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作业1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作业1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窃计欲亡走燕。‎ 解析 A项“不”通“否”;B项“缪”通“穆”;C项“孰”通“熟”。‎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明年复攻赵 D.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A项古义为“走向前,进献”,今义为“向前行动或发展”;B项古义“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或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有相同意义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动词,拉弓。A项,动词,让;名词,使臣。C项,动词,宠幸;副词,幸好,侥幸。D项,动词,辜负,对不起;动词,背着。‎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项均为介词,在。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拿,用;介词,因为。D项,介词,趁机;介词,因为。‎ 答案 C 6‎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王必欲急臣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归璧于赵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⑤逆强秦之欢 ⑥秦贪,负其强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B ‎6.下列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徒见欺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不拘于时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如姬父为人所杀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②④⑥‎ 解析 ①句是“见……于……”表被动,②句为“见”的被动形式,③句为宾语前置,④句用“于”表被动,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⑥句为“为……所……”的被动形式,⑦句为定语后置。‎ 答案 D ‎7.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解析 “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答案 D ‎8.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 000多年的历史。‎ B.《史记》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其中“本纪”是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的。‎ C.“布衣之交”是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刎颈之交”是说朋友患难与共,刎颈不悔,指生死之交。‎ 6‎ D.“九宾礼”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文中指九宾排列在殿中,依次传呼,接蔺相如上殿觐见本国国君。‎ 解析 “本纪”应该是“记历代帝王政绩”。‎ 答案 B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猝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6‎ 解析 原文应是: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答案 A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年,指赵孝成王七年,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B.固壁,指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C.胶柱而鼓瑟,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D.假相国,代理相国。这里是对廉颇的比较高的封赏。‎ 解析 “干支纪年法”错误,这是王公年次纪年法,指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 答案 A ‎1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军多次被秦军打败,廉颇坚守营垒不出战,这是使敌军疲惫、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 B.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的劝阻,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为将。‎ C.当廉颇失掉权势时,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客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廉颇非常高兴,让他们暂时退下。‎ D.赵悼襄王即位,启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攻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很久,魏国并不重用他。‎ 解析 廉颇不高兴,认为他们趋炎附势,让他们回去。‎ 答案 C ‎12.【考点链接】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的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 ‎(2)赵国的使臣见到廉颇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 ‎【参考译文】‎ 6‎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长大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的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的使臣见到廉颇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三、语言表达 ‎13.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廉颇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6‎ ‎(示例二)你身为门客,却能高瞻远瞩,看穿战争的烟云;你身为使者,却能不辱使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在苟活与冒险之间,你选择了冒险,用智慧和勇气树起一座丰碑。在私利和国安面前,你选择了国安,用豁达和宽容构建臣子间的和谐。在战国纷争的舞台上,你便是那浪尖上跳舞的勇者——蔺相如。‎ ‎(示例三)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却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请罪,这需要何等的胸襟与气魄啊!因此,民间留下一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他就是爱国、英勇、知错就改的真英雄——廉颇。‎ ‎(示例四)廉颇:他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独自撑起赵国半壁江山,金戈铁马,醉卧沙场,身上那副坚硬的戎装正是他刚毅的灵魂。轻狂之际,口出妄言,然知相如宽之以容,负荆请罪,一洗前怨。他,终可名留青史!‎ ‎14.你身边应该也有不少能感动你的人物,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为你最喜爱的老师设计一则颁奖词,要求结合老师的学科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严肃的外表下是一颗负责的心的掩藏,严厉的批评下是一颗真诚的心。在您的教学下,力学、电学小菜一碟。在您的教导下,人生真谛铭记于心。认真负责是您的工作态度,公平公正是您对学生的态度,幽默与严谨是您的教学风格。‎ ‎(2)他畅游于数字的世界,翱翔在符号的天空,把数学课变成了智慧的游戏;他目光犀利,语出惊人,每句话都掷地有声,穿透心灵;他特立独行,引领风潮,是新课改路上的闯将标兵。‎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