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1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1 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 145 年或前 135 年-前 86 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 《 史记 》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 《 论六家要旨 》 一文。 司马迁在为 《 史记 》 写的“自序”里,详细记录了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他说的那番语重心长的遗嘱。司马谈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 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腐刑。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想到自己写部史书的夙愿,因此忍辱负重,完成 《 史记 》 的写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 《 周易 》 ;仲尼厄而作 《 春秋 》 ;屈原放逐,乃赋 《 离骚 》 ;左丘失明,厥有 《 国语 》 ;孙子膑脚, 《 兵法 》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 吕览 》 ;韩非囚秦, 《 说难 》《 孤愤 》 ; 《 诗 》 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写成了 《 史记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 史记 》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 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 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 《 资治通鉴 》 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 历史背景 廉颇(公元前 327 年 - 公元前 243 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 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晚年 时,因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去世后葬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境内)。 他和赵国上卿蔺相如之间曾发生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美谈;史书记载廉颇食量惊人,年老时每顿饭还能吃两斗米、三十斤肉,并在饭前披甲跨马 驰骋校场。其晚年赵王曾想重用廉颇,派使者请其出山,廉颇为显示自己年轻,当着使者面吃下五斗米、二十斤肉并披甲跨马到处奔跑。但遭郭开排挤,使者谎称廉颇“一饭三遗矢”(吃一顿饭的时间内,上了多次厕所)。赵王遂以为廉颇老而无用,便不复用。之后楚国暗中派人劝说廉颇,廉颇遂前往楚国为将,但并无功绩。 蔺相如,(前 329 年 — 前 259 年),今山西柳林孟门人,战国时赵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官至上卿,根据 《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所载,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一心为国,有勇有 谋,不畏强权,不计较个人名利,顾全大局。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物简介 由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而史书的秦朝官方备案又被项羽攻入咸阳后烧毁,以下是仅存的关于蔺相如的史料。他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 《 史记 》 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后人在景仰蔺相如的同时,对其人其事也想有更多的了解,可是历史也总是给人留下缺憾,对蔺相如早期及晚期的活动记录很少。即便在有限的资料记录中,也有许多错讹、互相矛盾之处,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生字词注释 1.遗 2.肉袒 3.列观 4.倨 5.城邑 6.睨: ( wè i ):(送给) ( tǎn ):(去衣露体,古时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 ) ( guàn ):(观,建筑物的一种。列观,一般的宫殿,本文指章台) ( jù ):(傲慢 )   ( yì ) : (城镇) ( n ì ) : (斜视) 7.镬 8.渑 9.缶 10.怿 11.驽 12.刎颈 (huò ):( 古代煮食物的一种大锅 ) (miǎn):( 古水名,本文中“渑池”为古 城名 ) (fǒu):(盛酒浆的瓦器,本文指瓦质的打 击乐器) (yì ):(高兴,喜悦 (nǘ):( 愚劣,无能 ) (wěn jǐng):(割脖子) 第一部分 ( 1 、 2 )自然段: 文言句式: 判断句: …… 者(句中停顿) …… 也(句末判断) 文言词语: 为:担任 取:攻占 以:介词,凭借 于:介词,在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表现了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廉颇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文明于各诸侯国。 第一部分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蔺相如两人,又分别介绍两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影响,这些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成为了必然。也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出身低微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 第 3——13 自然段 文言句式: 被动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文言词语: 请:请求 恐:副词,恐怕 即:则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何以知燕王 省略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文言词语: 对:对答,回答 幸:动词,宠幸 于:介词,表被动 乃:连词,表转折 人物形象 说说课文中说了哪几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 通过侧面描写初步让读者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在整个故事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突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 蔺相如 渑池之会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秦王和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面对秦王步步紧逼,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而且运用策略使得秦王步步后退并对秦王展开攻势。 在这一部分里,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也凸显出来。 将相和 相如在对敌斗争中足智多谋、英勇不屈、毫不妥协,在对待和廉颇兼的内部矛盾时却又表现出另一种态度: 隐忍退让、宽宏大度、心胸开阔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他的引车避匿表现出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和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正如作者在原传的结尾所写的: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廉颇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 表现廉颇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 。 渑池之会前 廉颇和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力劝赵王赴约,充分表现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 送别之时商量对策表现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部署兵力于边境线上表现他的周全细心 秦兵不妄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很大,又从侧面表现他的勇武过人。 将相和 渑池之会后,他心有不甘,宣言羞辱相如,表现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 在听了相如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他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 艺术特色 1. 典型事件表现人物: 在写相如时,并没有写他的一生,而是选取了三个片段,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大智大勇,将相和写他对内顾全大局。 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 在写廉颇时: 主要是从负荆请罪者一故事表现他的思想变化以及性格特点的。 前面两个故事也暗示读者廉颇的人物形象。 2. 详略得当 文章节选部分集中描写蔺相如,其间穿插对廉颇的描述。对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不惜笔墨,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则一笔带过,惜墨如 金。 3. 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三个故事虽各自首尾,独立成章,但故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紧紧围绕两种矛盾展开 的。秦赵间的矛盾表现了相如的大智大勇,但也成为了廉蔺间矛盾的前因。秦赵矛盾得以缓和廉蔺矛盾却突出,但为了解决秦赵矛盾,二人间的矛盾又得以解决。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出场的,他的人物形象又是在和秦王面对面进行激烈斗争中得到体现的。 4. 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叙述三个故事,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许多对话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如,在秦廷上所说的话,时而谦恭有礼,时而直言雄辩,时而有理有据的分析,时而咄咄逼人的斥责,充分表现他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善于根据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廉颇,在文中的对话只有三处,但每一处都能突出他性格中的一方面。 渑池之会前的对话就表现他很有政治头脑;负荆请罪中有他的自恃功高、心胸狭窄也有他知错能改、坦率可爱的一面。 5. 运用对比手法 如,文章开篇双起法,使得廉蔺二人的身份、地位形成鲜明对比;蔺相如对敌和对廉颇的态度对比;廉颇对蔺相如前后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秦王的声色内荏的对比等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 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成功,以致后人感叹:“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 世说新语 》 在语言上,无论叙事、对话,本文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叙事语言简练而生动,对话语言贴切而传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