利;题干要求的是当时科技发展的不利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符合题意,③排除,①②④正确。故A项正确。‎ ‎3.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下表中空白处应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实业救国”,“学习西方”是近代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形成的社会思潮。所以①②与表格的时间不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确分析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明确了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故③‎ 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故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征。综上所述本题选D项。ABC选项组合错误。‎ ‎4.1956年,郭沫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关于科学技术,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据此可知 A.当时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并不激烈 B.该讲话是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做铺垫 C.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式提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信息“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故 C 项正确。当时美苏进行冷战,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故 A 项错误。 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经开始实行,故 B 项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来的,故 D 项错误。‎ ‎5.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几十年来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据下表有关他们受教育的分析数据可得出 A.国外高等教育优于国内 B.中国留学生受世界青睞 C.多种教育渠道孕育人才 D.科教兴国战略喜结硕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科技专家曾经有过“国内一流大学”、“海外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等教育经历,体现了这些专家通过多种教育渠道获取知识,并且取得重大成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比较,无法推断出国外高等教育优于国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留学生受世界青睞,而是强调这些专家曾经接受多种教育渠道,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但这些专家曾经接受教育时,中国尚未提出该战略,D项错误。‎ ‎6.某科学杂志如此评价中国某项科研成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取得该项科研成就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依据材料信息“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生命奥秘”等可判断该科研成就为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不符合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相关所学,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清政府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更是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结果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要“尽一切可能让共产党在经济上日子不好过”,对中国经济上封锁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禁运”步步升级。这给新中国经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困难。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以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非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口为由,发布公告: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些技术一旦被卡住脖子、断供,将给中兴公司带来巨大的的影响与损失。‎ 历史事件总能给我们启迪与警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得出启示,说明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内容,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提供的示例仅作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启示一: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我们应自已掌握说明:19世纪中期,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清政府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希望中国永远是他们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不会让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洋务运动,加上当时腐败的清王朝,其结局早已注定。‎ 面对新中国的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虽然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了困难,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困难,特别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及成功。‎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仍然比较落后。在有关中兴通讯这场无硝烟的中美贸易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中国企业必须提高创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把企业真正的做强做大。‎ 总之,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只有自已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不惧任何国际风浪。‎ 启示二:列强的阻挠与破坏,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壮大的步伐。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启示三:民族的独立与强大,是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保障。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得出启示,说明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内容,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依据材料可知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经济上封锁的政策、“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掌握核心技术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的论点,或者联系代所学知识得出列强的阻挠与破坏,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壮大的步伐的论点等,并依据这些史实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所学知识行论述。‎ 考点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 ‎1.(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B项;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人数的增长,并不表明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 ‎2.(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37)“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 ‎(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②观点及论述:(略)(注: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官方正式答案注明“略”)‎ ‎【解析】‎ ‎(1)由“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得出,教育对象不是全体民众;“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后者主张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说明强调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说明培养学生的道德;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说明培养他们为国家服务。‎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将教育者,其实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编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以概括出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由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1957年的教育法和1995的教育法的变化中可以概括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第二问结合“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可以从工业革命兴起、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问本题是开放性论文撰写,对学生要求较高,既需要阅读理解材料摆出自己的观点,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做此类题目首先注意把观点摆出来,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然后可以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重要性及科学可能带来的危害性进行论证即可。‎ ‎1.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和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反映出各民族平等享受教育,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与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无关,故B项错误。表格内容不涉及“科教兴国”相关内容,且“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部分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表格侧重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共同发展,D项内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内容。故D项错误。‎ ‎2.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答案】C ‎【解析】表格内容主要是体现了中等技术学校在“文革”期间的发展,而不能说明“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故排除A项;1972年较1971年中等技术学校大幅减少,并非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故排除B项;1973年以后中等技术学校逐年增多,由此可说明“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故选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故排除D项。‎ ‎3.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B ‎【解析】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故排除A项;根据“1977年5月24日”、“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的看法是对文革期间教育乱象的拨乱反正,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4.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12.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实行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 ‎【答案】D ‎【解析】文革前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形成,这与材料改革开放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科教兴国首次提出的时间是1995年,故是我国教育成就的部分原因而非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错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无法解释大学教育的成就,故C选项不是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涉及不同层次的教育成就,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多方面的教育政策改革,故D选项正确。‎ ‎5.“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贯彻”双百”方针 C.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985工程”的启动就是为了实施这一战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过渡时期时间是1949--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C选项错误,“985工程”涉及的是教育方面,与经济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6.毛泽东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这表明毛泽东 A.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 B.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C.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 D.坚持学术文化自由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推知材料主旨主要是学术问题而非艺术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的信息学术问题需要“百家争鸣”,只不过是真理的相信的人多,故不是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而是在于学术多元,故B选项错误;由材料“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推知主旨是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学术的多元化而非学术文化的自由化,学术文化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故D选项错误。‎ ‎7.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这反映了 A.当时一些文化权威压制普通知识分子的思想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文化领域出现“左”倾错误 D.文化领域出现了盲目崇拜的风气 ‎【答案】B ‎【解析】‎ 根据“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可知,毛泽东认可学术领域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一些文化权威压制普通知识分子的思想,排除A;材料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毛泽东认可学术领域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论,无法体现盲目崇拜的风气,排除D。‎ ‎8.1958年9月9日,上海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文艺创作展览会,展览了“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卫星”:群众业余创作的文艺作品300万字,生产影片638部,美术作品6000多件,创作剧目2053个。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上海的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中苏友好合作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艺创作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工农业均大放“卫星”的情况下,中国的文艺界也不甘落后,放起了“卫星”,故是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艺创作,C项正确。材料反映大跃进运动影响了文艺创作,而不是上海的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A项错误。材料反映大跃进运动影响了文艺创作,而不是中苏友好合作推动了文化进步,B项错误。材料中文艺创作繁荣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文艺创作繁荣,而是明显受政治运动的影响,D项错误。‎ ‎9.1979年《历史研究》连续发表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文章若干篇,反响强烈:以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进步与反动的两点论;以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当时掀起这场大讨论的背景为 A.洋务运动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 B.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泛滥 C.邓小平重新强调“双百”方针 D.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1979年”可知,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存在不同观点,这属于历史研究问题的不同见解的争论,属于学术问题,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背景应该是邓小平重新强调“双百”方针,故C正确;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不是1979年掀起这场大讨论的背景,排除A;1976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B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10.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很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现代中国的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知周恩来认为文艺应满足人民的需要,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选D;A与材料的信息无关,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B;“大跃进”出现于1958年,且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答案】(1)原因: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②私人捐赠办学;③国王重视助推。‎ 问题:①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②培养社会精英为主;③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或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2)成果:①建成一批重点大学;②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③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3)共同影响:①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②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③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1)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 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显然可以得出,教育发展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会掌控减弱;根据材料“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和材料“l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可以得出原因。从材料中办学的来源,培养的对象,教学的学科内容可以找出当时办学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l00所左右重点大学”,“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等信息得出答案。‎ ‎(3)结合材料一和二,可知,不同时期,两个国家都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些方面考虑,言之成理。‎ ‎1.1957年一份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创刊,该刊物在发表毛泽东和许多重要诗人作品的同时,也推出了一些新人的作品,在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也注重表达对于不同艺术观念的尊重。由此可以得出,《诗刊》创刊的主要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包容性艺术方针的提出 C.诗人坚持以群体为本位的理念 D.新中国强调对主流价值的尊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57年”“推出了一些新人的作品”“遵循主流意识形态……也注重表达对于不同艺术观念的尊重”并结合所学,《诗刊》是在“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下创刊的,故选B。材料表述的主要是文学艺术领域,排除A;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 ‎【答案】B ‎【解析】‎ 关于《兰亭序》是否为赝品的辩论属于学术问题百家争鸣,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故C错误;辨析《兰亭序》真伪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D错误。故选B。‎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专门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做出如下规定。这些规定 A.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B.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 C.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 D.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 ‎【答案】D ‎【解析】题意主要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反映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容,故排除A项;中国人民大学招生的相关规定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容,更无从说明和体现教育公平公正,故排除B、C项;建国以前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中国人民大学在招收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时对学历要求较低,并根据参加工作年限对招生年龄适当放宽,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故选D项。‎ ‎4.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史 经济地理 俄语 高等数学基础 体育 周课时 ‎6‎ ‎1‎ ‎1‎ ‎2‎ ‎12‎ ‎2‎ ‎2‎ 学期总课时 ‎132‎ ‎22‎ ‎22‎ ‎44‎ ‎264‎ ‎44‎ ‎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表格可知,政治课学期总课时是176,俄语课是264,政治课不是占比最大,故A项错误;俄语课的占比大,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密切,这说明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安排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故CD项排除。‎ ‎5.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到1954年,全国共建速成中学87所,招生64700余名。而在1953年第一届1680名毕业生中,有1622人升入高校学习。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建国初期,我国经济需要恢复发展,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材料表明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培养了大量人才,无法体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D。‎ ‎6.1960年开始,我国政府对今后的留学工作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减少留苏学生人数,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留学生派遣的渠道。根据规划,1964—1966年我国共派出外语留学生1926人,其中进修生379人和大学生1547人;大学生中学习法语的414人,学习德语的45人,学习西班牙语的240人,学习阿拉伯语的75人,学习其他语种的773人。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留学政策 A.反映了我国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 B.弥补了国家基本建设的不足 C.重视外语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D.体现出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愿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留学政策的转变主要是考虑到国内外语人才的缺乏,由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过于强调学习苏联,国内有大量俄语人才,但是其他语种的人才不多;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欧共体国家与中国外交往来的增多,促使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力度,C项正确。A项错在“重大突破”,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错误。20世纪50年代我国留学苏联的人才很多,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家基本建设的不足,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国家重视外语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B项错误。参与国际合作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诉求,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7.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 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答案】C ‎【解析】中国艺术表演团体类型占比,传统类绝对主导,西式类很小。这是非正常现象,是不合理的。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左”倾思想影响仍然存在。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违背材料体现的发展不平衡,排除;材料信息反映了文化体制改革尚未深入开展, B项排除;过于注重发展本国传统类的文艺团体,出现极端不平衡,说明“双百”方针尚未得到全面贯彻,D项排除。‎ ‎8.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 ‎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④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所以①‎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D项;高考的恢复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和选拔人才,所以②③符合题意;高考的恢复无法体现文革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故选B项。‎ ‎9.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 A.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措施 B.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C.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 D.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分析表格内容可知,2013-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人数相对稳定,两者都有较大规模,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方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并非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我国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并未涉及高校教育。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有40年左右,不是一个短期的时间,而且“全民普及”说法错误,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招生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我国的教育逐渐由精英化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高考录取率,属于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C错误;材料看不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果有关系,也应该是正相关,而不是相违背,D错误。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二者的冲突是缓慢展开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在东方现代化进程中,是突发性的,到处都引起历史传承性的断裂。当然,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等 围绕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提论题明确,阐释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1: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扬弃 阐述:文艺复兴以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新生”为载体,力求突破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高举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倡导自由,否定专制独裁。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先后打出“中学为体”、“孔子改制”之旗,力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破”与“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否定君主专制传统的同时,继承了爱国主义和平均主义传统文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坚持彻底反帝反封的前提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总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是简单对立、否定,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突破与传承中共生,呈现出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示例二 论题2: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 阐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延续了英国的议会传统,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独立后的美国最终确立共和制,是对北美无君主专制传统的传承,其联邦制是北美长期州权至上理念的选择性吸收,带来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是爱国主义传统的延伸,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建国;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以及改革开放后倡导“以德治国”,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由此可见,现代化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避免传统与现代化的脱节,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现代化的平稳顺利推进。‎ 论题3: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现代化的独特性(阐述略)‎ 论题4:中西现代化模式差异与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阐述略)‎ ‎……‎ ‎【阐述时可选择任一示例角度展开,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本题以“现代化”为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需结合设问要求“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论题。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可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确立相应的论题为“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如“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共和制、中国民国建立、新中国的“双百方针”等都是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现代化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避免传统与现代化的脱节,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现代化的平稳顺利推进。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考生还可从“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扬弃”、“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与现代化的独特性”等角度确立论题,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